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内分泌科护理安全隐患分析与管理对策。方法分析内分泌科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健全和完善各项护理安全质量监控制度。结果排除了隐患,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使护理安全管理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切实为患者提供了放心、满意的优质服务。

  • 标签: 内分泌科 护理安全隐患 管理对策
  • 简介:摘要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合理使用正确计量合格药物时所引发的不期望药效及有害作用。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人们的自我健康意识的不断加强,人们以及社会也越来越关注药品不良反应对身体健康带来的危害。本文重点研究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管理及用药安全策略。

  • 标签: 药品不良反应 监测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医疗机构神经内科护理的常见问题分析思考,提出能够解决的有效方法的研究。方法随机择取我院近期一年内入院治疗的神经内科患者治疗护理后的在案记录,针对问题寻找解决方法。结果通过神经内科患者入院治疗护理阶段中产生的设备安全,意识薄弱,制度疏漏,沟通不当等问题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能够明显降低治疗护理所带来的隐患度,提高了患者的信心和满意。结论采用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是对神经内科治疗和护理的重点,预防措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推荐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安全隐患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医院HIS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对保护医院HIS系统安全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医院HIS系统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比较其前后的信息安全性。结果系统管理员工作量减少,备份效率得到提高,更科学,更高效。结论HIS系统是医院诸多系统中最关键的部分,数据的备份和恢复工作能够有利于信息系统的安全运作,避免意外损失发生,且能够明显的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数据安全

  • 标签: 医院信息系统 数据恢复 数据备份 数据库
  • 简介:摘要餐饮消费环节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最末端,由于饮食习惯的多样性、食物链的复杂性和安全风险的累积性等特点,所以餐饮业食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中之重。

  • 标签: 餐饮业食品安全 加工环节 抽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在护理安全管理中作用。方法将2009年6月-2012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外科、口腔颌面外科、肛肠外科、肿瘤科、手术室及重症医学科等部门进行住院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后两年采用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方案,比较此方案实施前后,试点科室的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文书不良率、患者满意度、病历达标率以及护理人员考核评分等指标。结果通过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相较于实施前,示范科室护理缺陷发生率、护理文书不良率显著降低,(P<0.01);患者满意度调查、终末病历达标率以及护理人员专科理论成绩和基础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提高,(P<0.01)。结论构建护理安全文化、实施前馈控制,可以有效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护理安全文化 前馈控制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利凡诺在中晚期死胎引产的应用。方法用回顾性资料分析的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5年间在我院因胎死宫中选择利凡诺引产的妊娠中晚期高危孕妇52例为观察组,以正常妊娠利凡诺引产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以期从中总结取经验教训。结论利凡诺用于中晚期死胎引产中是安全高效的,选择安全高效的引产方式能保证孕产妇生命安全,降低孕产妇死亡率。

  • 标签: 中晚孕死胎 利凡诺 引产
  • 简介:摘要目的提高五官科的整体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得到良好护理。方法分析五官科病房的不安全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管理监控因素,针对性提出加强业务学习、病房规范管理、道德教育、法制观念及等防范干预措施。结果护理事故明显减少,患者满意率增加,护理质量明显提高。结论分析护理不安全因素,针对性防范干预是提高五官科护理质量的关键。

  • 标签: 护理 五官科 不安全因素 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出血内科治疗手段及安全性。方法:收治上消化道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均42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护理方法,A组给予内镜静脉曲张硬化术治疗方案,设A组为试验组;B组采用三腔二囊气囊压迫止血,设B组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两组经不同治疗方式后的临床影响。结果:A组术后止血效果明显强于B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内镜静脉曲张化术比三腔二囊气囊压迫止血术效果好。

  • 标签: 上消化道出血 内镜静脉曲张硬化术 三腔二囊气囊压迫 预后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使用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300名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一组为对照组。并对两组进行包括医护人员的给药方法和途径,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映进行研究。探讨医护人员如何对肿瘤患者的用药安全进行防护,分析如何保护患者的用药安全。结果根据调查结果显示,有效的给药方法和途径,对预防肿瘤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有很大的帮助。调查显示,实验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用药的不良反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大对肿瘤患者安全给药用药对预防用药后出现不良反应有很大的帮助。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医护人员以及患者的安全用药宣传工作。

  • 标签: 肿瘤药物 安全使用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本研究为单盲、对照的临床实验,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34名,来氟米特用量为10mg/日,对照一组40人次,来氟米特用量为每次20mg/日,对照二组30人次,予硫酸羟氯喹每次0.2,2次/日,总疗程24周。在0、24周进行疗效和安全性评估。以美国风湿病学会(ACR)疗效指标;疼痛目视模拟测试表(VAS)评分;患者对自身健康状况的总体评估(PGA);医生总体评价;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为疗效指标。结果所有患者病情均有改善。24周时对照一、二组与治疗组三组的ACR20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0.735、0.25)。ACR50比较(对照一组与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0;治疗组与对照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ACR70比较,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分别=0.696、0.144)。0、24周时对照一组与治疗组间VAS(分别为P=0.036、0.1865)、PGA(P=0.079、0.4219)、TJC(P=0.1243、0.384)、SJC(P=0.6225、0.1933)、医生总体评估(P=0.04、0.3783)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照二组与治疗组间ESR(P=0.018)、VAS(P=0)、PGA(P=0.029)、TJC(P=0)、SJC(P=0.307)、医生的总体平价(P=0),除SJC外其余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三组分别有17例、7例、14例不良反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423)。结论老年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应用来氟米特治疗后,疗效无减低,且副作用较对照组无明显增加,安全性强,在临床工作中可广泛应用。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老年患者 来氟米特 安全性 疗效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进行一切护理活动的基础前提,是护理质量的核心,安全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中之重。护理工作中的一些细节问题往往是不安全的隐患,提高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预警护理差错发生的细节,有效的培训和引导,及时评价和考核,对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减少和避免发生护理不良事件和医疗纠纷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安全 安全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护理安全是护理管理中的重点工作,没有安全的护理,再好的护理工作都是纸上谈兵,所有的努力都会因安全工作不到位受影响,再好的结果也得不到上级领导和同仁的认可,护理安全是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没有安全的护理,就谈不上高质量的护理,更谈不上一切为病人,落实不好以人为本的服务宗旨。

  • 标签: 护理安全 护理管理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浅谈公共卫生安全保障。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公共卫生服务作为公共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形成政府、公共服务提供者和个人三者统一和谐的关系。

  • 标签: 公共卫生 安全保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高龄患者髋部手术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的安全性。方法随机选取接受髋部手术的40例老年患者,并分别称采用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手术的20例患者为观察组,而采用常规麻醉手术的20例患者为对照组。麻醉一段时间时间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前后所产生的心率、平均动脉压、血氧饱和度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麻醉起效的时间以及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一段时间麻醉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后平均动脉压以及心率都明显低于麻醉前,观察组麻醉起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小剂量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应用于高龄老人髋部手术的患者,是高龄老人患者髋部手术理想的麻醉方式。

  • 标签: 安全性 罗哌卡因 小剂量 髋部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研究艾司西酞普兰与氟西汀治疗躯体形式障碍(somatoformdisorder,SD)的临床疗效和药物的安全性。方法将48例S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口服氟西汀治疗,观察组患者口服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4、6周,采用Hamilton抑郁量表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患者的临床疗效和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第1、2、4、6周HAMD量表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6周后,对照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41.67%和91.67%,观察组分别为45.83%和87.5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TESS量表评分均逐渐下降,但各时段两组差异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患者均可忍受。结论艾司西酞普兰治疗SD的临床疗效显著,且与氟西汀相当,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用药安全,但艾司西酞普兰起效比氟西汀更快,更能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艾司西酞普兰 氟西汀 躯体形式障碍 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