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水质监测是环境监测工作中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水质现状及发展趋势,为水环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对整个水环境保护、水污染控制以及维护水环境健康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水质监测 作用 水质指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生活饮用中的微生物检验结果,为饮水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对城市与农村的生活饮用进行微生物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统计。结果相比农村饮用合格率,城市饮用合格率明显较高,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显著,P<0.05;另外,城市与农村的生活饮用中大肠埃希氏菌为微生物检测合格率最高的菌群。结论定期对生活饮用进行实验室检测的应用价值十分显著,可以及时了解本地区的饮用污染情况,从而有利于进一步提高饮用质量,保证饮水安全性。

  • 标签: 微生物 检验 生活饮用水
  • 简介:摘要水是生命之源,生活中我们每天都会用到水,生活饮用是否卫生、安全和质量是否合格直接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健康,所以要加强水质监测监管,了解生活饮用各项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保饮用安全健康。本文对生活饮用部分重要指标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

  • 标签: 饮用水 水质标准 人体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罗甸县生活饮用水质现状,提高饮用合格率,为开展水体环境治理、控制水源性疾病传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全国饮用监测工作方案》(2014版)及《贵州省2014年饮用卫生监测方案》的要求对水质进行卫生检测的资料。结果共检测116份,合格32份,合格率为27.59%。在不合格项目中,以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为主。结论罗甸县农村饮用整体合格率偏低主要原因是微生物污染问题,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合格率偏低。监测点消毒不到位现象普遍,水处理设施不完善。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农村 检测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研究我县农村饮用和缓解卫生现状,以期为制定农村饮用安全发展规划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水源的类型和取水方式的不同将行政村进行分层,随机抽取30个行政村调查其饮用与环境卫生现状。结果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居民以分散式供水为主,饮用以地下水为主,饮水总体合格率为25.73%。垃圾种类主要为生活垃圾和生产垃圾;污水排放主要为生活污水、生产污水、工业污水以及养殖业污水,多数是直接排放。结论农村饮用与环境卫生现状不容乐观,亟待改善。

  • 标签: 农村饮用水 环境卫生现状 调查研究
  • 简介:摘要生活饮用卫生状况直接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健康,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将严重影响市民生活,并有可能造成社会不稳定。做好生活饮用工作需要领导重视与群众举报两手硬,部门监测与日常监督两手抓,群策群力,向人民群众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生活饮用。为了系统了解我市饮用卫生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进一步提高生活饮水的卫生安全保障工作,我市在枯水期,丰水期对凯里市饮水进行了卫生监测,为后续饮用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

  • 标签: 凯里市 饮用水 卫生现状 对策
  • 简介:目的了解龙岩市城区近3年各类生活饮用卫生状况及变化趋势,保障居民饮水卫生安全。方法依据GB5749-2006《生活饮用卫生标准》对2012-2014年龙岩市城区各类生活饮用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采集了3年的出厂水72份。结果2012-2014年龙岩市城区饮用的合格率为81.94%,2012-2014年出厂水合格率分别为82.61%、85.19%、86.36%,不合格指标有浑浊度、消毒剂、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012-2014年末梢水合格率为93.94%,92.04%和79.55%,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色度、浑浊度、pH、铁、消毒剂、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2012-2014年二次供水合格率分别为66.67%,62.5%和62.0%,主要不合格指标为色度、浑浊度、pH、铁、消毒剂、菌落总数、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以消毒剂的不合格率较高,其次是细菌总数。结论龙岩市生活饮用尚存在微生物污染的安全隐患,今后要加强卫生督导,确保饮用的卫生安全。

  • 标签: 饮用水卫生 城区 水质监测
  • 简介:目的对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饮用系统进行危害分析,进一步提高国境口岸饮用卫生监督工作水平。方法采用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HACCP)原理,对供水系统进行全面的危害分析并识别出关键控制点,提出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建议。结果上海浦东国际机场饮用系统的关键控制点包括蓄水设施、清洗消毒、管网设施、人员管理四类。结论制定针对性的饮用卫生安全HACCP计划,可以提高国境口岸饮用卫生监督水平。

  • 标签: 饮用水 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 简介:目的通过对大石桥市2013—2015年生活饮用监测结果分析,为实施生活饮用监测、监管提供策略和依据。方法依据GB/T5749-2006、GB/T5750-2006,按照不同年份、区域、水期对生活饮用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年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出厂水合格率分别是13.3%、23.3%,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是10.0%、16.7%。2014年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出厂水合格率分别是40.0%、67.5%,末梢水合格率分别是40.0%、65.0%。2015年丰水期与枯水期的出厂水合格率均是57.9%,末梢水合格率均是57.9%。本市监测点区域分布东、西、南、北、中合格率分别是:23.7%、30.0%、43.8%、39.3%、75.0%。结论在生活钦用水管理中,应推行科学示范管理方式,实行分类、分期管理,保障饮水安全。

  • 标签: 饮用水 监测 对比分析 丰水期 枯水期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增加,不少地区水源短缺,有的城市饮用水源污染严重,居民生活饮用安全受到威胁。而长期以来,生活饮用卫生质量直接关系人们的生命健康,如何加强生活饮用卫生质量检验成为关键。在生活饮用卫生质量检验中存在诸多问题,直接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进而影响用水安全以及实施水质监督。本文研究中,我们针对生活饮用卫生质量检测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其干预对策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对陆路口岸及国际列车食品、饮用主要卫生监督指标进行快速检测,提高卫生监督技术水平。方法分析研究陆路口岸及国际列车卫生监督工作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优化、整合、研发了包括食品/水质快速检测仪、细菌总数快速检测仪、胶体金检测仪、多参数视觉分析仪共4台仪器的卫生监督快速检测系统及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现场快速检测和结果上传同步完成。结果该系统包括30余个检测项目。单个项目平均检测时间小于15min,检测结果与实验室检测结果符合率大于90%,并能实时分享。结论开发了便于携带、高效便捷、特异性高、灵敏度高的快速检测及信息同步系统,适用于口岸公共卫生监管。

  • 标签: 国际列车 卫生监督 快速检测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卫生领域对疫源地消毒的相关工作逐渐予以重视和强化,确保在消毒过程中消毒剂的正确使用。由于疫源地发展不平衡,在消毒工作中仍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因此,政府疫情管理与控制部门要积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做好疫情消毒工作相关工作,旨在消除疫源地病毒传染的现状,保证人们的生命健康不受侵害。

  • 标签: 疫源地 消毒 消毒剂 合理应用
  • 简介:目的了解广东省食用水产品中镉的污染状况及居民对水产品的消费情况,评估食用水产品中镉膳食暴露水平。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广东省21个地级市和佛山顺德区各采集各类水产品样品60份,结合广东省居民水产品消费量调查数据,用点评估的方法评估居民对水产品中镉的暴露水平,并与FAO/WHO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推荐的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进行比较评价。结果共检测样品1325份,总超标率为5.4%(71/1325),各类水产品中镉含量平均值范围为0.0036~0.5872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广东省居民食用水产品平均消费量为51.6g/d,P97.5消费量为185.6g/d。水产品中镉的平均暴露量和P97.5暴露量分别为0.99和7.75μg/d,其中贡献率最高为贝类,每日平均暴露贡献率为40.4%。水产品镉的平均暴露量、P_(97.5)暴露量的每月评估摄入量分别占镉暂定每月耐受摄入量的2.0%、15.5%。结论广东省食用水产品中存在镉污染超标状况,但对居民膳食暴露水平远低于健康指导值,经评估水产品镉膳食暴露不会对居民构成健康风险。

  • 标签: 水产品 危险性评估
  • 简介:目的分析辽宁省农村集中式供水不同地下水源类型和水处理方式对饮用中硝酸盐的影响,为改善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819个监测点使用统一调查表进行基本信息收集,每个监测点枯水期(3~4月)和丰水期(7~8月)采集出厂水样进行检测。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地下水源类型中,泉水水源饮用硝酸盐含量均合格;深井水源的超标率低于浅井水源,分别为7.10%和7.90%。水处理方式中,未处理的超标率(8.10%)最高,其次为仅消毒(4.20%),沉淀、过滤(0.60%),完全处理的(100.00%)。结论不同地下水源类型和水处理方式对饮用中硝酸盐含量有影响。

  • 标签: 水源 水处理方式 农村 集中式供水 饮用水 硝酸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