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临床运用中护理的作用。方法对25例II型糖尿病患者进72h的动态血糖监测。同时进行健康教育和护理。结果25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没有不良反应,均获得完整数据。结论加强对Ⅱ型糖尿病患者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知识的健康教育和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的监测,并且获得完整可靠的血糖数据。血糖监测是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手段,24h血糖监测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逐渐应用于临床,并且在指导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取得较好的效果。它能全面、客观的反映患者各时段血糖水平,通过CGMS提供患者血糖信息,可发现无自觉症状的反复低血糖发作、黎明现象和高血糖的峰值,还可根据患者的血糖波动类和走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运动时间、饮食指导,使糖尿病综合管理更加具体化,大大减少糖尿病各种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本科于2010年6月~2012年6月先后为25例Ⅱ型糖尿病患者使用CGMS,现将其方法及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血糖监测在血糖波动较大的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动态血糖监测仪对糖尿病患者进行24h~72h昼夜血糖监测。结果能够充分了解患者血糖波动情况,有效发现低血糖。结论动态血糖监测仪携带方便,操作简单,能有效解决糖尿病治疗中血糖监测盲点问题,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动态血糖监测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动态心电图在心律失常患者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250例,将其分为观察组125例和对照组1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采用动态心电图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监测的检出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常规心电图监测的检出率。结论动态心电图监测能够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心律失常患者的心电变化,能够有效降低心律失常患者出现猝死情况,具有重大的临床治疗价值,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患者 动态心电图 监测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的动态监测对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收入ICU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78例,治疗后根据预后情况分为存活A组和死亡B组,分析比较两组生化指标和死亡危险性。结论A组降钙素原水平呈进行性下降趋势,B组降钙素原进行性上升,但两组患者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无明显差异,第5、7天B组的死亡危险性明显高于A组。结论动态检测血清降钙素原可有效判断ICU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的严重程度和评估预后,灵敏度高、特异性强。

  • 标签: 降钙素原 老年重症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随机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诊治的118例高危孕妇,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9例,给予对照组胎心监护进行诊断,给予研究组应用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进行诊断,记录并分析两组相关情况。结果诊断后,研究组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羊水污染率发生率都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心监护在高危孕妇的胎儿窘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更加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动态监测脐动脉血流 胎心监护 胎儿窘迫
  • 简介:北京市:社会办医指南发布医师开诊所须5年以上临床经验北京市卫生计生委近日发布了《北京市社会办医指南》,明确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乡镇和村除外)设置举办诊所的人士应具备几个条件,包括取得医师以上职称、在医疗机构连续从事5年以上同一专业的临床工作等。此外,医疗机构的设置必须符合北京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和医疗机构基本标准,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

  • 标签: 医疗机构设置规划 卫生行政部门 医改 社会办医 临床经验 北京市
  • 简介:上海市:首个非盈利性三级医院的医改“破冰之旅”上海近年来社会资本办医最大项目--上海远大健康城在青浦奠基启动.最快3年后投入使用。未来的这个完全由民营资本按非盈利性三级甲等医院标准打造的医院位于青浦徐泾镇.

  • 标签: 医改 三级甲等医院 三级医院 上海市 社会资本 民营资本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高血压是最常见社区常见慢性病之一,它正在慢慢的吞噬着越来越多人的健康和生命,作好高血压的监测,并实施切实可行的治疗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高血压 社区 慢性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AEEG对癫痫诊断的价值。方法对84例癫痫患者进行24小时AEEG检测,以了解AEEG对癫痫诊断的价值。结果癫痫患者AEEG异常率及痫样放电异常率高结论AEEG对癫痫诊断与发作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均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的全面分析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为远程医疗长效有序发展提供建议。方法采用环比增长率和平均发展速度相结合的方法对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进行分析,更加清晰地反映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发展动态变化趋势,更好地预测新疆地区远程医疗会诊未来需求量。结果远程医疗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绝对增长量每年2000人次以上,发展速度不平衡,每年的环比增长率在13.9%-59.9%之间浮动,预计到2018年远程会诊量可达58211例;全疆各地区会诊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会诊量增量变化不一,发展速度差异明显,提示距离乌鲁木齐越远的地区对现代信息远程技术的需求越大,远程医疗会诊量也越大;远程会诊学科需求量也有明显差异,与新疆地区疾病谱呈正相关,与新疆地区常见病、多发病中疑难危重病种的分布也呈现显著的相关性。讨论新疆地区各级医院对远程医疗的需求日益增加,远程医疗的发展只有走向常态化、规范化和有序化内涵建设之路,才能将远程医疗成果广泛转化应用与临床实践,真正体现远程医疗价值和效益。

  • 标签: 远程医疗 远程会诊 环比增长率 平均发展速度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环氧乙烷灭菌器及处理的物品灭菌质量。方法采用生物监测方法,观察了解环氧乙烷灭菌的效果。结果共监测样本365份,合格361份,合格率为98.90%。结论环氧乙烷灭菌设备存在灭菌失效的可能性,加强生物监测可确保灭菌质量。

  • 标签: 环氧乙烷 灭菌物品 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和分析癌症晚期疼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7月份到2014年7月份接收的40例癌症晚期疼痛患者为主要对象,同期选择我院接收的40例癌症晚期不伴疼痛患者为对照组,依次对两组患者进行24h长程12通道心电图记录,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情况。结果在Holter异常、窦速、室上性心律失常、室性心律失常、ST-T改变比较上,实验组发生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即数据资料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癌症晚期疼痛患者存在一系列的心脏应激性反应,动态心电相比不疼痛患者存在明显异常,医师需要及时给予治疗,防止心脏受损。

  • 标签: 癌症晚期 疼痛 动态心电图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老年心悸病人的动态心电图变化,研究其相关因素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心悸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并设60例健康的老年人为对照组。观察两组动态心电图变化,分析心悸与心律失常及心率变异性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SDNN(24h内全部窦性R—R间期标准差)及SDANN(24h内每5min窦性R—R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值降低(P<0.05),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心律失常的检出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律失常与心率变异性时域测值关系显示rMSSD(24h内全部相邻窦性R—R间期差值均方根)增高,SDNN、SDANN降低(p<0.01或P<0.05)。结论DCG检查能连续反映心电变化,分析其结果能对老年心悸的临床诊断、治疗和康复提供依据,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老年 心悸 动态心电图 心率变异性 心律失常
  • 简介:摘要医院存有大量致病微生物,极易造成医院感染,控制医院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切断传播途径。消毒供应中心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科室。灭菌质量直接关系到病人的生命和医疗安全。新型灭菌设备的使用,提高了消毒灭菌效果及质量,使消毒灭菌工作有了一个新的飞跃。但要达到可靠的消毒灭菌效果,除了设备因素外,还要求操作人员掌握消毒灭菌基础知识,熟悉设备的工作原理及操作规范,使其达到消毒灭菌的最佳效果。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消毒 灭菌 灭菌监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医院的消毒质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以降低医院感染率。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我院2010-2012年3年间消毒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主要检测项目有室内空气、物体表面、衣物人员的手、无菌物品、使用中消毒液、消毒内镜、灭菌物品和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等。结果2010-2012年3年间共采样4667份,合格4463份,3年平均总合格率为95.6%,其中2010-2012年每年的合格率依次为93.3%、95.6%、97.8%,可见我院的消毒质量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在各类监测项目中,室内空气的合格率为94.2%,医务人员的手的合格率为91.5%,物体表面的合格率为93.9%,紫外线灯强度的合格率为93.6%,使用中的消毒液合格率为98.3%,消毒内镜的合格率为98.5%,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9.7%。结论通过采取各项有效措施,消毒质量逐年提高,但医务人员手和物体表面的检测合格率仍偏低,需进一步加强管理。

  • 标签: 消毒质量 监测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动态心电图诊断心源性昏厥的临床价值进行讨论。方法将随机收取的我院100例心源性昏厥患者,进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通过某些诱因使患者昏厥发作,然后在详细的记录下发作的时间、昏厥次数、心电图变化等状况。结果100例患者中,有昏厥症的40例(40.00%)、出现了心律失常60例(60.00%)、两者的发作时间相同。全部的昏厥患者中,R-R间期>3.0s40次,其中发生昏厥15次,心室停搏<3.0s115次,均没有发生昏厥,两组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动态心电图治疗心源性昏厥,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性好、疗效好等优点,是非常有价值的,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心源性晕厥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62例阵发性房颤的动态心电图分析。方法选择我院自2014年6月~2014年9月期间,住院部所收治的阵发性房颤患者共计62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我院体检并确认无阵发性房颤症状的健康人6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设置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心动周期对应最大P波时限均值为(128.1±3.5)ms,最小P波时限均值为(87.5±3.1)ms,P波离散度均值为(49.2±0.7)ms,以上数据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阵发性房颤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测结果有特异性,检测具有无创性,安全性的特点,使用此种方式能够对阵发性房颤的始动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参考并应用。

  • 标签: 心律失常 心房颤动 心电图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予以分析,并观察动态心电图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法是对老年心律失常患者动态心电图进行分析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这种方法对我院自2013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40例心律失常患者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按照年龄段将老年人分为A、B、C组,A组老年人为60~69岁患者,B组老年人为70~79岁患者,C组老年人年龄在80岁以上,对比三组老年人的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分析其特点。结果从我院观察所得,C组以及B组老年人的心律失常检出率明显高于A组老年人,因此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病发心律失常的机率越高,而三组之间数据比较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偶发性早搏是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表现。结论随着年龄的增加爱,老年人病发心率失常的几率也随之增加,因此应该予以重视。

  • 标签: 老年患者 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特点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