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针对平板型数字化的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进行分析,简单介绍了放射医学影像技术,还探讨了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组成,主要有影像板,影像版扫描仪。最后,探讨了几种不同类型的平板型数字化的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内容有直接X线摄影、直接数字化成像、间接数字化成像、CMOS探测器数字成像。希望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能够为平板型数字化放射医学影像技术的应用提供一定帮助。

  • 标签: 平板型 数字化 放射医学影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容积注射器放射性残留量对于核医学临床检查效果的影响和相应的护理方式。方法选取规格为1mL、2mL、2.5mL、5mL注射器各20支,使用不同规格注射器抽吸放射性锝淋洗液而后注回量杯,观察注射器内的放射性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并分析其对核医学检查的影响和护理中需注意内容。结果不同容积注射器的放射残留的放射性活度存在差异,放射性活度由大到小依次为5mL、2.5mL、2mL、1mL,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容积注射器放射性残留量会随着容量增大而增加,较多的放射残留容易影响核医学检查效果,为了保证检查准确性护理人员在临床中可以通过选择小规格注射器及静脉注射后回抽血液注射方式,用以降低放射性残留,保证检查药剂的数量足够。

  • 标签: 不同容积注射器 放射性残留量 核医学检查效果 护理分析
  • 简介:目的本文通过对苏州工业园区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卫生工作现状进行调查,以了解苏州工业园区诊疗单位射线装置的使用情况、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情况、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健康管理情况、放射工作场所设备质控检测和机房防护检测情况等,为建立放射诊疗单位资料库提供依据,以加强放射诊疗单位管理,确保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和公众的放射防护安全。方法依据放射工作单位档案、专项调查资料及现场调查,对苏州工业园区放射诊疗单位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放射诊疗许可证》持证率为100%,场所和设备检测率、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培训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方面管理不够完善。结论应加大宣传和监督监测力度,社会共治规模提高放射诊疗单位放射卫生工作水平。

  • 标签: 放射诊疗单位 放射卫生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距1899年放射治疗治愈了第一例癌症患者,肿瘤放射治疗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大约70%的癌症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接受过放射治疗。Tubiana在1999年报道,45%的恶性肿瘤是可治愈得,其中手术治愈22%,放射治疗治愈18%,化学药物治疗治愈5%,可见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地位。放射治疗以精确定位、精确设计、精确治疗为核心,旨在使靶区内受照剂量最大、剂量分布最均匀,靶区周围正常组织受照剂量最小。随着现代影像技术、计算机技术、放射物理技术和放射生物技术的飞速进展,放疗经历了由常规——三维适形——调强放疗——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发展历程,已经逐步实现了真正的精确放疗。

  • 标签: 肿瘤精确放疗 图像引导放射治疗 重离子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治疗因实施放射性治疗导致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肺癌放射性治疗的患者66例,按照随机抽取单双号的方式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每组33例。对比组患者实施常规抗感染治疗,而研究组患者实施抗感染药物治疗与清肺百合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从患者发生放射性肺炎的概率、患者白细胞下降发生率、临床影像生理评分(CRP)及身体机能状态量表(KPS)来看,研究组都优于对比组患者,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采取中西医药物与放疗相结合治疗可以有效降低肺癌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同时预防白细胞降低,从而提高放疗效果。

  • 标签: 肺癌 放射性 放射性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的临床价值效果。方法选取在2017.1-2018.1在我院就诊的90例放射科患者,按照随机化原则分为两组,每组45例,实验组采取射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患者满意度、护理差错发生率等数据。结果统计实验数据发现,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的护理纠纷发生率较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较高,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护理差错率较低,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科护理风险管理研究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患者满意度较高,纠纷及差错发生率较低,可在临床治疗中作为推荐的方案,也可以进一步的研究其价值,更好的为临床治疗提供实验佐证。

  • 标签: 放射科 护理风险 管理研究
  • 简介:目的:探讨Fraxion放射治疗定位系统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Fraxion放射治疗定位系统对2例颅内肿瘤患者进行体位固定,完成放射治疗计划后在加速器下行位置验证,实施立体定向放射治疗,启动加速器机载锥形束CT(CBCT)程序进行扫描获取治疗部位三维影像,与计划CT影像进行比对。结果:应用Fraxion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系统进行颅内的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体位固定,患者体位舒适,自动识别和抽吸口腔内的唾液;锥形束CT(CBCT)验证提示,X轴即患者的左右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1cm,均值为(0.08±0.04)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0.8°,均值为(0.53±0.30)°,Y轴方向上即患者的头脚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3cm,均值为(0.20±0.06)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1.5°,均值为(0.88±0.58)°,Z轴方向即患者的前后方向线性误差最大值为0.1cm,均值为(0.01±0.04)cm,旋转角度最大值为1.5°,均值为(1.08±0.44)°,三维影像与计划CT影像进行比较,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0,t=4.92,t=10.18,t=4.25,t=1.90,t=6.91;P<0.05)。结论:应用Fraxion放射治疗体位固定系统进行头部颅内的放射治疗体位固定,能够满足放射治疗靶区的治疗精度和重复性,并可自动识别和抽吸口腔内唾液,保证了治疗安全。

  • 标签: 放射治疗定位系统 位置验证 治疗安全 立体定向放射治疗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社区医学是关系到社区群众健康的一门科学。社区医学是以流行病学与统计学方法进行实地统计,并通过社区诊疗的方法予以解决。同时,针对社区居民健康保健需求,制定出科学的健康计划合理利用现有卫生资源。

  • 标签: 临床医学 社区医学 应用 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增生疾病进行放射诊断的应用。方法收取该院150例乳腺增生疾病患者,收取时间在2016年2月11日直至2017年1月25日,并将乳腺增生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钼靶X线进行检查,观察组患者实施MRI进行诊断。结果由检查结果可知,观察组患者放射诊断符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66.67%(P<0.05)。结论MRI在乳腺增生疾病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其与钼靶X线检查方式相比,具有对人体无放射伤害、检出率高等优势,在乳腺增生疾病中的诊断价值较高。

  • 标签: 乳腺增生疾病 放射诊断 声像图分型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放射诊断。方法以2016年3月—2018年6月为期,共选择患者44例,经临床确诊为食管裂孔疝,对患者开展胸片扫描、X线钡餐扫描以及CT扫描检查,所得数据分别记为A组、B组和C组,记录三组放射诊断结果中的阳性率和诊断情况。结果A组诊断后阳性率为61.36%(27/44)、B组阳性率为95.45%(42/44)、C组阳性率为100.00%,由此可见B组和C组诊断阳性率明显高于A组(P<0.05),但B组和C组间阳性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虽然胸片检查的方法比较简单,但是阳性率诊出率比较低,钡餐在老年人中的运用难度较大,因此CT检查是最适合诊断老年性食管裂孔疝的方法。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患有肺脓肿的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放射线的诊断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方法对相应的放射线仪器的使用规则等进行研究并熟练掌握,并随机抽取我院的部分患有肺脓肿患者的病例进行有效分析,从而进行更具系统性的全方位检查方案的制定。结果对肺脓肿进行临床诊断时,应用放射线诊断的方法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对发生肺脓肿的范围、具体部位、以及体位引流的指导方向等进行明确。并确诊患者是否伴有脓胸和肺不张等并发疾病,对治疗效果进行有效的观察。结论在进行肺脓肿的造影检查中,应用放射线诊断的方法具有自身的优势,并在临床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相关人员应对该诊断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从而促进临床诊断质量和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 标签: 急性肺脓肿 慢性肺脓肿 血源性肺脓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和CT诊断方法在骨转移瘤临床诊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月期间收治的疑似72例骨转移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放射诊断)和对照组(CT诊断)各36例,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结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经X线检查,检出骨质破坏19例,检出率为52.78%,其中包括溶骨型14例、成骨型3例和混合型2例。在对照组患者中,经CT诊断,检出骨质破坏30例,检出率为83.33%,其中包括溶骨型23例、成骨型5例和混合型2例。与放射诊断相比,CT诊断对于骨转移瘤诊断的敏感性(100%>50%)、特异度(93.75%>53.13%)以及准确性(97.22%>52.78%)相对更高(P<0.05)。结论在骨转移瘤的临床诊断中,CT诊断的准确性相对更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骨转移瘤 放射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放射诊断鉴别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7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断和治疗的肝血管肿瘤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肿瘤良恶性将全部患者划入良性组和恶性组,其中良性组40例,恶性组4例,比较放射诊断和病理诊断结果以及良性组和恶性组的放射诊断标准摄取值。结果放射诊断良性41例,恶性3例;病理诊断良性40例,恶性4例;放射诊断与病理诊断均为良性40例;放射诊断为良性,病理诊断为恶性1例;放射诊断恶性,病理诊断良性0例。良性组SUVmax值6.3±0.3,恶性组SUVmax值6.3±0.3,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血管良恶性肿瘤放射诊断鉴别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肝血管 良恶性肿瘤 放射诊断 鉴别效果
  • 简介:摘要介入手术是近年来发展迅速的医疗措施之一,通过放射介入达到治疗目的。虽然介入治疗属于内科治疗方式,但放射仍然会对患者或医疗人员造成一定损伤。如何做好介入手术的放射防护问题一直是临床关注的重点。

  • 标签: 介入治疗 介入手术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放射诊断对于早期食管癌(EEC)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2017年5月-2018年6月收治疑似EEC的患者80例,以随机信封法分为对照组与放射组。对照组实施超声内镜诊断,放射组实施放射诊断,对两种方法检出率、符合率进行观察对比,并探讨EEC的病理特征。结果放射组检出率和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误诊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EEC的临床诊断过程中采取放射诊断方法能提高诊断准确性,有助于完成定位、定量、定性、定型、定期5大诊断任务,从而为临床治疗提供充分依据。

  • 标签: 放射诊断 早期食管癌 EEC
  • 简介:目的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通过加强卫生监督服务探究更有效的监管模式,提高医疗机构放射防护水平。方法2014—2016年,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卫生监督所每年通过法定程序联系有资质的放射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全区医疗机构的X射线影像诊断项目进行统一检测,根据检测公司出具的检测报告,采用干预性措施,针对放射防护不合格的问题,联系有资质的射线防护工程施工公司统一整改,对设备性能检测不合格的问题,联系有资质的医疗放射设备维修企业统一检修,待所有问题整改完成后再统一检测,并对干预效果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被干预的医疗放射机构各项检测项目合格率随年份显著提高(P<0.0001)。结论在经济欠发达地区,卫生监督机构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创新监管模式,有效提高了当地医疗放射机构放射安全水平,提升了放射卫生监督管理工作效果。

  • 标签: 放射卫生 检测 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放射线胸片诊断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实施放射性胸片检查,通过对检查结果显示的患者病情,对比分析放射性胸片对于肺结核的诊断效果。结果病灶的分布主要集中在肺上部和肺中部,其中肺上叶29例,占比58%,肺中叶20例,占比40%。大多数患者的胸片,病灶位置中心表现高密度,周边表现为中等密度,并且边界通常都模糊不清;全部50例患者的诊断,其中有2例患者出现误诊,诊断正确率为96%。结论采用放射性胸片检查肺结核患者,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且能够很好的对患者的病灶、淋巴结状况以及病灶周边状况有很好的反映,能够为患者的诊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肺结核 放射线胸片 诊断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社区医疗全科服务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的基层性诊治、保健行为。全科医生需具备处理常见疾病的能力,在熟悉了解社区居民需求的基础上,更好的服务于社区居民。社区全科医学服务侧重于环节就一紧张、降低医疗费用、干山医患关系,以及推行三级预防等多方面的工作。

  • 标签: 社区医疗 全科医生 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