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产后出血的原因、相关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回顾2006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发生的140例产后出血原因和处理。结果主要原因依次是子宫收缩乏力的产妇占60%,胎盘因素的产妇占30%,软产道损伤的产妇占8%,凝血功能障碍的产妇占2%。结论重视孕期保健、产前宣教和计划生育宣传,减少宫缩乏力情况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妇产后出血的关键。

  • 标签: 产后出血 相关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研究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对因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尽可能减少因出血而对产妇造成损伤。方法用统计学方法对我院63例产后出血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产妇出血的原因有宫缩乏力、胎盘异常、中重度贫血、凝血功能障碍及软产道损伤,高危因素有孕周、多胎妊娠、第三产程异常以及流产史。结论从研究结果看,产后出血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虽然多数情况下有着不可避免性,但通过提高产科接生水平和责任心,出血率可以得到更有效的控制。

  • 标签: 产后出血 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科门诊高危孕产妇的高危原因和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采取回顾分析法,分析本院接收的60例高危孕产妇及同期检查的60例正常孕产妇基线资料,分别纳入高危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妊娠结局。结果:(1)单因素分析结果:两组年龄、既往孕产史、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瘢痕子宫、胎位异常信息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多因素分析结果:年龄≥35岁、既往孕产次数≥2次、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瘢痕子宫、胎位异常是高危孕产妇妊娠的高风险因素;(3)两组分娩方式、妊娠不良结局、新生入Apgar评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年龄、既往孕产史、妊娠期疾病、瘢痕子宫等因素与高危孕产妇的妊娠结局密切相关。

  • 标签: 产科门诊 高危孕产妇 高危原因 妊娠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原因高危因素分析并且找到有效的防治对策。方法将2009年7月——2011年8月在在我院住院接受分娩,但发生产后出血现象的20例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性的分析。结果在我院接受分娩的产妇中,产后出血死亡率为5%,产后发生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3例;产后胎盘滞留性引起的出血5例;软产道损伤引起出血的5例;产后子宫收缩乏力引起出血的有7例。结论产后出血是引起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一些相应的手术抢救后果对家人及其产妇的生活带来了困扰,因此关注产后出血,提出合理的预防防治对策是及其的重要。

  • 标签: 产后出血原因高危因素分析防治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常规管理措施和系统管理措施在预防和减少重症ICU患者不良护理事件中的效果,探讨重症ICU护理高危因素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方法选取自2016年6月至2017年l2月在我院重症ICU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根据管理措施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各10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实行常规管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实行系统管理措施,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住院时间、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不良护理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在对重症ICU患者进行护理时,采取系统管理措施,能够准确评估各个护理环节工作的风险,并根据评估的风险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不良护理事件的发生率,还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增加患者对医院的信任程度,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建设。

  • 标签: 重症ICU 护理 高危因素 防范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引起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措施。方法选择心内科2014年3月至2016年9月60例高危药物静脉输液外渗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分析总结引起外渗的原因,并针对原因给予相应的预防及护理措施。结果60例患者出现外渗的主要原因护士因素18例,患者因素22例,疾病因素16例。1-2天痊愈的46例,3-7天痊愈的13例,换药后痊愈的1例。结论加强高危药物使用管理,尽最大努力减少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减少病人的痛苦,减轻家庭经济负担。

  • 标签: 高危药物 静脉输液外渗 原因 预防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加强人工流产规范化管理与高危人工流产怀孕原因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努力保障人工流产手术安全有效和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2年9月在我院进行高危流产手术的46例患者,对患者的手术情况以及妊娠原因进行研究。结果所有46例患者手术过程均有效、安全,并未出现医疗事故,在手术后也未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而也未引起医疗纠纷。对高危人群怀孕原因调查中发现,有24例患者由于没有坚持使用避孕设备导致计划外怀孕,占52.17%;有18例患者是带环妊娠,占39.13%。还有8例患者是由于没有采取任何的避孕措施而导致计划外怀孕,占17.39%。结论加强人工流产的规范化管理是降低人流手术并发症发生和确保受术者身心健康的关键,尤其是帮助广大育龄群众及时落实有效的避孕措施,避免意外妊娠的流(引)产,是提高广大育龄妇女生殖健康水平的根本。全社会要行动起来,关爱人流妇女,科学指导避孕,促进生殖健康。

  • 标签: 人工流产 管理 原因
  • 简介:近些年来,随着二胎、三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的孕妇出现在医院当中。但很多孕妇在进行产检的时候,却被告知是高危妊娠。在日常生活中,孕妇很少会遇到这种情况,所以被告知之后,心理会感受到恐慌和担心。那么什么才算高危妊娠,对于高危妊娠要如何进行护理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过来看看吧。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和临床治疗。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2年9月收治的98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危妊娠发生率为41.53%,高危因素前5位依次为≥2次人流、胎位不正、年龄<18岁或≥35岁、剖宫产史、合并内外科疾病。结论规范孕产妇的高危因素筛查,强化产前检查,采取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可以降低高危妊娠产妇及新生儿的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及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2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孕妇高危妊娠的发生率为28.8%,高危因素发生率高的前7位依次是轻度贫血、流产≥2次、体重>70kg、胎位不正、年龄≥35岁、剖宫产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结论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对降低围产儿病死率及孕妇病死率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追踪服务和管理,从而更好的指导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72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危因素居前6位的依次是轻度贫血、人工流产≥2次、年龄≥35岁、胎位不正、疤痕子宫、子宫畸形、史、骨盆异常、肝病(肝内胆汁淤积症及急慢性肝炎)。结论应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危 妊娠产妇 临床治疗 高危因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加强高危妊娠的产妇的管理和追踪服务,用于指导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收治的15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156例正常孕妇作比较,比较两组孕妇分娩后胎儿窒息、死亡情况。结果高危因素排在前7位的是宫内窘迫、妊娠期高血压、胎位异常、骨盆异常、年龄≥35岁、人工流产≥2次、轻度贫血。156例高危孕妇新生儿窒息率12.2%,围产儿死亡率7.69%,较正常孕妇(分别为1.92%、1.28%)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应加强孕前保健、孕期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专项管理,及时追踪,为提高母婴安全和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高危妊娠 高危因素 孕期保健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高危妊娠的管理,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对孕妇及胎儿的孕期进行监护和保健,及早发现并治疗并发症,以降低孕产妇及围产儿的死亡率。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10月收治的120例高危妊娠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高危因素的原因有年龄<18岁或>35岁、有异常孕产史、孕期出血、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位异常、疤痕子宫、骨盆异常、肝病等。结论妊娠期间做好孕妇及胎儿的监护,加强对高危产妇的专项管理,及早发现并及时给予处理,对降低围生期死亡率及围产儿的病死率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高危因素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危妊娠产妇的高危因素,做好高危妊娠产妇管理和服务,便于更好的指导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治疗。方法查阅并分析我科2007年4月至2008年5月收治的186例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结果高危因素主要有人流史大于等于2次、贫血、不良孕产史、大于等于35岁、胎位异常、子宫畸形、急慢性肝炎、胎盘异常高血压等。结论应加强孕前,孕中、孕后各种检查及有效保健,对高危妊娠产妇建立档案及时追踪进行针对性管理,降低或消除高危因素,为提高母婴安全和治疗措施的制定提供有效可行的依据。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高危因素分析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高危妊娠产妇护理。方法对高危妊娠产妇进行护理。结论通过护理可以使孕产妇及胎儿无并发症发生;孕妇焦虑减轻或消失;孕妇能面对现实,积极接受治疗与护理。

  • 标签: 高危妊娠产妇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评价对孕中期孕妇进行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因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采取自愿的原则,抽羊水培养进行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20例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中,核型异常者16例,其中,唐氏综合征高危产妇9例,18-三体综合征5例,神经管缺陷高危孕妇2例。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的孕妇筛查结果阳性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的孕妇,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大于等于35周岁组的孕妇,其高危率明显高于年龄小于35周岁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唐氏综合征筛查高危孕妇抽羊水进行产前诊断,可减少5.74%染色体异常儿的出生。孕中期孕妇进行唐氏综合征筛查有助于早期了解胎儿的发育状况,此筛查能够有效地降低新生胎儿的缺陷率。

  • 标签: 高危孕妇 筛查 管理 唐氏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高危药品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措施规范高危药品管理,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方法查阅相关文献,借鉴医院逐步规范管理高危药品的实践经验。结果通过采取制定高危药品管理制度和高危药品目录、加强高危药品相关知识培训和高危药品静脉用药集中配置等措施,进一步规范高危药品管理,降低因高危药品不合理使用导致的差错率。结论高危药物管理是动态的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医疗机构应该持续规范完善高危药品管理,避免差错产生。

  • 标签: 高危药品 管理 差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