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内镜的逆行胆管造影术后临床护理手段,以减轻对患者的伤害。方法62例住院的胆管的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病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调查分析。该62例患者入院后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的术后护理进行对比,在积极治疗的基础上,观察恢复情况。结果经过积极地治疗和全方位的护理,对照组中并发症患者有8例,观察组中并发症患者有4例,发病率、医药费用、住院时间和护理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患者病情明显好转。结论除了对胆管患者给予积极有效的对症治疗外,整体性的护理效果较佳,能够降低发病率,治疗时间和费用降低,使患者更加满意并且临床疗效较高,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

  • 标签: 内镜 逆行胰胆管 造影术 术后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固定方法的改良的护理效果。方法观察组采用体外双固定的方法,即鼻翼处固定加耳廓处用原珠线固定的方法,对照组用胶布粘贴固定的方法。两组均进行舒适度和脱落的比较。结果观察组病人无引流管阻塞或脱出,病人感觉舒适,经X2检验(P<0.01),差异有明显意义。结论鼻翼处固定加耳廓处用原珠线固定是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是理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ERCP 鼻胆管引流 固定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ERCP是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的英文首写字母(EncoscopicRetrograde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在内镜下经十二指肠乳头插管注入照影剂,从而逆行显示胆管造影技术,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短,该检查方法对胆管病变显示较清楚、直观,可取活组织做病理检查,目前已成为诊断胰腺和胆道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是目前公认的诊断胆管疾病的金标准。在ERCP的基础上,可以进行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鼻胆汁引流(ENBD)、内镜下胆汁内引流(ERBD)等介入治疗,由于不用开刀、创伤小,住院时间也大大缩短,深受患者欢迎。通过对患者的检查及治疗前后的观察和护理,认为术前良好的心理护理和充足的准备,中准确的配合,术后严格的饮食管理及腹部情况的观察,血尿淀粉酶的监测及加强对并发症的观察,促进胆道系统的充分引流是ERCP成功的重要条件。

  • 标签: ERCP 护理 成功的条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的术前、术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32例内镜下逆行胆造影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其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本组32例患者经ERCP检查和治疗后,全部痊愈出院,2例并发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病率为6.3%,经对症用药好转。结论对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患者实施优质、高效的术前准备、精心的术后护理,能够减少并发症,确保内镜下逆行胆管造影成功的重要环节。

  • 标签: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术前 术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对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病人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3-2017.3收治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病人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一般护理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临床并发症情况及意外伤害率。结果采用不同的临床护理疗法护理后,观察发现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临床并发症及意外伤害概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优质护理模式有利于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后病人恢复健康,其具有高效、安全的临床价值,其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模式 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十二指肠镜下逆行性胆管造影的护理方法,并对临床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本研究开始时间为2019年7月,结束时间为2020年7月,研究期间选择在我院接受ERCP治疗的患者共计48例作为主要分析对象,为了明确此类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本研究使用对比的方式,故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对照组有24例患者,另一组是观察组有24例患者,两组患者均接受临床护理,但方法不同,分别是常规护理、优质护理,采用不同护理方法后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观察和分析,并记录护理后产生的数据,主要包括:不良症状发生率、心理状况等数据,同时将两组记录后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根据数据分析得知,观察组中不良症状发生率为(8.33%)相对于对照组(25.0%)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中出现寡言、焦虑、悲伤的患者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相比之下存在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ERCP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使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同时还能够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积极作用。

  • 标签: ERCP 优质护理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在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中的护理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治疗,术后并发胰腺炎的患者中选取60例,随机分组,分别为综合护理及常规护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内镜逆行胆管造影(ERCP)治疗的术后并发胰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更高,预后更好。

  • 标签: 综合护理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胰腺炎 护理方法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用于內镜下经胆管造影(ERCP)的临床观察。方法ERCP手术患者150例,排除手术时间断于5min和长于60min的患者,布托啡诺复合丙泊酚进行麻醉。麻醉过程中监测循环、呼吸等参数,观察麻醉效果。观察并纪录不同时间点的生命体征、中体动、丙泊酚的用量、毕麻醉苏醒时间、患者对麻醉的满意度等指标。结果中血流动力学稳定,未发生并发症;术后患者对麻醉的舒适满意度较高。结论布托啡诺复合丙伯酚用于內镜下经胆管造影(ERCP),具有起效迅速、丙泊酚诱导及维持用量明显减少、麻醉镇痛完善、血流动力学稳定等优点。

  • 标签: 布托啡诺 丙伯酚 镜下经胰胆管造影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胆囊胆总管结石临床治疗中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中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6年5月前来我院肝胆科就诊的64例患者住院病历,对其进行详细回顾与分析,其中32例患者采取开腹手术取石,以及另32例患者进行经内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腹腔镜胆囊切除(LC),分别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统计发现采用ERC+LC治疗的患者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中出血明显减少,以及临床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差距较传统开腹手术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患者术后并发胰腺炎,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出现和复发结石情况两组患者对比无明显差距,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胆总管结石患者给予ERCP+LC治疗可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和临床治疗效果,促进护患关系,提高临床服务质量。

  • 标签: 胆总管结石 采用ERCP治疗 LC,传统开腹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七氟烷吸入麻醉在高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患者中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一月于本院进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的80例高龄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给予普通麻醉方案,对观察组患者给予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以及两组患者的苏醒时间、苏醒评分。结果:对两组高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患者进行不同的麻醉方案后,对照组患者的麻醉效果优良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高龄经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患者中使用七氟烷吸入麻醉方案的麻醉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成功率,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 标签: 七氟烷吸入麻醉 高龄 胰胆管造影术 应用成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结合胆管造影胆管癌中的诊断效果与临床应用,对其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8月一2014年8月期间收治的疑似胆管癌患者60例,对患者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结合胆管造影检查诊断,并对其影像学特征进行分析,将诊断结果与患者的病理结果进行比较,从而对超声结合胆管造影胆管癌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结果超声结合胆管造影诊断为胆管癌者56例,经病理证实,实际胆管癌患者53例,误诊3例,总误诊率为5.0%,没有一例患者漏诊。结论超声结合胆管造影胆管癌的诊断有较高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结合了两种技术的优点,使得超声结合胆管造影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上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彩色多普勒超声 胆管造影术 胆管癌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丙泊酚联合芬太尼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检查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我院择期行内镜逆行胆管造影的病患70例,并随机将病患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病患,给予其中一组病患单一丙泊酚进行麻醉设为对照组,另一组病患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设为联合组,对比两组病患的麻醉效果。结果联合组病患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结论在治疗性内镜逆行胆管造影检查中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进行麻醉,有着较好的麻醉效果,值得大力的推行。

  • 标签: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芬太尼 丙泊酚 内镜 血流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围期护理对内窥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75例ERCP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入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围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27.03%)低,护理满意度(94.74%)比对照组(78.38%)高(卡方=6.607、4.341,P=0.010、0.037)。 结论:对ERCP患者应用个性化围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个性化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造影介入护理。方法配合脑血管造影的手术对患者的心理与生理等各方面进行护理。结论脑血管造影介入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帮助恢复健康与减少并发症发作风险非常重要。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介入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观察护理经验。方法在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回顾性总结52例经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的护理方法。结果经过手术明确诊断给予积极治疗后,所有患者很快好转治愈康复出院,52例患者手术成功。结论DSA全脑血管造影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需要医师、护理人员之间的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可减少和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脑血管造影 观察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围期护理对内窥镜逆行性胆管造影(ERCP)的护理效果。 方法:将我院75例ERCP患者按照护理方式不同分入对照组(37例)和观察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期护理,观察组实施个性化围期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比对照组(27.03%)低,护理满意度(94.74%)比对照组(78.38%)高(卡方=6.607、4.341,P=0.010、0.037)。 结论:对ERCP患者应用个性化围期护理可提高护理满意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内窥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 个性化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脑血管造影(DSA)的术前、中、术后的护理,总结护理经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对50例行全脑血管造影的脑血管病患者进行术前心理疏导,做好各项术前准备,加强术后监测和护理,及时处理各种并发症。结果1例出现穿刺点局部渗血和皮下血肿,其余均获手术成功。结论术前充分准备,中密切监护,术后加强护理对手术成功意义重大。

  • 标签: 脑血管造影术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