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4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腹腔镜下行前列根治术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我们选取2011年9月—2013年11月前列患者24例,术前给予心理护理、有效咳痰与提肛锻炼指导,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积极预防并发症,指导患者自我护理,有效地提高了护理效果。结果2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尿失禁5例,三个月内恢复;肺部感染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有患者发生切口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结论通过对前列根治术患者术前做好充分的准备,术后采取有效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或预防并发症发生机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护理质量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前列腺癌根治术 围手术期 护理措施 腹腔镜
  • 简介:摘要良性前列增生及前列临床表现相似,但两者的治疗和预后截然不同,如何鉴别前列前列增生并对前列术前分期是重要问题。磁共振成像有较高组织分辨率,可多方位成像,磁共振灌注加权成像可反映血流动力学和组织微血管密度,并能进行定量分析病灶微血管及其通透性,是前列理想的检查方法。

  • 标签: 前列腺癌 良性前列腺增生 磁共振成像 灌注加权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RI扩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在前列良性增生(BPH)和前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本组病例包括23例患者,均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15例患者为前列增生,8例患者为前列。所有患者均行MRI常规扫描和DWI扫描,依病理结果,分别在病变区及非病变区设置并测量ADC值,对二者进行性相应性分析。结果前列病灶在T2WI上低信号,DWI高信号,ADC值降低,受累的精囊、淋巴结转移在DWI、T2WI上为高信号,ADC图上为低信号;前列增生多起源于移形带,逐渐占据中央带,T2WI上以腺体增生表现为高信号,以间质增生表现为低信号,在DWI和ADC图上信号表现不均匀,前列的ADC平均值显著低于前列良性增生。结论DWI检查有助于前列前列良性增生的诊断,尤其是早期的前列,结合T2WI及MR动态增强可明显提高前列的诊断、空间定位和分期的准确性。

  • 标签: 前列腺癌 前列腺增生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磁共振波谱在前列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30例前列增生和44例前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磁共振波谱检查,计算和比较CC/C值,并评价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结果与前列增生患者比较,前列患者的CC/C值具有不同范围的增加,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磁共振波谱对前列诊断的特异性、敏感性、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准确度分别为89.1%、83.2%、88.9%、86.8%。结论磁共振波谱对早期诊断前列具有高特异性、高敏感性、高阳性和阴性预测值以及高准确度,对前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和价值。

  • 标签: 前列腺癌 磁共振波谱 临床诊断价值
  • 简介:目的探讨TURP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并尿潴留的疗效及临床价值。方法对32例晚期前列致尿潴留患者行TURP+睾丸切除加抗雄激素治疗,评估手术前后患者PSA、IPSS、生活质量评分、最大尿流率、残余尿变化。结果3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6~24月。术后均排尿通畅,无明显尿失禁者。IPSS从术前的22.3±7.2降至7.9±3.6(P<0.05),Qmax自6.5±3.8ml/s升至18.9±3.6ml/s(P<0.05),PSA由术前70.63±36.78ng/ml降至4.63±3.72ng/ml(P<0.01),QOL由术前4.15±1.37降至2.16±0.67(P<0.05)。结论晚期前列尿潴留患者行去势术+姑息性TURP联合抗雄激素治疗,术后能获得满意的排尿,显著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前列腺癌 去势 TURP 抗雄激素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分析36例前列的病理形态及免疫组化特点,复习相关文献资料,研究前列的病理诊断依据。方法收集本院36例前列临床病理学资料,进行常规HE切片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36例前列中病免疫病理检查结果显示PSA、PSAP例均多呈阳性反应。结论结合临床资料、病理形态改变及免疫组化表达及手术前血清PSA常规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对提高前列的诊断具有重要的病理诊断意义。

  • 标签: 前列腺癌 临床病理学 免疫组化 PSA PSAP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症观察及护理。方法对36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患者一般资料、治疗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患者术后排尿顺畅,痊愈出院。结论TURP是治疗良性前列增生(BPH)的金标准,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痛苦小、恢复快的优点1,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是预防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关键。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前列增生症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进行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进行较深入地探讨。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的106例前列增生症患者资料,研究采用经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果106例患者手术都非常成功,3例患者术后具有较多的出血,术后都可进行正常排尿。结论围术期的良好护理措施对于实施尿道前列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与术后并发症的有效降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前列腺增生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常规放射治疗模式沿用多年,在前列治疗上已经难以得到大的突破。立体定向大分割放射治疗前列使得疗程缩短,单次剂量提高,且更好地保护正常组织,治疗效果更好。

  • 标签: 前列腺癌 放射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极等离子体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的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尿道等离子体双极汽化电切术治疗前列增生120例的临床情况。结果2012年12月-2013年12月,共收治前列增生120例,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平均1.5h,IPSS评分从术前(26±7)分降至(12.5±5.5)分,Qmax从术前(7±3)ml/s增至(20.2±5.4)mL/s,术中出血少,无闭孔神经反射、电切综合征发生。术后随访3个月-8个月,疗效满意。结论经尿道等离子体前列切除术是安全有效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 等离子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列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手术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8例前列增生合并腹股沟疝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34例,A组患者先取平卧位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取截石位用脑外科贴覆膜覆盖切口预防电切液污染切口后再行TURP术,B组先取截石位行TURP术后接持续膀胱冲洗再取平卧位行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结果A组1例发生切口感染,B组1例因合并的冠心病术中症状加重而只行TURP术停止了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结论随着TURP手术的推广使同期手术治疗BPH合并腹股沟疝成为可能,但在采用同期手术的方案前,必须对患者的一般情况、疾病情况进行仔细的评估,以确定手术的先后顺序。

  • 标签: 前列腺增生 合并腹股沟疝手术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保留灌肠对前列炎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系统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208例前列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4例。实验组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抗生素治疗。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前列炎效果好,复发少,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药保留灌肠 前列腺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良性前列增生临床进展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到2012年1月收治的125例良性前列增生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良性前列增生临床进展性的危险因素有年龄、血清PSA、前列体积、最大尿流率、残余尿量和IPSS评分等。治疗后IPSS评分在25~35约占69.6%明显多于治疗前的41.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良性前列增生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临床进展性的危险因素较多,因此应该监测和控制危险因素,降低BPH发病率,提高老年男性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良性前列腺增生 临床进展 相关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宁泌泰胶囊与左氧氟沙星联合治疗慢性前列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在本院泌尿门诊治疗的慢性前列炎患者7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组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宁泌泰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左氧氟沙星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1.42%,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57%;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4.28%,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4.28%;两组在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泌泰胶囊联合左氧氟沙星胶囊治疗慢性前列炎具有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等优点,是临床值得推广应用的慢性前列炎治疗方法。

  • 标签: 宁泌泰胶囊 左氧氟沙星 慢性前列腺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慢性前列炎伴不育症患者与慢性前列炎生殖功能正常的精液分析对比,了解前列炎对男性生殖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6例不孕合并慢性前列炎的精液,检测精液常规,回顾性选择30例慢性前列炎生殖功能正常精液常规(2006~2012年慢性前列炎初次就诊的精液常规,在治疗期间妻子怀孕)。结果慢性前列炎伴不育症与慢性前列炎生殖功能正常的pH值、精液量、活动力、存活率、液化时间、病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慢性前列炎病程越长对精液量、活动力、存活率、液化时间的影响越大。

  • 标签: 慢性前列腺炎 不育症 精液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伊班膦酸钠和帕米膦酸二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62例患者随机分为伊班膦酸钠组和帕米膦酸二钠组各31例,伊斑膦酸钠组给予伊班膦酸钠治疗,帕米膦酸二钠组给予帕米膦酸二钠治疗,2组均用药2~6个周期。观察2组用药后止痛效果、骨修复、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用药第14天时伊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87.1%高于帕米膦酸二钠组的6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6d伊班膦酸钠组临床获益率为90.3%,帕米膦酸二钠组为83.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主要不良反应主要为发热、乏力,严重程度与骨质损害呈相关。结论伊班膦酸钠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疗效略优于帕米膦酸二钠,两者不良反应均较轻,均有良好的耐受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伊班磷酸钠 帕米膦酸二钠 骨转移癌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