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49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颅感染病人颅低压的产生原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自2009年12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27例颅感染继发颅低压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全部27例颅感染继发颅低压病人中,有9例的脑脊液细胞数量正常,18例数量偏高;7例蛋白定量正常,20例偏高。6例病人伴低血钾,8例低血钠,5例低血氯。全部27例病人症状均缓解出院。出院前对其脑脊液压力与各生化指标进行复查,结果均正常者22例,随访6个月未见复发者13例。结论颅低压综合征在颅感染治疗过程中较为常见,应给以足够的重视。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同时,需密切关注其病情改变,当出现与体位相关的头痛时,务必注意是否为低颅压,应通过腰穿测压进一步证实,给予合理的治疗措施,做到尽早发现,尽早诊断与治疗。

  • 标签: 颅内感染 颅内低压 颅内压增高 低颅内压综合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上消化道镜检查和镜下手术治疗是诊断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方法。镜下手术是上消化道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镜检查及手术常可导致病人产生剧烈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这些反应过于强烈,不仅对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产生影响,而且会影响检查及手术的正常进行,甚至影响效果。镜室的护士若能给予病人适当的心理护理,使病人解除思想顾虑,积极配合检查及手术更为有益。因此,针对上消化道镜检查及手术的特点,实施对应的心理护理,对提高病人的心理对应能力十分重要。

  • 标签: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 上消化道内镜下手术 心理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改良外剥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的疗效,将100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成500例观察组和500例对照组,观察组用改良外剥注术治疗,对照组用传统的外剥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术后出血,疼痛,住院时间等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在上述指标上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改良外剥注术治疗重度混合痔比外剥扎术明显减少术后出血,减轻疼痛,缩短住院时间。

  • 标签: 改良外剥内扎内注术 重度混合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腔麻醉在髌骨骨折固定术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以膝关节腔麻醉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28例。结果术中均无明显疼痛,麻醉效果满意。结论膝关节腔麻醉行髌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麻醉方法。

  • 标签: 膝关节腔内麻醉 髌骨骨折 切开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支架再狭窄与血管平滑肌分化、迁移,细胞外基质的过度增值所致新生内膜增生密切相关。Rho激酶参与支架置入引起的新生内膜增生的调节。长期抑制Rho激酶的表达可阻止新生内膜的增生,可能成为防止支架再狭窄的一种方法。

  • 标签: Rho激酶 支架内再狭窄
  • 简介:摘要目的神经镜手术治疗脑出血是一种新兴的微创术式,可降低手术创伤,提高疗效。方法对45名脑出血患者行神经镜血肿清除术并评估疗效。结果术后平均血肿清除率为80%,术前GCS评分为7.9±2.5分,术后3日为11.1±3.1分。术后6月平均GOS评分为4.2±1.1分。结论镜清除脑血肿,具有微创、直视、高效等优点,有望成为治疗脑出血的新选择。

  • 标签: 神经内镜 脑出血 疗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跟骨关节骨折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对38例46侧不同治疗方法治疗的跟骨骨折进行随访,随访结果采用Kerr百分制评分系统评估。结果22例26侧获得随访手法复位6例,优良率83.4%、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7例,优良率87.5%、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8例优良率90%、切开复位钢板固定1例效果为良。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疗效好于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好于撬拨复位克氏针固定,好于手法复位,同时关节骨折良好疗效的取得在于距下关节面的解剖复位及跟骨外形长度、宽度的完美恢复。

  • 标签: 跟骨 内固定 距下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