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前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术成为诊断眼底疾病常用的主要的检查方法,对眼底病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选择和预后推断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眼底荧光血管造影不良反应成为重要注意事项。通过对我院接受FFA检查980例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的诊断及应对措施进行总结,供临床参考。

  • 标签: 荧光素血管造影术 荧光素/副作用 不良反应/应对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减低眼底荧光素血管照影检查的不良反应及意外情况的发生。方法通过心理护理﹑检查前的充分准备和检查过程中的密切配合及出现不良反应的应对措施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结论运用沟通和操作技巧,能预防并及时处理不良反应。缩短检查时间,保障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安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单一实时荧光PCR先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阳性再分别用双重实时荧光PCR及单一实时荧光PCR检测CoxA16型和EV71型特异性核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240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57份,双重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11份,EV71阳性1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单一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09份,EV71阳性1份,CoxA16+EV71阳性2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符合率为100%。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又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是一种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毒的方法。

  • 标签: 双重实时荧光PCR 手足口病
  • 简介:摘要刺五加茶中成分复杂,前处理一般采用干法灰化或湿法消化,消化时间长,耗酸量大,易造成挥发或污染,对检验人员身体危害大。本文介绍用微波消解器对刺五加茶进行消化,具有快速,高效,安全,耗酸量少,空白值低等优点,用本法消解测定刺五加茶,用原子荧光光度计测定砷,结果平均回收率为96.2%~102.2%,重复测定6次,变异系数为1.07%。

  • 标签: 微波 茶叶 荧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技术在指导腹盆腔恶性肿瘤个体化治疗中的应用情况。方法应用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指导临床常见腹盆腔恶性肿瘤化疗方案选择。结果患者对不同化疗药的敏感性不同,在化疗前为患者筛选出敏感及耐药药物,进行个体化治疗,降低了无效治疗的风险,有助于提高化疗的疗效。结论ATP生物荧光肿瘤体外药物敏感性检测法敏感性高、稳定性好、简便、快速,其检测结果指导临床化疗的有效率高,可用于腹盆腔恶性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 标签: ATP生物荧光法 个体化治疗 腹盆腔癌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快速检测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了解实时荧光PCR方法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采集10087份从业人员肛拭子标本分别进行实时荧光PCR方法和培养法检测沙门氏菌和志贺氏菌,分析实时荧光PCR方法的检出率。结果10087份标本中,实时荧光PCR方法共检测出两种肠道菌16例,其中沙门氏菌11例,志贺氏菌5例;阳性率分别为1.09‰和0.5‰。而培养法检测出沙门菌为9例,志贺菌为4例,阳性率分别为0.89‰和0.4‰;另外男性两个致病菌阳性检出率比女性阳性检出率低。结论实时荧光PCR方法可以很好的应用在从业人员肠道致病菌的筛查,该方法可以节省劳动力,降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并且可以节省从业人员拿到健康证时间。

  • 标签: 实时荧光PCR 从业人员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以间接免疫荧光法(indirectimmunofluorescence,IIF)筛查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antibody,ANA)结果与线性免疫印迹法检测抗核抗体谱(ANAs)结果的不一致性,分析二者的相互关系方法分别采用IIF和LIA两种方法检测抗核抗体,将IIF-ANA阳性/LIA-ANAs阴性和IIF-ANA阴性/LIA-ANAs阳性患者分为自身免疫性疾病(AID)组和非AID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189份标本中,IIF(+)/LIA阴性(-)105份,占55.56%;IIF(-)/LIA(+)84份,占44.44%。。LIA+标本中,抗核糖核蛋白/史密斯抗原(nRNP/Sm)、抗史密斯抗原(Sm)、抗干燥综合征抗原A(SS-A)、抗Ro-52、抗干燥综合征抗原B(SS-B)、抗scl-70抗原、抗11-16多肽复合体抗原(PM-scl)、抗组氨酰tRNA合成酶抗原(Jo-1)抗体、抗着丝点抗体B亚型、抗可增殖抗原抗体、抗组蛋白抗体和抗线粒体抗体M2亚型(AMA-M2)的阳性率分别为1.02%~27.55%。AID组及非AID组IIF-ANA阳性者荧光滴度分布均以1∶100~1∶320为主;荧光滴度为≥1∶1000时,2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D组中IIF(+)/LIA(-)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均质型(H)为主,与非AI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非AID组的荧光模式以细胞核斑点型(S)为主,与AID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IF筛查ANA容易导致AID患者部分具有重要临床意义的ANA特异性抗体漏检,而ANA特异性抗体检测因其测定的抗体数量有限也容易导致AID患者的ANA漏检。IIFANA筛查和LIA-ANAs特异性抗体检测不能相互代替,对需要通过检测ANA来排除AID的患者标本应同时进行IIF-ANA筛查和ANAs特异性抗体的检测,以避免仅采用1种方法进行检测时导致的AID患者漏诊。

  • 标签: 抗核抗体 间接免疫印迹法 线性免疫印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重实时荧光PCR技术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的应用效果。方法用单一实时荧光PCR先检测标本中的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肠道病毒通用病毒核酸阳性再分别用双重实时荧光PCR及单一实时荧光PCR检测CoxA16型和EV71型特异性核酸,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结果。结果240份标本中肠道病毒通用型核酸阳性157份,双重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11份,EV71阳性1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单一实时荧光PCR法CoxA16阳性109份,EV71阳性1份,CoxA16+EV71阳性2份,其他肠道病毒45份。EV71和其他肠道病毒符合率为100%。结论双重实时荧光PCR检测技术可以准确检测手足口病肠道病毒,且特异性强、灵敏度高,又可以快速得到检测结果,是一种快速检测手足口病病毒的方法。

  • 标签: 双重实时荧光PCR 手足口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中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定量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与荧光定量PCR检测乙肝病毒DNA(HBV-DNA)载量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运用电化学发光法、荧光定量PCR法两种方法同时检测180份血清标本的HBsAg含量和HBV-DNA载量,并按HBV-DNA载量分成4组,对其结果应用统计学分析。结果在180份血清标本中,HBsAg阳性为161例,占89.4%,HBV-DNA阳性为101例,占56.1%,两者同时为阳性的有101例,占56.1%。经统计学分析HBsAg定量与HBV-DNA载量之间无统计学意义,没有相关性(r<0.3,P>0.05)。结论电化学发光法定量检测HBsAg与HBV-DNA载量无关,联合检测两者可以为临床提供诊断治疗依据。

  • 标签: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HBV-DNA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ECLIA) 荧光定量PCR(FQ-PC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