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外来器械是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植入物是放置于外科操作造成的或者生理存在的体腔中,留存时间为30d或者以上的可植入型物品。目前外来器械存在的问题及管理难点有器械周转快;缺乏相应的管理细则;医院管理有难度;清洗人员不固定;清洗环境、硬件、清洗剂不具备;器械包装方面超大、超重、无器械筐;租凭公司通常不能提供消毒灭菌参数,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等。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 标签: 外来器械 管理
  • 简介:摘要随着病案管理相关法律法规的出台,病案资料复印服务也成为病案室对外服务的一项日常工作,由于受法律的约束和医院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病案复印工作中为了维护医患双方的利益时而发生纠纷,为了更好地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本文通过分析我院病案复印工作中容易引发纠纷的四种情况,提出必须制定病案服务宣传体系,建立多种渠道服务方式,加强病案管理等方法,优化病案服务质量。

  • 标签: 病案服务 存在问题 优化方法
  • 简介:摘要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患者对医疗中存在的风险性也开始有潜在的认识。由于外科护理中呈现的风险性不断增多的局面,给我们从事外科护理的工作人员带来很大的压力。我们通过分析外科护理中的潜在风险,得出使外科护理学科更加科学化的方法及对外科护理方面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就现阶段我国外科护理工作中出现的潜在风险提出相应措施。

  • 标签: 外科护理 潜在风险 措施 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采取2013年8月份至2014年7月份直接本院108例行外科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108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4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两组患者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54例患者采取护理干预后,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有3例(5.56%),而对照组54例患者术后出现疼痛的有11例(20.37%),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相比,差异较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外科手术患者术后采取护理干预后,能有效地降低疼痛的发生率,促进患者的健康,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护理干预 外科手术 疼痛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外科患者临床行优质护理的效果及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强化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纳入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外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分层法将其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所有患者的治疗方式均相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来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以及SCL-90得分。结果两组患者在入院24小时内的SCL-90得分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无异议,P>0.05;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以及SCL-90得分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外科患者进行临床护理时,优质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其治疗效果,为患者的预后以及康复奠定良好的基础。

  • 标签: 外科患者 优质护理 心理状态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外科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70例外科手术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加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和对照组(仅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将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术后0级疼痛率(48.6%)明显高于对照组(17.1%),实验组II级、III级疼痛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51.4%),差异对比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有助于患者尽早康复。

  • 标签: 外科手术 综合护理干预 术后疼痛程度 影响分析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480-01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病人护理满意度的变化。方法发放问卷调查表来调查在开展品管圈活动前后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由本病区8位护理人员组成品管圈,采用头脑风暴法及甘特图法分析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解决。结果品管圈活动可发现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重要问题,品管圈活动后住院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结论品管圈活动是提高外科住院病人护理工作满意度的有效方法。

  • 标签: 品管圈 外科住院病人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康复护理在肺癌放疗患者中应用的效果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方法将48例肺癌放疗患者通过随机的方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的患者人数都是24人,对照组在护理的过程中采用的是最为普遍的常规放疗护理方法,而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还进行康复护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对两组病人的身体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了康复护理以后,其生活质量有了显著的提升,同时不良反应出现的几率也要比对照组低。结论康复护理方式对肺癌放疗患者病情的康复以及患者整体生活质量的提高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在今后的肺癌放疗患者护理工作中可以大面积推广。

  • 标签: 肺癌 放疗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完善手术室外来手术器械的管理流程。方法实行器械准入制,器械实行预约、核对、签收、清洗、检查、包装、灭菌、登记等规范化流程管理。结果2010年12月-2013年04月供使用了382例次骨科外来器械,均未出现因器械原因导致的手术感染。结论该流程管理,既保证外来手术器械准入,及时到位,又确保了手术是外来器械的灭菌质量,有效防止了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了手术的安全和及时进行。

  • 标签: 手术室 手术器械 消毒灭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病例来源为我院2014年2月-2015年7月100例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组,暗示组患者应用正性暗示护理,常规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观察术前、术中患者心率、血压的变化,并对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进行对比,出院前调查患者满意评分。结果两组术前心率、血压差异不显著(P>0.05);术中常规组心率、血压变化幅度大于暗示组(P<0.05)。暗示组术后12小时、24小时VAS评分明显比常规组低(P<0.05)。暗示组满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正性暗示护理对外科手术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大,有利于减轻术中应激和术后疼痛感,降低对术中心率和血压的影响,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值得推广。

  • 标签: 正性暗示护理 外科手术患者 术中应激反应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9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开颅血肿清除术手术方法,治疗组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GOS)以及血肿清除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的GOS评分以及血肿清除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对外伤性颅内血肿的患者进行治疗,具有创伤小,清除效果好,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较高的特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微创 血肿清除 外伤 颅内出血
  • 简介:摘要人工耳蜗是一种可以帮助重度听力障碍者恢复听力和语言交流能力的生物医学工程装置。人工耳蜗植入术后的言语识别能力已成为影响患者言语功能的关键环节,本文主要从汉语特殊的发音、音韵结构、学习方法、汉语拼读规律来分析汉语言语识别方法,从临床角度理解汉语语言康复面临的问题和展望,并为其听觉言语康复训练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人工耳蜗术后 汉语听力 言语识别能力 康复
  • 简介:中图分类号R3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624-01摘要目的探讨案例模式教学在人体解剖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2013届和2014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作为本文研究对象,2013届学生未将案例教学模式引入人体解剖教学中,2014届学生人体解剖教学中引入了案例教学模式,观察不同教学模式学生的教学满意度、考试成绩及自我评价。结果2014级学生教学满意率及考试成绩均明显优于2013级学生,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级学生创新精神、再学习能力等自我评价优良率均高于2013级学生,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案例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人体解剖考核成绩,提高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度及自我评价。

  • 标签: 案例教学模式 人体解剖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TBL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在我校临床医学专业随机抽取四个班,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实验组采用TBL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能力。教学结束时对两组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及期末成绩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学生的学习态度有明显改善,学习能力也明显提高。在客观成绩上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主观成绩上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BL教学模式在病理教学方面的应用,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教学效果明显好于常规教学法。

  • 标签: TBL 病理学 教学
  • 简介:摘要本文对PBL教学法在口腔教学中的应用进行初步研究,阐述了PBL教学法的特点及其优势等,以期为以后的PBL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教学 PBL教学法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