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乳腺疾病特别是乳腺癌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女性身心健康。超声检查由于无创、无辐射、易于操作、经济及可重复性强、没有年龄的限制、又可直接观察乳房内情况等,被广泛用于乳腺疾病的诊断,已成为检查乳腺的主要方法。本文仅就超声检查在乳腺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 标签: 乳腺疾病 超声表现 血流信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行为关怀行为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5月至2018年2月收治ICU重症患者60例作为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将其分为两组,护理行为关怀组与常规护理组,每组30例患者。常规护理组患者接受常规性的基础护理治疗,护理行为关怀组在常规基础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关怀行为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状态进行评分,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的状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行为关怀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0%,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66.66%,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行为关怀在ICU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好,能够缓解患者的精神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护理行为 关怀行为 ICU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诊断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20例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的CT表现。结果20例低级别黏液性肿瘤多表现为长管状或类圆形囊性肿块,瘤灶可部分延伸入盆腔,部分可疝入右侧腹股沟区,囊内可有菲薄分隔,囊壁厚薄不均,可有壁结节、蛋壳样钙化,囊壁、壁结节强化均匀;少数伴阑尾炎或低级别腹膜假性黏液瘤。结论阑尾低级别黏液性肿瘤CT表现有一定特征性,确诊需依靠病理,术前CT检查对其诊断及手术方式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阑尾 低级别黏液性肿瘤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周围型肺癌X线表现及其鉴别诊断。方法选取本院门诊部收治的周围型肺癌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X线检查资料,总结归纳X线表现及鉴别诊断要点。结果X线检出胸膜凹陷征、空泡征、血管凝集征、支气管气象和毛刺征等征象的检出率与CT扫描和病理学诊断之间存在明显差异(P<0.05)。周围型肺癌的X线典型表现为结节及小片状阴影;球形病灶或肿块,肿块边缘呈现出毛刺征或毛刷征、侧缘线征、分叶及脐凹征、胸膜凹陷征和空泡征等。结论尽管CT扫描和病理学诊断对于周围型肺癌的确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临床价值,但是X线片检查对于典型征象同样具有较好的表现力,因此仍可作为周围型肺癌诊断的辅助检查手段之一。

  • 标签: 周围型肺癌 X线片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CT与MRI诊断在原发性肝癌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来我院就诊的肝占位性病变患者5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直径范围0.47-9.22cm,平均直径(2.44±1.23)cm,所有患者均经病理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肝癌,其中28例患者均行常规MRI和CT检查,比较MRI和CT对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准确性。结果经MRI检查后,有27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96.43%,经CT检查后,有21例患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结果一致,诊断准确率为75.00%,且MRI组对结节型、巨块型、弥漫型原发性肝癌的检出率均高于C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RI诊断原发性肝癌准确率高,对于诊断原发性肝癌的大小、范围及边界敏感性高,对于提高鉴别诊断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肝肿瘤,原发性肝癌 CT,MRI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具有影像学资料和病理结果的肺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40例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CT征象及病理学特征并进行分析。全部病例均行CT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40例患者发病部位,中央型28例,周围型12例;左肺26例,右肺14例。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影像学特征多表现为分叶状,密度可以均匀或不均匀,气管阻塞伴阻塞性肺炎、肺不张,淋巴结转移常见。结论肺内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及CT征象具有一定的特征性,需结合组织病理学及免疫组化检查进行确诊。

  • 标签: 肺内神经内分泌癌 CT表现 病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患者肝脏异常影像学表现,并对其发生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回顾8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肝脏CT表现,胰腺炎患者治疗后复查CT28例,未进行治疗后复查58例。采用16层螺旋CT机,重建层厚为5mm。结果28例复查患者中,在急性期发作时均有肝脏密度的不同程度减低,复查后肝脏密度变化不明显者有3例(10.7%),脂肪肝明显减轻的有25例(89.3%),25例中有4例出现肝脏密度暂时性增高后恢复正常。58例患者无复查影像,其发作时肝脏密度在正常范围的有17例(29.3%),不同程度脂肪肝的有41例(70.7%)。结论CT可以很好地显示急性胰腺炎对肝脏造成的损害,对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脂肪肝 螺旋CT
  • 简介:摘要目的CT与MRI检查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2年4月来我院做CT与MRI检查的26例脑膜瘤病例,分析方法结果。结果分析CT与MRI检查结果可靠性。结论MRI已成为比CT更进一步,更高级的检查方法。

  • 标签: 脑膜瘤 CT MRI影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甲状腺癌的CT表现与病理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对其采用CT诊断,并与病理诊断结果进行对比,探讨其相关性。结果70例患者中,从其密度和形态来看,有56例密度不均匀,50例形态不规则,52例出现强化残圈,有49例肿瘤边缘不清晰;从其钙化程度来看,有37例出现钙化,其中有15例为混合型钙化,28例细沙粒状钙化,15例囊内钙化性结节;从转移和与周围组织器官关系来看,有34例侵犯周围组织器官,有20例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结论甲状腺癌患者进行CT诊断有明显的特征,不同病理类型跟患者钙化情况、外周受侵袭情况有密切的关系,一般采用CT可以为术前诊断提供良好依据,值得推广。

  • 标签: 甲状腺癌 CT表现 病理相关性
  • 简介:摘要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简称CDH(congenitaldislocationofthehip),又称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或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isplasiadislocationofthehip,DDH)及髋发育不全,是较常见的先天性畸形,股骨头在关节囊内丧失其与髋臼的正常关系,以致在出生前及出生后不能正常发育。

  • 标签: 先天性 髋关节 脱位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B超诊断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及临床诊断效果。方法2016年9月-2017年12月,研究数据为在本院接受治疗的96例子宫肌瘤患者,结合不同检查方法对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腹部B超诊断,观察组则应用经阴道B超诊断,分析血液动力学指标以及诊断结果准确性。结果观察组使用阴道超声B超检查后血流动力学指标观察效果更加理想,阴道超声检查中子宫肌瘤诊断结果准确性97.92%,比较对照组提升10.42%,P<0.05。结论B超诊断子宫肌瘤方法中经阴道B超诊断优势更加明显,可更加清晰展示患者临床症状,为临床疾病诊断提供更加理想的条件。

  • 标签: 腹部B超诊断 经阴道B超诊断 子宫肌瘤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诊断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住院肺癌患者102例,均进行螺旋CT检查,同时根据术后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诊断价值。结果病例检查检出率100.00%,螺旋CT检查检出率93.1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病例检查确诊率86.76%,误诊率13.2%,螺旋CT检查确诊率97.06%,误诊率2.9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螺旋CT可提高肺癌的检出率,但是只有早期肺癌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在中后期肺癌的诊断过程中,有一定缺陷,结合多种诊断方式可确诊,提供可靠的临床治疗依据。

  • 标签: 螺旋CT 病理检查 肺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径小于3cm孤立性肺结节(SPN)的CT表现,以提高CT对SPN定性诊断的正确性。方法分析经CT扫描、CT导引下肿块穿刺活检和手术病理证实的直径小于3cm的SPN66例。结果良性结节15例,恶性结节51例;良性结节CT表现为圆形或椭圆形,分叶少而浅,结节内钙化多见,边缘多数有长毛刺;恶性结节形态多不规则,分叶多且深,周围以短细毛刺常见,胸膜凹陷征、其内空泡征、血管截断或聚集征较常见。结论CT是鉴别肺内孤立性小结节良、恶性的一种理想检查方法,对多数肺结节可以正确诊断。

  • 标签: 肺结节 CT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婚前性行为对生殖健康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320例不孕症行腹腔检查患者,其中发生婚前性行为患者的数量为154例,占总体患者数量的比例为48.1%,将患者分为有婚前性行为组和无婚前性行为组,研究分析2组患者继发性原发性不孕症发生率、完全性输卵管阻塞发生率、输卵管肿胀积水发生率、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发生率以及人工流产次数和初次性交有无采取避孕措施,P<0.05表明数据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无婚前性行为组患者完全输卵管阻塞、输卵管肿胀积水、腹腔镜下盆腔粘连发生率低于有婚前性行为组患者,有婚前性行为组患者继发性不孕症发生率高,无婚前性行为组患者原发性不孕症发生率高,无婚前性行为患者人工流产次数低于有婚前性行为组患者,无婚前性行为组患者初次性交采取避孕措施率高于有婚前性行为组患者,2组患者数据差异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婚前性行为能够引发继发性不孕症以及生殖系统感染,造成以外妊娠,增加人工流产次数,对生殖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 标签: 婚前性行为 生殖健康 影响
  • 简介:目的研究青少年男男性行为人群(youngmenwhohavesexwithmen,YMSM)性感觉寻求水平与首次同性性行为状况的关系。方法通过互联网宣传、外展活动以及例行的艾滋病自愿检测服务,招募YMSM作为调查对象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调查的375名YMSM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为(18.98±2.11)岁,83.38%报告为双方自愿,61.93%的性伴年龄比调查对象大,50.94%在首次同性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35.12%的性伴为朋友。性感觉寻求水平与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及安全套使用状况均呈负相关(偏相关系数分别为-0.171和-0.248)。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感觉寻求得分每增加1分,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由20岁以上降至18~20岁及18岁以下的可能性分别增加0.065倍和0.109倍(OR=1.065,95%CI:1.016~1.117;OR=1.109,95%CI:1.046~1.175),且首次同性性行为不使用安全套的可能性增加0.070倍(OR=1.070,95%CI:1.034~1.107)。性感觉寻求水平越低者,越倾向于与朋友发生首次同性性行为,而非偶遇性伴(OR=0.936,95%CI:0.900~0.974)。结论性感觉寻求水平越高者首次同性性行为年龄越小、越倾向于选择偶遇性伴,且在首次同性性行为时不使用安全套。

  • 标签: 青少年男男性行为 首次同性性行为 性感觉寻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糖尿病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6例脑出血患者进行分析,其中有53例糖尿病患者记为观察组,有53例非糖尿病患者记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感觉障碍、意识障碍、偏瘫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头晕、呕吐等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好转率低于对照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出血患者伴有糖尿病的病症更为严重,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在临床治疗中应该合理的控制患者的血糖。

  • 标签: 糖尿病 脑出血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脂溢性角化症(seborrheickeratosis,SK)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门诊临床拟诊为SK的66例患者,观察皮肤镜下表现及病理特点,分析不同皮肤镜表现与病理特点的关系。结果:66例患者通过皮肤镜检查诊断SK58例(87.88%),通过病理检查确诊SK59例(89.39%);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皮肤镜检查诊断的灵敏度为93.22%(55/59),特异度为57.14%(4/7),诊断符合率为89.39%(59/66),误诊率为42.86%(3/7),漏诊率6.78%(4/59),Youden指数0.504,Kappa值为0.901(P=0.004);四种类型皮肤镜表现对应的病理类型各有不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肤镜分型表现与病理特征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斑片型主要病理分型为角化型,天鹅绒样型主要病理分型为巢状型,疣状增生型主要病理类型为腺样型及刺激型,扁平丘疹型主要病理类型为棘层肥厚型。

  • 标签: 脂溢性角化症 皮肤镜表现 病理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原发性胃淋巴瘤CT和MRI影像学表现。方法方便选择2014年10月—2017年10月期间该院收治的38例原发性胃淋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术前均先行CT扫描,再行MRI扫描,对比分析CT和MRI影像学表现。结果CT和MRI对病变位置、范围、与邻近胃壁的关系、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结转移情况诊断效果均较好。在累及黏膜、黏膜线中断和淋巴结转移检出率方面,CT和MRI诊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0.337,P=1.000,0.337);MRI对累及浆膜层检出率高于C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04,P=0.021)。结论原发性胃淋巴瘤CT和MRI均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可根据影像学表现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资料,必要时可联合检测,以提高临床诊断准确性。

  • 标签: 原发性胃淋巴瘤 CT MRI 影像学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阴道出血的原因,总结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妇产科不规则阴道出血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因及临床表现。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综合治疗)。结果病因有异位妊娠、流产、子宫内膜息肉等,临床表现有阴道出血、白带异常等。两组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分别为100.0%和8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合并出血、生殖道炎症、宫外器质性病变、生殖道恶性肿瘤、全身性病变是妇产科阴道出血的常见原因,临床症状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

  • 标签: 妇产科 阴道 不规则出血 原因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