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许多慢性肾脏病是由于组织间纤维化或肾小球内组织纤维化的逐渐发展而进展至终末期肾衰竭。这种纤维化通常是由细胞因子和细胞因子在活化细胞时释放的趋化因子在急性炎症反复发作的情况下转化所致。临床上检测肾脏纤维化方法有很多,但是目前缺乏一种非侵入性动态监测肾脏纤维化的可靠手段。功能性MRI成像在检测肾功能、评估肾纤维化程度方面近来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肾脏纤维化 炎症 功能性MR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减少妇产科急诊接诊患者风险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12月126例妇产科急诊接诊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比组,实验组加用接诊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对比组不进行风险管理,对比两组风险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风险事件发生率7.93%,对比组风险事件发生率15.87%,两组服务满意度评分、考核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产科急诊接诊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多,容易造成接诊后的治疗风险与危险,对妇产科患者治疗产生影响,利用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进行急诊接诊护理,有效减少风险因素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妇产科急诊接诊 护理风险与危机管理 风险因素 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透析患者透析过程中下肢运动的现状分析。方法抽取我院2016年1月~2017年8月收入透析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排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透析过程中进行下肢运动,对两组干预前后疲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干预前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差异无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对透析患者采取运动措施干预,能积极改善患者疲乏状况,利于病情控制,值得推广。

  • 标签: 透析 下肢运动 现状分析 疲乏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我国公立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诊疗的过程与国家临床路径要求的符合情况。方法在上海市、湖北省、甘肃省的18所公立综合医院随机抽取2014年急性心肌梗死病案各30份,通过评阅这些病案,分析其诊疗过程与国家临床路径要求的符合情况。结果我国公立综合医院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与临床路径要求的平均符合率为68.9%,左室射血分数首查和复查的符合率最低,分别为39.6%和39.6%,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他汀类药物与临床路径要求的符合率不足65%。结论我国公立综合医院心肌梗死住院患者的诊疗应重视合理使用推荐药物和合理评价左心功能。

  • 标签: 临床路径 医疗质量 过程评价 公立医院 急性心肌梗死
  • 简介:摘要白血病的急性发作,需要进行化疗治疗。而急性白血病的化疗治疗过程中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造成粒细胞缺乏,本文对粒细胞缺乏患者进行针对性护理,通过护理过程中的实例,进行分组对比,利用统计学数据依据,得出了,通过精心的具有针对性的护理,能够降低化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反应的概率,细心并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对粒细胞缺乏的白血病患者治疗具有一定的作用。

  • 标签: 护理措施 克隆 不良反应 治疗与护理
  • 简介:摘要我国制药企业实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的目的就是要保证药品质量。但在实施GMP过程中还存在认识上的误区,质量的“过程控制”才是实施GMP的关键。药品生产企业首先应把好物料关,生产部门、质量部门明确过程控制主体,关键控制点质量部门应做好监控和复核,使过程控制能够得到有效实施,保证生产药品的质量。

  • 标签: 药品生产 质量控制 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 GMP
  • 简介:目的:基于医院设备生命周期全过程管理开展使用评价,以提高医疗设备闭环管理效率和水平。方法:将医院医疗设备的成本回收期作为关注点,进行设备使用情况分析评价;提出根据设备的功能建立多科室联合使用机制、对使用科室进行设备操作及维修维护培训、在节约设备操作时间的前提下减少设备故障频率以及联合物价部门对临床科室进行培训等措施;加强设备申请前期论证,严把设备入院关。结果:评价结果反馈给使用科室及医疗设备管理部门后,动员全院相关人员参与设备全过程管理,使得设备配置更加合理规范;提高设备使用效率、控制漏费;间接节省资源1700余万元。结论:定期开展设备使用评价,能够促使使用科室有意识的将设备合理利用起来,且评价结果作为医疗设备闭环管理数据的一部分为医院日后优化配置提供有力的论证依据。

  • 标签: 全过程管理 设备回收期 生命周期管理
  • 简介:摘要脾动脉栓塞术后脾组织变化的审查工作是决定与衡量相应患者在自身脾功能修复方面的主要衡量条件,与此同时,也能够依据CT环境的研究确定血液和常规方面的统筹工作,并以大范围的数据和特性进行有效的统筹,并在此基础上为后续脾动脉栓塞养护工作与贯彻工作提供良好的图像材料,确保整体研究过程具备实际探讨的意义。本文根据资料获取和实验统筹方法的贯彻确定数据结果,并依据其中对比参数进行讨论,期望为后续脾动脉栓塞手术的开展提供良好的审查参照。

  • 标签: 部分脾动脉栓塞 术后脾组织变化 乙型肝炎后肝硬化 CT研究
  • 简介:归纳了移动医疗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医生资质难以审核、医疗诊断准确性偏低、参与动力不足、健康信息商业导向性明显、收费模式不清晰、安全度不够等问题。结合移动医疗应用现状与特点,提出提高问诊医生的准入门槛、开发增强用户粘性的功能、鼓励信息共享、与医保相衔接、从技术和监管两方面提高安全度等建议,旨在能多方面推动移动医疗的发展。

  • 标签: 移动医疗 健康 互联网 医疗
  • 简介:摘要知其果,循其因,找到其中的内在变化和规律,才能有针对性解决眼视力问题。本文从一些不为人知的角度,揭示了视力发展过程及其中应注意的关键点,并通过眼震、眼斜、眼突等案例的陈述与剖析,表达出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技巧。文中涉及的知识层次及客观存在的视力问题,有利于行业的交流与借鉴,有利于家长对孩子视力的保护,为视力问题者打开一扇“光明之门”。

  • 标签: 视力发展 视融像 无侵入性改善视力 神经的记忆问题 视力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阑尾手术治疗过程中的效果。方法以2016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阑尾手术患者为例,随机分成对照组(44例)及研究组(4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舒适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5%,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研究组的护理质量比对照组相均明显更高(P<0.05)。结论舒适护理应用于急性阑尾手术患者中的效果显著,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护理质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

  • 标签: 舒适护理 急性阑尾炎 手术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方处方调剂过程中药师干预抗菌药物的作用。方法选择2015年6月—2017年8月这段期间内,实施门诊干预抗菌药物干预研究,选择的不合理处方为128张。结果干预后,单用抗菌药物的比例(71例,55.47%)明显高于干预前(32例,25.00%),干预前后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抗菌药物应用合理性率(116例,90.63%)明显高于应用前(89例,69.53%),干预前后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药师采用有效的干预抗菌药物的方式,其有利于促进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促使医疗质量提升,这些有效措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药方处方调剂 药师干预 抗菌药物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前保健对孕妇妊娠过程及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我院收治的健康孕妇36例,所有孕妇均给予优生健康检查和指导,比较孕妇妊娠前后的焦虑程度和抑郁程度,并总结妊娠结局后孕妇的满意度。结果妊娠后孕妇的SAS评分为43.21±8.47分,妊娠前为57.63±7.62分,P<0.05;妊娠后孕妇的SDS评分为32.18±8.91分,妊娠前为41.72±7.83分,P<0.05;本组36例孕妇中,对健康教育满意35例,一般1例,不满意0例,妊娠结局后孕妇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为100.00%。结论孕前保健可有效改善孕妇妊娠过程中产生的抑郁情绪和焦虑情绪,提高孕妇对妊娠结局的满意度,对于降低新生儿出生缺陷的发生率、提高出生人口的综合素质均具有积极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孕前保健 妊娠过程 妊娠结局 影响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指导血脂代谢紊乱管理。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6月血清血脂检查2876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脂指标,进行分级检验,对于血脂异常的对象,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诊断。结果合计异常率29.94%,胆固醇偏高、偏低都随着年龄的增长先上升后下降,其中50岁达到峰值。胆固醇偏高占67.36%,偏低32.64%。偏高者原因包括高胆固醇饮食、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LDL-R缺陷、高脂蛋白血症、用药因素、胆总管阻塞等,偏低与营养不良、低胆固醇进食、肝脏疾病、继发性贫血有关。结论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异常率较高,特别是40~60岁异常率较高,需重视相关疾病的筛查诊断。

  • 标签: 血脂代谢紊乱 血清胆固醇 血液生化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国医疗卫生条件的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医疗制度逐渐得到完善,但是在患者治疗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其中内科护理沟通中遇到的问题最为突出,因为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医患关系,如果在沟通中遇到问题将直接影响患者和医务人员之间的沟通,导致不能正常相处,给患者治疗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的阻力。本文通过对内科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分析,提出了一些解决护理中沟通问题的措施,希望可以给广大从事护理工作的医务人员提供帮助。

  • 标签: 内科护理 沟通 问题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助产过程中预防会阴深度裂伤的有效方法及护理。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26例初产妇均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各63例,两组均实施围产期常规助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采取优质助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会阴I、III级裂伤率分别为15.9%、0,与对照组的17.5%、1.6%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会阴II级裂伤率和总计会阴裂伤率分别为3.2%、19.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9.5%、28.6%,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围产期实施优质助产护理干预有助于降低产妇重度会阴裂伤率,促进产妇产后康复,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会阴深度裂伤 助产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着眼脑科学研究停留在实验室基础科学的现实,突破性研究脑神经应用科学。基于视力复健科学、基因应用复健科学等,创建了“生活机制医学”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实践案例。阐述了生活机制与生命机制的差异与辨证关系,揭示了生命机制是生命体必须维护的恒定机制,而生活机制则是亿万或千兆的片断生活表现衔接或随时机变的、无可预测的,并力图将两者加以磨合与交融,为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发挥出了应有的作用和意义。

  • 标签: 脑神经应用科学 生活机制医学 无侵入性未来医学 本土开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相关措施在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应用效果,以便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120例急诊外伤患者,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进行优质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抢救成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将优质护理理念应用至急诊外伤患者处置过程中,对于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种类的心理问题,从而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该充分的重视起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出现的心理问题的重要性,并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开展一定的解决措施,从而保障青少年日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针对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心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从青少年心理出现问题的表现入手,提出了解决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相关对策,为青少年心理问题的研究工作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科学依据。

  • 标签: 青少年 成长 心理问题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护患沟通在高血压护理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14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加强护患沟通。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与护理干预前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SAS以及SD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SAS以及SDS评分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患沟通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进行广泛的推广使用。

  • 标签: 高血压 护患沟通 不良情绪 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