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6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患者中医体质的特点,进而分析乳腺患者中医体质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的横断面进行调查,通过分析乳腺患者的中医体质特点,对乳腺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45例的乳腺患者中,特征分别有气虚质、气郁质、瘀血质、湿热质、痰湿质、阴虚质六种。依次占有的比例是26.7%、35.6%、15.5%、6.7%、11.1%、4.4%。气郁质和气虚质都呈显著性正相关(P<0.01);瘀血质和阴虚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在这些乳腺患者中中医体质类型较多的是气虚质和抑郁质两种。此外瘀血质和阴虚质也是有一定数量的患者。中医上的体质类型有肝气郁结型、气虚型、冲任失调型、阴虚型等。中医体质类型与乳腺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中医体质特点 相关性研究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在治疗早期乳腺上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2年10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早期乳腺患者38例,对其中19例可行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患者进行保乳手术治疗,设为观察组,对另外19例患者行乳房全切加同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设为对照组,并采用CEF方案对腋窝淋巴结呈阳性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统计两组患者生存率、复发率以及肿瘤转移率。结果经治疗,38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24个月的随访,观察组19例患者中1例局部复发16%,对照组19例患者中无局部复发。两组均无远处转移和死亡患者。观察组美容效果满意率达94.74%。结论在充分掌握指征的情况,采用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对早期乳腺患者进行治疗是具有可行性的,为确保临床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防止出现复发现象,术后还需对患者进行正规化疗、放疗和内分泌治疗。

  • 标签: 乳腺癌切除术 早期乳腺癌 保乳手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在早期乳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保留乳房 乳腺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乳腺根治术与扩大根治术治疗Ⅱ、Ⅲ期乳腺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Ⅱ、Ⅲ期乳腺患者4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1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乳腺根治术治疗,观察组采用扩大根治术治疗,对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观察比较两组患者5年生存率和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Ⅱ、Ⅲ期乳腺采用扩大根治术治疗,患者并发症少,5年生存率高,临床疗效显著。

  • 标签: 乳腺癌 根治术 扩大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乳腺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分析其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4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90例乳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改良根治术法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保乳术法进行治疗。比较实验组患者以及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差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由统计结果可得,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乳腺保乳手术对乳腺患者进行治疗不仅临床效果较好,还具有美容效果,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术 改良根治术 乳腺癌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探讨乳腺患者在手术前、后、以及化疗和康复阶段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疏导,使乳腺患者预后良好,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
  • 简介:康医生:最近网上常有这样的报道,内容是女性常年喝豆浆会导致乳腺。这是由于豆制品中含有大量植物雌激素,其中主要以大豆异黄酮为主。未能吸收的植物雌激素会在人体内积聚,造成人体内雌激素偏高,提高乳腺患病概率。请问可信吗?

  • 标签: 植物雌激素 大豆异黄酮 豆类食物 体内雌激素 雌激素受体 大豆制品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三阴性乳腺(TNBC),预后较差。是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和表达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为阴性的乳腺,针对TNBC的治疗的局限性,各类新的方法是必要的。新靶点和药物的研究分析给TNB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 标签: 三阴性乳腺癌 靶向治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腺的护理对策。方法对63例乳腺患者进行病情观察,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63例患者好转57例,自动出院5例,死亡1例。结论通过全面细致的观察病情变化,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护理措施是治疗乳腺,提高乳腺患者生存质量,降低死亡率的关键环节。

  • 标签: 乳腺癌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乳腺化疗是手术后或不能手术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其疗程长,治疗费用昂贵,化疗药物属细胞毒类药物,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细胞组织也有一定的损伤,可引起患者的全身反应和局部反应,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较严重,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神经毒性及局部静脉炎,这些不良反应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效果,其临床护理备受重视,尤其是整体护理的实施,收到了满意效果,我科通过对100例乳腺化疗期间的患者进行科学的护理指导,减少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保证了化疗的顺利进行;对以下护理要点加以重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在早期乳腺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3月来我院接受早期乳腺治疗的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单纯乳房切除加腋窝放疗法+乳房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保乳乳腺切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死亡率及美容效果,并使用SPSS13.0软件包对比较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复发率和死亡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保留乳房的乳腺切除术在保证单纯乳房切除术的良好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有效的改善了乳腺患者术后乳房的美观程度,极大的减轻对患者身体和心理的创伤,对于提高早期乳腺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保留乳房 乳腺癌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的分子靶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11年6月至2015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8例乳腺患者临床资料,依据住院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药物保守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分子靶向方法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22例,部分缓解18例,稳定3例,疾病进展6例,总有效率为87.75%,对照组完全缓解12例,部分缓解10例,稳定6例,疾病进展21例,总有效率为57.14%,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为67.34%,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率28.5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率为6.12%,与对照组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率32.65%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分子靶向治疗乳腺临床疗效理想,在具有分子靶向治疗的条件下,该方法值得在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乳腺癌 分子靶向治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乳腺根治术皮下积液应积极主动的预防与早期治疗。术中创面彻底止血,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避免形成淋巴漏;保持术后引流管通畅;引流管拔除时间不宜太早;减少死腔、减少渗液机会、保证充分的引流是降低积液发生的主要方法。科学有效地锻炼患肢,术后早期在肩关节内收的情况下活动前臂及肘腕关节,促进血液及淋巴回流,也可以有效地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

  • 标签: 乳腺肿瘤 根治术 皮下积液 疗效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乳腺是威胁女性健康的恶性肿瘤。在患者进行手术之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对患者能否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工作经验,首先对手术后前后乳腺患者的心理障碍表现做出了简要的归纳,然后对于如何做好乳腺症患者护理提出了对策。

  • 标签: 乳腺癌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0例乳腺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择取于2004年2月~2015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200例乳腺患者的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依照年龄将其分为青年乳腺组以及非青年乳腺组。对这两组乳腺患者的病理类型等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两组在淋巴结转移率、TNM的Ⅲ~Ⅳ分期、ER阳性率、PR阳性率、HER-2阳性率上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的病理类型、肿瘤大小等与患者年龄无关;淋巴结转移率以及TNM分期与患者年龄密切相关,其中35岁以下的乳腺患者应该对淋巴结转移等问题有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临床病理特点 青年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