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预见性护理对于手背深度烧伤手术植皮后的术后功能影响。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烧伤与皮肤外科2021年4月~2022年4月接诊的82例手背深度烧伤需植皮患者分为两组(比较组和考察组,均41例)。比较组实施常规护理,考察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的术后护理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考察组瘢痕指数低于比较组,手部活动度及手部关节功能指数均高于比较组(P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手背深度烧伤 手术植皮 术后功能
  • 简介:  【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不同深度温针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膝骨性关节炎患者92例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浅温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深温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症状积分、膝关节运动评分、疼痛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 标签:   温针灸 膝骨性关节炎 
  • 简介:[摘 要] 目的 分析不同剂量甲苯磺酸瑞马唑仑全麻诱导对老年患者镇痛深度的影响。方法 病例选择2020-2021年我院96例全麻状态下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剂量分为对照组(0.2mg/kg)、观察A组(0.4mg/kg)与观察B组(0.3mg/kg),分析不同组别患者不同诱导时间段的麻醉深度,以及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麻醉深度时间比较,观察A组短于对照组与观察B组(P0.05);药物补救发生率比较,观察A、B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不同剂量的甲苯磺酸瑞马唑仑麻醉诱导对来年患者而言,对其生命体征的影响不显著,但起效时间比较,小剂量的瑞马唑仑更长,需要及时进行药物补救。大剂量的瑞马唑仑起效时间相对较短,但是存在低血氧症的发生风险,0.3mg/kg与0.4mg/kg瑞马唑仑相比较,0.4mg/kg瑞马唑仑的起效时间更短,且无显著不良反应。

  • 标签: [] 甲苯磺酸瑞马唑仑 全麻诱导 镇静深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深度镇静下治疗儿童口腔疾病过程中预防误吸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1~2022.1本院收治的60例不配合治疗的患有口腔疾病的儿童,所有儿童均在深度镇静下实施口腔疾病治疗,在整个治疗过程并配以有效的护理干预,观察护理干预结果。结果 60例儿童治疗过程均顺利,术中无异常情况发生。治疗持续时间(25.63±2.47)min,苏醒时间为术后(8.63±1.21)min;在治疗期间无并发症发生,治疗后随访均无异常发生。结论 在深度镇静下治疗儿童口腔疾病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误吸等并发症发生,促进儿童预后恢复,值得借鉴。

  • 标签: 深度镇静 口腔疾病 误吸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体 重身高臂在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深度预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2年9月期间于我院进行剖宫产的产妇,于麻醉前进行身高、体重的测量,计算BMI指数与身高体重比(W/H),并以上述指标为自变量,探究上述指标对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深度的影响效果。结果:经对比分析,患者身高与穿刺深度并无显著差异(P>0.05),而体重、BMI指数与W/H指标密切相关(P<0.05)。结论:为剖宫产腰-硬联合麻醉穿刺深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身高不会对穿刺深度产生明显影响,而体重、BMI指数与W/H则会使得穿刺深度提升。因而在临床之中应注意患者的上述指标,对穿刺深度进行预测,保障产妇与围生儿的安全性。

  • 标签: 身高体重比 剖宫产 腰-硬联合麻醉 穿刺深度 预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在进行创面整复时应用整形外科技术的效果。方法:平均将34例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17例,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和对修复美观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儿治疗有效率和对创面整复的满意度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基于整形外科技术予以小面积深度烧伤患儿创面整复,对于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增生,提高局部美观度和功能性有显著效果,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小儿 小面积深度烧伤 创面整复 整形外科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