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第三届委员第二次会议及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第二届委员第三次会议的联席会议,于2004年8月8日在大庆油田召开。出席会议的委员有王一刚、王建国、王德发、冯志强、冯增昭、纪友亮、刘文彬、刘招君、刘春莲、刘建波、朱井泉、朱筱敏、陈世悦、李文厚(赵虹代)、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岩相古地理 古地理学 大庆油田 学报编辑 冯志强
  • 简介:2008年1月26日,在北京学院路中国矿业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了《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和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委员有邓宏文、方修琦、王建国、白国平、冯增昭、刘本培、刘洛夫、刘焕杰、刘建波、任森厚、孙红军、孙镇城、朱井泉、朱筱敏、陈世悦、李承森(王宇飞代)、沙庆安、邵龙义、吴胜和、杨守仁、

  • 标签: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 《古地理学报》 中国矿业大学 专业委员会 岩相古地理 编辑委员会
  • 简介:2003年12月6日在石油大学(北京)召开了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岩相古地理专业委员第三届委员第一次会议及《古地理学报》编辑委员第二届委员第二次会议的联席会议。出席会议的京内外委员共45人,特邀代表2人以及编辑部全体人员,石油大学(北京)副校长柳贡慧教授也出席了会议。

  • 标签: 地球化学 岩相古地理 《古地理学报》 中国
  • 简介:第八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共收到参加青年优秀论文评选的论文26篇。论文作者年龄均在40周岁以下,均为第一作者,均提交了10份论文全文。每篇论文均在分组会议宣读。在分组会议主持人评议和推荐的基础上,经过以梅志超教授为主任的评奖委员全体委员认真讨论,评选出10篇青年优秀论文,

  • 标签: 优秀论文 评奖 中国 论文作者 评选 青年
  • 简介:根据历史文献以及巨野、梁山、戴庙钻孔剖面的分析与研究及对东平湖底沉积的调查,确定了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东平湖的沉积记录,提出东平湖由大野泽、梁山泊、安山湖演化而来.通过对东平湖演化与黄河决口和改道关系的分析与对比,指出历史时期东平湖演化历程与黄河关系密切,经历了黄河决口注入和改道流经湖区,河水注入、湖面扩大,河徙水退、湖面萎缩.黄河第一次大改道期间注入和一次改道流经大野泽.黄河第二次大改道期间两次注入、其中一次改道流经大野泽,水面北侵形成梁山泊.黄河第三次大改道期间三次决口注入,两次改道流经梁山泊,湖面进一步扩大成"八百里梁山泊",之后黄河仅数次决入,水源短缺,湖面萎缩.黄河第四次大改道期间未流入梁山泊,湖面进一步缩小.黄河第五次大改道期间曾两次注入梁山泊,湖面又扩大成为一片泽国,而后断绝黄河水源,被分成安山湖等北五湖,梁山泊岁久填淤,变湖为陆.黄河第六次大改道期间黄河水源断绝,北五湖水面北移,逐渐萎缩消失,仅安山湖经历一次黄河决入,并淤塞而成东平湖,黄河水断绝时湖底干涸,黄河大汛期曾倒灌入湖.

  • 标签: 东平湖 黄河水 水源 沉积记录 倒灌 干涸
  • 简介:2011年10月15—16日,"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来自中石油、中石化等油田企业的研究人员,中国科学院等相关研究单位的科研人员,中国石油大学、中国地质大学、西北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大学等相关高校的师生共60余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

  • 标签: 油气储集层 北京大学 白云岩 成因 中国石油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 简介:第13届国际遗迹组构专题研讨会于2015年5月14日--21日在日本高知大学召开。从会议报告、展板和野外地质考察可以看出:(1)遗迹化石的演化古生态学和复杂遗迹化石的古生态学、埋藏学精细分析将是未来遗迹学的研究热点;(2)遗迹化石的正确分类命名及其形态功能和古环境分析依然是遗迹学的基础和主要内容;(3)新遗迹学展示了巨大的生命力,成为了将今论古的重要钥匙;(4)三维动画模拟未来将推动遗迹学、生态学的科学普及;(5)遗迹组构在油气勘探应用中已取得了重大的成果。学科交叉和高新技术测试方法、跨越多学科的思维路线将是遗迹学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 标签: 遗迹化石 遗迹组构 遗迹学
  • 简介:为了开拓《古地理学报》高学术水平的稿源、总结和交流中国白云岩研究的现状与成果、促进白云岩研究为油气勘探及开发服务以及白云岩岩石学的发展和创新,定于2011年9月或10月在北京召开"白云岩成因及油气储集层研讨”,会期1—2天,具体时间及地点将在二号通知上告知。

  • 标签: 油气储集层 白云岩 成因 一号通 《古地理学报》 学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