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研究某院呼吸科重症监护室(RICU)鲍曼不动杆菌克隆传播特点及感染患者的临床特点,以指导临床有效防控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方法对40株分离自RICU住院患者的鲍曼不动杆菌进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同源性及聚类分析,比较并确定菌株间的亲缘关系,同时对其耐药性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株鲍曼不动杆菌分为A-K11种基因型,主要流行株为A、B、E型。耐药率最低的抗菌药物是亚胺培南(70.00%),其次是左氧氟沙星(77.50%)。40例感染者的平均年龄为67岁,平均住院时间41d,12例感染者经治疗无效死亡。感染A型及E型菌株患者在各自住院时间上均存在交叉;而感染B型菌株的患者,后6例与前6例并无住院时间上的交叉。结论该组RICU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流行株为A、B、E基因型,耐药率高;感染者平均年龄较高,住院时间长。合理应用抗菌药物,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加强对医疗环境和医疗器械的消毒灭菌,对减少鲍曼不动杆菌的传播至关重要。

  • 标签: 鲍曼不动杆菌 同源性 医院感染 多重耐药 脉冲场凝胶电泳 流行病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组人凝血因子vlll(Fvlll)长期小剂量次级预防重度血友病A患儿关节出血的疗效与相关因素方法对不同体质量的患儿,每次使用相同用量的凝血因子VIII(250U/次,一周3次)进行预防治疗,观察及记录预防治疗后患儿的出血次数,与预防治疗前对比,考察预防治疗的疗效;根据患儿体质量的不同,计算每位患儿相应的每公斤体质量凝血因子使用VIII剂量(以下简称剂量),使用Spearman相关系数研究不同剂量与预防治疗疗效的相关性。结果58名患儿预防治疗前出血次数为(4.36±1.78)次,预防治疗后出血次数为(2.22±1.04)次(t=7.91,P<0.001);VIII因子用量在5~10U/kg的患儿预防剂量与出血次数的Spearman相关系数为-0.421(P=0.005),VIII因子用量在10~15U/kg的患儿预防剂量与出血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331(P=0.030);VIII因子用量大于15U/kg的患儿预防剂量与出血次数的相关系数为-0.16(P=0.325)。结论预防治疗能明显减少血友病患者的出血次数。

  • 标签: 血友病 重组人凝血因子 VIII 疗效 相关因素 预防治疗
  • 简介:目的对重组人利钠肽治疗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展开对比分析。方法将62例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LVEF、NT-proBNP、心率、呼吸频率和肺动脉压均同对照组患者之间具有一定差异性,且同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6分钟步行距离和再住院率分别为96.77%,12.21±3.21天,306.25±33.26米,3.23%和74.19%,17.98±4.62天,162.24±40.15米,25.8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治疗心力衰竭应用重组人利钠肽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重组人利钠肽 心力衰竭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鼻咽癌放射性口腔炎效果。方法将76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在放疗过程中出现放射性口腔粘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按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喷雾加常规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放疗中口腔黏膜炎发生程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疼痛缓解有效率90%,而对照组为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急性放射性口腔炎作用明显,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利放疗计划顺利实施。

  • 标签: 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鼻咽癌 放射性黏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采用rhTPO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患者46例作为治疗组,选取同期采用rhIL-11治疗的血小板减少症4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1.3%,对照组为76.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血小板值以及用药持续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血小板开始恢复时间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治疗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 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论述的是有关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在门诊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问题,在具体的论述过程中,首先从业务重组理论的概述入手去分析。其次论述了门诊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最后具体论述了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在门诊信息化建设中的应用分析并总结了业务流程重组理论应用于门诊信息化建设中的优势。

  • 标签: 业务流程重组理论 门诊信息化建设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组人干扰素a-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40例慢性宫颈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凝胶基质治疗,观察组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5.71%,显著优于对照组5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临床症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带增多、腰酸、腰痛及接触性出血症状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发生任何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治疗慢性宫颈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重组人干扰素 慢性宫颈炎 疗效观察
  • 简介:近日,成都公司申报的1类新药“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的药物临床试验批件。剂型:注射剂,规格:10ug和20ug;批件号:2014L02145:2014L02144。成都公司“含前S抗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通过毕赤酵母进行表达,具有产量高、成本低、安全性和免疫效果好等特点,采用的技术路线比国外同类产品更具优势(国外上市产品均为动物细胞表达,产量和规模受到限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也是国内首家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同类产品。

  • 标签: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 药物临床试验 前S抗原 批件 成都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治疗急性心梗疗效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尿激酶进行治疗,实验组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实验组的血管再通率为80%(24/30),对照组的血管再通率为60%(18/30),实验组的血管再通率明显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实验组的BI分值为(39.2±2.3)分,对照组为(37.2±1.4)分;治疗后,实验组的BI分值为(80.2±9.4)分,对照组为(67.5±6.7)分,实验组的BI分值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仿,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对急性心肌梗死进行治疗,疗效理想,安全可靠,值得普及和应用。

  • 标签: 重组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酶衍生物 急性心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分析16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MPR)、容积重建(VR)在跟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整理收集我院2011—2014年期间,经16层螺旋CT薄层扫描并进行MPR、VR图像后处理的37例(63足)跟骨骨折病例,结合X线照片,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37例(63足)跟骨骨折中,16层螺旋CTMPR及VR全部显示,X线漏诊1例。结论16层螺旋CTMPR及VR图像在诊断跟骨骨折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全面、直观和立体地显示跟骨骨折,弥补了X线照片不足,提高跟骨骨折病变的诊断准确率和制定手术方案的设计提供准确的空间立体定位依据。

  • 标签: 跟骨骨折 螺旋CT 多平面重组(MPR) 容积重建(VR)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40例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LEEP技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a治疗。结果尽管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均为100%,但观察组治愈率94.29%,显著优于对照组8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愈合时间(5.48±1.01)周,显著短于对照组(7.87±2.54)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7%,显著低于对照组25.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EEP术后联合重组人干扰素a-2a治疗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效果显著,患者术后恢复快,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LEEP刀 重组人干扰素a-2a慢性中重度宫颈糜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因子是成纤维细胞因子系中最为突出的因子之一。该类生长因子在病理生理学上是功能强大的细胞生长因子。对细胞类型为中胚层和外胚层来源的细胞具有促进其增长和分化的作用。其中对于创面烧伤的治疗这几年来就有很多报道是使用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作为主要的治疗手段。该种治疗方式已经逐渐发展成熟。临床研究的数据表明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在烧伤领域的良好效果已经非常的明显。目前的研究资料说明,该类生长因子能促进人体创伤表面的细胞DNA的合成、细胞的有丝分裂、细胞的增长分化等特性。在临床研究上还有使患者体内血管舒张、神经调节、神经保护等生物特异性。

  • 标签: 重组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作用功能机制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在临床中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其护理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25例放化疗后出现血小板减少症的肿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给予其应用rhEPO治疗与相应护理干预。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92%,且患者经护理干预后,不良反应均得到控制。结论针对临床肿瘤患者放化疗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症合理应用rhEPO,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 标签: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 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卡波糖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2012年4月-2014年5月,我院接收糖尿病患者30例(医治组),给予阿卡波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联合治疗;将同时接收糖尿病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给予阿卡波糖药物治疗,比对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医治组患者临床治疗好转率(96.7%)、并发症总率(3.3%)和对照组(80.0%、30.0%)相比,差异性鲜明(P<0.05)。结论临床治疗糖尿病患者期间联合使用阿卡波糖、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药物,安全、可靠,可改善患者血糖指标,减少临床并发症,意义重大,值得使用。

  • 标签: 阿卡波糖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 糖尿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重组人白介素-11(rhIL-11)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血小板减少症状的临床效果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于本溪中心医院化疗后血小板降低的70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rhIL-11治疗组(观察组)和非rhIL-11治疗组(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患者PLT最低值、恢复正常所用时间,PLT输注量,治疗前后PLT的变化情况及治疗有效率;同时,分析rhIL-11治疗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PLT最低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恢复所需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且需要的PLT输注量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两组患者化疗前后PLT水平无明显差别,但化疗结束15天后观察组患者的PL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经rhIL-11治疗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89%,安全性较高。结论rhIL-11能够显著改善恶性肿瘤化疗过程中血小板减少症状,不良反应耐受,值得推广。

  • 标签: 重组人白介素 恶性肿瘤 化疗 血小板减少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观察和护理。方法对50例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心衰病例进行护理分析。结果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难治性心衰效果明显。结论多巴酚丁胺联合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是治疗难治性心衰的有效方法,严格完善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多巴酚丁胺 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 难治性心衰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在诊断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经多层螺旋CT检查确诊为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前颅窝骨折46例,其中额骨骨折,38例,额骨骨折伴随额窦壁骨折25例,筛板骨折22例,全部伴有筛窦积液,蝶骨小翼骨折24例。中颅窝骨折43例,其中蝶骨体骨折35例,蝶骨大翼骨折24例。后颅凹骨折26例,其中颞骨鳞部骨折18例,颞骨乳突骨折19例,颞骨鼓部骨折13例,颞骨岩部骨折17例,枕骨骨折14例。鼻骨骨折28例,其中伴鼻中隔骨折17例,伴上颌骨额突骨折9例。颧弓骨折23例,伴眼眶外侧壁骨折22例,双侧颧弓骨折14例。下颌骨骨折21例,下颌骨体骨折15例,下颌支骨折16例,下颌骨髁突骨折9例,下颌骨冠突骨折11例。其中视神经管29例,眶上裂12例,圆孔11例,卵圆孔9例,翼管12例,颞骨岩部颈内动脉管16例,破裂孔19例,面神经管8例,枕骨大孔6例,下颌神经管10例,颏孔7例,鼻泪管13例。结论多层螺旋CT及多平面重组能够更清晰、更准确、更直观地显示颅底骨折及颅面骨骨折的部位、范围及神经、血管的累及情况,是目前确诊颅骨骨折及颅面骨骨折的有效的检查方法。

  • 标签: 颅底 颅面骨 骨折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瑞格列奈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选取了2013年10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来治疗的25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25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12例、对照组13例。给予对照组胰岛素治疗,观察组瑞格列奈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糖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患者的BMI(kg/m2)、Scr(μmol/L)、BUN(mmol/L)、HbAlc(%)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糖尿病患者,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69.2%,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糖尿病患者使用瑞格列奈联合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疗效确切,可将患者血糖良好控制,应临床推广。

  • 标签: 瑞格列奈 精蛋白锌重组人胰岛素 糖尿病 疗效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治疗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就诊于我院的6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接受rt-PA治疗,观察组接受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时两组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欧洲卒中神经缺失标准量表(ES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观察组ESS评分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同时两组间2周治疗时间内副作用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rt-PA可有效的提高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依达拉奉 重组组织纤溶酶原激活剂 脑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