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化摄影在老年患者胸部摄影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2年1~6份摄的老年人胸片328例进行分析。结果照片中甲级片为284例(86.6%),乙级片为44例(14.4%),无丙级片和废片的产生。病变的检出率动脉硬化180例(54.9%),心影增大86例(26.2%),陈旧性病灶70例(21.3%),慢支、肺气肿42例(12.8%),胸膜增厚及钙化36例(11%),肺部感染28例(8.5%),胸腔积液6例(1.8%),占位性病变8例(2.4%),结节和纤维增生14例(4.3%),肺纹理增粗和紊乱14例(4.3%)起博器和冠脉支架术后8例(2.4%),肺术后改变6例(1.8%),先心2例(0.6%),胸廓畸形2例(0.6%)。结论数字化摄影能提高老年人的胸片图像质量病变的检出率,适合对老年患者的检查。

  • 标签: 数字化摄影 胸部 老年患者
  • 简介:摘要我院放射科从普通模拟X线机摄影、暗室洗片到初始CR数字摄影、明室打片是个跨越性转变。沿用了几代人的普通X线摄影技术一下转入初始数字化影摄,工作方式有许多不同。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摸索、研究对CR的摄影技术有了了解并使胶片甲片率有了明显提高,给诊断工作带来了方便,更有效的保障了医院诊疗工作的顺利进行。

  • 标签: X线摄影 CR摄影 使用 研究
  • 简介:摘要从普通X线摄影到CR数字化摄影图像质量明显提高。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中,逐渐对数字化摄影有了了解,操作水平也不断提高。本文针对数字化摄影出现的新情况等进行探讨。

  • 标签: X线摄影 CR摄影 研用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基础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的诊断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10月~2011年10月间因晕厥发作就诊的患儿43例,其中男10例,女33例。年龄最13岁,最小8岁,平均11.62岁。试验3d,停用一切影响植物神经功能的药物,试验前12h禁食水,检查时,先仰卧于电动倾斜床(带踏板、扶把及胸腹护带),平静休息5min,记录基础血压、心率、心电图,然后倾斜60°,直至出现阳性反应或完成45min的全过程。全程试验期间每5min记录血压、心率、心电图一次。结果阳性22例,占51.16%,女16例,占72.7%。结论直立倾斜试验对血管迷走性晕厥具有诊断价值。

  • 标签: 血管迷走性晕厥 基础直立倾斜试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数字放射照相技术(DR)在乳腺成像中的应用及DR质量控制检测方法。方法对我科检测的60例女性患者正位和斜位60侧乳腺进行DR检查,并与PCM系统KonicaMinoltaRegiusPureviewM型PCM机检查质量结果对照,并对60张DR片进行评定。结果乳腺数字化撮影系统DR系统LORADSelenia全数字乳腺机及PCM系统KonicaMinoltaRegiusPureviewM型PCM机,的质量控制比较(P>0.05),结论DR能够为疾病提供更加准确的信息,并且通过加强图像质量控制检测管理,可有效提高甲级片率。

  • 标签: 数字乳腺摄影 质量控制检测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上下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不同度数﹙@成角﹚的患者在髌骨纵嵴﹙TRA图﹚为基础指导膝关节斜矢扫描显示前叉韧带的关系,总结显示前叉韧带全长最优的扫描角度;要求该扫描角度能达到简捷的扫描全程地显示前叉韧带,节约扫描时间,避免病人不能长时间固定不动及以后多次扫描的情况。方法在不同的腿型如‘O’腿,骨折胫骨平台移位…等病人扫描采取相同人不同的扫描角度,不同情况相同扫描角度,共63例子做对比,根据分类作统计最优化的斜矢位扫描角度。结论根据腿型髌骨下缘与胫骨粗隆成角在(8~18)°、(18~30)°、骨折胫骨外移位者…宜用髌骨纵嵴前后轴线偏内(12~15)°(5~8)°(0~-5)°作倾斜扫描线;图像显示ACL各段比例、走形较真实反映活体组织。

  • 标签: 髌骨轴线与胫骨粗隆成角 前叉韧带 髌骨纵嵴 斜矢扫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倾斜试验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原因。方法患者试验前停用一切心血管和影响神经功能的药物,禁食水8小时,安静状态下,记录心电图、测血压,建立静脉通道。结果单纯倾斜试验阳性9例,达9.6%。加做异丙肾上腺素(ISO)试验33例,达35.4%。倾斜试验晕厥时,基础血压101±18/64.4±10.7mmhg。结论倾斜试验是诊断血管迷走性晕厥的有效的重要手段。

  • 标签: 倾斜试验 血管迷走性晕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在乳腺摄影中的应用,从而了解其真正的实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例乳腺疾病患者采用两种不同的摄影方式(即用和不用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行标准体位(即CC位和MLO位)摄影,并对所得的不同影像信息进行质量分析。结果采用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以下简称柔性拖带)辅以摄影所得的影像信息量更大,无论从影像内乳腺组织所显示的范围、图像清晰度、以及对比度都明显优于不用所得的影像。讨论从以上结果得知,辅以柔性拖带所摄取的影像更能满足医生的诊断要求,从其优越性进一步了解柔性拖带乳房定位系统在乳腺摄影中的实用性和重要性,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更优质的影像信息。

  • 标签: 乳腺摄影 柔性拖带 乳房定位 标准体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倾斜球管旋转体位透视下点片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材料与方法用800MA数字胃肠机,对53例胸部创伤患者应用倾斜球管旋转体位透视下点片的方法进行观察;结果53例伤者中,常规胸部(平板DR)后前位、左右斜位平片(以下简称常规平片)可疑或表现正常而临床症状及体征较重者33例,明确诊断有肋骨骨折28例,发现骨折54根,排除骨折5例;另外为临床司法鉴定中需要明确肋骨骨折根数的20例,多次常规平片共62根,明确诊断104根,结论应用倾斜球管旋转体位透视下点片进行诊断,其方法简便易行,图像直观,经济实用,能大幅度减少漏诊、误诊,明显提高肋骨骨折的检出率,防止误诊、误治,有效地避免不必要医疗纠纷.,为司法鉴定提供了较准确的诊断依据。

  • 标签: 球管方向 旋转体位 透视点片 肋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乳腺癌的影像学特点,探讨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患者43例,分别对其钼靶X线平片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43例乳腺癌患者中,钼靶X线摄影的诊断符合率达93%,其中误诊1例,漏诊2例。结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旱期发现和诊断乳腺癌最有效和可靠的检查方法。

  • 标签: 乳腺癌 钼靶 X线摄影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数字化钼靶乳腺机摄影技术在乳腺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运用全数字化乳腺机进行摄影的930例图像资料质量和对应的操作过程进行分析,探讨技术方法和要点,不断提高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图像质量。结果930例使用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均能达到较清晰显示乳腺的情况,一级片率达97%。结论乳腺摄影技师要全面掌握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方法及要点,为影像诊断和临床提供更优质的影像资料,更好地服务于临床,服务于大众。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 方法和要点 服务诊断和临床
  • 简介:X线数字化摄影开拓了X线影像技术的新领域,随着CR、DR的诞生与发展,医院数字X线摄影设备的发展问题摆在我们的面前。电子信息、数字化已经给我们的工作带来的巨大变化。医学影像设备和计算机的发展,常规X线摄影实现了数字存储和传输,由计算机X线摄影(CR)到直接数字X线摄影(DR),彻底改变了放射科传统的摄影模式,实现了普通X线摄影的数字化革命。适合我国国情的X线投照标准、放射工作人员以及公众的年辐射剂量当量也已日趋完善并统一。

  • 标签: CR、DR 摄影 问题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我院53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乳腺癌患者的钼靶X线征象的影像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3例乳腺癌患者X线征象直接见肿块44例(83.02%),见分叶征31例(58.49%),毛刺征26例(49.06%),钙化20例(37.74%)。结论乳腺X线钼靶摄影检查仍是最常用、最有效的检查方式,它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钼靶 X线摄影 乳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在危重患者床旁胸部摄片中的应用价值及优越性。方法抽取我院重症监护患者的床边胸片300例。利用IP板采集数据并经CR扫描得到原始图像。结果在300例床边胸片中,甲级片239张,占79%,乙级片59张,占19%,废片2张,占0.6%。结论CR危重患者床边胸片病变显示清晰,能够达到满意的诊断要求,减少重拍率,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危重患者 CR 床旁胸部摄影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靶X线摄影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4月-2012年4月48例采用钼靶X线摄影诊断为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48例患者中X线表现肿块35例(72.92%),肿块伴有钙化25例(52.08%);乳头内陷10例,彗星尾征2例,大血管征3例,晕征4例,血管增粗9例;发病部位左乳25例,右乳21例,2例患者为双乳受累;外上象限患者最多,为18例(占37.5%)。病理确诊乳腺癌患者为46例,钼靶X线诊断准确度达95.83%。结论乳腺癌可表现出多种直接或间接的X线征象。钼靶X线摄影对乳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是乳腺癌检查的首先方法。

  • 标签: 钼靶X线 乳腺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在乳腺脂肪瘤中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早期诊断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8月至12月入我院治疗的35例乳腺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行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后,对其临床表现和影像学特点进行分析。结果乳腺浅层脂肪瘤23例,乳腺腺体间脂肪瘤11例,乳腺后间隙脂肪瘤1例。病灶密度为单纯低密度15例,病灶密度以低密度为主,所有患者均无钙化。结论在进行乳腺脂肪瘤诊断时,将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影像学征象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和病史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减少误诊和漏诊,具有重要诊断价值。

  • 标签: 乳腺脂肪瘤 钼铑双靶数字乳腺摄影 诊断 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