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红衣补血口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选择120例缺铁性贫血孕妇,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服复方红衣补血口,对照组服硫酸亚铁糖浆。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学检查指标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总有效率达91.67%,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红衣补血口治疗孕妇缺铁性贫血疗效较好,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复方红衣补血口服液 孕妇缺铁性贫血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通络口服的药理作用。方法采用动物药理实验的方法,研究通络口服对小鼠低压耐缺氧能力的作用,对家兔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抗血栓作用,以及对家兔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通络口服能显著提高小鼠的低压耐缺氧能力;使家兔心率显著减慢,脑血流阻力减小,血流明显增加,但对血压几乎没有影响;使大鼠血栓湿重显著降低,有明显的抗血栓作用;并能有效的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率。结论通络口服可延长小鼠在低压缺氧情况下的存活时间,提高存活率;能明显抑制实验性血栓的形成,表明通络口服有直接抑制血栓形成作用;同时通络口服能改善血流动力学和抑制家兔血小板的聚集,表明通络口服有较强的活血化瘀、改善脑供血量的作用,对促进血液循环有重要意义。可用于治疗脑血栓形成、颈动脉供血不足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

  • 标签: 通络口服液 抗血栓 血流动力学 耐缺氧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清毒口服的定性鉴别方法,提高对该药物的质量控制,确保用药安全。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清毒口服中的板蓝根,知母,连翘进行定性鉴别。结果供试品色谱中斑点的位置及颜色与对照色谱一致,阴性对照品色谱图中未见干扰。结论该方法简单易操作、稳定性好、重现性好、专属性,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 标签: 清毒口服液 薄层色谱 板蓝根 知母 连翘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蒲地蓝消炎口服合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门诊292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164例口服蒲地蓝消炎口服;对照组128例口服利巴韦林片。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总病程、口腔溃疡好转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热程、皮疹消退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蒲地蓝消炎口服合用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治疗手足口病疗效显著,能缩短疗程,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手足口病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 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 利巴韦林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喉咽灵口服治疗咽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2月到2015年12月于我院就诊的咽炎患者共84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年龄16-75岁,平均年龄(33.21±2.31)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用喉咽灵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胶囊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差异不明显;在治疗的总有效率上,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95.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78.5%。结论喉咽灵口服治疗咽炎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喉咽灵口服液 咽炎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红杏贝止咳口服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方法采用氨水引咳法、离体气管收缩试验评价止咳、化痰、平喘作用。结果小鼠氨水引咳实验,EDT50均有不同程度提高,供试品中、高剂量组对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组织胺诱发豚鼠气管条痉挛的解痉作用,两组均可使组胺致痉的豚鼠气管螺旋条平滑肌松弛,给药前后比较解痉程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红杏贝止咳口服有明显的镇咳、化痰、平喘作用。

  • 标签: 红杏贝止咳口服液 止咳 化痰 平喘
  • 简介:摘要本文对补肾口服进行了质量研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中淫羊藿进行的定量研究,规定淫羊藿苷含量的范围,并对其进行了方法学考察;补肾口服中的淫羊藿苷含量较高,易于分离提取,检测方法简单可行,具有稳定、杂质不易产生干扰等优点。

  • 标签: 补肾口服液 淫羊藿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疾病,以胃肠道症状为主的上呼吸道感染,俗称“胃肠型感冒”。临床收集病例34例,其中治疗组17例,对照组17例,治疗组口服藿香正气口服,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和对症处理,治疗效果显示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藿香正气口服属祛湿药物,主治外感风寒,署湿感冒,头痛身重、胸闷,或恶寒发热,脘腹胀痛,呕吐泄泻。小儿胃肠型感冒存在湿邪证候,治疗时重在祛湿。

  • 标签: 藿香正气口服液 治疗 小儿 胃肠型感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应用杞枣口服治疗儿童铅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148例年龄2-6岁,血铅100-275μg/L的儿童,随机分为治疗组76例,对照组72例,于治疗前后观察临床症状改善及血铅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经X2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杞枣口服不仅能降血铅,还能改善临床症状,补充有益元素,无不良反应,是理想的治疗儿童铅中毒的驱铅药物。

  • 标签: 杞枣口服液 儿童铅中毒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甲麻口服治疗小儿高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有高热症状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复方甲麻)50例、对照组(复方氨基比林注射)50例。结果治疗组退热的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88%,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复方甲麻口服退热起效快,同时缓解感冒其它症状,疗效安全。

  • 标签: 复方甲麻口服液 扑热息痛 小儿高热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茵栀黄口服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68例母乳性黄疸患儿随机分对照组(33例)和茵栀黄口服组(35例)。茵栀黄口服组入组后即开始药物治疗,并持续5天,对照组停母乳3-5天,比较治疗前、治疗72小时和治疗完成后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结果两组间治疗前、治疗后72小时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完成后茵栀黄口服组的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茵栀黄口服对母乳性黄疸具有较好的疗效。

  • 标签: 母乳性黄疸 新生儿 婴儿 茵栀黄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临床观察熄风通窍口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加服熄风通窍口服,对照组为常规治疗,10天为一疗程,疗程结束评定疗效,两组部分病例治疗前后观察脑血流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和中医证候积分及脑血流变化结果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熄风通窍口服对急性脑梗死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熄风通窍口服液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川黄口服治疗虚证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40例辨证为虚证的门诊病人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治疗组服川黄口服每次10ml,每日2-3次,对照组未服用药物或仅泡服少量补益药物,两组均治疗一个月,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川黄口服治疗组在改善因虚证引起的多种症状的疗效包括面色苍白或萎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昏或耳鸣、腰酸膝软、自汗、畏寒肢冷、小便频数均较对照组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或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尤其是改善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方面。结论川黄口服能较好的改善患者因虚证所引起症状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川黄口服液 虚证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辅助治疗婴儿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我院儿科门诊及病房住院黄疸婴儿14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茵栀黄口服,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7天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患儿黄疸消退情况及胆红素下降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6.2%,对照组68.6%,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观察组胆红素值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茵栀黄口服辅肋治疗婴儿黄疸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婴儿 黄疸 茵栀黄口服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不同纯化工艺对双黄连口服生产品质的影响,来探讨最佳的纯化工艺,为进一步优化双黄连口服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分别通过膜分离技术和水提醇沉法来对双黄连口服进行纯化,比较和分析两种纯化工艺下口服的有效成分含量和物理化学参数变化,分析各自的稳定性。结果相比之下,膜分离这种纯化工艺下的双黄连口服的质量稳定性更好。结论在对双黄连口服进行纯化的工程中,采取膜分离技术更合适,值得推广。

  • 标签: 双黄连口服液 纯化工艺 对比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蓝芩口服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耳鼻喉科门诊自2020年1月至2020年10月慢性咽炎急性发作的患者共60例,并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使用蓝芩口服,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胶囊,均于用药后1w观察其口咽部症状及体征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有效率76.7%。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7%比76.7%),X2=5.192,P=0.023,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蓝芩口服液 咽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黄连口服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对照组)与双黄连口服治疗组(实验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与治疗起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期间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结论双黄连口服对治疗手足口病效果良好,安全无副作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双黄连 手足口病 婴幼儿
  • 简介:摘要我们在应用中药“健胃消食口服”,也就是中药的健胃消食汤,在临床实践中,通过从2001年元月至2011年12月,我们共观察治疗474例,其中“健胃消食口服”应用324例,应用西药(食母、胃蛋白酶、多酶片)150例,通过严格科学的精心护理,提高疗效结果,现将观察、护理的研究结果分析如下

  • 标签: 口服液 疗效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