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6 个结果
  • 简介:连日来,四川汶川大地震灾情牵动着我市广大市民的心。灾情发生后,市献血办、市中心血站的几部热线电话铃声不断,市民纷纷要求献血,为灾区人民奉献一片爱心。仅14日,就有471人献出176600毫升热血,创我市单日采血历史新高。由于血液保存期短且储存容量有限,为保护好广大市民的献血热情,同时又科学有序地采供血液,市献血办、市中心血站已积极做好社会团体和个人献血的预约登记工作。至5月20日,共有60多家社会团体和个人预约献血近8000人次。

  • 标签: 市民 灾情 爱心 血液保存期 血表 中心血站
  • 简介:7月18日,在台儿庄区马兰屯镇卫生院,廖巷村62岁的农民陈玉之欣慰地领到了3484元的新农合大病二次补偿金。当日,该区新农合二次补偿发放工作启动,全区共有4642参合农民可以享受新农合二次补偿,发放补偿金达190余万元。

  • 标签: 二次 镇卫生院 发放工作 补偿金 台儿庄 农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培训居民心肺复苏技能的方法与意义。方法抽取我社区居民400例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并采用调查问卷比较其培训前后的心肺功能复苏的掌握情况。结果培训前该组居民的心肺复苏知识的知晓率普遍较为缺乏,培训后其在理论成绩及在心跳骤停的判断、气道打开方法、胸外心脏按压部位的操作方面与培训前相比呈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心肺复苏技能培训有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急救技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 培训 技能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梧州市市民心理健康与社会支持系统的关系,了解何种性格的人最善于利用社会支持,了解何种性格的人主观支持与客观支持率高。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梧州市500名市民进行调查。结果各因子分>2分的均视为心理健康水平欠缺如强迫、抑郁、人际关系、敌对、焦虑等因子,而这些因子分偏高的人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的评分之和均低于正常因子分的人,也就是说,所有的因子得分、总均分都与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三个维度呈负相关。结论凡心理健康水平欠缺的人,其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及对社会支持的利用度均低于心理健康水平正常的人。假如在人群中开展心理干预策略,是需要将这一小部分人列为给予关注及必要时进行筛查的对象。

  • 标签: 市民 心理健康 社会支持系统
  • 简介:60岁是人生的一个分水岭。不仅职业生涯即将结束,身体状况的下滑也在提醒我们,衰老开始微妙、安静地降临。哈佛大学医学院老年病学肯尼思·米纳克博士表示,衰老其实是一个“救命”过程。

  • 标签: 退休前后 衰老 哈佛大学医学院 大修 职业生涯 身体状况
  • 简介:它传递的价值不仅仅是解决了一些英雄的燃眉之急,它传递的是政府、是采供血机构的温隋,传递的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信心,这种温情和信心必将会转化成一种力量,一种“我乐意,我光荣,我幸福”的奉献力量……

  • 标签: 无偿献血者 基金 工程 采供血机构 传递 信心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认知及需求状况,为有效地普及社区居民心肺复苏培训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及实践指导。方法以问卷调查法,对长春市城区5个社区300名居民进行心肺复苏认知及需求随机抽样调查。结果长春市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相关知识知晓率较差,除外医护人员,有54%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家属需掌握心肺复苏术,29.3%社区居民认为心血管病人本人也应掌握该技术,另有7.7%、6%、3%的居民认为学生、工人、职员也应该掌握该技术;48.7%社区居民希望通过专业医护人员指导获得培训,希望通过电视、网络、报刊、广播及其他途径获得心肺复苏知识居民分别为21.3%、14%、8%,7%,1%。结论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亟待普及,应多方式多渠道大力开展社区居民心肺复苏知识与技能的培训。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知识 认知与需求现状
  • 简介:目的探究影响皖西农村地区留守村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因素,为该地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整群抽样安徽六安市的3个乡镇共18个行政村的40~70岁留守居民。现场调查分为问卷和体格检查两个部分,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内容;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身高和体重等内容;数据录入使用软件EpiData3.1,数据处理分析使用软件EXCEL2007和SPSS16.0,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共调查居民4040人,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醉酒史、饮食偏咸和常吃腌制食品对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饮食偏咸、饮食不规律和常吃腌制食品是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而增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要重视对其他可能危险因素的探究。

  • 标签: 农村 疾病 流行病学方法
  • 简介:近日,乳山市卫生计生局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走访慰问和帮扶牧助“送温暖,送关爱”活动。市卫生计生局主要负责人及党委成员来到乳山市乳山口镇院前、大孤山镇南口、冯家镇观上冯家、乳山寨沙沟、午极镇于家疃、育黎西纪村等村,开展走访慰问计生特困家庭活动,为全市60户计生特困家庭及时发放人口关爱基金3万元。

  • 标签: 计生局 乳山市 卫生 特困家庭 负责人
  • 简介:10月23日至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审议《食品安全法(草案)》。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锡荣在有关食品安全法草案修改情况的说明中指出,三鹿牌婴幼儿奶粉事件发生以后,社会上对食品安全法更加关注。法律委、法工委着重就法律制度上如何预防和处置这类重大食品安全事故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在草案二次审议稿基础上作了有针对性的修改,主要修改内容包括以下8个方面:

  • 标签: 安全法 食品 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婴幼儿奶粉 主任委员
  • 简介:目的通过研究气象因素对心血管疾病死亡风险的影响,为患病居民提供应对气候变化的针对性预防措施,从而帮助患者有效延长存活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的方法收集资料,分析南京城区2003-2007年气候变化对居民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影响。分析各气象因素与疾病日死亡人数的相关关系,并进行曲线估计分析。结果南京市区2003-2007年居民心死亡人数有所上升,但死亡率无上升趋势(X^2趋势=3.71,P=0.054)。夏季,当日最高温度高于32℃时,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增加(Z=9.24,P=0.001);冬季,随着日最低温度的降低,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逐渐增加,但是没有死亡人数明显增加温度转折点。平均气压与之呈正相关(r=0.27,P=0.001);相对湿度(r=-0.04,P=0.001)、降水量(r=-0.12,P=0.001)与心血管疾病死亡呈负相关。结论夏季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明显增多的日最高温度的临界值是32℃,低气压、潮湿的环境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

  • 标签: 气象因素 死亡率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南园街道所管辖的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识别居民的心理问题,提出切实有效的干预措施以改善居民心理健康状况,落实社会心理服务工作。 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自愿填写网络自陈式问卷的形式,对南园街道管辖的3493名社区居民施测9条目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Patients’Health Questionnaire Depression Scale-9 item,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7,GAD-7),失眠严重指数量表(Insomnia Severity Index,ISI) 来评估社区居民的抑郁、焦虑、失眠状况。 结果 正常组、轻度抑郁组、中度抑郁组、中重度抑郁组和重度抑郁五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及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组、轻度焦虑组、中度焦虑组和重度焦虑四组之间在性别和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正常组、轻度失眠组、中度失眠组和重度失眠四组之间在性别、年龄及不同社区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18-30岁人群抑郁、焦虑、失眠的四种共病率均≥59%,且该年龄段占据了各类心理问题的绝大多数。 结论 深圳市福田区南园街道社区居民心理问题可能与年龄、性别有关。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理健康 现况 干预 深圳市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社区居民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病率与死亡率的相关性,为城市居民慢性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乌鲁木齐市燕南社区城市居民心血管系统患病率与死亡情况进行调查。结果2012年燕南社区居民NCD患病率为24.34%,其中心血管疾病的患病率在整体NCD患病率中占60.51%。死亡率方面,居民NCD年均死亡率为561.61/10万,其中心血管患者死亡率为363.39/10万,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在整体NCD死亡率中占64.71%,非心血管疾病的NCD患者死亡率为35.29%,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近年来心血管系统疾病患病率和死亡率在整体NCD患者中占首要位置并有逐年升高的趋势,这一结论对我们今后预防以及调整NCD策略,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 标签: NCD 心血管疾病 患病率 死亡率
  • 简介:摘要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建构对于维护居民心理健康、维护社区稳定、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南省三亚市社区居民的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在切实把握该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建构三亚及海南城市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意见与建议,期望能从“健康城市”这一角度为国际旅游岛建设国家战略的有效实施和海南“绿色崛起”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依据。

  • 标签: 城市社区 心理健康服务体系 海南三亚 问题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