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2019年1月19日下午,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成立仪式在国家会议中心举行。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主任张晓艳宣布:“沐浴着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全国第一个社区志愿者组织发祥地的春风,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成立了”。中华志愿者协会会长兼秘书长宋志强等领导嘉宾、全国社区医疗服务志愿团核心专家、全国各界志愿者代表500余人和各大媒体记者共同见证了这一时刻。中华志愿者协会副会长张旭光、袁媛与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主任张晓艳一起为中华志愿者协会医疗专家志愿者委员揭牌。

  • 标签: 社区医疗服务 专家志愿者 委员会 协会 媒体记者 主任
  • 简介:摘要这些年以来,我国部队官兵的训练量逐步增加,也参加了很多对泥石流、地震的救援活动,通过相关事件表明,要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队伍,除了需要装备精良的设备以外,还需要重视官兵的心理素质。只有如此,才能顺利的完成相关的任务,确保部队的强大战斗力,本文重点对部队心理教育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参考。

  • 标签: 心理教育 部队管理 思想道德
  • 作者: 倪宇鹏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汉源县人民医院四川雅安625300)【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33-02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精麻药品滥用的严重后果,而且还总是有“麻醉伤身,影响记忆力,麻醉后会变傻”等传言,导致很多患者在知晓要接受麻醉时,心理上有所顾虑。而麻醉药品的使用到底会不会伤害身体?常见的伤害有哪些?麻醉后要注意哪些问题?这些都是患者们关心的问题,今天就给大家一一解答。1麻醉的概念及分类麻醉是指通过药物或其他方式产生一种中枢神经、周围神经系统可逆性功能抑制,让患者的全身或局部感觉消失,从而利于手术操作。根据方式不同,麻醉可分为全身麻醉和局部麻醉,全身麻醉通过使用全麻药物由浅到深抑制大脑皮层,促使人的意志消失;而局麻则是指通过麻醉药物阻断神经冲动传导,促使局部痛感消失。这也说明,麻醉药物在麻醉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麻醉药物分为很多种,以麻醉方式来讲,全麻药物还分为镇静药、肌松药、镇痛药,全麻药物应用后随血液循环迅速到达大脑,促使中枢神经麻痹;局麻药物阻断局部神经传导,促使疼痛刺激不能向大脑传递,达到抑制疼痛的效果。2常见的危害任何一种药物的应用都有利有弊,麻醉药物也不例外。全麻药物可能抑制大脑功能,影响呼吸功能,导致缺氧。甚至循环衰竭;局麻药物虽然作用于局部,但其引起的不良反应也不可忽视,局麻时一旦中毒可能导致呼吸心跳停止,但事实上麻醉药物的应用不一定会出现以上这些危害,这主要取决于用药的种类、方式、量和患者自身的情况。首先,如果病人的身体强壮,体质较好对于麻醉药物的耐受性大,药物很快在体内被分解、代谢并排出;而对于体质较弱且可能伴有多种慢性病的患者来说,耐受性稍差,有的即使剂量在安全范围内,也可能造成一定的危害。其次,麻醉药物的选择是否恰当也是影响麻醉药物是否会造成伤害的主要原因,实际用药中麻醉药物必须与麻醉方法匹配,比如全麻药物必须使用全麻方法,局麻药物必须匹配相应的局麻方法,比如吸入麻醉药物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用药,可能导致全身中毒,引起不可挽回的后果。最后,麻醉医师的技能也是影响麻醉药物是否会带来伤害的原因之一,病人在手术过程中不仅要经受麻醉药物的威胁,还会受到手术刺激威胁,因此对于麻醉医生的要求很高,麻醉医生需要寻找一个平衡点,麻醉不能太浅,使患者免受手术刺激的威胁,也不能太深而增大麻醉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张淑萍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华蓥山广能(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四川华蓥638600)【中图分类号】R7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74-02盆腔位于人体下腹部,是女性身体的重要部位,其结构、功能较为特殊。范围主要包括生殖器、盆腔腹膜、结蹄组织,是胚胎及胎儿生长发育的场所。盆腔内既有孕育胎儿、产生月经的子宫;又有与子宫相连想通,为卵子与精子结合提供场所及运送受精卵的通道——输卵管;还有通过韧带与子宫相连,产生与排卵为孕育胚胎“播种”,并分泌激素维持女性特征的卵巢。它们与膀胱、输尿管、直肠、阑尾毗邻。因此盆腔对于女性来说意义重大。而盆腔炎性疾病又是临床中发病率较高的妇科疾病,是常见的女性上生殖道感染性疾病,若未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女性的生殖健康,且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4]。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盆腔内生殖器、子宫周围结蹄组织、盆腔腹膜的炎症。健康女性生殖系统具有比较完善的自然防御功能,以抵御感染的发生;阴道内乳杆菌、雌激素的重要作用,维持着阴道内微生物的生态平衡,不致病。那么,盆腔怎么会“发炎”呢?它与女性盆腔的结构特点、功能的特殊性及存在诸多高危因素有关。首先,女性盆腔通过输卵管、子宫、阴道与外界相通。当女性生殖系统防御功能遭破坏,或阴道内酸碱度改变、机体免疫功能降低、内分泌发生变化,阴道内微生物或外源性病原体可经由多种途径上行感染盆腔。如不洁性生活、经期性生活、使用不洁卫生巾或卫生纸后,外源性病原体侵入阴道,或阴道内源性病原体沿子宫颈粘膜、子宫内膜、输卵管粘膜蔓延致盆腔感染;产褥期、人工及药物流产术、放置或取出节育环、子宫颈手术、子宫腔内手术等特殊期间及手术操作,病原体可经生殖道淋巴系统蔓延感染盆腔结蹄组织及内生殖器。其次,病原体经由血循环传播感染生殖器。如肺结核女性患者,肺部结核菌可经血循环至盆腔,导致生殖器结核。再者,腹腔内其他脏器感染后直接蔓延到输卵管、卵巢及子宫等,导致生殖器感染。如阑尾炎、腹膜炎等。女性盆腔“发炎”还与女性特殊时期及存在诸多高危因素有关。如性生活、月经期、妊娠期、产褥期,避孕失败、妇科疾病需手术操作、无生殖道健康保健意识或不良习惯等,均可因阴道微生物平衡破坏、酸碱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代勇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3-13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3期
  • 机构:(成都市新都区第二人民医院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3-0093-01目前我国高血压患者已经突破1.3亿,且高血压患病率仍有逐年升高的趋势,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话题。据相关科学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父母都是高血压时,孩子患上高血压概率会达到45%;如果父母有一方是高血压,则孩子患上高血压的概率也会达到28%。1高血压类型及遗传特点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具备遗传性的;继发性高血压则不具备遗传性。原发性高血是较为复杂的多种遗传因素、环境因素等相互作用后所形成,成年高血压类型基本都是原发性高血压,针对原发性高血压治疗则主要是采取药物控制,保障血压在正常区间,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尽可能降低高血压对身体多个器官的危害。继发性高血压本身不具备遗传性,由其他疾病引起所表现出的高血压症状,如果该疾病得以治愈或控制,高血压症状也会随之消失。2高血压会遗传吗?原发性高血压是会遗传的,但需要重视的是其具有相对性,不是父母患有高血压,子女便会一定患上高血压,只是父母患有原发性高血压,相对的子女患上原发性高血压的几率更大。不仅仅是高血压有遗传性,高血脂、高血糖患者也是具备一定的遗传性的,且部分糖尿病患者甚至存在家族史,而这些病症都可引发高血压。遗传基因我们是无法改变的,但其只是潜在因素,真正诱发高血压疾病的还是与后天人们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和营养均衡的饮食结构是降低高血压风险的关键[1]。3高血压遗传原理高血压具备遗传相关性,但在遗传性的具体表现很多人存在认知误区,即认为高血压疾病患者子女也会在某个时间点患上与其父母同样的高血压;这种认知其实是错误的,高血压遗传原理主要是指其遗传的并非高血压疾病本身,而是遗传了父母容易患上高血压疾病的体质,60%高血压患者都存在高血压家族史。有部分父母其是在生完孩子后才患上高血压,这部分父母比较关心这样还会遗传给孩子吗?针对这类群体应明确高血压疾病发生因素主要是以基因和环境构成,基因往往是先天便决定的,因此部分父母即便生完孩子后患有高血压,生孩子前未有高血压,也无法确定其之前便没携带此类基因,因此一旦这部分父母检测有原发性高血压,即使其发病时间节点是在生育后,也仍旧有可能将易患高血压疾病基因体质遗传给孩子。4诱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促进健康,加强疾病的预防,治疗和康复是卫生工作的方向。医疗服务是卫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展医院健康教育是当前医院工作的重要职责。

  • 标签: 健康教育 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的开展对于口腔临床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4月~2018年7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口腔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常规护理+健康教育)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2.59%>77.78%)、口腔保健知识掌握程度(93.15±3.54)分>(79.63±4.73)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分(91.82±4.06)分>(80.49±4.38)分相对更高(P<0.05),而疾病复发率(5.56%<14.81%)、并发症发生率(3.70%<16.67%)以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37.15±2.42)分<(51.39±3.08)分相对更低(P<0.05)。结论在口腔临床护理工作中开展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口腔保健意识,纠正其不良生活行为,保持良好的口腔卫生,形成健康的饮食习惯,有助于提升口腔疾病的防治效果。

  • 标签: 口腔临床护理 健康教育 疾病防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内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笔者所在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患者临床主要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临床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结果:通过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调查得知,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评分以及及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在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健康教育,有利于患者了解自身的情况,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而且提高对内科疾病的护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内科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程建崎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2-12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2期
  • 机构:(四川省仁寿县人民医院药剂科四川眉山620500)【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2-0055-01糖尿病是临床多发且常见症,是目前能对人们机体健康带来严重危害的主要病症之一,由于该疾病常出现其他基础病症,因此容易增加合并用药机率。其中一些常用药物易导致人体血糖水平上升,因此糖尿病症应加大对其重视程度,做到合理用药。除降糖药物外,少部分药物应用后还会出现血糖降低情况,比如适宜睾丸胶囊等雄激素,能对患者糖耐量情况有效改善,同时还能降低患者对其他降糖药物或胰岛素的需求量,所以有显著降低血糖指标。然而总的来看,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种类相对较多。药源性血糖上升的特点在引发药物停用后,血糖一般改善明显或恢复正常。另外,用药期间应做到血糖指标的及时监测、及时诊断,一旦出现血糖异常情况,应马上告知医师,适当调整用药剂量,或者对药物品种进行更换。药源性糖尿病指的是,对非血糖相关疾病行药物治疗时,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功能出现异常情况,使得降低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或引发胰岛素分泌相对不足,从而易导致脂肪代谢、蛋白质和糖紊乱等情况发生,尿糖呈阳性,血糖水平上升,从而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导致血糖升高的药物(1)抗感染药物:利福平、异烟肼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等,均是导致血糖异常情况发生的主要原因,以加替沙星引发的血糖异常最为严重。(2)降压药:如主要包括钙拮抗剂和β受体阻滞药、利尿药和RAAS系统用药等。(3)激素类药物:向性激素、甲状腺激素和糖皮质激素等,均是导致血糖水平上升的主要因素。(4)受体阻滞药:能对不同受体予以作用的β受体阻滞药能严重影响糖代谢,如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药,普萘洛尔等,易导致糖代谢紊乱情况发生。(5)利尿剂:易引发糖耐量受损情况发生,空腹血糖上升是行吲达帕胺和氢氯噻嗪治疗后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停药后能恢复。(6)CCB(钙拮抗药物):主要以维拉帕米等最为常见。此类药物能对钙通道予以阻断,能对胰岛素分泌予以抑制,且呈剂量依赖性。(7)抗精神病药: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能使患者血糖明显上升,体重增加显著,以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最为明显。通常认为此情况的发生可能和下丘脑多巴胺机制相关,拮抗5-HTA受体能显著减少胰岛素,从而易引发高血糖等情况发生,以奥氮平、氯氮平最甚。(8)RAAS系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应用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78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抽样法将其分为两组,常规护理措施应用于39例对照组,健康教育应用于39例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物质生活状态、躯体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评分均低于观察组,比较组间数据,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实施健康教育护理措施,有利于强化患者疾病认知能力,缓解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疾病恢复速度,确保生活质量,调整患者不良心态,具有临床意义。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工作 健康教育 生活质量
  • 简介:【摘 要】劳动者的权益被更多的社会群体关注,国家的相关法律也针对当前劳动者多种需求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在不同的职业环境中,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受到的影响也有所不同,因此大部分正规企业为了维持员工的健康水平,及时发现其疾病,定期安排体检活动,员工也能够通过参检掌握自己身体的各项健康指标的情况,除了基本的检查工作之外,在职业健康体检活动中,还需展开健康教育

  • 标签: 职业健康 体检 健康教育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