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2018--2019无锡市锡山区体弱儿对应管理状况。方法:该文课题报告资料针对锡山区20183705名体弱儿、20199441名体弱儿予以数据指标调查,研究Ⅰ类体弱儿、Ⅱ类体弱儿、Ⅲ类体弱儿筛查情况和管理情况。结果:Ⅰ类体弱儿主要包含轻度贫血、轻度肥胖、先天性心脏病稳定期、满月增磅不足600克、中度低体重、唇腭裂稳定期、早期佝偻病,Ⅱ类体弱儿主要包含中度肥胖、中度生长迟缓、弱视、屈光不正、轻贫铁剂治疗4周后无效者、中度贫血、中度消瘦、中度低体重管理2月效果不明显者、活动期佝偻病,Ⅲ类体弱儿主要包含心理行为发育异常、重度肥胖、反复呼吸道感染、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者、重度低体重、重度生长迟缓、重度消瘦、轻度肥胖6月管理效果不明显者、中度肥胖6月管理效果不明显者、活动期佝偻病2月后治疗无效者、唇腭裂手术治疗者、听力障碍、反复消化道感染,2019Ⅰ类体弱儿人数、Ⅱ类体弱儿、Ⅲ类体弱儿对比2018均增加,同时各类别体弱儿结案人数、规范管理人数也增加。结论:2018--2019无锡市锡山区体弱儿比较多,各类别体弱儿结案及规范管理情况得以改善。

  • 标签: 锡山区 体弱儿 管理
  • 简介:[摘要]  通过介绍青海地区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中,在组织领导、规章制度、教学大纲、教学计划制定、师资队伍培训、教学管理等方面教学实践;探讨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存在的问题学员主动参与培训积极性不高、社区实践基地规模不足、教学方法改进等方面,围绕问题提出加强全科医生培训宣传、改进补偿激励机制、培养社区师资、开展网络线上课程措施,及早采取对应干预,以提升全科医生转岗培训发挥最大效能,使培训学员达到全科医生岗位要求,保证基层全科医生队伍质量建设。

  • 标签: []  全科医生 转岗培训 实践与思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昌宁县2019-2021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及原因。方法:将昌宁县2019至2021的手足口病作为观察对象,2019发病数:746例,2020发病数:108例,2021发病数:106例,分析当前手足口病的发病趋势及发病的主要原因。结果:分析可见,其中,男性患者均多于女性患者,散居儿童更多于幼托儿童;分析手足口病发病原因可见,季节方面包括春季、夏季,气象因素方面包括平均相对湿度、气温、水气压、降水量,人群方面包括0-5岁儿童、散居儿童,病毒方面包括EV71以及CoxA16型有一定关联。结论:昌宁县手足口病患儿多容易在春季、夏季发生手足口病,同时,影响到手足口病发病因素较多,对此,应加强防控力度,积极预防手足口病的发生。

  • 标签: 昌宁县 手足口病 发病趋势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9~2021合理用药情况。方法:本研究对20191月~20217月我院临床用药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合理用药情况。结果:2019~2021我院各种处方不合理现象出现情况逐渐减少,尤其是抗菌药物处方,2021抗菌药物处方合格率均在90%以上。结论:医院切实做好抗菌药物处方点评工作,针对不合理处方不断提出整改措施,可有效提高处方合格率。

  • 标签: 处方 合理用药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不同年龄组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产生阳性抗体情况,为麻疹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分层整群抽样(PPS)抽起3个乡镇9个村298人,现场调查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接种史并采集静脉血离心2ml血清定量检测麻疹IgG抗体,检测值大于250mIU/ml为阳性。结果 检测298份标本,阳性257份,阳性率86.24%。结论 有效接种麻疹或麻疹组份疫苗后抗体阳性率高,抗体滴渡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衰减。

  • 标签:   麻疹抗体 监测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做好高危新生儿的筛查、诊治和管理,提高我区儿童保健管理质量。方法:社区儿保医生在进行新生儿访视和满月健康检查过程中,通过了解围产保健信息,认真做好高危新生儿筛查工作,及时检出高危新生儿并进行分级分类管理。结果:高危新生儿检出率27.75%,Ⅱ类、Ⅲ类高危新生儿转诊率100%,规范管理率100%。异常妊娠及分娩史、妊娠糖尿病是各类高危新生儿的主要病因。结论: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规范高危妊娠的管理能有效减少高危新生儿的发生;早期发现高危新生儿并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能使高危新生儿在行为发育上得到改善,减少后遗症的发生和减轻伤残的程度,促进其身心发育。

  • 标签: 高危新生儿  筛查   管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2021蝇类构成及生境分布、蝇密度及季节消长变化,为连云港市蝇类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诱蝇笼法,诱饵为红糖与食醋混合物。结果 2021共捕获蝇类2104只,合计蝇密度5.844只/笼;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为主,厩腐蝇729只,构成比34.65%;家蝇536只,构成比25.48%;不同生境以居民区蝇密度最高,为6.456只/笼;蝇密度在5月、8月达到高峰。结论 连云港市2021蝇种以厩腐蝇和家蝇占绝对优势,5月、8月为蝇类活动高峰期,防治工作应于高峰期前后采取环境治理为基础的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蝇类 密度 种群构成 季节消长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门诊电子处方,了解本院门诊医师用药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2018第一季度门诊处方600张,平均每月200张,按照《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定(试行)》等分析处方用药是否合理。 结果 2018第一季度抽取的600张处方中,合格处方数为580,不合格处方20张,处方合格率为96.67%。不合理处方涉及新门诊耳鼻喉科、新门诊儿科、新门诊皮肤科、新门诊慢性病科等科室,其中不合理处方最多的科室为新门诊皮肤科。结论 本院门诊电子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个别科室用药合理性有待提高,所以仍需加强处方点评工作,必要时成立专项点评小组对用药合理性差的科室进行重点点评,以期进一步提高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 标签: 处方点评 用药合理性 门诊电子处方
  • 简介:【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近3来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特点及耐药变迁情况,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回顾分析2016至2018铜绿假单胞菌的分布及耐药变迁情况。结果 所分离的362株铜绿假单胞菌主要来源于呼吸道痰液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5.52%),其次是创口分泌物(15.19%)和尿液(11.33%);主要分布科室为呼吸内科(23.67%)、重症医学科(16.85%)整形烧伤科(14.09%)、老年病科(11.88%)和神经外科(9.39%)。药敏显示,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形势严峻,对氨苄西林、复方新诺明、呋喃妥因、头孢曲松的耐药率均在95%以上,对头孢他啶、氨曲南的总耐药率分别达41.16%和43.37%,对氟喹诺酮类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总耐药率分别为32.60%和39.23%,仅对妥布霉素(9.94%)、阿米卡星(12.15%)、亚胺培南(13.81%)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26.23%)较为敏感。3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变迁趋势基本平稳,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可能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用量有关。结论 近3来我院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布广泛且耐药形势严峻,耐药变迁趋势基本平稳,但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的耐药率逐年上升,加强院内感染控制,减少抗菌药物的滥用,对缓解耐药菌的产生和传播流行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铜绿假单胞菌 抗菌药物 耐药变迁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分析北京市大兴区2018-2020蚊虫密度与季节消长情况。方法:将20185月到202010月期间北京市大兴区蚊虫监测工作纳入研究范围,运用二氧化碳诱蚊灯法进行蚊成虫密度监测工作,分析2018-2020蚊虫监测结果。结果:2018-2020期间北京市大兴区优势蚊虫种群为淡色库蚊,且2018、2019、2020淡色库蚊占捕蚊总数分别为93.4%、89.1%、90.8%;公园绿地、养殖场蚊密度较大,其次是居民区及农村民房,医院蚊密度最小;从成蚊密度季节消长上来看,成蚊高峰出现在7月下旬。结论:蚊虫的生长繁殖与气候有着紧密联系,温湿度与降雨对于蚊虫的生命周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而降低蚊密度,将疫情发生风险或者进一步传播风险控制在合理范围。

  • 标签: 北京市大兴区 蚊虫监测 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宁海县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及流行趋势,为制定其他感染性腹泻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宁海县2017~2021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其他感染性腹泻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7~2021宁海县共报告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15224例,年报告发病率在402.74/10万~562.01/10万之间,年均报告发病率为471.89/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高峰,主要集中在6~9月份和11~12月份,占报告总病例数的67.71%;城乡结合部和工业重镇是高发地区,占报告总数的62.89%;发病以3岁以下婴幼儿为主,占报告总数的49.73%;实验室诊断病例占总病例数14.61%,病原体以轮状病毒为主。结论 宁海县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且发病以婴幼儿为主。今后应加强对该重点人群的防治工作。

  • 标签: 其他感染性腹泻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 简介:【摘要】目的 为了解近年西藏自治区那曲市麻疹主要流行特征,为那曲市麻疹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从麻疹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按现住址导出2010-2017那曲市麻疹数据,人口资料来自西藏自治区统计年鉴。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0-2017西藏那曲市麻疹报告年均发病率为36.53/10万,死亡病例2例。发病季节呈3-7月单峰发病模式;病例主要集中在那曲县、聂荣县和嘉黎县,报告麻疹病例1069例(占全市76.58%),年均麻疹报告发病率最高的是那曲县(702.55/10万),最低的是双湖县(6.55/10万);男性年均发病率(45.3/10万)高于女性(33.6/10万),65.26%的病例集中在<5岁年龄组,散居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结论  那曲市麻疹报告发病数总体呈隔波动趋势,疫情仍较为严重,需要根据西藏那曲市麻疹流行病学特点,尤其是麻疹病例地区和年龄分布特征,有针对性采取策略和措施。

  • 标签: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泗水县五来孕妇及儿童尿中碘情况,为制定防治方法提供有效依据。  方法:回顾分析泗水县五来1500份尿样,将其采取过氧乙酸四甲基联苯胺氧化显色法测定尿碘含量,分析孕妇及儿童尿中碘情况。结果:儿童中碘缺乏占比为5.10%,孕妇中碘缺乏占比为15%。儿童和孕妇存在碘缺乏情况,儿童和孕妇碘碘缺乏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孕妇和儿童碘水平控制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做好孕妇和儿童科学补碘,有效落实补碘策略,保证孕妇和儿童碘整体水平。 

  • 标签: 调查 分析 孕妇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2018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药品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选择2018我院呼吸道疾病治疗过程中发生的不良反应报告52例,对不良反应报告中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分类、药品种类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主要的呼吸道疾病为肺部感染和支气管炎,占比分别为34.62%与28.85%。使用占比最高的药品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盐酸依替米星注射液以及盐酸莫西沙星注射液,所占比例分别为20.97%、11.29%与11.29%。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34.62%)、胃肠道反应(25.00%)与心悸头晕(15.38%)。在全部不良反应中,37例(71.16%)不良反应在药品停用后患者即好转;12例(23.08%)患者在经过治疗后好转;1例(1.92%)患者未停用药物,自行缓解;1例(1.92%)患者住院进一步治疗;1例(1.92%)患者门诊随诊观察。结论:在呼吸道疾病治疗过程中,主要发生的不良反应为皮疹、胃肠道反应与心悸头晕,临床给药过程中,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

  • 标签: 呼吸道疾病 不良反应 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 皮疹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2021巴中市妇幼保健医院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情况,旨在提高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方法 收集2021巴中市妇幼保健医院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及病例报告管理质量相关资料,利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巴中市妇幼保健医院法定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果 共核查了556例传染病,报告472例,报告率仅84.89%;核查法定传染病报告质量共74例,及时报告率86.49%,报告卡片填写的完整率93.24%,报告卡片填写的准确率85.14%,与网络报告的一致率68.92%;城区的妇幼保健医院传染病报告率和报告质量偏低;基础资料填报不完整、不准确项较多;院内自查内容不完整,部分医疗机构自查不仔细;信息化建设不能满足疫情管理的需要。结论 巴中市妇幼保健医院漏报现象较普遍,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质量与全国、全省还存在很大差距。

  • 标签: []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 报告质量 妇幼保健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正安县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阳性率,探讨抗体阳性率影响因素。方法 2020对正安县适龄儿童开展抗体监测,选取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乙肝、百日咳、白喉、破伤风抗体抗体阳性率及各年龄组间抗体阳性率存在明显差异。结论 抗体监测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需要长期开展。

  • 标签: 乙肝 百日咳 白喉 破伤风 抗体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 切实做好35-64周岁农村妇女宫颈癌防治措施,提高宫颈癌早筛早诊早治率,

  • 标签: 妇女宫颈癌筛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