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关于月幔中挥发分(H2O-Cl-F-S)的浓度一直存在争论:(1)对月球火山玻璃、火山碎屑中橄榄石内的熔体包裹体以及月球高地斜长石晶体的研究表明,月幔中水的含量为-×10^-6。(2)月海玄武岩中中度挥发性元素Zn/Fe值约为地球的1/10^-1/500,依此估计的月幔中水的浓度不大于1×10^-6,并且月球火山样品74220中橄榄石内的玻璃质熔体包裹体具有的高水含量特征是一个局部异常。

  • 标签: 月幔 火山玻璃 包裹体 含量特征 火山碎屑 局部异常
  • 简介: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广泛发育,前人对中国东部和铀矿有关的中酸性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取得了许多成果,推动了中酸性岩和铀矿找矿的进步。本文尝试应用大数据方法对比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主要采用不同元素比值对来考察它们之间的区别,得出72个元素对,做出2556个图解,从中优选出12个图解,获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研究表明,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与全球A型花岗岩具有大体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在许多判别图中,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范围之内,且主要位于全球A型花岗岩的一侧,说明它们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性。差异主要体现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更加亏损Co、Ni、cu、Nb、Ta和富集P205、Sr、Se、Pb的特征上。本文公布的判别图说明,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之外的花岗岩是与铀矿无关的;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的可能与铀矿有关,也可能与铀矿无关;但是,与铀矿有关的花岗岩一定落在中国东部铀成矿带中酸性岩范围内。上述结论是初步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检验。

  • 标签: 大数据 铀矿 中酸性岩 A型花岗岩
  • 简介:位于中亚造山带南缘的北山造山带芦草沟地区发育多条酸性岩脉,对其开展系统的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对再造区域地质演化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芦草沟地区酸性脉岩的U-Pb年龄为(248.8±1.8)Ma,即早三叠世;具有高Si低Mg的地球化学特征;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Th、U、K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Ti、P,Eu异常不明显;具低的Y、Yb含量,高的Sr/Y、La/Yb值和较低的Na_2O/K_2O值,与中国东部燕山期类埃达克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相似。岩石成因研究显示其具较低的MgO、Cr、Ni含量,并强烈亏损Nb、Ta,其残留相可能由辉石+石榴子石+金红石±角闪石组成,是在后碰撞背景下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

  • 标签: 酸性脉岩 岩石成因 埃达克岩 北山造山带
  • 简介:通过我国氧化矿石伴生银赋存特征的系统研究后指出,银以独立银矿物为主,少量为离子吸附银和类质同象银.银矿物组合及矿化系列、产出形态、结构、粒度及嵌布类型与原矿的成矿溶液性质和氧化程度有关.铅、锌、铁氧化物和残留的硫化物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银的配分受矿石氧化强度、矿物组合及嵌布形式控制.这一研究成果为有效提高银的回收率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氧化矿石 赋存形式 嵌布类型 配分
  • 简介:为查明江西相山矿田内铅锌矿和铀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对与铅锌矿、铀矿有关的矿石矿物进行了S、Pb同位素研究,结果显示,与铅锌矿有关的金属矿物δ^34S值为1.3‰~4.7‰,同铀矿伴生的黄铁矿δ^34S值为7.9‰~14.9‰;赋矿围岩、基底变质岩、铀矿床黄铁矿和铅锌矿硫化物的^206Pb/^204Pb、^207Pb/^204Pb及^208Pb/^204Pb比值整体上有逐渐降低的趋势,均表现出放射性成因铅的特征,不同岩石或矿石的样品铅同位素组成范围基本一致。结合前人研究,说明铅锌矿和铀矿并非来自同一次成矿事件;铅锌矿的成矿期次具有阶段性,源具有均一性,主要以深部源为主,在其向上迁移的过程中有少量基底变质岩中的加入,按照硫化物共生矿物对计算出铅锌矿的成矿温度:早阶段为424~382℃,晚阶段为331~290℃,属中高温热液矿床;铀矿的源具有地层特征,主要来自于基底变质沉积岩。铀矿床伴生的黄铁矿铅同位素组成比铅锌矿硫化矿的铅同位素组成更具放射性成因铅,铅锌矿的铅源主要与上地壳基底变质岩有关,铀矿的铅源主要以相山火山-侵入杂岩体为主,但是可能还具有少量幔源铅参与。

  • 标签: 铅锌矿 物质来源 S、Pb同位素 相山矿田
  • 简介:盐为主要含银矿物的热水沉积银多金属矿床任耀武(华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天津300181)关键词盐矿物,银多金属矿床,热水沉积,常州沟组冀北某地中上元古界长城系常州沟组地层中发现了一种以银黝铜矿为主要含银矿物的热水沉积型银多金属矿床。华北地...

  • 标签: 硫盐矿物 银多金属矿床 热水沉积 常州沟组
  • 简介: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形成的重要过程是硫化物熔体的熔离,而关键在于成矿岩浆中的过饱和。判断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来源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研究其同位素特征。当矿床的同位素值超出了地幔同位素的组成范围,揭示了壳源的混入。如果矿床同位素值δ^34S落入地幔值的范围内,则需要结合围岩同位素组成、并考虑岩浆房中是否发生了同位素交换反应来进一步判断是否有围岩的加入。异常的Δ^33S值主要出现在太古宙沉积硫化物中,利用δ^34S与Δ^33S相结合可识别样品中是否存在太古宙岩石中来源的;然而,一些太古宙岩石中硫化物Δ^33S值也可以在0‰附近;在一些后太古宙岩石的硫化物中也发现了异常的Δ^33S值;因此在根据Δ33S值来判断S是否来源于太古宙岩石时应谨慎。仔细测定围岩和潜在的混染源的同位素组成对于准确评价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S的来源是非常关键的。同位素和其他同位素如镍同位素、铜同位素、铁同位素相结合也许对于认识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中成矿物质来源及成矿岩浆演化过程能够提供新的思路。

  • 标签: 岩浆Cu-Ni-PGE硫化物矿床 太古宙 成矿物质来源 硫同位素
  • 简介:现代海洋中的硫酸盐矿物和海水硫酸盐本身常有相似的同位素组成,因而可根据现代蒸发岩的硫酸盐同位素来判断古环境。据李任伟[1]引用Holser和Kaplan及格里年科的资料报道,海相蒸发岩及其所反映的古海洋硫酸盐的同位素组成只在较狭窄的范围内变化,现...

  • 标签: 陆相咸化湖泊 硫酸盐岩 硫同位素 沉积环境
  • 简介:为探讨保山地块新生代岩浆侵位时代,揭示其成因和形成动力学机制,重建保山地块新生代演化历史,对保山地块东南缘沧源新生代岩浆岩中部分中酸性岩体和岩墙开展了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沧源地区新生代中酸性岩体和岩墙均侵位于40-41Ma,与澜沧新生代花岗质侵入岩年龄相当,为保山地块新生代早期岩浆活动的重要组成。沧源和澜沧新生代岩浆岩总体具有较强的轻-重稀土、特别是中-重稀土分馏,无明显Sr、Eu负异常,具高的Sr/Y、La/Yb、Gd/Yb值,与C型埃达克岩类似。样品的^86Sri/^87Sr8为0.7065—0.7103,εNd(t)为-3.6--5.6。沧源新生代岩浆岩很可能来自石榴斜长角闪岩源区在30—40km深度的部分熔融。通过岩相学和地球化学分析,首次在沧源新生代岩浆岩中识别出-41Ma的A型花岗岩。结合区域构造一岩浆研究成果,认为沧源-澜沧新生代岩浆带与青藏高原碰撞导致的东部岩石圈块体南东向挤出作用存在密切联系。

  • 标签: 保山地块 新生代 C型埃达克 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龄 岩石成因
  • 简介:矿山固体废物中硫化物经微生物作用形成的酸性矿山排水及其引起的重金属污染是备受关注的环境问题,而岩石和矿石中的方解石能够影响酸性矿山排水的生成和迁移.为了考察方解石对硫化物-微生物氧化作用的影响,开展了系统的模拟实验,利用ICP-AES、XRD、XRF等分析手段,测定了实验溶液的pH值、Eh值、离子浓度和次生沉淀成分.结果表明,在无方解石或方解石含量低时,黄铜矿的微生物氧化过程中,pH值下降、Eh值上升,有多种重金属离子进入溶液,并生成大量黄钾铁矾、自然等次生沉淀.添加过量方解石能有效中和氧化过程产生的酸并能显著抑制氧化菌的活动.因此通过添加碳酸盐矿物的方法可使溶液pH调节至微碱性,降低微生物的活性、阻滞铜矿石的氧化,能够有效降低重金属的释放.

  • 标签: 铜矿石 金属硫化物 微生物氧化 方解石 重金属
  • 简介:上地幔地震波的速度和衰减的横向变化(耗散应变能)有望用来提取地球内部的一些关键特性,比如温度、主要元素组成、熔融分数和含水量。但要将这些数据转化为有意义的物理性质表示,则需要对影响地震波传播的微观机理有一个深刻的理解。尽管传统观点认为名义上无水矿物中的结构水(羟基)能够显著影响矿物岩石的地震波特性,但还需要更多实验研究来量化这一影响。

  • 标签: 地震波传播 上地幔 特性 氧化还原 橄榄石 矿物岩石
  • 简介:微生物可以还原铁氧化物矿物。本文通过使用电化学方法对铁氧化物矿物在微生物还原作用下的氧化还原特性进行模拟与表征,补充了从新角度对微生物还原铁氧化物矿物的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微生物可直接以铁氧化物矿物作为电子受体将其还原得到二价铁生成物。电化学实验显示,0.2mA阴极恒电流条件下铁氧化物矿物可以接受电子,同时铁氧化物矿物中的Fe3+在0.89±0.01V(相对于饱和甘汞电极)时发生还原反应,表明铁氧化物矿物满足被微生物还原的电化学条件。双室微生物-铁氧化物矿物体系研究证实,铁氧化物矿物可以作为阴极接受微生物提供的电子。

  • 标签: 铁氧化物矿物 微生物 电化学 循环伏安法 计时电位法
  • 简介:CO2的地质封存技术是减少CO2向大气排放的一种有效方法。矿物封存由于储存时间长,安全性高,对CO2地质封存至关重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石盒子组地层为例,利用模拟软件TOUGHREACT研究了CO2注入后,各矿物的溶解和沉淀机理,确定固碳矿物和CO2的矿物封存量;通过改变绿泥石和长石类矿物的初始含量,研究原生矿物组分对CO2矿物封存潜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以石英、长石为主的砂岩储集层中,长石类、绿泥石和高岭石是主要的溶解矿物,铁白云石是主要的固碳矿物,原生矿物中绿泥石和长石类矿物对CO2的矿物封存量影响很大,绿泥石和长石类矿物的体积分数增加,CO2的矿物封存量也增加。

  • 标签: 二氧化碳 地质储存 矿物封存能力 数值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