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在早期肝硬化的临床诊断中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参考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在我院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肝功能检查的患者20例与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者15例,分析超声所反映的门静脉系统血流动力学变化。对比早期肝硬化患者与健康人血流动力学差异。结果早期肝硬化患者门静脉比健康人略粗,血流速度较健康人慢。二者门静脉内径有明显差异。结论利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有助于早期肝硬化患者的确诊。

  • 标签: 超声 门静脉 早期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矽肺患者X线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特点。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09年3月——2012年3月收治的142例矽肺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均经病理及临床检验确诊为矽肺。回顾性分析142例患者X线特点。结果6111例患者存在弥散性小结节影,占78.17%;59例存在结节融合,占41.55%。20例合并肺结核,占14.08%;51例合并肺气肿,占35.92%;7例合并气胸,占4.93%;7例合并肿瘤,占4.93%;25例合并出现胸膜肥厚,占17.61%。其中,合并肺气肿的患者最多(P<0.05或者P<0.01)。结论单纯性矽肺,临床诊断较为容易;伴合并症或者症状不典型矽肺患者的临床诊断较为困难,需综合考虑患者病史、X线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进行鉴别诊断

  • 标签: X线 诊断 矽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脊柱结核X线诊断及CT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1年1月-2015年1月30例脊柱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实验组15例脊柱结核患者同时经X线和CT诊断,总计诊断出14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9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4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8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6例,存在死骨迹象患者占12例,存在椎间盘破坏、侵润患者占5例。对照组15例脊柱结核患者仅经X线诊断,总计诊断出8例患者,占本组总例数的53.33%。经扫描图像分析,其中存在椎旁脓肿患者占2例,存在骨质破坏患者占3例,存在椎体压缩变形患者占3例,存在骨质疏松患者占4例。实验组患者经X线和CT同时诊断,其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仅X线诊断的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为脊柱结核患者进行诊断时,应将X线诊断和CT诊断结合起来,以此提高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使得患者可以接受安全有效的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脊柱结核 X线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表现并对其CT诊断和鉴别诊断进行探讨和研究。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本院100例确诊的急性胰腺炎患者,将其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确诊的10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患者有40例,CT胰腺的肿大程度也是不一致的,胰周脂肪层不清晰,胰胆管会出现扩张的现象1。另外,急性出血坏死型胰腺炎的患者有60例,此类患者的胰腺内的形状不一,有点状和斑片状以及大片状。这就使得扫描过程中的不均匀现象增多,需将患者中患有假性囊肿、胰周蜂窝组织炎亦或是脓肿的患者合并。结论CT对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有重大影响,是十分关键的检查方法,但是其前提是做好鉴别诊断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CT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早期乳腺癌诊断中超声检测准确性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肿块在2cm以下患者共1762例,将其按早期、非早期、良性肿块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患者共345例,B组患者共162例,C组患者共1255例。对三组患者肿块取出前乳腺状态进行超声诊断,与其他相关检测措施结合,对检测结果数值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其检测准确度。结果乳腺癌患者进行超声诊断,其超声图像差异无明显不同,且诊断准确率在78.12%,与临床外科检测以及钼靶X-线检查相结合,对早期乳腺癌诊断准确率在96.68%。与单项检测相比有明显提升。结论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超声检测有重要意义,与其他检测项目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诊断准确率,为乳腺癌预防与临床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超声诊断 早期乳腺癌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肾癌患者的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本院已经经过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0例小肾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螺旋CT平扫和增强扫描特征。结果螺旋CT平扫之后密度较低的表现出20例,表现高密度的10例,增强扫描特征病灶明显强化的为22例,较轻现象的为剩余8例。结论经过螺旋CT平扫的大部分小肾癌患者的皮质期明显强化,但在实质期降低的也非常显著,增强和消退的现象非常明显,而且速度快,有一定数量的病灶强化微弱,必须经过其它的判断方式来加以综合评估。

  • 标签: 小肾癌患者 螺旋CT 诊断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2年6月——2013年6月收治的12例阑尾黏液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比较不同类型阑尾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黏液性囊腺癌1例、黏液性囊腺瘤3例、黏液囊肿7例,无法判定1例。CT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7%(11/12)。结论应用CT检查,结合实验室检查、临床检查,可对阑尾黏液性肿瘤类型进行明确诊断,CT检查在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诊断价值。

  • 标签: 黏液性肿瘤 CT检查 诊断 阑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采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鉴别诊断肝癌的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6月~2015年5月在我院接受检查的占位性病变患者8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原发性肝细胞癌28例,肝血管瘤30例,转移瘤15例,肝囊肿12例,均行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扫描,比较不同肝脏占位病变ADC值及不同b值下ADC值。结果不同肝脏占位病变ADC值随b值差的升高而降低,原发性肝癌ADC值明显低于肝血管瘤、转移瘤、肝囊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值差越大越接近实际DC值,且波动幅度较小。结论通过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量化分析ADC值可提高肝癌的诊断及鉴别效果。

  • 标签: 磁共振 扩散加权成像 鉴别诊断 肝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肌瘤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192例及子宫腺肌瘤患者189例,对比超声检查结果。结果经阴道及经腹超声联合检查结果显示,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瘤之间诊断准确率差异不大(<0.05);经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查,结果显示192例子宫肌瘤患者中135例(70.31%)邻近部位存在(半)环状血流信号,而子宫腺肌瘤中11例(5.82%)出现相似信号,二者之间差异明显(<0.05);子宫腺肌瘤中经彩超检查,结果显示血流阻力指数以及搏动指数相对于子宫肌瘤患者明显增高(<0.05)。结论联合应用经腹及经阴道超声检查,有助于提高子宫肌瘤诊断,以及与子宫腺肌瘤的鉴别。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子宫肌瘤 诊断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螺旋CT技术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00例肠梗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平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B超诊断,观察组患者时候螺旋CT技术的诊断。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经过诊断完成后患者的诊断符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诊断符合率70%,在此过程中的差异为显著性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目前临床对肠梗阻患者实施诊断的过程中使用螺旋CT技术对患者进行诊断能够明显提升诊断的符合率。

  • 标签: 螺旋CT技术 肠梗阻 诊断中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X线诊断对肺底积液诊断的重要意义。方法本文收集、筛选了22例肺底积液的病例资料及其X线表现,并参考有关文献资料,论述本病征的X线诊断。结果肺底积液是一个常遇见病例,其最主要X线表现是假性膈肌增高,往往不为人所关注,特别是刚参加工作、诊断经验不足的年轻放射科医生对其更尤为陌生。尚若对其认识不足,欠充分了解,就会与真性膈肌升高互相混淆,造成对疾病的误诊,延误了治疗,危及生命。结论肺底积液是指液体积聚于肺底与横膈之间,由于其X线表现不十分明显,在影像诊断工作中尤其容易因疏忽而漏诊。

  • 标签: 肺底积液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科急腹症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的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妇科急腹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经腹部超声诊断,观察组采取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对两组患者的诊断合格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进行对比。结果经过观察和统计,观察组在诊断合格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都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明显,统计学意义突出,P<0.05。结论针对妇科急腹症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能够降低误诊率和漏诊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妇科急腹症 经阴道联合腹部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价值
  • 简介:摘要房颤是心房纤维颤动的简称。是临床最常见的持续性快速心律失常。表现为心房丧失了协调的收缩,呈快速的颤动,频率高达300~600次/分.随着心房颤动(AF)成为心脏电生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近期对其发生的预测指标亦进行了较多探讨。有报道AF患者的P波最大时限(Pmax)和P波离散度(Pd)较窦性心律者增大。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能够减轻心房电重构,减少复律后AF的发生.

  • 标签: 房颤 原因 危害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2月进行血液检验的不同性质的贫血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研究组,选取2015年12月-2017年2月100例健康检验者作为对照组,对所有研究对象血液检验中开展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液检查中MCV、MCH、RDW指标检出高于对照组,而RBC、Hb、RBC/MVCV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及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高,尤其是血液检验中RDW、MCH、RBC、Hb、RBC/MVCV、MCV指标可以作为诊断贫血的重要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血液检验 贫血鉴别诊断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拾的20例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脂肪瘤1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因病区肿瘤内含有特殊性脂肪,因此CT表现典型。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对肝脏脂肪瘤和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确诊。结论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在临床少较为少见,应用CT检查有助于提高检查诊断,利于术前定性诊断,对疑难不典型病变,可增强扫描、动态扫描加以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乳腺纤维腺瘤的数字钼靶X线表现及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水平。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5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纤维腺瘤的患者的X线表现特点,并将所有病例术前均采用乳腺内外斜位及头尾位像。结果56例58个病灶中,左乳24个病灶,右乳34个病灶,病灶圆形、类圆形的42个,占72%,有浅分叶的5个,内有钙化的3个、巨大纤维腺瘤3个,单发52例,多发2例,双侧2例,边界光滑锐利的病灶40个,部分边界清楚的15个,3个边界不清。结论熟悉乳腺纤维腺瘤数字钼靶X线的特征性表现,对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有其重要的价值。

  • 标签: 乳腺 维腺瘤 字钼靶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79例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患者进行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分析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方式的价值。结果器质性病变患者33例,占41.77%;激素水平失调患者31例,占39.24%;正常月经周期有各期内膜的患者15例,占18.99%。结论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对子宫异常出血的诊断价值高,尤其适用于由器质性病变而引发的出血情况进行区分的鉴别诊断,而对于卵巢以及全身性疾病则需要联合其他检查手段,以提高检查的准确性。

  • 标签: 子宫内膜活检病理诊断 子宫异常出血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的CT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分析。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2月~2012年2月我院收拾的20例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脏脂肪瘤16例,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4例,因病区肿瘤内含有特殊性脂肪,因此CT表现典型。病理检查有助于进一步对肝脏脂肪瘤和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进行确诊。结论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在临床少较为少见,应用CT检查有助于提高检查诊断,利于术前定性诊断,对疑难不典型病变,可增强扫描、动态扫描加以鉴别诊断,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

  • 标签: 肝脏良性脂肪性肿瘤 CT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彩超在临床诊断少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2年4月~2013年10月收治的甲状腺肿大疾病患者91例,将其临床诊断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91例患者中,其中40例桥本甲状腺炎患者,38例患者确诊,确诊率为95%。34例患者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34例均得到确诊,确诊率为100%。17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大患者,确诊15例,确诊率为88.24%。结论加强彩超在临床诊断少年儿童甲状腺肿大疾病中的应用,能够提高疾病确诊率,为临床诊疗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

  • 标签: 彩超 甲状腺肿大疾病 少年儿童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影像学特征。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6年7月共20例经X线诊断并经外科手术及术后病理证实为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病例,将其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儿腹部平片表现为肠管不同程度管状积气。钡剂灌肠检查中10例表现为直肠远端狭窄;6例表现为乙状结肠远端、直肠狭窄,均无明显扩张段及移行段;3例无明显可见的狭窄段、移行段及扩张段;仅1例表现有明显狭窄段、移行段、扩张段。20例患儿24~48h随访均可见不同程度钡剂潴留。结论钡剂灌肠造影是诊断新生儿先天性巨结肠的首选检查;X线影像表现往往不典型,需要与类似疾病进行鉴别后根据排钡情况及临床表现进行诊断

  • 标签: 新生儿 先天性巨结肠 X线诊断 钡剂灌肠造影 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