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3 个结果
  • 简介:1FFS-A型地下定深取样器该取样器用不锈钢等材料制作,能够从井孔漂浮物之下采取有代表性的地下样品;能够采取含有挥发性有机物的地下样品;能够在本取样器设定深度的范围内采取任意深度的地下样品。该取样器最大取样深度水下300m;取样容量1L/每次;取样器外径50mm。

  • 标签: 取样装置 水污染调查 定深取样器 挥发性有机物 水样品 取样深度
  • 简介:由于大多数废物堆都建造于多年以前,并且朱采取任何环境保护措施,把废物堆密封并不意味着它们不再是环境危害物。所以,把废物堆密封后,砬该制定一项监测计划。如有必要对废物堆浸出液的特性进行研究.避免不可预测的问题出现。由于土壤和地下的潜在污染主要取决于场地的物理特征(例如,孔隙度和渗透性)和地下流体的动态(例如,地下位和水流方向)。因此,为了制定废物堆周围区域的监测计划,获得区域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是必需的。本文提供了一种用于监测废物堆周围区域和确定地下污染物的方法(基于葡萄牙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密封的废物堆 数据集成 监测 克里格法(kriging)动态模型
  • 简介:1996年11月,Cepro公司的输油管道发生事故,致使大量汽油泄漏。事故发生地位于捷克共和国西北部的克麦季涅维斯居民点以北1.2公里处。为了盗窃汽油蓄意破坏管道是造成这次事故的原因。据Cepro公司数据,石油泄漏量为15000立方米。由于发现泄漏后迅速采取措施,回收汽油约200立方米,因此在事故发生地的土壤中仍然遗留着13000立方米的汽油。

  • 标签: 石油产品 土壤 地下水污染 数学模拟 石油泄漏
  • 简介:目前.韩国正在考虑把地下用作空间供热和制冷的热源。本项研究评价了韩国266个国家地下监测站的地下温度数据。地下温度的空间分布主要受地理纬度、气温和局部地形高程的影响。地下温度的分布模式与环境空气温度的分布模式非常类似。地下温度的年变化可以分为4种主要模式:P型(周期变化)代表地下温度的年周期变化,大多数浅层地下的温度变化都属于P型(62.5%);F型指地下的温度几乎没有任何变化,深水井的地下的温度变化大多数属于F型(47.9%)。从表面上看,地下水位的深浅似乎与地下温度的变化模式有关。例如.温度变化属于P型或者WP型的地下的水位最浅。而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地下的水位最深。76.6%的浅水井地下温度的年变化范嗣小于8℃,而97.1的深水井地下温度的年变化范围小于8℃。通常,在最冷的月份(11月-月)地下的温度最高,而在3—6月份(仅在最热的月份(7月—8月)之前)地下的温度最低。研究发现.地下温度和环境气温之间的相位差,与地下温度的变化范同之间存在单纯的指数关系。这表明,气温的传播主要是通过介质传导完成的。鉴于地下温度的稳定性,为了有效地设计和维护热泵系统。利用温度变化属于F型的基岩含水层地下是最适宜的。为了更好地利用地下热泵系统.对场地水文地质条件和潜在的环境变化进行详细勘查是必需的。

  • 标签: 地下水温度 地下水热泵 露天环路 国家地下水监测站 韩国
  • 简介:因为工业和农业的迅速发展、日常生活垃圾的增多,以及许多其他因素,已经导致各地地表水的大量消耗和污染,所以地下污染监测是最迫切的问题之一。只有受到严格保护的地下才是满足居民饮用水的最可靠的储备。

  • 标签: 地下水污染 波罗的海 联合体 地段 尾矿 采矿
  • 简介:20世纪70年代,随着经济的发展,地下的开采量日益增加,由于过量的抽取(诸如咸水入侵和地面沉降之类),地下问题在日本日趋严重。这些问题已通过法律约束使地下问题及地下转换为地表水方面的问题得到了改善。然而,日本地下的使用量仍然是13×10^9m^3/年。人们把地下当作重要的水源,因为它与地表水相比其纯度和恒温性要好一些。由于土地使用的变化,用于工业和农业生产的有机物质对地下污染(诸如地下补给的新问题)正威胁着地下——这一宝贵的资源。在日本,地下补给和水净化中,问题焦点应放在稻田的作用上,这些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已经形成。希望了解和理解这些作用并将之在世界范围内用于可持续农业系统的产物。

  • 标签: 农业 地下水 补给 净化 土地使用 稻田
  • 简介:在国立戈梅利Ф.Скорииа大学建立了戈梅利地区永久性地质渗透和地质运移模型,包括:——乌扎河和兰多夫卡河流域、戈梅利市和戈梅利化工厂水源地影响区、戈梅利市辖区的地下渗透模型;

  • 标签: 地下水 污染系统 保护 渗透模型 运移模型 永久性
  • 简介:目前,由于作为供水水源的地下利用的增长,地下污染问题引起高度注意。造成采用地下供水水源困难的因素,或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地下资源——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北部,或是水质不合格:含有大量的氯化物利硫酸盐,以及地下的高矿化度(卡尔梅克,诺夫哥罗德和基洛夫州)。近10年,由于地下中重金属和有机物:

  • 标签: 地下水利用 有机物污染 俄罗斯 供水水源 地下水资源 污染问题
  • 简介:动物粪便中的氮进入地下和地表水有几种途径,包括粪便池的泄漏、疏忽的喷洒、地面迳流、不适当的排泄、大气扩散以及过度地粪便施肥等。动物粪便中的氮经硝化作用后,在浅表地下中具有高度的可移动性,由于硝酸根结合阳离子的能力低,硝酸盐的浓度只能靠脱硝作用削弱,因此,土壤和含水层中的硝酸盐浓度高。

  • 标签: 动物粪便 养猪场 地下水 硝化作用 含水层 土壤
  • 简介:作者研究调查了新的原位生物系统,利用一个独特的固定的单元技术处理地下中的有机成分。这个技术称作生物渗透屏障(BPB)。BPB是两个原位修复技术成本效率的联合创新,即原位生物修复和可渗透屏障。在不同的的操作条件下,对这个独特的系统进行了300多天的评价,降解了地下中的目标物质,2,4,6三氯酚(TCP)。

  • 标签: 生物修复 屏障 污染 地下水 氯酚 降解
  • 简介: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优化地下监测网络。确定污染羽范围的方法。将监测并安装后最化的污染物存在的不确定性期望值降低到最大的位置定为监测井的最佳位置。本项研究中,将水力传导系数作为诱发不定性的因素。使用连续的随机添加(SRA)法生成水力传导系数的随机场。随着监测网络范围的增大,污染羽分布的不确定性降低。根据这个降低的量.评价某一污染羽存在的信息判定的期望值。选择采集监测井最大信息帚的最小系统为优选的监测网络。为了最化污染羽分布的不确定性。在定义域范围内.针对所有的产生的污染羽的实现值。编制污染物存在的概率图。不确定性定义为。污染物存在的概率或者不存在的概率单元的总和。在非均质水力传导系数场.本文给出了确定最佳监测网络的数值试验的结果。

  • 标签: 优选 监测网 不确定性 污染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