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蔡舒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岳池县人民医院四川广安638300)【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01-01中暑不仅指因夏天酷热的天气,高热、高湿环境下均可引发中暑情况,发病后会发生中枢神经障碍以及心血管功能障碍,因此不能小瞧中暑这件“小事”。根据中暑后临床轻重表现可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重症中暑是最严重的类型。那么中暑是怎么发生的?重症中暑是怎么回事?发生重症中暑后应该如何治疗?如何预防中暑?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吧。中暑是怎么发生的?当周围环境温度升高后,若没能及时采取降温措施,仍在高温下进行劳动、运动等增加自身产热的活动,可影响机体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出现汗腺功能异常,丢失过多的水电解质,可引发中暑;若在相对密闭的高温度的环境劳动或者静止,均会影响汗腺功能,引发中暑症状;产褥期女性、高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过度疲劳者,机体对外界热适应能力下降,更易发生中暑情况。重症中暑是怎么回事?根据中暑症状可将中暑分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重症中暑。其中先兆中暑指在高温环境下,出现头晕、口渴、多汗、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体温可能处于正常水平或者略微升高。轻症中暑在出现先兆中暑症状的基础上,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一般体温会升至38℃以上,并且同时会出现皮肤灼热、面色潮红症状,或者出现四肢发冷、血压下降、面色苍白等症状。而重症中暑是最严重、最危险的类型。重症中暑根据发生后的先后症状以及严重程度,可分为热痉挛、热衰竭、热射病。热痉挛:属于热射病的早期表现,一般在活动中或者活动后会突然出现肌肉痉挛,并伴有痛感,一般发生痉挛的部位多为跟腱、腓肠肌等下肢背面肌肉群,有时也可发生在腹部。发生原因可能与因大量出汗饮用没有钠盐的饮品引起的体内钠盐严重丢失,以及过度通气有关。热衰竭:是发生热射病的中期阶段,主要原因是因为大量出汗、体内钠盐丢失引起,多发生在炎热环境中工作、运动但没有及时补充水分的人群中,也可发生在不能适应潮湿、高热环境的人群。发病后主要症状为头痛、恶心呕吐、大量出汗、非常口渴、没有力气等现象,并且出现体温升高,可伴有因缺水引发的心动过速、直立性低血压情况,甚至发生晕厥,但是此时没有明显的中枢神经损伤,若未能及时治疗可发展为热射病。热射病:上文中已经提到过很多次热射病,仅通过描述已经能够了解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症中暑患者降温治疗疗效,总结降温治疗护理要点。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8月间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重症中暑患者21例。记录患者一般指标,依照预后将上述患者分为存活组及死亡组,分别记录患者入院时体温、体温降至38℃所用的方式及时间、发生功能衰竭的器官个数等。结果在此期间我科共收治重症中暑患者21例,其中存活9例,死亡12例,死亡率57.14%。无论存活组还是死亡组患者,体温均达到40℃以上,存活组患者体温降至38℃时间明显少于死亡组患者,为(3.50±1.50)小时/(11.58±7.21)小时,P值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重症中暑的救治中,迅速而有效地降低患者核心温度是重中之重,体温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也越差。临床科室应当制定较完善的降温治疗措施及抢救流程,在抢救时做到有备无患、有条不紊、井然有序,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救治,从而提高临床救治成功率。

  • 标签: 重症中暑 热射病 降温治疗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中暑患者急救的应用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 2017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重症中暑患者 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与观察组(集束化护理)各 50例,对比两组意识清醒、体温恢复率,比较两组 GCS评分 13-14分占比,比较两组 APACHEⅡ评分。结果:( 1)护理 24h后,观察组意识清醒率( 60.00%)、体温恢复率( 76.00%)高于对照组( 32.00%)、( 36.00%), P< 0.05;( 2)观察组 GCS评分 13-14分占比( 66.0066.00)高于对照组( 40.00%), P< 0.05;( 3)观察组的 APACHE Ⅱ评分 [( 10.312.05)分 ]低于对照组 [( 16.122.21)分 ], P< 0.05。结论:集束化护理应用于重症中暑患者的急救中,有助于提高急救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减轻昏迷,改善患者预后,其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症中暑 集束化护理 应用效果
  • 作者: 龚华军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合江县人民医院四川泸州646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54-02中暑是我们在夏季常见的意外性疾病,在我国有着极高的发病几率,尤其是南方的夏季,高温酷热之下,一旦人不能够及时进行相应的纳凉举措,就会导致中暑现象的发生,对人体造成严重的伤害。在中暑的定义中,对于中暑是属于意外伤害还是疾病并没有明确的权威划分,但是根据意外伤害的定义,需要具备致害物,侵害对象以及侵害事实三个要素,中暑明显不属于意外伤害的范畴,并且在中暑后需要进行入院治疗,进而把中暑定义为疾病,对中暑进行治疗。以我国《职业性中暑诊断标准》为中暑现象的基本评判原则,中暑可以根据中暑情况划分为几种,即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以及重度中暑,会给人体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甚至会导致发生中暑死亡现象,在日常生活中,一旦发生中暑情况,必须尽快送往医院,进行专业治疗,以保证中暑患者的安全。中暑患者会产生持续高烧不退的现象,如果不能够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使高烧情况不断加重,超过40℃的中暑病症死亡率41.7%,超过42℃,中暑病人死亡率高度81.3%,因此,必须对中暑病人进行及时的提问控制,以保证中暑病人的生命安全。中暑病症的临床表现在中暑病症中,根据中暑程度的不同,将中暑病症分为三种,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以及重度中暑,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区别并不明显,在临床表现中也大体差不多,而重度中暑的临床表现就严重的多,甚至会威胁中暑患者的生命。首先,先兆中暑与轻症中暑的临床表现。先兆中暑与轻度中暑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口渴、食欲不振、头疼头晕、恶心呕吐等现象,并且随着中暑情况加深,还会伴随出现心悸、脸色干红或者苍白、动作不协调、肢体行为难以控制的情况,使得中暑病人会失去一定的自理能力,需要他人帮助,及时送往医院就医,以保证中暑病人的安全,及时予以病人治疗。其次,重度中暑的临床表现。重度中暑的临床表现主要分为三个方面:热痉挛、热衰竭以及热射病。热痉挛是指突然发生的疼痛性肌肉痉挛,与中暑病人体内的钠缺失有着严重关系。同时,热痉挛也是热射病的前兆,如果不能及时入院治疗,就会导致热痉挛进一步加重,进而发展成为热射病,会严重威胁中暑患者的生命。热衰竭则是由于人体在中暑后,由于身体汗液的大量流失,进而导致人体的盐分随之流失,使病人出现大量排汗、四肢乏力、头疼,体温不断升高,并随之出现严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炎热夏季如果人长时间受到烈日暴晒或在又热又湿的环境里,身体虽然大量出汗,但不足以散热,就会发生中暑,严重者则会产生重症中暑重症中暑中暑中情况最严重的一种,这类中暑又可分为三种类型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如不及时进行有效的抢救处理即会引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本文根据重症中暑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特点,对其急救与护理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

  • 标签: 重症中暑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急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妇在生产后中暑的治疗以及健康指导。方法回顾研究产褥中暑的临床表现、诊断以及治疗。结论对于中暑的产妇实行盐水降温或药物治疗。

  • 标签: 产褥中暑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在重症中暑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症中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疗法,研究组患者采用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治疗方式。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0%,治疗后Hs-CRP水平为(41.1±8.1)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9.9±6.2)109/L。不良反应率为10.0%。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0%,治疗后Hs-CRP水平为(24.1±5.2)mg/L,中性粒细胞数量为(4.6±3.9)109/L。不良反应率为4.0%。两组数据对比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西医综合治疗方式,西医综合疗法联合通心络胶囊在重症中暑临床治疗中具有较高的疗效,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西医综合疗法 通心络胶囊 重症中暑
  • 简介:随着炎热天气的到来,很多人会选择去游泳,不仅可以消暑,还可以享受水带来的乐趣。但是如果游泳方式不当.反而会引起中暑

  • 标签: 游泳 中暑 消暑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暑患者的急诊护理。方法一般护理、体温监护及降温、病情观察、导尿管护理、输液护理。结论中暑患者的急诊护理目标是控制体温,补充体液,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注意观察。防止严重的并发症,做好患者心理辅导,积极治疗。

  • 标签: 中暑 急诊护理
  • 简介:李某在杭州打工好几年了,今年他把36岁的堂弟也带了出来,同在一家建筑公司打工。三伏天的气温总是灼人的热,他想好好照顾堂弟,没想到因为对解暑缺乏必要了解,关键时候好心反而帮了倒忙。那一天的气温特别高,堂弟吃完中饭后就爬到楼顶继续施工。下午1点多,早已挥汗如雨的堂弟感觉很渴,但又嫌下地麻烦,便想熬个把小时再下去喝水。

  • 标签: 分阴阳 阳暑 绿豆汤 食材 中医治疗 中暑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探讨中暑的诱发因素,危害,预防和治疗。方法2010年7月30日夜间至31日上午,济南市最高气温39.6℃,空气相对湿度达80%,我院急诊科收入中暑患者40人,重度患者12例,全院职工全力抢救,空调,冰帽,冰块物理降温,甘露醇,纳洛酮,补液,保护心肝肾功能,经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所有措施。结果28名轻中度中暑患者经临床观察治疗好转出院,11例重度中暑病人因循环呼吸衰竭、肝肾功能衰竭抢救无效先后死亡。结论中暑有高温诱发,还与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密切相关。重度中暑死亡率高达91.67%,应提高警惕预防中暑,保护生命安全。

  • 标签:
  • 简介:医学研究证明,气温过高与发生中风关系密切。每年当温度在32℃以上的时段内,总会出现中老年人中风的发病高峰,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患者最危险。在暑热季节,老人更要注意对中风的防范。

  • 标签: 中风 老人 中暑 夏日 脑血管病患者 医学研究
  • 简介:摘要2009年05月~2014年09月的5年时间内,我们接诊了86例不同程度的中暑病例,通过对86例救治的中暑病例救治过程进行梳理总结观察,总结出救治中暑原则方法,提示救治过程中要把握的关键环节和步骤,梳理出行之有效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医师救治中暑病例提供救治方法和预防措施。

  • 标签: 中暑 救治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褥中暑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立即改变高温和不通风环境,迅速降温,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迅速降温是抢救成功的关键。结论产褥中暑应该强调预防,在产前检查过程中,加强防暑知识的宣传,注意识别中暑先兆。

  • 标签: 产褥中暑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极端的气温会对人体的生理和心理带来种种不利,甚至还会引发痉挛和中暑等急性病症。因此,值此时节,为防止中暑,除了要保持乐观的心情外,还要注意多吃含钾食物。凡是中暑的病人都有低钾的现象。因此,大暑时节,为了防止中暑,应当多吃些含钾丰富的食物,而那些高温作业人员,更应适当喝些含钾的饮料。

  • 标签: 含钾食物 防中暑 高温作业人员 急性病症 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