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9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老年病人跌倒风险进行动态评估给予护理干预以减少跌倒风险。方法运用Morse跌倒评估表对42例病人于入院第1天、第7天、出院时进行评估,根据分值大小进行阶段性的护理干预。结果本组病人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orse评估表对老年病人进行动态评估及时给予护理干预,Morse分值下降,跌倒风险降低。

  • 标签: 脑病 跌倒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率的应用。方法成立品管圈组织,确定“提高压疮风险评估准确率”为主题。运用品管圈活动步骤(PDCA循环)开展活动。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以后对住院患者压疮评估准确率由以前的73%提高到89%。结论品管圈活动在提高压疮评估准确率效果显著,有效的提高了护士及患者预防压疮的意识,提高生活质量,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品管圈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管理的一种有效手段,值得推广1。

  • 标签: 品管圈 提高 压疮风险 评估 准确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误吸护理风险评估表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对所有住院患者应用误吸护理风险评估表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的结果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防止患者误吸的发生。结果应用护理量表期间无一例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误吸。结论误吸护理风险评估表在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误吸的发生有明显作用。

  • 标签: 误吸 评估表 老年患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心内科住院患者进行评估、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环节的改进,提高心内科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及护理质量。方法以心内科住院患者病情复杂、用药复杂、老年患者多等特点收集各种跌倒风险评估表,进行比较分析,制定出心内科住院患者跌倒风险评估表,在评估、健康教育等安全管理环节进行改进。结果对心内科住院患者实施评估-安全健康教育一体化管理模式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对心内科住院患者采取评估-安全健康教育,强化护士、患者、家属的安全意识,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落实到位,可以有效防止跌倒的发生,保证患者的安全。

  • 标签: 心内科 跌倒 跌倒风险评估表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如何杜绝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采用我院自制的暴力风险因素评估表,对开放病房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85例于入院时进行评估,根据患者评估结果着重加强相应方面的护理干预。结果暴力风险评估级别≥Ⅱ级占45例,入院时有幻听和被害妄想占48例;被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0例;主动言语攻击行为占13例;被动躯体攻击行为占8例;既往有暴力行为者占12例经过干预,患者在住院期间均未发生暴力行为。结论通过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暴力风险评估,并加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 标签: 开放病房 精神分裂症患者 暴力风险评估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同一临床实验室不同生化分析系统进行方法比对和偏倚评估,探讨血清葡萄糖(GLU)肌酸激酶(CK)在不同生化分析系统间检测结果的偏倚是否在允许的范围内。方法以东芝ACCUTETBA4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比较方法,以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为实验方法,对GLU,CK进行检测。结果测定结果预期偏倚在方法线性范围内均可被接受。结论当实验室内同一检测项目存在两套或两套以上分析系统时,需对其进行比对试验和偏倚评估,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可靠。

  • 标签: 偏倚评估 葡萄糖 肌酸激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后带有各种引流管道病人的风险分析及风险管理措施。方法对普外科2011年2月至2012年5月197例术后带有引流管的病人进行风险分析并实施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结果降低了术后带管病人各种管道并发症的发生,密切了护患关系,减少和杜绝了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保证了手术的成功及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对术后带管病人进行风险分析及安全管理,可以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防范能力,通过风险分析,提供预见性的护理措施,把护理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了患者的安全,保证了护理职业的安全;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医疗服务环境。

  • 标签: 术后带管病人 风险分析 风险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来我院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的检查结果,结合围产结局进行评估,为单脐动脉患者妊娠时机及终止妊娠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来我院就诊定期产前检查孕妇,常规彩超检查诊断为单脐动脉的患者为受试对象,分析彩超检查诊断结果,结合围产结局进行评估。结果受试对象常规彩超检查及终止妊娠后病理检查均诊断为单脐动脉27例,15例为单纯性单脐动脉,12例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围产结局13例终止妊娠方式选择剖宫产,2例为经阴道分娩,新生儿产后Apger评分1分钟均在8分以上;12例为单脐动脉合并胎儿先天性发育异常,2周后复查胎儿彩超与先前诊断一致,患者及家属要求引产。结论门诊产前检查胎儿彩超时,应常规检查胎儿及附属物,疑似单脐动脉患者应定期复查并结合羊水穿刺等其他检查手段,排除胎儿合并其他畸形或染色体异常。

  • 标签: 围产结局 单脐动脉 羊水穿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辽阳市卫生应急能力的现况,查找应急体系建设的相关问题,提出改进工作措施,做好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更好地应对辽阳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法采用统一调查表格对辽阳市市本级和一市一县五区卫生应急能力建设情况进行调查,按照卫生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标准赋分,汇总后作为最终结果。结果市本级和两县五区应急准备和响应能力整体情况较好;除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类应急装备达标率为100%外,其他类别应急装备储备尚需加强;培训演练及宣传科研尚需提高。结论通过对全市卫生应急能力的全面调查评估,找出了薄弱环节并提出了改进完善措施,达到了提高全市整体卫生应急能力的目的。

  • 标签: 卫生应急能力 评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胃肠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s,GIST)是一组独立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性肿瘤,估计年发病率为每10万人口1~2人,最好发于胃,次为小肠[1-3]。最早由Mazur和Clark于1983年提出并命名,与平滑肌瘤及神经鞘瘤等消化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不同,GIST具有独特的免疫组化表型,多呈CD117免疫组化染色阳性,肿瘤为恶性或潜在恶性肿瘤[1-3]。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或腹块为主要表现,但不具特征性,术前诊断和分期依赖于影像学检查。多层螺旋CT检查可显示肿瘤全貌及其局部侵犯与转移,系首选的影像学诊断手段,临床应用也最为普遍[1]。笔者就肿瘤CT探查方案、定性与分期诊断、治疗后随访等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进展与注意事项予以评价。

  • 标签: 多层螺旋CT诊断 胃肠间质瘤 价值评估 间叶性肿瘤 多层螺旋CT检查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并对不同类型的孕妇所进行的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进行总结。方法随机抽取80例近三年在我院建立孕妇保健手册的孕妇资料,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孕妇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将孕妇的心理状态分为几个类型,并根据各类型的不同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结论对孕妇的心理状态特点给予充分的重视,并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对于孕妇克服不良心理,顺利生产,从而保证母婴平安,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孕妇保健工作中应该给予充分的重视。

  • 标签: 孕妇 心理护理 评估
  • 简介:目的利用临床常规指标建立胎儿体重预测模型。方法选取长垣县人民医院893例临产妇为研究对象,观察其体重指数(BMI)、孕期增重、孕妇腹围、宫高,分娩前1周内B超测量胎儿双顶径(BPD)、头围(HC)、腹围(Ac)、股骨长度(FL),分娩后0.5h内称重新生儿体重,分别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线性回归分析。结果①新生儿体重与孕期增重(R=0.534)、宫高(R=0.589)、孕妇腹围(0.413)、胎儿BPD(R=0.459)、AC(R=0.643)和FL(R=0.602)呈正相关(p〈0.(11)。②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得出新生儿体重预测多指标模型:新生儿体重(g)=61.94PL+41.832孕期增重+48.589胎儿AC+43.435宫高-5124.661。③独立变量线性回归得单一指标的新生儿体重预测模型:胎儿FL法:新生儿体重(g)=164.667FL(mm)-8828.406。孕期增重法:新生儿体重(g)=101.839孕期增重(kg)+1555.537。胎儿Ac法:新生儿体重(g)=168.825AC(cIn)-2457.808。宫高法:新生儿体重(g)=169.402宫高(cm)-2605.743。,④多指标法预测体重与新生儿实际体重的相关系数(R=0.865)大于胎儿FL法(R=0.829)、孕期增重法(0.731)、胎儿Ac法(R=0.812)和宫高法(R=0.746),多指标法预测体重的平均绝对误差(241.32g)和相对误差(7.52%)小于胎儿FL法(259.34g,8.25%)、孕期增重法(262.32g,8.39%)、胎儿Ac法(254.96g,8.07%)和宫高法(271.58g,8.62%)。结论以孕期增重、宫高、胎儿Ac、FL综合指标建立的模型较单一指标更能准确预测新生儿体重。

  • 标签: 新生儿体重 预测 相关分析 线性回归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