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病灶与肝内病灶鉴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经手术、穿刺病理检查证实的12例结核患者的SonoVue超声造影表现特征。结果本组12例超声表现呈圆形或椭圆形实质性回声,与肝脏顶部及前缘紧贴,不易排除是源于肝脏肿块。经左前臂浅静脉团注SonoVue后,约第9~11s时病灶内增强,而肝脏实质约第11~15s增强,病灶增强时间早于肝脏,说明肿块非源于肝脏,是病灶。结论通过超声造影能快速鉴别与肝脏病灶。并可更准确直观地反映病灶大小、范围、内部结构以及与周围的关系,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超声造影检查 胸壁病灶 肝内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对胸外科肿瘤分析。方法肿瘤病是胸外科最严重的病情之一,针对这样的病情,我们必须先对其诊断、治疗方法进行分析。结论1、不论良性还是恶性肿瘤,一经诊断均应及时手术,既可明确诊断又能切除病灶。2、继发肿瘤多预示肿瘤晚期,多不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当原发肿瘤已有效控制,出现单发孤立转移瘤时,可考虑手术切除。

  • 标签: 胸壁肿瘤 胸外科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患的X线表现,以提高对其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疾患26例,其中软组织疾患4例;发生在肋骨的疾患13例;胸椎疾患8例;颈部恶性淋巴瘤1例的X线表现。结果26例疾患均在肺野或纵隔形成异常X线阴影。软组织脂肪瘤1例,软组织纤维瘤2例均表现为肺野内阴影在切线位时与相连,基底较宽,与形成钝角。血管瘤1例表现为肺尖部散在圆形钙化影。肋骨结核并寒性脓肿4例,肋骨海绵状血管瘤1例,肋骨软骨肉瘤1例,肋骨转移瘤5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破坏,肋骨软骨瘤2例表现为肋骨呈膨胀性改变,其间可见钙化。胸椎结核流注脓肿5例均至肺野或纵隔旁形成肿块状阴影,胸椎骨赘2例,胸脊膜膨出1例在椎旁形成圆形阴影。颈部恶性淋巴瘤表现为肺尖部阴影。结论正确认识疾患的X线表现对确定合理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胸壁 软组织 肋骨 疾患 胸部X线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的12例肩胛关节骨折行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术后均进行早期功能锻炼。结果所有病例均在术后进行8-24个月随访,骨折均已完全愈合,功能恢复按Neer标准评定,优9例,满意2例,不满意1例。结论手术内固定治疗肩胛关节骨折可以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为患者早日进行功能锻炼提供有力的支持。

  • 标签: 肩胛胸壁关节 肩胛骨骨折 肋骨骨折
  • 简介: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腰椎结核临床疗效,方法我院自2006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一期经腰段前侧胸膜、腹膜外入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的方法治疗腰椎结核,共34例,男性14例,女性20例,胸椎结核11例,腰椎结核23例,(其中Z-PLATE钢板固定16例,单钉棒系统固定18例,植骨全部选用自体髂骨或肋骨)术后随访平均16.8月(6月-28月),植骨全部骨性融合,脊柱畸形矫正满意,有神经症状患者得到明显改善,术后无复发、感染、窦道形成。结论彻底清除病灶的综合治疗是治疗脊柱结核的主要方法,脊柱内固定系统固定对于矫正畸形,增强脊柱稳定性,促进植骨融合率有明显疗效。

  • 标签: 腰椎结核 植骨内固定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原发性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在2005年1月—2010年1月入住我院并接受治疗的42例原发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4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病理回报良性肿瘤27例、恶性肿瘤15例,其中9例患者行多孔有机玻璃板重建胸廓,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4个月,良性肿瘤患者无复发及死亡病例,恶性肿瘤患者死亡1例、术后复发2例,再次行手术治疗。结论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原发性肿瘤的首选方法。对于组织较大的缺损,使用人工材料进行胸廓重建是最理想的方式,在各种人工材料中,多孔有机玻璃板是较理想的材料,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 标签: 原发性 胸壁肿瘤 诊断 外科 治疗
  • 简介:摘要经皮心脏起搏(简称ENCP)是向心脏发送单扭的电气激励脉冲,实行无创的经表皮的起搏;是将大面积高阻抗电极分别放置在壁上(心尖和心底两个部位),以较宽脉冲间期和较强电流的脉冲经刺激心脏,使心肌收缩,心室起搏。ENCP也是作为心脏骤停实施复苏时的首选方法之一,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心梗患者 心脏骤停 经皮胸壁起博 抢救成功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大面积缺损者,为恢复其坚固性和稳定性,临床常考虑行骨性重建,而目前胸重建,又倾向于使用人工材料修补。目前应用的人工材料有(1)金属材料主要包括金属丝、网、板。(2)人工合成材料目前在临床应用较多的有Marlex网和Proline网,国内有人主张用多孔有机玻璃板和肋条。(3)可降解材料如聚对二氧环己酮、戊二醛交联胶原网等。(4)组织工程人工肋骨。目前临床应用的人工材料虽然种类繁多,但还无一种材料完全达到重建的理想要求。因此研制理想的重建材料,还需进一步努力。

  • 标签: 胸壁缺损 人工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9例腰椎结核患者进行前路病灶清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术前、术后行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三联抗结核并观察其疗效。结果3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12个月~46个月(平均23.4个月)。末次随访CT证实植骨融合良好、全部为骨性愈合,植骨块无移位和吸收,植骨愈合时间3个月~6个月(平均为3.5个月)。Frankel分级2例B级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患者全部恢复至E级。结论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疗效肯定,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 标签: 胸腰椎 结核 植骨 内固定
  • 简介:由于耐药结核菌的产生与扩展,全球结核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结核这一少见的疾病也随之抬头。结核多为继发性病变,为全身结核的一部分,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筛查和诊断此病的较好方法。笔者回顾本院30例结核的声像图特征,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以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率,更有效地控制疾病发展。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胸壁结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x线在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结核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均给予胸部X线诊断检查。而后分析3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检查结果提示均有软组织肿块,其中外14例、内胸腔中12例、内和外均有的4例。检查还发现骨质受到损害的有9例、脓肿形成的有16例、钙化表现的有5例;最小的软组织肿块为1.5cm×1.4cm×10.9cm,最大的软组织肿块为8.2cm×12.1cm×16.3cm。结论对于结核的患者,给予胸部X线可以发现软组织肿块的位置、大小以及周边组织的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壁结核 胸部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超声引志下经皮穿刺活检在近肺肿块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用18G活检针在超声引导下,对40例近肺肿块进行多点取材并送病检。结果40例肺肿块病例确诊为恶性肿块34例,良性6例,总检出率为100%。结论超声引导下近肺肿块活检是一个经济、简便、安全、有效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

  • 标签: 超声引导 近胸壁肺肿块 穿刺活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经乳路径及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手术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148例,随机分为乳路径组和路径组,每组74例,分别行经乳路径以及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VAS)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路径组比较,乳路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以及术后VAS评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路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术比较,经乳路径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对患者的创伤更小,值得进行临床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胸乳路径 胸壁路径 胸腔镜 甲状腺良性肿瘤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结核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40例结核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术前常规治疗后,行手术彻底切除结核病灶,术后对所有患者采取负压封闭引流的方式。结果40例结核患者在术后均维持了7-15d的负压引流,其中5例患者2次更换引流海绵,7例患者1次更换引流海绵直至患者的病情痊愈。其余28例患者没有再次更换引流海绵直到痊愈。无1例患者发生围手术期死亡、切口周围组织不愈和坏死以及脓胸等并发症,仅有1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5%,在随访的1-2n内患者无1例复发。结论本次研究中,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显著地改善了引流效果,缓解了患者的痛苦,并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控制了并发症的发生率,促进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胸壁结核 临床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乳路径及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的具体手术效果。方法将我院从2016年6月-2017年10月收录的8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列为观察对象,并分为两组,每组40例,分别行经乳路径及路径腔镜下甲状腺部分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引流量、术后疼痛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乳路径组手术时间较路径组显著缩短(P<0.05),乳路径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路径组(P<0.05)。两组并发症相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乳路径较路径腔镜下甲状腺切除治疗甲状腺良性肿瘤相比更具有微创的优势,其具有更加令人满意的效果,对适应症明确者,是值得推崇的手术方式。

  • 标签: 胸乳路径 胸壁路径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