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2007年10月出版的(2007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古地理学报》2006年的影响因子为1.311,在全国1723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中居第53位。兹将该总排序表前500名中的地学和石油类部分期刊的序次和影响因子择录如下。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科技期刊 影响因子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排序表 石油类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2010年11月出版的《2010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古地理学报》2009年的影响因子为1.508,在全国1946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中居第35位。兹将总排序表中影响因子前500名中的地学和石油类部分期刊的序次和影响因子择录如下。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影响因子 科技期刊 排序表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 石油类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的2004年10月出版的《2004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古地理学报》2003年的影响因子为0.978,在全国1576种科技期刊影响因子总排序表中居第72位。兹将该总排序表前400名中的地学和石油类部分期刊的序次与影响因子择录如下。

  • 标签: 全国科技期刊 古地理 因子全国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及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编、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年元月出版的《2006年版中国期刊高被引指数》,《古地理学报》在2000~2004年的5年中,共刊出文章235篇,被引频次401次,影响因子1.706。被引在10次以上(不包括10次)的文章有14篇,5~10次的文章有56篇。现把此书中地球科学类及地质学类部分期刊的五年被引频次及五年影响因子前30名排序如下。

  • 标签: 中国期刊 前排序 地球科学
  • 简介: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编写、2015年10月出版的《2015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兹将《古地理学报》2014年主要定量评价指标(表1)及地球科学综合类、地质学类和石油天然气工程类中部分地质学期刊的综合评价总分及其排序、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表2)列表如下。敬请广大读者、作者和同行专家参阅。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地球科学 地学类 总被引频次 核心版 天然气工程
  • 简介:在《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4年版)》地质学类期刊排名中,《古地理学报》排到了第18化,特向各位作者、评审专家、读者通报,并对大家多年来的支持表示感谢!

  • 标签: 《古地理学报》 中文核心期刊 地质学
  • 简介:由吉林大学的刘招君教授和国土资源部油气资源战略研究中心的杨虎林研究员等撰写的《中国油页岩》已于2009年7月由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这是中国第一部以“中国的油页岩”为题材的专著。全书分上下两篇,总计20章,343页,658千字,书后附各章中英文详细摘要。

  • 标签: 油页岩 出版社 中国 油气资源战略 国土资源部 石油工业
  • 简介:杜远生教授和乔秀夫研究员为《古地理学报》组织了一批古地震的文章,我都认真地拜读过,并请有关的专家评审过,最后又请作者反复修改定稿。除周勇等的文章《山东省胶莱盆地东北部下白垩统莱阳组震积岩特征及地质意义》已提前在本刊第5期刊登外,其余7篇文章均在本期即2011年第13卷第6期刊登。

  • 标签: 古地震 《古地理学报》 中国 专家评审 地质意义 下白垩统
  • 简介:本文是笔者等的中国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岩相古地理诸文的继续.在对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主要是蒙兴地区、昆仑秦岭地区、西藏地区、海南岛和台湾地区)的地质资料,编制出了中国晚奥陶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的研究程度较高,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都是定量的.其他地区的研究程度较低,其岩相古地理图和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或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奥陶世,早、中、晚寒武世和早、中奥陶世一直存在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岩相古地理基本格局已经改变,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中的北山槽地和蒙辽吉槽地已不再是槽地而变成了台地.因此,准噶尔台地、北山台地、蒙兴台地、蒙辽吉台地和华北台地就连在一起了,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北方台地群.这是一个重大变化.其他古地理单元也与以前各世的大不相同或有所不同.这是晚奥陶世晚期大规模海退的结果.

  • 标签: 中国 晚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本文是和的继续.本文的基础是笔者等的华北地区、华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定量岩相古地理研究及编图的成果.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都有确切的定量资料和定量图件为依据.在此基础上,结合其他地区的地质资料,全面分析,综合判断,编制出了全国范围的晚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图并撰写出本文.因此,在本文中,华北、华南和西北地区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是定量的和比较精细的,其他地区的岩相古地理图及其文字论述则是定性的和概略性的.在中国晚寒武世,中寒武世的"两槽和三台相间分布"的古地理格局依然存在.两槽即天山北山蒙辽吉槽地和昆仑秦岭槽地,三台即准噶尔蒙兴台地、塔里木柴达木华北台地和西藏华南台地.这5个古地理单元的范围与中寒武世的基本上相同,但他们的次级古地理单元的特征则与中寒武世的有所不同或大不相同.

  • 标签: 中国 晚寒武世 岩相古地理 槽地 台地 地质资料
  • 简介:根据区域构造、古地理和地层资料,中国奥陶纪的诸多板块、地体和活动带应分属11个地理区。文章重点研究了各地理区的边界。这些相邻的地理区块在奥陶纪曾处于远距离分离状态,除华北区南界和华南区北界明显由同期秦岭活动带限定之外,地理区的界线大多只能沿发生在奥陶纪之后的构造拼贴结合带划定,只有塔里木区北界和北疆区南界,得以通过追索代表曾在奥陶纪时段内发育于塔里木板块/哈萨克斯坦中间板块/西伯利亚板块之间的局限洋盆或深海盆地遗迹(即残留缝合带)来予以确定。中国大陆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从晚石炭世至新生代的长期地质演化过程,主要包括活动带的消减以及板块和地体的漂移、增生与会聚。

  • 标签: 中国 奥陶纪 地理分区
  • 简介:中国南方是指西至金沙江-无江断裂、西北至垅门山断裂、北至城口-房县-襄樊-广济断裂,东北至郯城-庐江断裂、东至黄海和东海,南至南海的中国南方的广大地区。面积约2000000km2。在露头剖面和钻井部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所取得的各种定量及定性资料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南方下奥子统新厂阶和宁国阶的各科单因素图以及相应的新厂期和宁国期岩相古地理图。在这两幅古地理图中,有7个主要的古地理单元,即使西台地、康滇陆、扬子台地斜坡、江南盆地、东南台地和华夏陆。前5个古地理单元属康滇古地理体系,两个古地理单元属华夏古地理体系。这两幅古地理图的最大特征是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图为依据和数据为依据。这种定量的岩相古地理图在我国南方早奥陶世还是首次出现。这种定量岩相古地理图在古地理学中是个重大的进展,对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沉积矿的预测和勘探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标签: 中国 早奥陶世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古地理体系
  • 简介:地震事件沉积已经成为当今沉积地质学的一个热点领域。文中通过回顾国内震积岩的研究历史,总结了中国震积岩研究的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重点讨论了地震引起的软沉积物变形、地震事件沉积的时序、地震事件沉积的空间分布和地震事件沉积序列等。按照地震对沉积物改造的时间,将软沉积物变形划分为同生、准同生、后生变形3类,并对地震同生断裂、准同生期液化沙体沿地震裂缝侵入的液化岩脉和后期断裂充填岩脉,地震形成的微褶皱、液化卷曲变形层理和后期褶皱,地震震动变形和液化变形构造,枕状构造和枕状层之间的区别分别进行了讨论。

  • 标签: 震积岩 软沉积物变形 地震事件沉积
  • 简介:中国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的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在各露头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奥陶系各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和奥陶纪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效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火山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泥岩盆地、硅岩盆地、碎屑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区奥陶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海陆并存,海中台盆相问分布,台中有滩和坪,台盆间有斜坡”。早奥陶世继承了寒武纪的海进并进一步扩大,至中奥陶世海进达盛期,到晚奥陶世开始海退,从而完成了西北地区寒武纪和奥陶纪海进海退旋回。

  • 标签: 中国西北地区 奥陶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 多级别
  • 简介:中国油页岩资源丰富,以陆相沉积为主,主要赋存于中新生界,颜色通常为黑色-深灰色和灰褐色-棕褐色,且富矿油页岩一般比贫矿油页岩的颜色深。油页岩中矿物成分以石英、长石和黏土矿物为主,黏土矿物中高岭石含量相对较高。中国陆相油页岩总体质量特征为中等偏好,含油率大于5%的页岩油资源占57.64%,灰分产率一般为53.27%-84.35%,多属高灰分油页岩。发热量各地区差别较大,最小值为4.19MJ/kg,最大值可达34.60MJ/kg,而且同一地区不同层位的油页岩发热量也不相同。就伴生元素而言,油页岩中富含大量的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使油页岩具有巨大的综合利用潜力。从有机成因角度,中国陆相油页岩可以分为腐泥型油页岩、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从油页岩的沉积环境成因角度,可以划分为拗陷湖成油页岩、断陷湖成油页岩和断陷湖泊-沼泽油页岩;从油页岩形成的水体性质角度,可以划分为淡水油页岩和半咸水油页岩。中国陆相油页岩中湖泊-沼泽油页岩一般与煤伴生,多为腐殖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泥腐殖型油页岩;而湖成油页岩一般单独存在或为煤层顶板,多为腐泥型油页岩和腐殖腐泥型油页岩。

  • 标签: 陆相油页岩 赋存特征 物理性质 矿物成分 地球化学 成因类型
  • 简介:西北地区是指贺兰山及六盘山以西和昆仑山以北的我国西北部的广大地区。作者在各露头剖面及钻井剖面的地层学和岩石学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分析综合作图法,编制出了中国西北地区寒武系各统的各种单因素图和寒武纪各世的岩相古地理图。这些岩相古地理图具有定量、多级别和多类型的特点。定量,即每个古地理单元的划分和确定都有确切的定量的单因素数据和图件为依据。多级别,即已划分出三级古地理单元,如陆和海为一级;在海中又划分出台地、盆地和斜坡。为二级;在台地中,又划分出滩、坪、湖等,为三级。多类型,即每个古地理单元,主要是二级和三级古地理单元,还可根据其岩石特征区分出不同的类型,如台地可区分出碳酸盐岩台地、碎屑岩台地等,盆地可区分出硅质岩盆地、碎屑岩盆地、石灰岩盆地、复理石盆地、火山岩盆地等,滩可区分出亮晶颗粒滩(准滩、雏滩)、灰泥颗粒滩(准滩、雏滩)等。这种古地理图在西北地区还是首次出现。西北地区寒武纪岩相古地理格局可概括为“陆海并存,海中台盆相间分布,台中有滩坪湖,台盆间有坡”。新疆北山地区和西昆仑甘青地区的古地理特征有所不同,但其古地理格局和演化阶段以及海进过程则是相同的。

  • 标签: 中国 西北地区 寒武纪 岩相古地理 单因素 定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