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成分输血在治疗慢性贫血患者时的临床治疗效果,探究其临床上的治疗意义。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1月到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慢性贫血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0人,选择一组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的输血治疗,另外一组作为观察组,进行成分输血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0%,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2.0%,差距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分性输血在治疗慢性贫血患者时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相对于传统法的常规治疗方法有着更高的有效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慢性贫血 成分输血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护理的重要意义,寻找更合适的心理康复办法。方法我院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间来我院治疗的160例乳腺癌术后的患者,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的8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措施,观察组的8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特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观察对象临床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比对照组恢复情况要好,满意度更高,治疗后生活质量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他们刚入院时的和心理护理之后的SAS、SDS、和生存质量量表进行对比,发现心理护理后评分明显下降,可见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等负性情绪在心理护理干预下,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患者的康复就有一定的促进意义,值得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乳腺癌的护理 应用意义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四肢长骨骨折护理中的应用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至2014年所收治的50例四肢长骨骨折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平均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护理对四肢长骨骨折患者效果良好,可有效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早日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意义与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所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程度与生命体征变化。结果经护理措施的实施,观察组护理的满意程度、生命体征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学分析,存在着P<0.05的差异,在统计学中具有分析意义。结论针对脑梗死的患者而言,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具有较好的效果,提升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可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优质护理服务 脑梗死患者 护理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义。方法病例来源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0月住院接受治疗的8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分组方法不透光法。83例患者分为药物组和药物+高压氧组两个组别。药物组以药物利培酮治疗;药物+高压氧组在药物组基础上增加高压氧治疗。观察指标(1)精神分裂症状改善率;(2)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PANSS量表阳性、阴性症状和总分的差异。结果(1)药物+高压氧组相比于药物组精神分裂症状改善率更高,X2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2)治疗前两组PANSS量表阳性、阴性症状和总分相似,t统计处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药物+高压氧组相比于药物组PANSS量表阳性、阴性症状和总分改善更显著,t统计处理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阳性、阴性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精神分裂症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服务方式及应用义。方法以我院2014年4月-2016年5月股骨颈骨折患者66例为对象进行分组。I组行常规护理服务方式,II组行舒适护理服务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术后疼痛评分、SAS评分、住院时间;患者股骨颈骨折手术并发症的差异。结果II组跟I组比较,护理舒适度更高,P<0.05;II组相较于I组术后疼痛评分、SAS评分更低,住院时间更短,P<0.05;II组相较于I组股骨颈骨折手术并发症更低,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患者护理中的舒适护理服务方式效果确切,可提升患者舒适度,减轻其焦虑感和疼痛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股骨颈骨折患者 舒适护理服务方式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义。方法试验对象我院近2年收治的8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患者分组方法随机数字表法。80例患者分为西医常规组和中西医结合疗法组两个组别。西医常规组以咪唑斯汀口服;中西医结合疗法组在西医常规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所有患者均以常规药物局部外用,疗程为4周。观察指标(1)总有效率;(2)安全事件发生率;(3)患者皮损、瘙痒退去时间的差异。结果(1)中西疗法组相比于西医常规组总有效率更高,X2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2)两组无严重安全事件发生,X2检验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3)中西疗法组相比于西医常规组皮损、瘙痒退去时间更短,t检验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在特应性皮炎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确切,可促进皮损、瘙痒消退,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西医结合疗法 特应性皮炎 应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特需病房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意义。方法选择的对象是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所收治的75例特需病房患者,将收治的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和优质组。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优质组运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1)护理质量总体满意率;(2)病房环境、护士服务态度、服务能力评分。结果(1)优质组患者护理质量总体满意率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2)优质组病房环境、护士服务态度、服务能力评分显著比常规组高,P<0.05。结论特需病房护理中优质护理的运用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病房环境,改善护士服务态度,提升其服务能力,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特需病房护理 优质护理 运用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意识的价值,为手术室护理管理奠定基础。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6月-2016年2月期间的手术患者,随机抽取380例作为本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管理模式,并对比其效果。结果经评估两组患者风险因素的认知及发生情况发现,经风险意识管理护理模式的试验组认知率及发生率的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且应用风险意识管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4.2%,182/190)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的对照组(17.4%,157/19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过程中,应用风险意识可显著增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可有效提升护理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应广泛推广。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 护理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感恩,既可以被看成是性格的一部分,也是一种可以培养的习惯,更是一种社交技能。在现代社会里,作为爸爸应该如何培养孩子的感恩意识呢?在如今的很多孩子眼里,父母的含辛茹苦似乎成为理所当然,老师的挑灯夜战仿佛变得无足轻重,别人的倾力相助早已无须感激涕零。从道德层面来看,这是由于缺乏感恩之心所导致的结果;从心理层面来看,这些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典型表现。

  • 标签: 感恩意识 社交技能 道德层面 心理层面 家庭氛围 家庭文化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护理干预在高压氧治疗意识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进行高压氧治疗意识障碍的患者一共有86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给予对比。结果治疗以后,试验组患者的总体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高压氧治疗意识障碍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相关症状明显减轻,使治疗效果进一步提高,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高压氧 意识障碍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应用风险意识的效果。方法以2015年10月份至2016年3月份这半年来本院84例手术患者,将这84例患者按照根据随机分配的原则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护理干预,在观察组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应用风险管理,对对照组患者不采用风险管理的办法,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护理风险发生率为4.8%,在对照组患者中,护理风险发生率23.8%,两组患者护理风险发生率比较,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强化风险意识,可以有效地降低手术室风险的发生,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 标签: 风险意识 手术室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的手术室护理人员3名,对所有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管理,然后比较3个护理人员经风险意识管理前后的出错率及满意度。结果3名护理人员经过风险意识管理后的出错率低于未经风险意识管理前的出错率;3名护理人员经过风险意识管理后的满意度高于未经风险意识管理前的满意度,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风险意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中,护理质量提高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管理 风险意识管理 效果
  • 简介:近年来,过敏疾病高发,但公众对过敏疾病的认知薄弱,仍然存在着很多“隐形”的过敏患者。为此,在7月8日第十二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之际,西安杨森举办了一系列过敏疾病患者教育及公益活动,旨在普及过敏性疾病的知识和增强诊疗意识

  • 标签: 过敏疾病 患者教育 诊疗 过敏性疾病 公益活动 西安杨森
  • 简介:摘要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医院各部门医疗用品的回收,清洗,包装,灭菌,发放等工作,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各种病原体最集中的场所,供应室工作人员为医源性感染的高危人群,工作人员每天都会接触到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物品,随着艾滋病,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性病,结核病等患病率的上升,新病毒H6N6,H7N9,埃博拉的出现,威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健康的潜在危险也日益增多,因此,加强护士的职业危害意识很有必要。

  • 标签: 基层医院 消毒中心 职业危害 意识提高
  • 简介:目的:了解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防护意识及行为现况,为进一步加强医学生职业防护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某医科大学2015届临床实习结束返校的医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实习期间共发生职业暴露385例,职业暴露发生率为42.31%(385/910),职业暴露者以护理学专业人员为主(190名)。358名(39.34%)医学实习生能够认知自身保护性抗体(乙肝表面抗体);不同专业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发生率、自身保护性抗体认知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共222名(57.66%)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次数>1次,暴露环节以诊疗操作为主(45.45%),暴露场所以病房为主(32.21%)。职业暴露后,46.75%的医学实习生第一反应表现为紧张,35.06%表现为担心,18.18%出现严重心理反应,仅14.03%医学实习生寻求他人支持帮助。结论医学实习生对职业防护意识认知不足,应加强其职业防护教育,增加职业防护意识,关注职业暴露后的心理行为。

  • 标签: 医学生 实习 职业防护 职业暴露 教育
  • 简介:摘要探讨主动服务意识在提升住院患者满意度中毒作用。方法通过转变观念,关爱护士,以情激能,建立激励机制,加强素质教育来提高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结果护理人员主动服务意识显著增强,病人的满意度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 标签: 服务意识 满意度
  • 简介:随着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信息化建设已上升为国家战略,近期我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举措出台的数量之多、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完善行政推进机制,加快区域信息平台建设,深化业务领域信息化应用,积极开展惠民便民服务,全省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正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目前省级人口健康云平台纳入省政府“政务云”统一管理,济南、青岛等14市启动了市级平台建设,安丘、乐陵等20个县(市、区)级平台基本建成。全省二级及以上医院普遍实现了信息化管理。

  • 标签: 信息化建设 人口健康 信息化管理 信息平台 便民服务 统一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大学生患龋情况及防龋的意识和行为的状况,为预防龋齿提供科学依据和临床指导。方法选取长沙市五所高校2500名学生进行口腔检查并同时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并进行结果分析。结果大学生龋患率为58.92%,患龋率女生(44.58%)低于男生(70.16%)。大学生防龋意识和行为在性别也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男生防龋意识和行为低于女生;患龋齿的人(患病组)与未患龋齿的人(正常组)防龋意识和行为有显著差异(P<0.05),患病组防龋意识和行为比例高于正常组。在分析患病组与正常组家庭因素对患龋齿的影响上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大学生防龋意识和行为关键在于日常卫生习惯,专业护齿意识与行为未达到要求,需要加强口腔防龋相关知识教育。

  • 标签: 大学生 防龋 防治 宣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血管专科医院护士改善意识调查的问题并进行分析方法对128位心内科护理人员进行改善意识问卷调查并提出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果服务问题安全问题,质量问题,是我院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员应该关注并改进的问题结论将改善意识调查表中所存在的问题反馈到相关委员会及科室进行分析,反馈。采取相应护理对策。

  • 标签: 改善意识调查表 护理问题 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