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浆凝血四项在食管鳞状细胞癌治疗和预后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分析204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并进行60个月的跟踪随访,患者治疗前分别检测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凝血时间。结果单因素和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T和肿瘤临床分期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预后相关。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低TT组的生存期短于高PT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前TT水平是食管鳞状细胞癌潜在的独立预后指标。

  • 标签: 食管鳞状细胞癌 预后 纤维蛋白原(Fbg) 凝血酶原时间(P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液液化异常对精液常规主要参数的影响。方法收集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2015年9月至11月精液常规检测673例标本,采用SCA精液分析系统对精液的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快速前向运动(a级)、慢速前向运动(b级)、非前向运动(c级)以及极慢或者不动(d级)等进行检测,并按精液液化时间分为液化正常组(n=489)和液化异常组(n=184)。将两组进行比较,分析精液液化异常与各参数的关系。结果经统计分析发现,精子活率(44.68±25.29VS49.14±23.52)、精子活力(37.67±22.71VS42.22±22.06)、a级(24.60±16.16VS27.62±16.28)液化异常组低于液化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比较,精子密度、b级、c级及d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液液化异常可降低精子活率和精子活力(a+b),减少a级精子的百分率,进而增加不育的可能性。

  • 标签: 精液 液化异常 精液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0例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0例贫血患者作为调查对象,并将其设为观察组;同期选取1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接受血常规检查,并对红细胞参数结果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受检者的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量、平均红细胞体积以及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等指标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性(P<0.05)。结论血液检验红细胞参数在贫血鉴别诊断中具有积极作用,且操作简单快捷,可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液检验 红细胞参数 贫血 检验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肝脏疾病中血流动力学因素对脾脏超声弹性成像结果的影响。方法: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在建模后的第2周、4周、6周和8周分别进行脾脏的超声弹性检测、超声造影和门静脉压力测量,且在超声造影后分析时间-强度曲线获得脾组织的起始增强时间、增强达峰时间、峰值强度和下降斜率,分析超声造影参数、门静脉压力与脾脏硬度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时间点脾脏的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脾脏硬度与门静脉压力及增强达峰时间呈正相关(r=0.713,r=0.589;P〈0.001),与峰值强度及下降斜率呈负相关(r=-0.628,r=-0.563;P〈0.001)。在肝纤维化的S3期和S4期,脾脏病理切片中出现不同程度的脾窦扩张和脾脏淤血。结论:在慢性肝脏疾病中,门静脉压力增加是引起脾脏硬度增加的起始因素;脾窦扩张淤血、脾脏超声造影的峰值强度降低与脾脏硬度增加直接相关。

  • 标签: 脾脏硬度 血流动力学 门静脉压力 超声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STT的差别。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600人用常规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和12导动态心电图的连接方式分别描记心电图,然后比较两种连接方式心电图STT的差别。结果两种导联联接方式,ST段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55例,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T波正常或改变基本一致的561例,一致率为94.8%;结论(1)两种联接方式,虽然ST段的一致率为92.5%,但动态心电图的ST改变较常规心电图显著,所以动态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应比常规心电图的ST诊断标准更为严格;(2)两种联接方式T波的一致率为94.8%差别较ST段小,在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T波时,可适当考虑这一情况。

  • 标签: 12导动态心电图 心电图 导联 ST T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3月到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57例肝硬化患者,视为观察组,并结合患者的是否出血,划分为出血组(n=39)与非出血组(n=28)。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实施健康体检的57名作为对照组,为两组人员实施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对比。结果观察组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与凝血酶元时间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对比较为显著,同时出血肝硬化患者和非出血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凝血酶原时间对比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的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可以作为当前临床诊断的重要指标,能够有效检验出患者的肝功能具体损伤情况,对患者的进一步治疗活动能够奠定良好的基础,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肝硬化患者 血小板参数 凝血酶原时间 临床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网织红细胞(RET)相关参数检测在贫血性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择取2014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各类贫血患者与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对所有受检者进行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检测,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对所有受检者进行检测后得知,比较溶血性贫血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RET#、RET%、IRF%、MFR%、HFR%参数检测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贫血行疾病的诊断中,网织红细胞参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值得推荐采纳。

  • 标签: 贫血性疾病 网织红细胞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清洗测试棒在优化清洗流程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实际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首先选择本院手术后污染器械400件,随机分成2组,分别采用目测和清洗测试棒进行检测。然后再用清水清洗污染器械,清洗完毕后用目测法进行检测,进行初步的筛选,选取目测法检测合格的器械980件(共检测1297件)进行后续试验,根据酶的浓度及浸泡所用的时间分为49组,每组20件,采用相同的清洗方法,清洗完毕后均采用目测和清洗测试棒对器械清洗质量进行检测和评估。结果清洗后目测法检测阳性率为1.5%,清洗测试棒检测阳性率为21%,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浸泡时间8min、多酶浓度1320时,是能在保证清洗质量的同时也是最经济的。结论清洗测试棒用于手术器械清洗效果检测,能优化清洗流程,节约医疗成本,对保证手术器械清洗质量,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清洗测试棒 优化清洗流程
  • 简介:目的观察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probrainnatriureticpeptide,NT-proBNP)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心衰)患者的诊断价值,观察其对红细胞参数和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50例老年心衰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NT-proBNP水平分为BNP增高组55例及BNP正常组95例。记录并比较两组红细胞参数(HB、RBC、RDW、HCT)和血小板参数(MPV、PDW、P-LCR)。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BNP正常组HB、RBC、RDW、HCT水平分别为(135.18±17.51)g/L、(4.52±0.57)×1012/L、(13.9±1.6)%、(40.20±7.25)%,与BNP增高组的(120.92±18.52)g/L、(3.82±0.68)×1012/L、(14.9±1.7)%、(36.63±6.2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BNP正常组MPV、PDW水平分别为(14.7±1.2)、(16.2±1.8)fl,与BNP增高组的(18.8±2.1)、(18.0±1.5)f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RDW、PDW、MPV水平可作为评价心衰患者心功能的临床指标,心衰时血小板活化,与心衰患者易发生栓塞性疾病密切相关。

  • 标签: 心力衰竭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磁共振成像(MRI)系统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保证MRI设备图像质量,确保MRI图像的真实可靠,以满足临床诊断对图像质量的需求。依据国家医药行业标准以及医疗诊断对MRI技术的要求,采用周期性图像性能测试方法,对图像信噪比、均匀性、伪影、几何畸变、层厚及空间分辨力等性能参数进行周期性测试;按照数据偏差的严重性将检测周期规定为3~6个月。将测试数据结果进行分析,判断设备各项系统性能是否达到质量评价标准和稳定性质量保证,确保医学影像符合诊断标准,保证影像质量,降低设备的故障率,发现更优的测试方法。通过对MRI影像检查的图像质量进行控制,为临床诊断提供优质的MR图像。

  • 标签: 质量控制 图像性能测试 质量参数 测试模块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四种肺炎支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的准确性。方法用四种试剂盒平行检测73份阳性样本和84份阴性样本,按照各试剂盒说明书操作和判定结果。结果四种试剂盒检测结果间有显著差异,各试剂盒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呈负相关。结论临床医院需要了解不同检测试剂盒结果的准确性,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和其他检测结果综合判断是否为肺炎支原体感染,指导合理用药。

  • 标签: 肺炎支原体IgM抗体 试剂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