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治疗结核胸膜患者时使用中西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收集结核胸膜患者共126例,根据计算机简单随机化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63例)和观察组(63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将两组临床疗效及康复进程观察指标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在康复进程观察指标方面,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结核胸膜患者的治疗过程中,中西联合治疗能够加快患者胸腔积液的吸收,减少胸膜粘连,提高疗效并缩短疗程,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中西医联合治疗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减轻症状,恢复肺功能,缩短病程,恢复劳动力,减少并发症,提高治愈率。方法遵循“早期、联合、规律、适量、全程”的治疗原则。合理的化学药物和胸腔穿刺抽液治疗。方法我所2014-2016年,临床20-43岁的中青年,高热,体温大都在38℃-40℃不等,持续数日甚至数周,伴有全身不适,乏力、盗汗、食欲减退等结核中毒症状。早期渗液较少时出现胸痛和干咳。随着胸腔积液的逐渐增多,壁层胸膜和脏层胸膜被其隔开,胸痛随之消失而呼吸困难日渐明显的结核病人30例。采用国家结核病化疗方案2HRZ/4HR.治疗。结果经抗结核及胸腔抽液治疗,治愈率100%。结论采用国家标准初治涂阳方案,2HRZ/4HR,免费药品,跟踪没一例发展成肺结核及肺脓肿。

  • 标签: 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毒性症状 抗结核药物 胸腔穿刺抽液
  • 简介:目的:探讨行超声介入治疗渗出结核胸膜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江西省胸科医院收治的84例确诊为渗出结核胸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抗结核以及胸腔穿刺输液的治疗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超声电导仪行局部药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胸水吸收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胸水吸收时间以及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介入治疗渗出结核胸膜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加快患者病情康复。

  • 标签: 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 超声介入治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片联合CT在结核胸膜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我院收治的结核胸膜患者73例,所有患者分别接受X片检查与CT检查,将病理检查结果作为参考标准,对比两组检查方式的诊断率。结果

  • 标签: X片联合CT 结核性胸膜炎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收集结核胸膜患者的胸腔积液,并且对胸腔积液采取胸水结核分枝杆菌培养、药物敏感性试验及XpertMTB/RIF技术的检测方法。药物敏感性试验一般采用的方法为比例法。将1毫升的溶液放置在前处理管内,随后根据溶液浓度和体积,加入SR样本处理液,SR样本处理液体积一般为样本溶液的二倍,随后晃动十五秒到三十秒,放置十五分钟。将反应盒打开后,抽取二毫升的溶液慢慢添加到反应盒内,然后将反应盒放置于检测部位处,XpertMTB/RIF技术仪器会自动工作。应用XpertMTB/RIF技术检测结核胸膜患者胸腔积液时,具有诊断准确、速度快、反应快等等优势,可以提高结核胸膜患者的诊断率和治疗率,让患者能够及时的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发生错误诊断,因此XpertMTB/RIF技术检测对结核胸膜患者的诊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结核性胸膜炎 结核分枝杆菌 GeneXpert MTB/RIF技术 早期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蛋白芯片法对结核胸膜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3月~2012年5月解放军309医院收治的49例结核胸膜及77例恶性胸腔积液的老年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结核分枝杆菌IgG抗体检测试剂盒(蛋白芯片)检测其抗结核LAM、16kD和38kD抗体,构建单独或3种结核抗体联合应用诊断结核胸膜的ROC曲线,并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进行相关比较。结果LAM、16kD、38kD、联合检测和抗酸染色的敏感性分别为69.39%、24.49%、69.39%、69.39%和22.45%,特异性分别为92.21%、100.00%、100.00%、100.00%和97.40%,诊断准确分别为83.33%、70.63%、88.10%、88.10%和68.25%。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1、0.62、0.85、0.85和0.60,联合检测结核抗体的诊断效能显著高于胸水涂片抗酸染色试验(P〈0.05)。结论联合检测LAM、16kD及38kD结核抗体诊断结核胸膜准确、便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蛋白芯片 抗体 结核 胸膜炎 ROC曲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狼疮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狼疮肾炎(LN)患者6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医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6.77%)显著大于对照组(77.41%),不良反应发生率(32.25%)明显低于对照组(64.52%)(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生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狼疮肾炎,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狼疮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 疗效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中西结合治疗霉菌阴道炎护理进行详细的探讨,对比分析其重要。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共62例霉菌阴道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摇号的方式分为两个组,其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均为31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的护理方式为常规护理,而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方式是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护理过程结束后,对比两组之间患者的满意度并对数据进行思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患满意度为74.19%,观察组满意度为93.55%,比较对照组,观察组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评分,差异明显,P<0.05。结论我院对中西结合治疗霉菌阴道炎护理方式有效的减轻了患者的病情,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有一定的安全,在临床护理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霉菌性阴道炎 中西医结合疗法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细菌阴道炎疗效。方法以2016年1月到2017年6月为时间段,选取64例来我站就诊的细菌阴道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并根据抛硬币的方法随机将分为中医组(n=32)和西医组(n=32)。西医组采取西医治疗,中医组采取中西结合治疗,而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结果采取中西结合治疗后中医组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以及临床疗效与西医组对比发现存在显著差异,即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细菌阴道炎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细菌性阴道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HSK)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HSK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组均为2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药治疗,试验组应用中西结合治疗,评比2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期间2组均未发生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试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3月~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30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将其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65例。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采用西医常规疗法进行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症状消失时间以评定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咳嗽、胸闷、喘息、哮鸣音消失时间均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显著,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同时缩短各种症状消失的时间,是一种可靠的临床治疗方案,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支气管哮喘 急性发作 中西医结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收治肠梗阻患者112例,入院后急诊手术治疗56例,采用中西结合治疗56例,并对其进行分析。结果56例患者经过中西结合方法治疗后,治愈48例,治愈率85.7%,有效6例,有效率10.7%,无效2例,总有效率96.4%。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肠梗阻疗效显著。(

  • 标签: 肠梗阻 中医结合疗法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54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冠心病54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27例,对照组患者进行西医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然后观察并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心绞痛发作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经中西结合治疗后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100.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78%,并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显著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治疗腰腿痛疾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01月—2016年04月我院收治的90例腰腿痛疾病患者为分析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45)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n=45)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然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治愈总有效率为77.77%;观察组治愈总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CASCS评分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VAS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ASCS评分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于明显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西结合治疗腰腿痛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有效改善患者病情,安全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腰腿痛 疗效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衰竭的中西结合护理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呼吸衰竭的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2月——2016年8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12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入院后进行西医治疗及护理对策,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加入中医辩证治疗与护理,对结果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恢复的总有效率为94.6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6.78%,两组相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气指标相似,在治疗后研究组的血气指标有着更为明显的改善(P<0.0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中西结合方法,来对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恢复患者的血气指标,有着较高的治疗推广价值。

  • 标签: 呼吸衰竭 中西医结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32例,对照组为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汤剂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中西结合疗法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支气管哮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药联合碳酸锂治疗急性躁狂发作的疗效与安全。方法对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Ⅲ)的40例躁狂症患者进行实验研究。分两组一组20例患者用碳酸锂联用中药大承气汤、小陷胸汤加减,滋阴降火、重镇安神法治疗;二组20例患者单用碳酸锂治疗;疗程4周。使用Beeh-Rafaelsen躁狂量表(BRMS)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第1、7、14、28天评定,观察疗效;用不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总疗效差异不明显,但是第一组患者起效快,副反应轻。结论在临床上采用中西结合的方法治疗急性躁狂发作效果更好,中药联合碳酸锂可起到互补的作用,可有效提高躁狂发作治疗的总有效率。

  • 标签: 中药 碳酸锂 联合用药 躁狂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采用中西结合治疗的疗效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所选用的对象来自本院2015年6月份至2017年1月份期间收治的86例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患者,在这86例患者中,有40例患者采用西医治疗(对照组),余下46例患者给予中西结合治疗(观察组),待疗程治疗结束后,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显效28例,有效16例,无效2例,治疗的有效率为95.7%;在对照组患者中,显效16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治疗的有效率为77.5%,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结合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为患者的健康提供了保障。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肝炎后肝硬化腹水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儿急性腹泻应用中西结合方法治疗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78例小儿急性腹泻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均为我院3年内(2013.2~2016.2)所收治,将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随机均分,给予中医加西医治疗者设定为观察组,给予单纯西医治疗者设定为对照组,各39例,观察不同治疗方法产生的效果,总结治疗经验。结果从临床综合指标评估治疗方案,即腹泻次数、止泻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t检验组间,(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从治疗总有效率评估治疗方案,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即(97.44%)>(76.93%),(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相比单纯西医治疗方案而言,中西结合治疗小儿急性腹泻,可尽快止泻,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并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故更值得推广于临床。

  • 标签: 小儿急性腹泻 中西医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结合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12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8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44例。对照组患者选择单纯的西药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选择采用中西结合方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以后,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进行统计学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上采用中西结合治疗方法对冠心病患者进行治疗,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中西结合治疗 西医治疗 冠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