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肾移植病人肺部感染护理、预防感染干预。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7年3月60例肾移植术后出现肺部感染患者做回顾性分析。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引起肺部感染,经治疗护理,没有出现异常情况,患者治愈出院。结论肾移植患者术后易发生肺部感染,对患者使用药物治疗,实施护理干预,可提升治疗效果。

  • 标签: 肾移植病人 肺部感染 护理 干预
  • 简介:摘要学校为人员密集场所,是传染病的重点预防场所。同时由于生活及卫生习惯养成的特点,冬春季为传染病的多发季节。本文以北京某学校的水痘疫情为个案,分析水痘的临床表现,尝试进行病因思考,并给予建议与对策。

  • 标签: 学校 传染病 病因思考 建议对策
  • 简介:摘要脑卒中具有较高的致残性,且死亡率高,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脑卒中的探究不断深入,脑卒中血管再生对脑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了解脑卒中血管再生的原理及机制可为临床治疗脑卒中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 标签: 联合康复治疗 脑缺血 血管再生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56例脑卒中癫痫的临床特点,为临床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的脑卒中发生癫痫的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6例脑卒中患者中,脑梗死后继发癫痫、脑出血后继发癫痫及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的患者在发作时间上互相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病灶部位比较,早发性癫痫皮层的发生率高于皮层下迟发性癫痫,且大病灶发生率高于小病灶,经比较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癫痫是脑卒中发生早期的常见并发症,以皮质部位为主,脑卒中癫痫发病与脑卒中类型、病灶部位、大小有一定的关系,对急性期有癫痫风险的脑卒中患者应注重预防,及时控制癫痫发作可提高生存率,改善预后。

  • 标签: 脑卒中 癫痫 临床特点 分析
  • 简介:摘要中风也称脑卒中,是中医学对急性脑血管疾病的统称,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发口角歪斜、语言不利而出现半身不遂为主要症状的一类脑血液循环障碍性疾病。由于中风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以及并发症多的特点,所以医学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症并列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其中脑卒中最常见的是缺血性中风,约占脑中风总数的60%~70%,发病后有很大一部分遗留后遗症,其中麻木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中风后遗症,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为以肢体麻木为主,伴有疼痛、针刺感、触电样感等肢体感觉异常。

  • 标签: 针灸治疗 中风后麻木 研究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镶牙口腔疼痛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64例镶牙口腔疼痛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这64例镶牙口腔疼痛患者中12例活动义齿,经义齿调磨取得满意效果;52例固定义齿,其中1例表现牙龈萎缩致牙髓刺激症状,予以局部脱敏治疗治愈,其余患者通过对症治疗、调改义齿痊愈。结论针对镶牙口腔疼痛患者而言,必须要把握患者临床表现,掌握其特异性形态,考虑到牙周粘膜、牙槽骨、基牙特点,强化临床早期检查,予以磨改或针对性治疗,以实现消除疼痛目的。

  • 标签: 镶牙 口腔疼痛的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脑梗塞患者溶栓的病情进行观察和护理,从而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脑梗塞患者的治疗制定更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的脑梗塞患者20例并进行溶栓治疗,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流程化护理,研究组采取改进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在病房停留的时间、溶栓药物成功进入血管的时间、溶栓率和总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均明显较好,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溶栓治疗脑梗塞中,要改进护理方法,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

  • 标签: 脑梗塞患者 溶栓 病情观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脑卒中抑郁和焦虑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3月--2017年3月收治的脑卒中抑郁和焦虑患者中,随机选取60例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护理组采用心理护理。结果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0%,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60%,且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以及躯体化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心理护理的脑卒中抑郁和焦虑患者,能够有效提升脑卒中抑郁和焦虑的治疗效率,同时也能够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脑卒中 康复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发生肩难产产妇在使用旋肩法助产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2014.6-2016.6收入84例发生肩难产产妇,用随机排列表法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42例采用旋肩法助产作为观察组,另42例采用屈大腿助产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病人实施不同助产方式对顺产成功率及并发症影响。结果在顺产成功率上,两组相比,观察组(100.00%)显著比对照组(85.71%)高(x2=15.390,P<0.05);在产妇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相比,观察组(2.38%)显著比对照组(11.90%)低(x2=6.835,P<0.05);在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上,两组相比,观察组(2.38%)显著比对照组(9.52%)低(x2=4.555,P<0.05)。结论采用旋肩助产法对发生肩难产产妇进行助产,不仅能减少新生儿及孕妇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有效提升顺产成功率,此方法值得应用与推广。

  • 标签: 肩难产 新生儿 旋后肩法 屈大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方法对于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意义。方法本文的调查研究对象选用的是我院骨科的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将12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至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治疗期间选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选用中医护理方法,进而比较两组患者的腹胀发生率并评价患者对相应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经中医护理腹胀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方法可显著降低胸腰椎骨折患者在治疗期间腹胀的发生率并显著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促进护理工作的发展。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腹胀 中医护理 护理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39例(45眼)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 标签: 眼球挫伤 屈光不正 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维生素 扩血管药物
  • 简介:1.本刊所发表的论文一般情况下必须有参考文献,应以作者亲自查阅和借鉴过的公开文献为限。参考文献除定义、法规、标准外,尽量引用近五年的文献。2.文献的作者3人以下一并列出;3人以上,写出3人,加",等"。正文引用文献的中国人名应使用全名,不得出现"许氏"、"王氏"等非规范写法;中医古籍人名应写出朝代和人名,如可写成"明代李时珍"。出版项中的出版地有多个时,只著录第一出版地。

  • 标签: 文后参考文献 著录规则 写作 引用文献 中医古籍 李时珍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临床检查和治疗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的方法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9例(45眼)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采用裸眼视力检查联合检影验光法检查损伤眼屈光情况,并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对症治疗屈光不正,观察分析检查结果和治疗效果。结果选取的39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屈光不正,经对症治疗裸眼视力均有所提高。结论眼球挫伤并发屈光不正经检查确诊,适当采用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联合维生素、扩血管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可有效改善眼睛供血和环节水肿,促进患者视力恢复。

  • 标签: 眼球挫伤 屈光不正 复方托品酰胺滴眼液 维生素 扩血管药物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作为一项护理新技术正日益广泛的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也逐步成为儿科输液的主要工具,它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安全、便于固定,减少输液意外的发生,同时在应用过程中也带来了一些不良影响,特别是置管时间长的病人常导致一些并发症的发生,因此,患儿在行静脉留置针穿刺期间,除做好对留置针的护理及对患儿和家长进行宣教外,还要使静脉留置针使用时间不宜太长,它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可以减少患儿的痛苦及医疗纠纷的发生。

  • 标签: 吸痰 医疗纠纷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根据肾内科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疾病发病原因及其类型根据其临床表现制定相关治疗方法。方法选择近期在我院进行救治的20名肾内科急性肾肾功能衰竭患者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并对患者实施解除梗阻的治疗方法,总结患者的治疗方法和临床疗效。结果经过采用回顾性治疗方法分析实施解除梗阻的方法。在研究的20名患者中有18名患者的肾功能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显效率为90%,其中有2名患者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率为10%。结论利用B超和X线腹部平片确诊肾内科急性肾性肾功能衰竭疾病,通过对该类疾病的临床诊断治疗效果来看,解除梗阻可以有效治疗该类疾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解除梗阻这种方法值得大力应用推广。

  • 标签: 肾内科 急性肾后性 肾功能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自然分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72例实施临床路径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分护理干预组和常规护理组各36例。常规护理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对护理干预组产妇给予延续性护理服务。比较2组产妇掌握母婴护理知识的程度和对医院工作的满意度。结果(1)实验组与对照组切口延期愈合、产褥感染、无乳或少乳、乳腺炎、产后便秘、产后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与对照组自然分娩的成功率、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情况比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对自然分娩产妇开展延续性的护理服务,可以明显提高产妇对母婴护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同时为出院产妇与医院之间构建了联系平台,护患关系更加和谐,提高了产妇对医院工作的整体满意度。关键词自然分娩、延续性护理、应用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大白兔周围神经损伤不同时间修复的效果,以选择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方法随机将大白兔分为4组。剪下长约1cm的坐骨神经制作周围神经损伤动物模型。即时修复组即时进行神经修复组;2,4周和3个月修复组神经两断端分别固定于肌膜上,缝合伤口,分别在2,4周和3个月后修复坐骨神经。术后3个月于缝合神经处的取材,检测运动神经传导速度,苏木精-伊红染色行病理学观察,电镜观察移植神经段结构,并进行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结果与结论2周修复组大白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P<0.01),与即时修复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处组织形态、结构明显好于4周和3个月修复组。2周修复组神经移植体轴突计数明显多于4周修复和3个月修复组(P<0.01)。结果提示在2周修复神经损伤优于其他时间点,是周围神经损伤后进行修复的最佳时机。

  • 标签: 周围神经损伤 不同时间 修复 神经组织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