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原发性青光眼发病与脸型、眶、瞳的关系。方法200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收住确诊的200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用Hertel眼球突出计测量眶,用米尺测量瞳和脸长。结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男45例,平均年龄57.31岁,平均脸长202.4mm,眶97.94mm,瞳61.71mm。女56例,平均年龄58.71岁,平均脸长187mm,眶94.95mm,瞳59.76mm。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男28例,平均年龄57.29岁,平均脸长199.8mm,眶97.59mm,瞳61.65mm。女21例,平均年龄55.29岁,平均脸长185.4mm,眶93.64mm,瞳60.29mm。开角型青光眼,男31例,平均年龄42.61岁,平均脸长197.39mm,眶100.52mm,瞳62.48mm。女19例,平均年龄37.71岁,平均脸长183.12mm,眶94.35mm,瞳60.12mm。原发性青光眼脸长、眶、瞳男性大于女性,其脸长度男女均以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大,开角型最小。眶男性开角型青光眼最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小,女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大,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最小。结论脸型长度、眶和瞳与原发性青光眼的发病有因果关系。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骨骨折的特点、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2010年2月至2012年8月,我院共收治骨骨折18例,根据Hawkins分类法分类I型骨折3例,Ⅱ型骨折10例,Ⅲ型骨折4例,Ⅳ型骨折l例,其中Ⅰ型骨折行保守治疗;Ⅱ、Ⅲ、Ⅳ型骨折中开放性骨折或伴有脱位的闭合骨折行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松质骨拉力螺钉内固定。术后短腿石膏托或保护支具固定8~12周,12周内保持不负重状态,拆石膏后视X线复查情况进行活动。结果1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5年;根据Hawkins疗效标准判定,优6例,良8例,可2例,差l例,优良率为82.35%。结论骨骨折应根据骨折情况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通过急诊手术、解剖复位、有效内固定、术后不负重石膏管形固定等手术治疗,可降低并发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距骨骨折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骨骨折合并脱位患者实施康复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近来2年收治的骨骨折合并脱位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实施一般护理,B组在A组的基础上增加实施康复护理,对比AB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A组患者的优良率为55%,B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5%,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骨折合并脱位患者护理过程中增加实施康复护理,不仅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同时还能够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各大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距骨骨折合并脱位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骨折手术的疗效及病后影响因素。方法将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骨骨折患者52例,按照Hawkins分型,对症治疗同时嘱咐患者定期复查,观察骨折的愈合情况,并参考美国足踝外科学会的踝-后足评分系统(AOFAS评分)对其治疗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优良组和中差组在固定情况下p>0.05,无差异性,在骨复位情况下(P<0.05)具有显著性差异。骨坏死率与创伤性关节炎发生率与复位不佳和骨体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结论对于具有位移型的据骨骨折,应尽可能地解剖复位,同时积极帮助患者术后恢复治疗,能有效的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

  • 标签: 距骨骨折 手术 却开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应性鼻炎(NAR)与应性鼻炎(AR)的发病时间、分型、诱因及临床表现。方法选取2008年4月~2009年4月来我院门诊就诊的976例鼻炎患者,通过病史采集、鼻分泌物涂片等检查对其年龄、性别、发病时间、分型、诱因及临床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76例鼻炎患者经过试验,NAR患者379例,占38.83%;AR患者597例,占61.67%;NAR以女性居多,AR以男性为主;NAR发病没有明显的季节性,AR多发于秋季;NAR患者以鼻塞和流鼻涕为主要临床表现;AR患者以打喷嚏、鼻痒为主要的临床表现;且AR患者鼻腔分泌物涂片检查嗜酸性细胞高于NAR患者。结论NAR与AR的发病时间、年龄、临床表现及比分泌物涂片检查有明显差异。

  • 标签: 非变应性鼻炎 变应性鼻炎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及克氏针治疗骨粉碎性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例骨粉碎性骨折手术治疗,12例切开复位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术,12例克氏针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0个月,中空加压螺钉组11例患者愈合良好,无严重并发症,1例出现骨坏死。克氏针组7例患者愈合良好,5例出现骨坏死。结论中空加压螺钉内固定是治疗骨粉碎性骨折有效方法。

  • 标签: 距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空心钉 克氏针
  • 简介:摘要目的对57例应性鼻炎进行临床护理分析探讨。方法回顾性的分析从临床上收集来的2011年3月到2012年3月的57例应性鼻炎的护理资料,并进行总结。结果从资料得出临床上对于应性鼻炎的护理依从性并不统一,完全依从24例,一般依从26例,不依从7例。完全依从的24例的恢复效果你明显高于其余两者。结论除遵从医嘱外,依从有效合理的护理对于应性鼻炎有很大的帮助。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护理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选择内踝截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6月-2011年12月采用内踝截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骨颈骨折(II-IV型)。结果总优良率58.2%,优于临床报道。结论内踝截骨、后内侧入路手术治疗骨颈骨折显露清晰,保护血运,是尽量减少骨头坏死,提高临床疗效的有效手段。

  • 标签: 距骨颈骨折 后内侧 内踝截骨 显露 手术
  • 简介:椎间盘退所导致脊柱退变性疾病如椎间盘突出症、椎管狭窄、脊柱不稳定、椎间盘源性腰痛、骨关节炎等常见病多发病,随着老龄化的到来这一问题日益突出。长期以来人们对此进行了不懈探索和实践,常规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类固醇注射封闭、理疗和手术治疗等。但这些方法只是处理终末期的症状,不能逆转疾病进展,随着人类对椎间盘退行性疾病更深入的认识和组织工程的发展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临床应用,用细胞移植的生物方法来治疗椎间盘退变成为可能,人们对此进行了实验研究,希望可以用于临床,以修复重建退的椎间盘,给椎间盘退疾病的患者带来福音,笔者就细胞移植治疗椎间盘退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椎间盘退变 细胞移植 移植修复 脊柱退变性疾病 椎间盘源性腰痛 分子生物学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的可行性。方法对126例经阴道脱落细胞学检查及阴道镜下可疑部位活检病理诊断为CIN-CINⅢ级的患者,使用LEEP将病变宫颈锥形切除,观察手术时间和出血量,比较手术前后病理结果,随访疗效和宫颈创面恢复情况。结果LEEP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创伤小、在诊治宫颈内瘤中的精准率较高,在预防宫颈癌前病变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手术过程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简便、廉价,且安全度比较高,临床上有足够的病理依据,可门诊治疗,对生育影响小等优点,值得在诊治宫颈内瘤中得到推广。

  • 标签: LEEP刀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腰骶角与椎间盘退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腰椎病患86例,常规卧位、站立位腰椎正侧位拍片,并进行腰椎间盘磁共振检查,测量腰骶角度,并通过磁共振对椎间盘及周围软组织影像学、临床症状的相关性进行比较性分析。结果与病患组腰骶角度与腰椎间盘退症状及体征存在正相关联系。结论腰骶角的大小与椎间盘退变性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

  • 标签: 腰骶角 腰椎 椎间盘 退变
  • 简介:面包和意粉等食物中的黏性物质谷蛋白,有可能引发各种各样的疾病和症状。因为这一极具冲击性的发现,一种避免摄取含有谷蛋白食品的“免谷蛋白饮食疗法”开始在美囤流行起来。有关这一最近在日本也引起热议的疗法,这里介绍一下美国的情况。

  • 标签: 饮食疗法 谷蛋白 健康 冲击性
  • 简介:摘要过敏性鼻炎(AR)是身体对某些过敏原敏感性增高而在鼻部出现的异常反应,以发作性鼻痒、鼻塞、喷嚏、流涕及鼻黏膜水肿、苍白、鼻甲肿大等为临床表现。本病的发病可呈季节性或常年性,为一种阵发性疾病,往往突然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为了提高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我们在西药抗过敏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抗敏清肺汤治疗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能收到较好的疗效,这与中药能提高患者血清中干扰素-γ的水平有关,是安全有效的中药制剂,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抗敏清肺汤 干扰素-&gamma (INF-&gamma )/ 血液
  • 简介:摘要宫颈上皮内瘤是宫颈癌的早期病变,对宫颈上皮内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十分重要,可有效预防宫颈癌的发生。本文对宫颈上皮内瘤的病理诊断和治疗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和分析。

  • 标签: 宫颈癌 宫颈上皮内瘤变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脱敏治疗,是让患者由低剂量开始舌下含服特异性变应原制剂,剂量逐渐增加,达维持剂量后持续足够疗程(2年),以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对该变应原的耐受,使患者再次接触该变应原时不再产生过敏症状或过敏症状明显减轻。我科通过对560例的治疗及护理,患者能够积极配合并取得满意的疗效,且用药方便无痛苦,特别是儿童患者更易接受治疗。

  • 标签: 变应性鼻炎 粉尘螨滴剂 脱敏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腰椎小关节退的CT影像表现,评价其诊断价值。方法收集腰椎小关节退的CT影像136例,对其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扫描显示(1)小关节突增生、肥大、骨赘形成,导致椎管、椎间孔、侧隐窝狭窄。(2)关节面软骨及软骨下骨质增生、碎裂,致小关节间隙窄、关节面凹凸不平。(3)关节腔内积气。(4)小关节半脱位。结论CT扫描能清楚显示腰椎小关节解剖结构及病理变化,对诊断及治疗椎小关节病变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椎小关节退变 影像表现 体层摄影 X线计算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疗效。方法收集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患者168例(168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84例84只眼)、对照组(84例84只眼),治疗组中医辩证,早期辩证为脾虚水泛,风邪袭扰,治以健脾利水,疏风清热,中期辩证为脾失健运,聚湿为痰,气血瘀滞,治以健脾利湿,化瘀软坚。晚期辩证为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治以补肝肾明目为主。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结果治疗2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2.86%,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54.5d;对照组总有效率64.29%,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72.8d。治疗3个月时,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62.4d;对照组总有效率80.95%,治愈病例疗程平均为122.2d。2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9,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有较好疗效,且能缩短病程,减轻患者痛苦。

  • 标签: 健脾利湿 治疗作用 中医辨证 中浆 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