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4 个结果
  • 简介:高血压的定义在未使用降压药物的情况下,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正在使用降压药物,血压虽然低于140/90mmHg,也诊断为高血压。

  • 标签: 高血压防治 降压药物 高血压史 舒张压 收缩压
  • 简介:一、蚊子可传播哪些传染病?蚊子可传播疟疾、乙脑、黄热病、登革热、基孔肯雅热、寨卡病毒病等多种疾病,其中寨卡病毒病主要是由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埃及伊蚊分布于我国海南省、台湾南部、广东省雷州半岛、云南省的西双版纳州、德宏州及临沧市等地区;白纹伊蚊分布于北至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西至陕西省陇县和宝鸡市,

  • 标签: 灭蚊 埃及伊蚊 基孔肯雅热 白纹伊蚊 西双版纳州 台湾南部
  • 简介:摘要经济的发展及现代媒体资讯技术的发达使青少年对婚姻、家庭及性的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群体在生殖健康、避孕节育方面等方面暴露出来的问题日趋严重,形式不容乐观。为增加青少年避孕知识,开展包括避孕节育方法在内的生殖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青少年 安全 避孕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方法制定统一的问卷调查表,于2014年5月-2014年6月在接种门诊外、公园、幼儿园等人流量较大的公共场所向6周岁以下的儿童家长发放预先制定的问卷调查表,待儿童家长填写完问卷后收回,对收回的520份问卷调查表进行分析。结果儿童家长的文化程度越高其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度越高,且城市户籍的儿童家长预防接种知识知晓度高于农村户籍的儿童家长,其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目前儿童家长对预防接种知识的知晓情况,应进一步加大预防接种知识的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的自觉性,促进儿童家长自觉参与以及儿童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

  • 标签: 儿童家长 预防接种知识 知晓情况
  • 简介:目的了解佛山市居民对登革热基本知识、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知识掌握情况,为进一步完善登革热宣传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以佛山市范围内拥有佛山市电信号码(固定电话、手机)、年龄在15~69岁且听力正常、能够正常沟通的常住居民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电话问卷调查方法获得信息。结果共拨通电话5156个,有效应答2125个,有效应答率为41.21%。80.66%(1714/2125)的调查对象听说过登革热,不同年龄、不同居住时间、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对登革热的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1714名知晓登革热的调查对象中,知道登革热主要症状者占75.96%(1302/1714)。对消除积水、烧蚊香、装防蚊纱窗或挂蚊帐、水生植物定期换水等防蚊灭蚊方法知晓的分别占52.28%(896/1714)、25.15%(431/1714)、17.74%(304/1714)、13.42%(230/1714)。假如感染登革热后首选大医院就诊的占77.42%(1327/1714),首选到社区医院就诊的占17.39%(298/1714)。半年内接触到有关登革热宣传知识的1215人,占70.89%,其获取途径主要为电视、海报或宣传栏、宣传折页,分别占接触到宣传知识总人数的47.24%(574/1215)、37.45%(455/1215)、28.97%(352/1215)。结论佛山市居民对登革热防控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存在年龄、居住时间、文化程度的差异,因此开展健康教育和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应结合不同人群的特点通过多种途径同时进行。

  • 标签: 登革热 知识 态度 实践 电话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人群对乙型肝炎(乙肝)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为乙肝的防治提供科学的合理建议。方法对400名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进行体检的健康人进行调查问卷,统计他们对乙肝临床表现、传染源、传播途径、乙肝疫苗、乙肝的发展及预后、乙肝知识来源的认知情况。结果400名健康体检者近三分之一的人对乙肝的认知不合格,合格率为70.25%;对乙肝的临床表现多数只知道皮肤黏膜发黄,近半数的人不知道乙肝可发展成为肝癌的可能;97.5%的人肯定乙肝疫苗可预防乙肝,其中只有80%的人注射过乙肝疫苗,两者比率差异有意义,P小于0.05;获得乙肝知识的途径有多种,新闻媒体网络占38.25%,通过亲朋好友的占25.5%,医护工作者宣教24.5%,其它占11.75%。结论,健康体检人群对乙肝相关知识的总体认知不足,其中对于传染源及传染途径的认知率相对较高,近1/3的健康者对乙肝认知存在误区,医护人员在对乙肝知识的宣教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加强。

  • 标签: 健康人群 乙型肝炎 知识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女性宫颈癌防治知识知晓情况。方法采取统一设计自制调查问卷对2014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体检中心体检的680例体检患者进行宫颈癌防治知识调查。结果本次研究问卷调查有效率为94.4%,调查患者年龄为22~46岁;患者对宫颈癌健康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54.1%;不同年龄、不同户籍和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其对宫颈癌预防治疗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女性通常对宫颈癌预防知识缺乏认知,相关监管部门和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女性患者宫颈癌健康知识的宣教。

  • 标签: 体检女性 宫颈癌 预防知识 健康宣教 认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妇科护理人员对医院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过程中的态度以及护理知识掌握情况。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05月-2016年05月妇科护理人员24名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我院自主完成护理人员针对肿瘤疼痛护理态度以及护理知识调查问卷的设计,完成后对护理人员进行发放,观察最终的调查结果。结果对于医院妇科护理人员,其学历的不同以及工作职称的不同等,最终在对疼痛护理知识掌握程度方面有所不同。结论对于医院妇科护理人员,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实施疼痛护理的过程中,缺乏积极的工作态度,针对肿瘤疼痛护理知识无法做到充分掌握,在肿瘤疼痛护理培训方面较为缺乏。

  • 标签: 妇科护理人员 肿瘤疼痛 护理知识 护理态度
  • 简介:炎炎夏季,又到了人们谈紫外线色变的季节。特别是随着臭氧层的日渐稀薄,可穿透皮肤表层,直接杀伤皮肤细胞,导致各种皮肤损伤以及皮肤癌的出现,使得人们越来越重视防晒,市面上琳琅满目的防晒商品,价格或高或低,防晒倍数呈直线上涨的趋势,但是防晒品真的是越贵越好吗?我们到底需不需要高倍数的防晒?

  • 标签: 防晒品 夏季 皮肤细胞 皮肤损伤 紫外线 臭氧层
  • 简介:目的了解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水平,为相关部门制定高中生结核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方法2014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以两所高中一、二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共选取1256人。采用调查问卷对所有调查对象结核病防治的知识、态度、行为进行调查。结果参与调查的1256名高中生中,有36.5%(459/1256)的学生曾经接受过结核病健康教育。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正性态度总持有率、正性行为总持有率分别为51.1%(6418/12560)、64.2%(4839/7536)、61.8%(6213/10048)。其中知识部分知晓率最低的条目是"肺结核病人常见的症状",为12.6%(1581/1256);态度部分正性态度持有率最低的条目是"能够像看待普通人一样看待肺结核患者",为45.1%(567/1256);行为部分正确行为持有率最低的条目是"主动学习过肺结核病防治知识",为35.4%(444/1256)。高中生获得结核病防治知识的主要途径为听别人说(48.1%,604/1256)、网络(47.0%,590/1256)、电视(43.8%,550/1256),希望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为网络(44.9%,564/1256)、学校专题讲座(44.3%,556/1256)、面对面交流(42.7%,536/1256),希望获得结核病知识主要是治疗知识(49.2%,618/1256)、传染性知识(40.0%,502/1256)、症状知识(39.5%,496/1256)。结论榆林市某县高中生结核病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加强高中学生结核病健康教育工作。

  • 标签: 结核病 学生 知晓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社区居民中开展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效果。方法随机抽取社区居民140例,按照抛硬币法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70例,向社区居民发放宣传手册,并举办知识讲座,组织居民自主学习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研究组70例,采用情景教学法、角色扮演、模拟人教学以及医院急诊室参观等教学模式对居民进行心肺复苏知识和技能培训。对比两组的培训效果。结果研究组社区居民心肺急救知识知晓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单人徒手心肺复苏评分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在社区中开展心肺复苏知识技能培训,可有效促进社区公众应急能力以及急救技能水平的提高,具有一定的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社区居民 心肺复苏知识技能 技能培训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长沙市民口腔卫生知识认知情况,为口腔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问卷,对397名长沙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由调查员现场面对面调查,并现场收集所有资料。结果发现49.37%的人对牙菌斑一般了解甚至完全不了解,61.71%的人对牙龈炎和牙菌斑的关系一般了解,37.53%的人再牙龈出血后会选择中草药牙膏来缓解症状,42.57%的人平时主要使用含中草药成分的牙膏,但对中草药牙膏的疗效却不怎么清楚。讨论通过调查,有利于医学生深入基层,更好的了解长沙市民口腔卫生知识认知情况,提升口腔医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临床实践。

  • 标签: 长沙市民 口腔卫生 牙菌斑
  • 简介:目的探讨儿童保健融入早教知识对儿童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120例于2014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出生的足月健康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两组儿童均实施系统儿童保健,实验组将早教知识融入儿童保健中,观察两组幼儿的生长发育情况。结果实验组体重、身长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头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龄患儿MDI、PD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新生儿护理知识、早期教育及训练内容、婴儿喂养知识及方法、抚触方法及技巧的知晓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家长对医务人员的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显著要高(P〈0.05)。结论将早教内容融入儿童保健,可促进体格发育和神经心理的发展,值得借鉴。

  • 标签: 儿童发育 儿童保健 早教知识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生对急救知识和院前急救技能的掌握情况。方法选取合肥师范学院2014-2015学年选修了《大学生健康教育》课程的168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自制《意外伤害调查问卷》在《意外伤害与急救》课程授课前和授课后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授课前当面对意外伤害事件时,168名(100.00%)大学生会选择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其中35名(20.83%)大学生拨打完电话后,会离开现场;133名(79.17%)大学生在拨打完电话后,会在急救人员到现场之前安抚病人。授课前仅有27.38%的大学生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能提供现场伤员的病情,授课后比例(63.69%)明显提高,授课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后,大学生在拨打120急救电话时能告知意外伤害人数、有无意识丧失的伤员、有无大出血的伤员及有无骨折的伤员者比例明显高于授课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授课前知晓"运动挫伤后应制动冷敷、开水烫伤后应用流动清水冲患处20min、食物中毒应饮大量清水及催吐、心脏骤停应立即行心肺复苏、对骨折伤员处理应制动固定、对大出血伤口应先止血"的学生比例分别为12.50%(21人)、22.62%(38人)、8.93%(15人)、7.74%(13人)、25.00%(42人)和80.36%(135人),授课后学生对这几项急救处理知识的知晓率明显高于授课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学生通过普通网络、专题讲座、普通课程及课程加在线植入4种形式获取急救知识的比例分别为61.31%(103人)、64.29%(108人)、61.31%(103人)及84.52%(142人)。通过课程加在线植入形式学习急救知识的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得到提升者比例(73.94%,105/142)明显高于其他3种教学形式。结论开设大学生意外伤害与急救课程,可提高大学生急救知识知晓率和院前急救技能。

  • 标签: 大学生 意外伤害 院前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与分析急诊科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程度。方法随机选取我院急诊科护士100例作为研究对象予以问卷调查,观察护士的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程度。结果本研究中共有100例研究对象,平均得分(40.7±5.1)分;得分分布情况很差15名,较差50名,一般28名,较好7名,很好0名;掌握程度最高内容为“标准预防概念”,最低为“导管相关性医院感染预防”;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程度得分高低与职称、学历、科室存在明显相关性。结论急诊科护士医院感染相关知识认知程度仍需进一步提高,急诊科作为医院重要科室,应重视在职护士培训,提高医院感染控制水平。

  • 标签: 急诊科 医院感染 认知
  • 简介: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快速成长而尚未成熟,随着性发育,会产生爱和性的欲求,但性心理和性生理并未真正成熟,容易一时冲动而犯错,也容易因不能正确对待而感到困惑或苦恼。因为,我们需要学习,随着成长而成熟起来。豆蔻年华,情窦初开,这是人生最美好的时光,学会如何正确对待爱、正确对待性,使自己变得更理性,少我们享受生活、享受人生。

  • 标签: 性知识教育 性发育 爱的权利 性心理 不等于 性生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程度和工作行为习惯情况,为开展布病健康教育和布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现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治知识知晓度和工作行为习惯进行调查。采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8.0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结果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47.20%,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为51.37%。结论杞县职业人群布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工作防护行为持有率均较低,应加强对职业人群的布病防护知识宣传教育工作。

  • 标签: 职业人群 布病 防治知识 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安全注射知识、注射态度与注射行,为安全注射提供依据。方法应用随机抽样法对我省基层医院实施问卷调查。结果基层医院医护人员的平均注射知识得分为(9.26±1.26)分结,进行评分多元线性回归现实,培训方式、频率,知识、科别以及医院类别对医院人员的注射、态度行为与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影响。结论基层医院医护人员对安全注射知识掌握不足,态度基本肯定,但是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提升基层医护人员安全注射意识,规范注射行为。

  • 标签: 基层医院 安全注射 注射行为 态度 知识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务人员手足口病(HFMD)知识知晓率,为制订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地理位置及发病情况抽取安徽省10个县,随机选取30个乡镇,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现场调查基层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结果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为85.04%,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村卫生室医务人员(χ2=33.198,P〈0.01),有执业医师资格证、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证的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无资格证人员(χ2=20.874,P〈0.01),文化程度高的医务人员HFMD知识知晓率高于文化程度低医务人员(χ2趋势=22.832,P〈0.01);知识知晓率最低的项目为HFMD重症的早期识别症状,仅17.07%的人知道持续发热不退、呕吐、肢体抖动是HFMD重症早期易识别的症状。结论基层医务人员存在HFMD知识知晓不平衡现象,应针对重点人群、重点知识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提高医务人员HFMD知识的总体知晓率。

  • 标签: 手足口病 基层医务人员 知识知晓率
  • 简介:目的:调查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针刺伤的相关知识和态度现状。方法于2015年6月20—23日调查某院2015年6月准备进入临床实习的护生,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实习护生针刺伤知识和态度。结果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有效问卷324份,有效率92.57%。男生40名(12.35%),女生284名(87.65%);本科学历34名(10.49%);平均年龄(20.83±1.24)岁。实习护生针刺伤相关知识各条目中回套针帽、戴手套相关问题的回答正确率最低,均为60%左右;接种乙肝疫苗后发生针刺伤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问题及针刺伤后的用药问题回答正确率均在70%左右。实习护生针刺伤态度部分部分条目得分≤3分,主要为针刺伤所致血液、体液传播性疾病易感性以及回套针帽的问题。结论实习护生的针刺伤相关知识和态度存在薄弱的方面,如回套针帽、及时报告、传染病易感性等问题。学校和医院应加强对护生职业安全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的态度和能力。

  • 标签: 实习护生 护理 针刺伤 知识 态度 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