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本论文使用化学还原法合成银纳米颗粒(Silvernanoparticles,AgNPs),通过透射电镜鉴定了其形态大小。为了探究XPF的作用,选用XPF基因点突变的XP-F细胞和正常人体细胞L02细胞作为实验对象,测定生存率,发现AgNPs具有细胞毒性,与咖啡因共同作用能够明显增加毒性作用。咖啡因加入后,SOD2的转录在XP-F细胞中发生了降低,使得XP-F细胞缺少应对AgNPs引起的氧化压力的能力。

  • 标签: 银纳米颗粒 咖啡因 XPF p53 核苷酸还原酶 ROS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的临床治疗经验,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术式。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中,抽取260例混合痔患者,作为本次研究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3组,传统的外剥内扎术为一组,内痔部分分别采用痔上黏膜环形切除钉合术(PPH)及铜离子电化学疗法(ECTCI)而外痔部分采用电刀微创切除术为另外两组。对比疗效。结论ECTCI+外痔电刀微创切除术治疗混合痔,手术操作简单,创面愈合快,术后疼痛轻,尿潴留及术后出血、肛门狭窄等并发症明显减少,临床治疗价值高。

  • 标签: 混合痔 铜离子电化学疗法 外痔电刀微创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8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44例)和对照组(44例)分别进行不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的外剥内扎术进行治疗。结果根据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的数据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的术后疼痛程度、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等数据统计学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在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治疗上,采用RPH术联合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病情治疗,可以极大提高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愈率。

  • 标签: 自动痔疮套扎术 混合痔外剥内扎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为了探讨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治疗混合痔1的临床治疗效果,本研究将2009年11月年至2014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混合痔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1例,治疗组采用传统的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术2,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外剥内扎术,对照术后大出血,结果显示,治疗组无一例发生术后大出血,对照组发生大出血5例,占对照组治疗例数的9.8%,5例均到手术室硬膜外麻醉下缝扎止血。治疗组术后大出血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治疗组患者诉肛门坠涨感6例,占11.8%。对照组15例,占29.4,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加消痔灵注射治疗混合痔的术后大出血发生率明显降低,同时可以减轻患者肛门坠涨感和大便不畅的感觉,且消痔灵价格便宜,注射简单,风险极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混合痔 外剥内扎术 外剥内扎术联合消痔灵注射 术后大出血 肛门坠涨
  • 简介:摘要混合痔嵌顿水肿是肛肠疾病临床常见的急症之一,均占就诊病人的三分之一左右,任何年龄的人都可以发生,但多见于中老年人且男性多于女性,治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于我院就诊的急性白血病患者共100例,采用MICM分型方法,从10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中筛选出22例混合型细胞白血病(MAL)患者作为观察组,并从剩下78例患者中随机抽取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36例及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28例作为对照组。结果MAL组患者外周血细胞中位数高于AML、ALL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血红蛋白中位数、血小板计数中位数分别和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AL组采用DVCP、DVLP方案和采用DOAP方案之间无统计学意义;MAL的CR率与AML、ALL的CR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临床诊断复杂,预后不佳,以髓系和淋系抗原共同表达最多,因此在临床上通常采用兼顾AML和ALL的标准剂量诱导方案来对患者进行化疗。

  • 标签: 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 临床特征 诊治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了解淮安市8-10岁学龄儿童、育龄妇女、孕妇碘营养状况及2012年碘含量标准调整后碘营养变化。方法从2009年起连续对淮安市6县(区)的学龄儿童、育龄妇女、孕妇抽样监测,检测尿样以了解其碘营养状况,同时监测居民户碘含量。结果2009-2014年碘盐合格率及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8%以上。2009-2012年各年度碘均值均>30mg/kg,碘含量调整后2013-2014年度碘均值明显降低,分别为25.8mg/kg、25.2mg/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2014年共检测2528份学龄儿童、2329份育龄妇女、1413份孕妇的尿样。学龄儿童及育龄妇女2009-2011年尿碘中位数全部>200μg/L,超过适宜量;2012-2014年的明显降低,全部在100-200μg/L的适宜范围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2014年孕妇尿碘中位数全部在150-250μg/L的适宜范围内。2012-2014年学龄儿童及育龄妇女100-199μg/L及100-299μg/L的样品比例大于2009-2011年,≥300μg/L样品比例小于2009-2011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009-2011年孕妇≥500μg/L+样品比例大于2012-2014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碘盐含量标准调整后,淮安市居民碘盐含量明显降低,8-10岁学龄儿童、育龄妇女的尿碘中位数降低至适宜范围内。

  • 标签: 碘盐 学龄儿童 育龄妇女 孕妇 尿碘
  • 简介:摘要目的掌握双柏县辖区内居民食用加碘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减少和预防碘缺乏病的发生。方法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方案》、《云南省碘缺乏病监测方案》分层随机抽样,碘含量按《制盐工业通用试验方法》GB/T13025.7-1999(GB/T13025.7-2012)的规定,采用直接滴定法定量检测。结果共检测碘盐3377份,合格碘盐3314份,不合格碘盐36份,非碘盐27份,碘盐合格率为98.93%,合格碘盐食用率为98.13%,碘盐覆盖率为99.20%,非碘盐覆盖率为0.80%。结论2004—2014年,双柏县辖区内居民食用碘盐合格率、合格碘盐食用率、碘盐覆盖率已经达到国家标准,但还有少量不合格碘盐和非碘盐存在,应深入开展碘缺乏病健康教育和售卖加碘食盐的监管工作,让居民购买合格碘盐并正确食用、存储碘盐。

  • 标签: 居民碘盐 监测 结果分析
  • 简介:摘要混合痔是肛门部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多采用手术治疗。起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积极预防为主,做好围手术期工作,把好术前、术中及术后三关,可以避免或减轻术后肛缘水肿一旦水肿形成,则应积极治疗,预防及减轻混合痔术后水肿的发生。

  • 标签: 混合痔 肛缘水肿 防治进展
  • 简介:近日,2015年省部减项目经验交流会在高密市举行。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疾控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办,高密市人民政府承办。会上分享了省部减防控高血压项目工作经验,来自全国各省卫生计生部门110多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交流会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减盐 人民政府 工作经验 高密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地佐辛混合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啶在术后镇痛中应用价值中的对比研究。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选取90例在全身麻醉条件下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手术的患者,按入院时间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50例),实验组在术后采用地佐辛混合0.1m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对照组患者采用地佐辛混合0.05mg/kg剂量的右美托咪啶药物对患者进行镇痛。采用VAV痛觉评分、Ramsay评分、BCS评分观察并记录用药后1h,2h以及24h后的疼痛感觉评分,记录患者用药1h后的镇静效果得分和舒适度得分。结果实验组1h,2h以及24h后的疼痛感觉评分均小于对照组患者,疼痛率分别为13.2%、28.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用药后的镇静程度评分(Ramsay评分)分别为3.5分和1.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BCS评分)分别为2.3分和0.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佐辛混合使用右美托咪啶时适当的加大右美托咪啶的剂量(0.1mg/kg)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提高患者的镇静程度和舒适度。

  • 标签: 地佐辛 右美托咪啶 混合 镇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混合必兰局部浸润麻醉拔除下颌磨牙的麻醉效果。方法整理收集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每组20例。第一组2%利多卡因5mL行下牙槽、颊、舌神经一次性阻滞麻醉;第二组必兰1.7mL行颊、舌侧浸润麻醉;第三组行混合麻醉,即第一组+第二组。结果第三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多卡因阻滞麻醉混合必兰局部浸润组麻醉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利多卡因 混合麻醉 必兰 拔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同期手术治疗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接诊的混合痔合并低位肛瘘患者55例分为2组,对照组20例单纯肛瘘切除术,而研究组35例采取同期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当(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远期预后对比可知,二组患者肛瘘均无复发,对照组3例患者因混合痔行二次手术治疗。结论两组治疗疗效相当,肛瘘切除术联合混合痔外切内扎术治疗虽远期预后佳,但术后并发症(疼痛、水肿、便秘)高,住院时间长,对于混合痔明显痔核脱出患者,同期手术值得推广。

  • 标签: 混合痔 低位肛瘘 同期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及分析在行手术治疗的混合痔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我院接诊的行手术治疗的60例混合痔患者进行临床研究,按照患者的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服务,研究组30例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及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积极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医疗花费、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混合痔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工作中具有良好应用价值,能够有效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混合痔 手术 护理 健康教育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讨环状混合痔使用单纯外剥内扎术、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以及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部分外痔切除三种治疗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环状混合痔患者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分别给予单纯外剥内扎术、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以及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部分外痔切除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比较,C组患者在患者满意度、住院时间、使用止痛药物次数、手术时间等方面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治疗环状混合痔患者时,应给予患者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联合部分外痔切除治疗方法,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环状混合痔 痔上黏膜环切钉合术 单纯外剥内扎术 部分外痔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PH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严重混合痔的疗效对比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132例重度混合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66例)和对照组(6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PPH术进行重度混合痔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混合痔外剥内扎术)进行重度混合痔治疗。最后,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与伤口愈合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可比性。结论在对重度混合痔患者的治疗上,PPH术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患者痛苦少、术后并发症少、康复快的治疗优势。

  • 标签: PPH术 传统手术 疗效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坐浴治疗护理措施在促进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吸收中的临床疗效。

  • 标签: 坐浴 混合痔术后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