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卫生厅卫生监督所于2002年7月组建,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卫生厅依法在全疆进行卫生执法监督的执行机构,编制数80人,内设办公室、党办人事科、卫生许可管理办公室、医疗保健卫生监督科、稽查科、职业卫生监督科、公共卫生监督科、传染病卫生监督科共8个科室。自成立以来,卫生厅卫生监督所坚持依法行政,在加强卫生执法监督的基础上,

  • 标签: 新疆 卫生厅 卫生监督所 卫生执法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伤害发生现状,为制定伤害预防与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统计描述方法对2017年西藏自治伤害病例监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7年西藏自治共收集伤害病例4097例,男性病例人数(68.86%,2821/4097)多于女性病例人数(31.14%,1276/4097),病例年龄多集中在25-44岁组(44.40%,1819/4097)。伤害发生原因前五位分别是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动物伤、钝器伤、刀/锐器伤;不同人群伤害发生的地点前五位是公路/街道、家中、公共居住场所、贸易和服务场所、学校与公共场所;伤害性质分类中前五位是挫伤/擦伤、锐器伤/咬伤/开放伤、骨折、扭伤/拉伤、脑震荡/脑挫裂伤;伤害发生时活动主要是以驾乘交通工具和体育活动为主;伤害部位以下肢和头部为主。结论2017年西藏自治伤害事件发生数量较多,高危人群是25-44岁年龄组男性人群,高危原因为跌倒/坠落、机动车车祸,高危地点为公路/街道,高危活动为驾乘交通工具。应采取综合防控措施,有效降低我伤害事件发生数量。

  • 标签: 西藏 伤害 监测
  • 简介: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包虫病流行病学特征,为包虫病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择调查对象。采用SPSS17.0统计分析流行病学调查数据。结果共调查53313人,发现病例均为囊型(56例),未发现泡型病例,包虫病阳性率为0.11%。牧区包虫病阳性率最高(P〈0.05)。女性阳性率高于男性,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0~60岁年龄组包虫病病例占阳性病例总数的51.8%。按患者职业统计,牧民的阳性率最高(P〈0.05)。蒙古族的包虫病阳性率高于汉族(P〈0.05)。对患者居住方式进行分析,游牧人群的包虫病阳性率最高,但不同居住方式整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蒙古自治包虫病高发地区为牧区,高危职业为牧民,女性发病高于男性。

  • 标签: 包虫病 流行病学特征 现况调查
  • 简介:摘要近年来,新疆维吾尔自治各大医院结合实际建立并执行《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制度》,对加强我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树立“救死扶伤、爱岗敬业、精益求精、开拓进取、乐于奉献、文明行医”的行业新风尚,提高广大医疗卫生工作者的职业道德素质和工作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医德医风考评制度在实施行过程中存主考官虚化、考评项目笼统,操作性差、考评档案管理缺失等问题,本文针对新疆维吾尔自治医德考评制度实施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与对策。

  • 标签: 新疆 医德医风考评 制度 不足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学生群体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基线水平,为全面提高农牧民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深入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面的面交流询问的方法对全区通过随机抽样所确定的4所学校400人(西藏农牧大学、日喀则市第二高级中学、拉萨市堆龙德庆中学、山南桑日县白堆乡小学)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采用统一的Epidate表格进行双人双录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8.40%、39.40%、51.20%、36.63%,高中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58.00%、50.40%、52.80%、58.38%,初中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7.20%、56.40%、60.00%、56.63%,小学生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的总体知晓率分别为42.2%、51.4%、50.6%、38.38%。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农牧民以及学生群体重大传染病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与宣传工作。

  • 标签: 西藏 学生 重大传染病 基线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及时掌握动物间鼠疫疫情,为预防控制动物和人间鼠疫发生与流行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鼠疫监测方案》的要求在科尔沁右翼前旗3个鼠疫监测点开展鼠疫监测。结果通过系统的监测,捕获黄鼠388只,平均密度为0.88只/hm2,雌雄比例为11.28,剖检雌性鼠胚胎率为97.64%。捕获10只黑线仓鼠和3只仓鼠,捕获率分别为4.33%和23.07%。检出98匹蚤,蚤指数为3.92。探黄鼠洞80个,蚤指数为0.188。病原学检验结果均为阴性。在388份黄鼠股动脉血中发现了1份鼠疫F1抗体阳性血。结论此次监测打破了科尔沁右翼前旗34年来未发现阳性的记录,充分证明了在科尔沁右翼前旗境内鼠间疫情的存在。因此,鼠疫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 标签: 鼠疫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西藏自治麻疹流行特征,为麻疹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0-2015年西藏自治麻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10-2015年间西藏共监测麻疹病例1895例,年发病率在0.71/10万~31.33/10万之间,年平均发病率为10.16/10万。男性病例数(1099,57.99%)多于女性(796,42.01%),病例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0-5岁(1270,67.02%),病例职业主要以散居儿童为主(1283,67.70%)。2010-2015年间麻疹疫情共出现两次高峰,分别是2011年(22.81/10万)和2015年(31.33/10万),每月均有麻疹病例发病,病例数较多的月份是3-6月(1618,85.38%)。西藏7个地(市)均有麻疹发病,其中以那曲地区麻疹病例数量最多(1326,69.97%),阿里地区病例数量最少(12,0.63%)。结论2010-2015年间西藏自治麻疹病例发生数量较多,应加强免疫接种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麻疹。

  • 标签: 西藏 麻疹 流行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农牧民包虫病、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基线水平,为全面提高农牧民对重大传染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深入推进健康西藏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入户调查面的面交流询问的方法对全区通过随机抽样所确定的7个乡(镇)的农牧民350人进行自行设计的问卷调查,调查数据录入采用统一的Epidate软件进行双人双录入,保证数据录入的准确性。结果通过调查发现,农牧民对结核病、乙型肝炎、包虫病、艾滋病总体知晓率分别为37.60%,52.17%,58.57%,63.75%。结论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区农牧民重大传染病的知晓率,动员全社会力量,加强对重大传染病的防治与宣传工作。

  • 标签: 西藏 农牧民 重大传染病 基线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内蒙古自治准格尔旗40岁以上人群翼状胬肉的患病率情况,比较旗县常住居民与乡镇苏木农牧民的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摸索翼状胬肉的患病原因,以便更好地服务农牧区百姓。方法2010年5月~2011年4月,采取整体随机抽样法在准格尔旗对40岁以上的5913人群翼状胬肉调查。结果5707人实际应答,其中旗县2921人,男1563人,女1358人;乡镇苏木2786人,男1499人,女1287人。共发现旗县翼状胬肉患者259人,患病率8.87%;乡镇苏木患者288人,患病率10.34%。翼状胬肉患病率以年龄在五六十岁的人群较为明显。结论翼状胬肉的患病率高低与年龄、风沙与紫外线的刺激密切相关。

  • 标签:
  • 简介: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同时,健康素养是衡量健康素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到人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进而影响社会生产力的水平和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2005年第六届世界健康促进大会通过的'全球健康促进曼谷宪章'把提高人们的健康素养作为健康促进的重要行动和目标[2]。为了解西藏自治城乡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 标签: 健康素养 监测 对策
  • 简介:[摘要]:爱国卫生运动是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组织下,全国动员、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 标签: []爱国卫生运动 健康内蒙古建设
  • 简介:[摘要]:爱国卫生运动是在党的领导和政府组织下,全国动员、部门合作、全民参与的群众性卫生运动,是新中国卫生健康事业的一项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提出,实施健康中国战略。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方式,预防控制重大疾病。

  • 标签: []爱国卫生运动 健康内蒙古建设
  • 简介:目的了解广西壮族自治16岁以上中学生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Cvirus,HCV)感染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为丙型肝炎的预防控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地理分布从广西的玉林、南宁、百色、桂林、柳州五个地区抽取2632名16岁以上高中生,抽静脉血5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immuneabsorbentassay,ELISA)方法检测抗-HCV,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研究丙肝病毒感染的流行特征,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丙肝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2632例样本的HCV抗体阳性率为0.84%,男生抗-HCV阳性率为0.73%(6/823),女生阳性率为0.89%(16/1800),东部(玉林)为1.03%(9/877),西部(百色)为0.66%(3/457),中部(柳州)为1.28%(3/234),北部(桂林)为0.79%(4/509),南部(南宁)为0.54%(3/555),性别和地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有P〉0.05)。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公用牙刷史和有内窥镜检查是丙肝感染的高危因素(OR=3.078,95%CI:1.174~48.074,P=0.022;OR=4.182,95%CI:1.328~13.170,P=0.015)。结论广西高中生丙肝病毒感染是一个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学生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拒绝共用牙刷,医疗机构要加强医疗器械的消毒,积极开展预防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宣传教育,防止医源性传播。

  • 标签: 广西 肝炎 丙型 慢性 感染
  • 简介:目的通过对百色市2012年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总结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编辑的信息采集、录入、汇总等成功管理的经验,找出差距,确保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准确性,从而为制定出生医学证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进一步做好出生医学证明发证管理工作提出可行性建议。方法对百色市2012年出生医学证明信息管理主要相关结果指标和信息管理方式进行质量控制分析。结果在随机抽查的25个签发单位中,总评合格的21家,限期整改的4家,有些签发单位编辑信息存在错项、废证率过高、当年活产发放率低,《广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信息数据备份不及时、不规范,月报、年报上报不及时,各种登记台账不健全、记录不完善,资料归档、保密工作、签发单位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控制还需加强。结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签发管理网络队伍建设,加大对签发信息人员培训力度,结合基本公共卫生项目,签发信息人员工作与绩效考评挂钩,按照百色市《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质量检查评分标准(试行)的要求,做好质控,利用《广西出生医学证明管理软件》,做好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录入、登记,利用市妇幼保健院的网站,做好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的备份与上报,确保出生医学证明信息数据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 标签: 出生医学证明管理 质控结果 分析
  • 简介:摘要:在全社会广泛开展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活动,把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健康内蒙古行动和精神文明教育积累的好经验好做法长期坚持下去,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弘扬崇尚节约理念、树立绿色环保观念,为推进常态化疫情防控凝聚力量。本文以内蒙古自治为例,分析地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背景,说明目前内蒙古自治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现状,并深入探究地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的问题和具体对策。

  • 标签: 内蒙古自治区 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 生活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医院急救中心服药自杀未遂患者的一般情况,为自杀的预防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90例服药自杀未遂患者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急诊服药自杀未遂患者以女性、年轻人居多,以口服混合处方药、农药、镇静催眠药为主要手段,主要由家庭矛盾和婚恋问题引起。结论在重视自杀未遂患者躯体治疗的同时,要重视其心理治疗。

  • 标签: 自杀未遂 流行病学 心理干预 急诊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施工人员对鼠疫的知识掌握情况,科学评估西藏自治拉林铁路巴朗段施工人员感染鼠疫的风险,为鼠疫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296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25%(75/296)的人知道鼠疫宣传中的“三不”和“三报”,45%(45/296)认识旱獭,59%(59/296)的人认为给不明原因死亡的绵羊、狗剥皮会感染鼠疫,69%(69/296)的人认为跳蚤能传播鼠疫;2.4%(7/296)曾剥食不明原因死亡动物,3.0%(9/296)的施工人员曾买过旱獭制品,7.1%(21/296)曾捕猎旱獭。结论2016年西藏自治拉林铁路巴朗段施工人员鼠疫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高危行为,施工工人存在一定的感染鼠疫的风险。

  • 标签: 西藏 铁路 施工人员 鼠疫 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