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为建立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DDR)质量控制检测规范提供科学的评价方法。方法:通过检索国外文献和参考生产厂家相关信息,建立一套DDR性能测试和评价标准。结果:共检测17台DDR设备,其中国外设备7台,国内设备10台。每台DDR需要检测13项质量控制(QC)检测参数。能检测全部项目的国外设备5台(占71%)和国内设备6台(占60%),3个检测参数合格率较差,包括残影合格率为64.7%,响应均匀性合格率为76.5%和距离误差合格率为76.5%。结论:对所制定的13项检测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恰当,而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生产厂商缺少设备的必要功能,使检测项目不全,应引起厂商足够的重视,尽快加以完善。

  • 标签: 数字X射线摄影 质量控制 性能检测 评价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无痛人流及药物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2012年6月-2012年12月在我院进行无痛人流和药物流产终止妊娠各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药物流产组完全流产8例(88.89%),不完全流产1例(11.11%),平均腹痛持续时间为(57.9±7.2)min,平均出血量(49.81±10.2)ml。无痛人流组完全流产9例(100%),平均腹痛持续时间(4.9±1.7)min,平均出血量(10.8±4.6)ml。两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无痛人流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药物流产,不良反应少,可有效的提高人流的成功率,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无痛人流术 药物流产术 临床疗效
  • 简介:随着数码摄影技术发展和电脑普及,数码显微摄影作为一项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各个学科中。显微摄影技术的应用使科研人员能够把实验结果真实准确地记录下来便于分析研究,临床上常通过显微摄影记录病理结果进行分析诊断;亦有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情况下通过显微拍摄病原体进行网络会诊。因此,显微拍摄技术使用的水准可直接影响到诊断。但是,在实际工作中一些专业人员由于缺乏数码显微摄影专业知识,拍摄的图片不尽人意,本文以拍摄寄生虫虫卵为例,探讨应用显微拍摄技术的使用。

  • 标签: 数码显微摄影 寄生虫虫卵 应用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拍摄技术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腹部立卧位摄影在急腹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经临床证实的急腹症患者60例,对其DR腹部立卧位摄影表现及诊断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DR腹部立卧位摄影诊断为消化道穿孔27例、肠梗阻19例、泌尿系阳性结石者8例,诊断符合率90%,漏诊6例分别为胆系结石4例、急性胰腺炎2例。结论DR腹部立卧位摄影诊断急腹症不仅准确率高,而且具有空间分辨率高、图像清晰、成像快速、操作简便等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DR腹部立卧位摄影 急腹症
  • 简介:X线摄影是在二维图像上显示三维结构,组织的结构和密度在影像上重叠,给诊断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数字化体层摄影是一种新的断层摄影技术,是以传统体层摄影的几何原理为基础,结合现代数字电子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研发的新型体层成像方法。本篇综述将对数字化体层摄影发展及原理做简单介绍,旨在探讨其在骨关节系统中的应用,为临床医生在骨关节疾病诊断中进一步提供新思路。

  • 标签: 放射摄影术 骨折 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女扎手术方法及并发症的分析,总结女性结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对策。方法选取2004年-2014年间进行输卵管绝育手术的2318例女性进行分析观察,中及术后随访并发症情况及节育效果。结果术后再次妊娠2例,妊娠率为0.86‰,9例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3.88‰。结论经腹输卵管绝育潘氏改良法具有并发症少、节育效果好的特点,女扎要选择适宜的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严格防治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女扎术 输卵管结扎手术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治疗措施与治疗效率。方法本次研究资料选自2012年9月-2014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41例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的病人,将其设置成实验组;同期选取41例剖宫产病人设置成对照组,同时对比及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治疗情况。结果研究结果发现,两组研究对象在手术时长方面的比较差异较为显著(P<0.05)。同时,在出血量、产褥病发生几率、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总时长等临床指标间的比较均未表现出明显性区别(P>0.05)。结论临床上剖宫产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本身具有较高临床价值,不仅在安全性能方面占有优势,同时还能避免病人二次接受手术,有助于减轻其身体痛苦以及经济压力,具有显著可行性,因此建议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时 子宫肌瘤剔除术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中同时行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足月产妇52例,在剖宫产中同时行挤压法子宫肌瘤剔除,将同期48例足月单纯行剖宫产的产妇作为对照,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等。结果两组均安全完成手术,合并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大于对照组(P<0.05),中出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术后住院时间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剖宫产中选择行子宫肌瘤剔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方法。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挤压法剔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没有透视功能)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临床应用效果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数字化摄影(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技术,观察其效果。结果有行子宫输卵管造影的患者造影均能达到满足临床要求。结论DR行子宫输卵管造影临床效果好,显示对病灶优越性,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数字化摄影(DR)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 临床应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腹膜阴道成形(罗湖式)直肠损伤发生的原因,预防和处理的方法及护理。方法对罗湖式所出现的直肠损伤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6例罗湖式出现直肠损伤13例,经术中直接修补和术后直肠阴道瘘修补术后均愈合。结论罗湖中直肠损伤直接修补及术后直肠阴道瘘保留瘘口旁组织及切除瘘管及周围疤痕。围手术期护理对保障手术成功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护理 腹腔镜 腹膜阴道成形术(罗湖术式) 直肠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在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特别是宫缩乏力性出血的应用。方法对11例剖宫产中出血的病例采用改良B-Lynch缝合,观察其疗效。结果11例患者均出血减少,无继发产后出血,成功地保留了子宫,术后无任何并发症发生。结论改良B-Lynch缝合具有操作简单、止血迅速可靠、且能保留子宫等优点,是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行之有效的止血方法。

  • 标签: 改良B-Lynch缝合术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2009年8月-2012年1月间经钼靶X线摄影诊断,并经手术及回访病理证实的71例乳腺癌患者的钼靶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1例乳腺癌患者中,钼靶X线诊断69例,正确率达97.2%,漏诊2例,乳腺内出现边缘光整或模糊毛糙的包块,其内及周边常伴成簇分布的细小钙化影为主要表现,乳腺局部腺体结构紊乱,乳头凹陷、乳晕皮肤增厚及血管分布异常常为乳腺癌的诊断提供有价值的线索。结论乳腺癌钼靶X线常表现为不规则毛糙或规整的肿块或结节,簇状钙化、乳头凹陷、乳晕或乳腺局部皮肤增厚、腺体结构紊乱和异常血管聚集等为乳腺癌的间接征象,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早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应逐步扩大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X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患子官肌瘤的妊娠患者进行剖官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通过回顾性地对2012年2月到2013年1月中住院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妊娠后行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治疗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剖宫产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7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其中患者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住院时间等情况较相关研究2,3的参数无统计学意义差异。结论术前做好准备工作,配合专业娴熟的手术技术治疗对患者行剖宫产手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手术,临床治疗效果良好,安全性较高,同时避免患者两次手术的痛苦,因此剖宫产中同时行子宫肌瘤切除值得在妊娠后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中推广。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 回顾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背带式缝合治疗剖宫产中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行剖腹产手术的产妇中,发生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患者例数为100例,选取该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患者应用子宫背带式缝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止血方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所需时间以及产后的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子宫背带式缝合在防治产后出血中的临床效果显著,且安全性强,值得在各医院产科大力推广、运用。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背带式缝合术 产后出血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会阴正中切开与会阴侧切用于阴道助产的效果。方法观察我院自然分娩的初产妇200例,其中会阴左侧切100例为对照组,会阴正中切100例为观察组,观察产妇中出血量、切口延伸、缝合时间、术后疼痛难忍程度、切口水肿、产妇的自我感觉及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会阴正中切开组中出血量、切口延伸、缝合时间、术后疼痛难忍程度、切口水肿、住院时间明显小于会阴左侧切开组;自我感觉良好者正中切开组明显多于左侧切开组。结论会阴正中切开操作简便、出血量少、组织损伤少、术后疼痛轻等优点,适合临床应用,为广大孕产妇减轻了痛苦,是提高产科质量的好方法。

  • 标签: 会阴正中切开术,会阴侧切术, 阴道助产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道延长在宫颈癌根治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治疗的84例宫颈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行常规宫颈癌根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宫颈癌根治中行阴道延长,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术后排尿恢复时间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前与术后的阴道长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患者术后阴道长度较术前有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生活满意度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行根治的同时行阴道延长,不仅能够保证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提高患者术后的性生活质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式,应在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宫颈癌根治术 阴道延长术 性生活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采用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的围手术期护理的方法与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在2012年5月~2013年4月间收治的40例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并采用数字分组法将其分为20例观察组与20例对照组,给予观察组采用围手术期护理,给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临床效果。结果⑴观察组的护理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⑵观察组的膝关节屈曲度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在患者进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时进行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与预后,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