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有效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液体管理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2例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结果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和液体净平衡明显少于对照组(均P<0.05),中心静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人腹部手术后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

  • 标签: 老年人腹部手术 电解质紊乱
  • 简介:摘要自行设计一种肛周疾病超声电导仪固定带,应用于105例肛周术后进行超声治疗的患者,达到预期效果。自制肛周疾病超声电导仪固定带采用弹力带制成,弹性好,透气、舒适度好,可随意调节,双重固定,便于患者顺利完成超声治疗,减轻经济负担及护士工作量,节约耗材使用。

  • 标签: 肛周疾病 固定带 超声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8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加以比较,观察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对照组采用充分液体复苏。结果通过临床验证,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限制液体复苏可减少创伤后并发症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创伤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在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4月本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液体复苏,观察组则采取限制液体复苏,观察并比较两组的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复苏3 h后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3 h后,两组凝血功能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较复苏前升高,但观察组各指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患者实施限制液体复苏,可有效改善乳酸与pH值,减轻对患者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的影响。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急诊多发伤合并休克 凝血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液体外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我科2012年1月-2012年6月进行静脉输液致液体外渗的原因进行回顾分析并总结经验。结果根据液体外渗的原因不同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使液体外渗得到及时的控制。结论液体外渗是不可避免的,只要护理人员加强巡视并掌握正确恰当的护理措施,就可使液体外渗得到及时的控制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液体外渗 护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超声电导经穴透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观察。方法本院186例患儿分为两组,治疗组超声电导经穴透药治疗;对照组选用其他方法。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治疗小儿遗尿症超声电导经穴透药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 标签: 超声电导 经穴透药 小儿遗尿症 缩泉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限制液体复苏疗法在消化道出血中的临床运用情况。方法对12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液体组)和(限制液体组)加以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临床实践证明,常规组入院后病死率22.18%,限制组入院后病死率为8.98%,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P<0.01或0.05)。结论限制液体复苏可维持重要器官的灌注,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疗法 消化道出血 低血压 失血性休克
  • 简介:摘要目的对低压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抢救的临床效果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回顾分析92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临床资料,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采用低压液体复苏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低压液体复苏在降低创伤失血、避免血液稀释、维持凝血功能、改善组织灌注、减少急性肺损伤和病死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充分液体复苏。结论低压液体复苏治疗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效果显著,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保证重要器官血供,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 标签: 低压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早期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中,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实施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分别实施基于液体复苏的常规护理、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结局。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红细胞悬液输入量、补液量低于对照组,止血时间短于对照组,平均动脉压、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限制液体复苏与升压控制的综合护理用于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效果显著,能有效减少补液量与红细胞悬液输入量,控制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限制性液体复苏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电导仪在促进透皮吸收药物中的应用,为临床实践总结经验。方法:我院于2021年9月至2022年5月期间收治的下肢骨折患者中,从中选择了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病例,按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分组,观察组与对照组的病例数均为45例,后者接受常规止痛药治疗,前者同时接受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对比两组的镇痛效果。结果:对两组的镇痛总有效率进行评价,观察组为91.11%,对照组为73.33%相对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7.91±1.28)分、(7.90±1.25)分,差异较小(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VAS评分分别为(2.03±0.21)分、(3.62±1.27)分,两组数据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应用超声电导局部经皮透药治疗,能够促进透皮吸收药物,提高了镇痛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超声电导仪 透皮吸收药物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限制液体复苏在产科失血性休克治疗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自2017年9月-2018年9月期间收治的90例产科失血性休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5例,参照组采用常规的液体复苏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限制液体复苏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指标以及炎水平。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炎分子等方面的情况均好于参照组,两组间差异较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采用限流复苏治疗方法可以提高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质量,有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 标签: 限制性液体复苏 失血性休克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于基层医院维持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为常规护理,观察组联合运用健康宣教。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68.42%,P<0.05;液体入量依从组间横向对比中,观察组100.00%,对照组78.95%,P<0.05。结论:对于基层医院维持血液净化患者通过开展健康宣教,可提升患者的认知水平以及液体入量依从

  • 标签: 维持性血液净化 健康宣教 液体入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后期,外用杀精剂家族中增加了一个新成员一一“液体避孕套”,也有人称之为“隐形避孕套”。其实,这位新成员正规的名称应为“生物黏附缓释避孕凝胶杀精剂”,简称“避孕凝胶”或“凝胶杀精剂”。那么,避孕凝胶是否和避孕栓、避孕薄膜和避孕胶冻是一回事?为什么要把它称为“液体避孕套”或“隐形避孕套”呢?这就得从避孕凝胶组成成分中的惰性基质说起。

  • 标签: 避孕套 生物黏附缓释避孕凝胶杀精剂 液体 外用杀精剂 组成成分 避孕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透入法治疗小儿腹泻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对目前临床上治疗小儿腹泻的常规护理与使用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透入法进行循证及综合分析。结果本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患儿相比,采用穴位贴敷联合超声脉冲电导透入法治疗的患儿,其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明显提高,分别达到82.46%和98.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有效率和无效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15.79%和1.7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小儿腹泻 穴位贴敷 超声脉冲电导透入法 小儿腹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