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我国医学影像的发展历经多年,技术设备不断更新,只有坚持继续教育,源源不断地向社会输送高质量的医学人才,医疗事业才能取得辉煌成就。本文试析医学影像继续教育的发展模式与发展策略,意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继续教育 医学影像学 发展 策略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专业中,诊断是一门重点学科。笔者结合工作经验浅析循环系统的几种教学方法,包括如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内容、分析正常影像与异常影像、通过异常影像观察心脏疾病等,希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医学影像的整体教学水平。

  • 标签: 医学影像学 诊断学 循环系统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安顺职业技术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于1973年在贵州省率先创办,是贵州省医学影像技术教育的先驱,在本专业最为重要的核心课程《医学影像检查技术》的课程建设中做了许多尝试,在课程改革、课程标准等方面有许多值得分享的经验,现就课程建设的具体内容做如下剖析。

  • 标签: 课程建设 改革 标准
  • 简介: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影像医学影像设备等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在整个医学研究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通过对医学影像特征、其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发展前景展开简单分析,探究医学影像的重要性。

  • 标签: 医学影像 人文关怀和教育
  • 简介:摘要以对基于PACS的远程医学影像会诊系统进行构建为目的,对其中构架设计、会诊流程、数据传输以及质量控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解决办法。

  • 标签: 医学影像存储与传输系统 远程会诊 医学影像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针对医学影像设备维护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进行了探究。方法选取了我院2015年7月至2017年3月期间使用的医学影像设备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设备共有十台,针对2015年7月至2016年2月期间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每项数据是A组;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的设备维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在这个过程中发生的每项数据是B组;对两组的患者进行了分析,并且探究了改进的效果。结果B组对每月的治疗人数进行了检查,阳性结果检出次数。一台设备实际使用的利润比A组更优;每个月设备的开机小时数,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结论对于医学影像设备,在维护管理过程中,通过改进措施可以让医院的诊疗效率很大程度的得到提升,让设备故障风险进一步的降低。

  • 标签: 医学影像设备 维护管理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改进Demons算法的三维肺部医学影像配准。方法获取1例肺部疾病患者一个呼吸运动周期内十个时相的肺部CT影像资料,根据均方误差确定实验所需时相影像,最终确定第10时相为最大吸气相,第6时相作为最大呼气相,应用混合层次配准模型进行影像配准,以最大吸气相作为参考影像,以最大呼气相作为浮动影像,完成全局图像间非刚性配准,然后应用改进Demons算法进行局部优化配准,采用的算法策略为多分辨率策略,对比配准前后影像间的均方误差值。结果配准后全局影像间的均方误差值为10.7418,较配准前的21.9306明显降低,局部影像间的均方误差值为3.8935,较配准前的13.0452明显降低。结论基于改进Demons算法能够对三维肺部医学影像进行有效配准。

  • 标签: 改进Demons算法 三维肺部医学影像 配准 应用价值
  • 简介:目的了解彭州市医学影像从业人员放射防护支持性环境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放射防护安全教育和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问卷,于2016年7—8月对彭州市192名在彭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登记的医学影像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彭州市医学影像从业人员健康监护、健康教育、劳动合同、物资保障及政府监督等放射支持性环境总体较好,但市级医院和乡镇卫生院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放射防护健康教育相对较少。私立医院一直为医学影像从业人员购买工伤保险的比例(75.5%)相对较低,放射防护设施和用品提供情况也相对较差。结论部分医院对医学影像从业人员的健康监护和健康教育的投入还有不足,对放射相关职业危害也不够重视,政府应加大对医院放射场所的监督力度。

  • 标签: 放射防护 支持性环境 职业危害
  • 简介:摘要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培养的是实操能力很强的高端技能型医学人才,校内外实训教学是完成学生技能培养的主要环节,实训基地建设又是开展实训教学的重要前提。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是设备依赖型专业,所使用的设备大都比较昂贵,学校单独购买组建财力上将不堪重负,效益上也仅能发挥单一的教学效能。本文从我院与西秀区人民医院“校企合作”共建实验室的案例出发,共享校企共建开放型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成功经验。

  • 标签: 校企合作 共建共享 实训基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研讨传统X线片与DR两种医学影像技术对肋骨骨折疾病的临床诊断效果。方法我院从2013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肋骨骨折患者内,随机抽取80例作为分析研究对象,将其按照医学影像检查方式分对照组和观察组2组,对照组40例传统X线片检查,观察组40例DR方式检查,将两组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2组患者检查后误诊率、漏诊率、确诊率,观察组三组数据分别是2.50%、2.50%、95.00%,对照组三组数据分别为10%、7.5%、82.5%,观察组的诊断效果比对照组优越,且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诊断肋骨骨折疾病时采用DR方式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可将临床诊断效率明显提高,同时还可以及时确诊病情,准确发现病灶,把握治疗最佳时间,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目前介入医学得到越来越多患者的认可,且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进一步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影像技术的进步。大量研究文献表明,影像技术已经发展到影像融合技术阶段,具有实时、同步的介入影像引导功能及能直接显示3D解剖信息和二维透视信息,降低介入辐射剂量、造影剂使用量、减少手术时间的优点,且被逐步应用于外周介入技术、神经介入技术中,极大地推动了介入医学的发展。多元化、智能化及叠加融合患者病理信息将是未来影像技术的发展趋势。

  • 标签: 影像引导 解剖信息 综述
  • 简介:摘要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SpiralComputedTomographyAngiography,MSCTA)是一种新兴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术,是CT扫描与三维重建技术的综合利用1,由于其快速方便,成像质量高,已被广泛应用于全身各部位检查,在肝脏扫描中,在肝动脉、门静脉和肝静脉以及分支血管的显示中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 标签: 多层螺旋CT 肝脏血管 影像学
  • 简介:目的:研究联合应用X线与CT扫描在不典型性肺结核临床诊断方面的价值。方法:纳入研究对象为研究者所在3家医院自2012年1月-2016年12月确诊收治的不典型性肺结核患者共82例,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先后进行X线以及CT检查,安排2名以上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共同阅片。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比X线与CT诊断不典型肺结核的准确率。结果: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82例患者中共12例患者为混合型肺结核,55例患者为干酪型肺结核,15例患者为肿块型肺结核。CT联合X线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为97.56%(80/82),显著高于单用X线、单用CT的诊断准确率,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CT、X线这两种诊断方法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临床诊断均有一定局限性,需将CT扫描与X线相结合,通过仔细总结与辨认,以得到对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准确诊断结果,相互弥补不足,提高与病理诊断结果的符合性,避免漏诊、误诊等问题的产生。

  • 标签: 不典型性肺结核 CT X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性肺结核X线、CT影像特点。方法本次研究中抽取的56例老年性结核患者入选时间为我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对其采用X线和CT进行检查,分析其影像特点。结果两种方法诊断正确率经计算后分别为53.57%和89.29%,两组数据经比对产生统计意义。结论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经CT检查后其正确率高于X线,并且患者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影像表现具有多样性。

  • 标签: 老年性肺结核 X线 CT 影像学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血细胞形态检验在疾病诊断上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2014-2016年的血液标本,根据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分为两类,一类为1240例结果异常的血液标本,另一类为660例结果正常的血液标本。在显微镜下做出对比分析,仔细检查血液涂片血细胞形态。结果检测结果显示,异常血液标本的假阳性率为33.0%,即其中有409例为正常标本;而正常标本的假阴性率为2.0%,即其中有13例为异常标本。结论血细胞形态检验是检验人员的基本功,在血液分析自动化仪器广泛使用的今天仍然十分重要。

  • 标签: 血细胞形态学 检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的CT影像特征。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2017年8月接诊的10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10例患者临床资料并结合患者行强化扫描及CT扫描结果,分析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患者的CT影像特征。结果10例患者经CT扫描结果显示,6例胰腺周围存在低密度晕征环绕,且其为包鞘征;6例出现胰管无规则狭窄;2例为局限性胰头区肿大,8例弥漫性肿胀增粗,且为腊肠状;经增强扫描结果显示,10例均为胰腺病变,且为相对低密度,延迟期增强。结论由于自身免疫性胰腺炎具备独特的CT影像特征,通过掌握CT影像特点,可为胰腺炎临床诊断提供数据支持,因此,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 CT影像学 特征
  • 简介:在医疗模式的发展和变革的今天,临床医学教育已经陷入了空前困境,传统床边式与师徒式的教学方法无法达到标准化,也无法保证质量。对于医学教学来说,模拟教学方法的意义和价值逐渐凸显出来。该文将针对目前麻醉教育中的存在的诸多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同时对现代医学模拟教学进行综述,以模拟教学的实践为依托进行麻醉的模拟教学应用分析。

  • 标签: 医学教育 模拟教学方法 麻醉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Micro-CT影像参数。方法以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3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无骨质疏松骨折患者3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Micro-CT影像参数。结果研究组皮质骨、松质骨、骨小梁的骨密度均低于对照组,骨矿含量均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Micro-CT影像参数发现,骨密度和骨矿含量降低是椎体压缩骨折发生的主要原因,因此,预防骨密度和骨矿含量下降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具有重要的作用。

  • 标签: 骨质疏松性 椎体压缩骨折 Micro-CT 影像学参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将肺部影像表现应用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5年11月至2016年11月期间收治的7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依据疾病类型的不同可以分为A型,E型,M型三组,对于所有患者均实施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治疗,对比三种类型患者临床治疗数据差异。结果对比实施对症治疗之前在治疗后FEV1、RV/TLC、FEV1%Pre、炎症指标以及CAT评分等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A型患者、M型患者在CAT评分显著优于E型患者;M型患者在FEV1、FEV1%Pre、CAT评分方面显著优于E型患者;A型患者在FEV1、FEV1%Pre、CAT评分等指标方面显著优于M型患者与E型患者,统计学分析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采取肺部影像表现具有一定作用,可以依据不同情况予以有针对治疗。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肺部影像学 表现 病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