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老年自发性气胸伴胸膜腔粘连为老年性呼吸系统常见疾病之一,由于老年人基础疾病多,体质差,伴有不同程度上的心肺功能减低,行胸腔闭式引流后仍然持续漏气,因此行肺大泡修补术联合胸膜剥脱术是常用的手术方法,而胸腔进行性出血是胸膜剥脱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因此术后良好的护理及时准确的观察和判断非常的重要。

  • 标签: 胸膜剥脱术 开胸止血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胆道结石手术治疗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分析了2009年1月~2011年10我院普外科对36例肝胆道结石患者行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手术治疗和围手术期给予有效地护理后,36例患者经手术治疗获得较满意的效果,术后并发症5例,所有患者对症处理与护理后均痊愈出院。随访5个月~2年,短时间内无结石再复发。结论合适的手术时机、手术方式及有效的护理是保证手术成功和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 标签: 肝胆道 结石 二次手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结扎两止血带改善小儿静脉血管充盈度,提升小儿静脉穿刺率和满意率。方法对296例,肥胖,血管不充盈及血液循环差的小儿进行结扎止血带进行穿剌,并与传统结扎止血带的方法进行穿剌成功率的比较和患儿及家属满意率的比较。结果结扎止血带穿剌成功率大于传统结扎止血带的穿刺成功率。从而提升了患儿及家长的满意率。结论结扎止血带改善血管充盈度,提升小儿静脉穿剌成功率和患儿及家长的满意率。

  • 标签: 二次结扎止血带 血管充盈度 成功率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顺德区2010年供水的卫生状况,为有效改善供水水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按《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7749-2006)和《供水设施卫生规范》(GB17051-1997)对顺德区各供水单位的水质进行卫生监测和评价。结果2010年顺德区供水合格率为91.43%,主要的不合格项目为游离余氯、浑浊度、耗氧量、氨氮及亚硝酸盐氮,合格率分别为96.43%、95.71%、97.86%、95%、97.14%。酒店供水与居民小区供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顺德区供水的总体卫生状况良好,但供水的卫生管理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尤其要加强对居民小区供水的监管。

  • 标签: 二次供水 卫生管理 卫生状况 水质
  • 简介:摘要通过对孝义市市区高层建筑供水设施、供水方式及管理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孝义市供水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 标签: 高层建筑 二次供水 卫生现状 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为探讨供水微生物指标的污染情况。方法随机选点将供水与管网末梢水配对采样检测。结果供水的合格率(91.7%)明显低于管网末梢水的合格率(95.8%),且微生物指标普遍高于管网末梢水。结论供水普遍存在污染的危险,特建议相关部们进一步高度重视。

  • 标签: 二次供水 管网末梢水 微生物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脐部残端第剪切的最佳时机选择与操作技巧。方法将744例正常新生儿随机分为三组各248例。各组断脐时间分别为生后24小时(A组),36-48小时(B组),72小时(C组),三组断脐的方法,日常护理和出院指导相同,比较新生儿不同时机断脐的处理对脐部修复时期的并发症及其影响。结果B、C组渗血发生例显著低于A组(均P<0.01),A、B组疑似炎性渗出物,脐部修复比较类似(P>0.05)。结论为减少剪切后脐部渗血的发生,我们不能教条式地把剪切时间一概定在出生后的某个时间,应根据脐带粗细不同及脐带周围皮肤情况选择不同的时间对新生儿脐带进行剪切。

  • 标签: 新生儿 第二次剪切时间选择 操作技巧 脐带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24h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流病问卷调查(GerdQ)在胃食管流病中诊断价值。方法:40例初诊为烧心、流的患者,分别予以24h食管pH监测、胃镜检查、胃食管流病问卷调查。结果:食管pH监测灵敏度0.9722,特异度1,Youden指数0.9722;GerdQ灵敏度0.7778,特异度0.25,Youden指数0.0278;胃镜检查灵敏度0.833,特异度0.75,Youden指数0.583。24h食管pH监测较胃食管流病问卷(GerdQ)有显著差异(P〈0.05);24h食管pH监测较有胃镜检查显著差异(P〈0.05)。结论:24h食管pH监测在胃食管流病中诊断价值明显高于胃镜检查、胃食管流病问卷调查(GerdQ)。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食管PH值监测 胃镜检查
  • 简介:摘要本文采用分层抽样统计的方法,结合现在spss统计方法,从对饮水机污染的态度,得知饮水机污染的途径,污染造成的危害,消除污染的方法四方面对温州地区的大学生对饮水机污染的认识程度进行探讨,我们希望能通过我们的调查宣传提高同学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关注程度,并为日后饮水机的设计创新提供理论支持。

  • 标签: 温州 大学生 饮水机二次污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绩效激励机制在门诊注射室、输液室、急诊科奖金分配中的应用与体会。方法设定职称系数,设定护理工作量化分值,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提高了护士满意度、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结论绩效激励机制的实施可以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激发护士的工作积极性。

  • 标签: 绩效激励 门诊注射室 输液室 急诊科 奖金
  • 简介:摘要目的论述临床检验危急在指导危重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结合检验科的工作,联系临床,综合论述临床检验危急的制定,报告,以及在危重病人治疗中的重要性。结果重视临床检验危急不仅能对检验科的工作有推动作用,更重要的是能对危重病人治疗起到指导性作用。结论合理规范的利用临床检验危急,不仅能对临床危重病人的治疗起到指导作用,提高临床医生的治疗疗水平,也能对检验科的工作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是提高医院检验科管理水平和保证医疗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检验危急值 制度 科室沟通 报告及时
  • 简介:摘要目的医学参考范围(referencevaluerange)传统上称作正常值范围(normalrange),指正常人的解剖、生理、生化、免疫及组织代谢产物的含量等各种数据的波动范围。讨论医学参考范围。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关于“正常值范围”这一说法,在其意义、推理和观念上都比较模糊,现已很少使用,而改用“参考范围”。其确切含义为从选择的参照总体上获得的所有检查结果,用统计方法建立百分位数界限时所得到的区间称为参考范围。习惯上是包含95%的参照总体的范围。

  • 标签: 医学参考值范围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胃食管流病的护理。方法配合治疗进行护理。结论指导病人减轻疼痛的方法。根据医嘱给予黏膜保护药、制酸药或硝苯地平等药。使患者认识到情绪也是诱发因素之一,保持好的心态也是治疗的关键。鼓励病人有效地咳嗽,清除痰液,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反复、耐心地向病人讲解各种特殊检查及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护理
  • 简介:摘要胃食管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GER)是指胃内容物至食管。目的讨论小儿胃食管流临床诊断。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结论目前诊断GER的方法有下列几种食管钡餐X线摄像、Bernstein试验、Tuttle试验、24小时食管pH监测、胃食管同位素闪烁检查、食管测压、食管内镜检查和食管病理活检等。

  • 标签: 小儿 胃食管反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儿童胃食管流内科治疗。方法根据患儿临床表现结合病史、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进行内科治疗。结论小儿尤其是新生儿、婴儿的GER治疗中,体位与饮食喂养十分重要。正常生理性GER很罕见发生在睡眠期,多数在餐后2小时之内,所以喂养可采用粘稠厚糊状食物,少量、多餐以高蛋白低脂肪餐为主能改善症状或减少呕吐次数,晚餐后不宜再喝饮料以免发生流,避免应用刺激性调味品和影响食管下括约肌张力的食物和药物。药物治疗GER在成年人与较大儿童中已积累了较多的经验,但在新生婴儿期目前仅处在观察、试用研究中,故对后者应用时要慎重。

  • 标签: 儿童 胃食管反流 内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加权成像(DWI)上的相对表观系数(rADC)在神经上皮肿瘤病理分级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42例神经上皮肿瘤患者,术前进行常规MR平扫、增强及DWI检查,依据WHO脑肿瘤病理分级标准分级,包括低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级)22例,高级别神经上皮肿瘤(III、IV级)20例。在ADC图上测量肿瘤的rADC;利用统计学方法对肿瘤的rADC及病理分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低级别(I、II级)神经上皮肿瘤组织的rADC为(1.81±0.32),明显大于高级别组肿瘤rADC(1.36±0.26),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神经上皮肿瘤rADC与肿瘤组织的病理分级呈明显负相关。(r=-0.702,P<0.001)。结论神经上皮肿瘤rADC与病理分级具有相关性,可以用于神经上皮肿瘤的病理分级评估。

  • 标签: rADC值(相对表观弥散系数) DWI(弥散加权成像) 神经上皮肿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袖带粘贴度与血压的关系。方法通过旧袖带测血压与新袖带测量血压对比。结果旧袖带测出血压均增高。结论袖带粘贴度对血压有影响。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