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当前中国天然气工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趋势:一是从贫气国正迈向产气大困,2005年产气量将达近500×10^8m^3;二是天然气勘探理论从一元论发展为多元论;三是天然气产量的提高要求强化天然气的勘探和开发。近20年来,中国天然气地学理取得重要进展:一是揭示了煤系成烃以成气为主成油为辅的规律;二是建立了可信度和准确性高的各类成因天然气的鉴别指标;三是确定了半定量和定量的大气田形成主控因素;四是认识到了碳酸盐岩有机碳含量在0.2%左右及其以下时难以作为烃源岩和在0.5%及其以上时可作为有效烃源岩;

  • 标签: 中国 天然气工业 发展趋势 地学理论 产量 无机成因烷烃气藏
  • 简介:理论模型研究对指导和验证实际地震资料的处理解释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介绍了VSP逆时偏移基本原理及脉冲响应研究,同时采用两种地震成像条件对国际标准的岩丘理论模型进行VSP逆时成像处理研究,并将成像条件应用于实际井中VSP地震资料逆时成像处理和效果对比,由此探讨理论模型研究可能存在的伪效果风险问题,并给出模型效果可实用性的验证思路,以此供业内同行参考。

  • 标签: 岩丘理论模型 井中地震观测 VSP逆时偏移 伪效果风险 效果验证分析
  • 简介:改革开放把中国从封闭中解脱出来,中国企业在西方发达的物质文明面前看到了自身的差距,引进外国设备、技术以及管理成为许多企业家的共识和企业经营的潮流。在管理方面,是学习泰勒的科学管理、从严治厂?还是学习行为科学、企业文化理论,实行以人为中心的管理?深入考察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外国先进企业的管理后,使还在选择之中的中国企业家颇为惊讶。

  • 标签: 企业文化 企业管理 三资企业 管理方式 市场竞争
  • 简介:本文用统计概念(从无序介质的逾渗理论中借用的一些概念)研究流体中两相相对渗透率的理论(其中一相是强润湿的)。该理论的输入是孔隙空间网络模型、孔喉半径分布以及建立孔喉导流率和体积与其半径的关系的函数。发现用包括有孔隙空间网络模型和孔隙大小的几个简单统计分布的理论能够预测在两相相对渗透率系统中观测的所有趋势,在这些系统中,一相是强润湿的。而且,能够调整该理论的输入以便更好地拟合实验数据。

  • 标签: 相对渗透率 逾渗理论 孔隙空间 网络模型 半径分布 统计分布
  • 简介:近年来世界油气地质理论应用在多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这些重要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一方面为石油工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将促进地学领域各相关学科,如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学、地史学等学科的发展。

  • 标签: 地质理论 油气勘探 技术 世界 经济效益 石油工业
  • 简介:裂缝性油藏在所有长度规模上都具有非均质性,这些非均质性影响流动的所有方面,因此极其难以可靠地预测油藏动态。解决这一问题的常规方法是建立许多可能的油藏模型(具有相关概率),然后粗化这些模型并且进行流动模拟。这一方法的问题是计算费用非常高。

  • 标签: 裂缝性油藏 动态参数 快速估算 逾渗理论 非均质性 油藏模型
  • 简介:严格地说,国家安全概念是一个完整概念,而不是组成其某些部分的总和。根据俄罗斯法律,确保国家安全首先必须以“及时预测并发现对国家安全的国内外威胁”和实施“预防并消除国内外威胁的及时有效和长期措施”作为前提条件。正如法律规定的那样,

  • 标签: 俄罗斯 能源安全 经济 国家安全 法律规定 安全概念
  • 简介:目前使用的“巴肯页岩”成藏层带这个术语实际上并不确切。如今在这里所钻的大多数油井都以多孔且具渗透性的巴肯组中段为目标,而巴肯组中段并不是页岩。

  • 标签: 成藏层带 技术创新 渗透性 页岩 中段
  • 简介:国土资源部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海石油有限公司和地方油气公司所属油气田的储量进行了初步统计。统计结果表明:截至2006年年底,全国石油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0.43×108

  • 标签: 剩余经济 我国石油 石油剩余
  • 简介:十多年来工业界一直从事时移3-D或4-D地震成像技术的分析研究,有越来越多的文章报道了这方面的成功实例。最近报道的两个成功实例研究是:位于挪威北海的Draugen地区和位于英国大陆架之上的Cannet-C地区。这两个地区在技术上取得了成功,提供了储层内部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优质图像。这些4-D结果改变了井位,并且减少了油田开发决策带来的代价高昂的风险(注意:本文的“4-D”表示时移地震成像)。本文重点阐述了4-D地震定量评价对石油经济的影响。在总结出4-D对油藏管理影响的几个方面后,便可建立经济模型来定量评价这种影响。该种决策性树状模型运用了贝叶斯定量计算4-D产生的修正概率。模型说明,即使4-D信息是不完善的,但对于钻加密井而言,还是可以大大提高开发方案的价值。

  • 标签: 定量评价 4-D地震 石油经济 影响 时移地震成像 油藏管理
  • 简介:以气井最小携液流速理论为基础,选用改进后的特纳携液模型,形成一套泡沫排水采气用泡排剂的优选方法.将泡排剂性能参数和气井流体参数输入优选模型后,可计算出气井最小携液流速.通过与气井实际流速的比值,即可判断有水气井应用泡排剂是否可行,并优选出相应泡排剂及所需浓度,避免泡沫排水的盲目性.照上述研究思路,编制了气井泡排剂优选软件.通过对3口气井的泡排剂及加药浓度进行优选,结果与现场应用情况相吻合,表明优选方法可行,可帮助现场达到优选泡排剂及注入浓度的目的.

  • 标签: 泡排剂 最小携液流速理论 注入浓度 优选方法 采气工艺
  • 简介:在上个十年左右,随着钻井、压裂和完井技术的进步,以往不具经济性的油气资源得以开发,非常规页岩油气资源在油气生产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分段压裂技术已经在北美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个时期,完井技术在不断进步,最早出现的是桥塞分段射孔法(PlugandPerfmethod),后来又出现了球座尺寸渐小的丢球打开式滑套法(multipleballseatsizeactuatedslidingsleeves)。但这两种方法都有缺陷,前者需要多次重新返回已钻井眼和开展铣钻作业,而后者的压裂段数有限,因为球座的尺寸需要逐渐变小,而且在完井后可能还需要铣钻球座,以便消除流动障碍(Wozniak,2010)。由于这两种方法存在这样的缺陷,业界一直在努力研发高性能的多段压裂完井系统,现在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可以替代上述两种方法的新型完井技术。最近业界已开发出了3种无限制的多段压裂系统,在需要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用水泥进行固定,具有全井眼内经(ID),或者说在压裂后与管柱(tubularstring)尽可能接近,而且不需要进行铣钻作业,因而缩短了总体完井作业时间,提高了压裂和生产效率。它们分别是:(1)挠性管(CT)操作的套筒:这种工具结合了井下钻具组合(BHA),用于封隔目的层,打开套筒,沿着挠性管/套管环空向下开展压裂作业,套筒的数量几乎不受限制。(2)改进的丢球启动式压裂工具系统:每个压裂段都采用同样尺寸的球和球座,压裂的段数几乎不受限制。(3)射频识别(RFID)压裂套筒:简单地在完井管柱中放入RFID标签即可,采用RFID压裂套筒系统进行作业时,压裂的段数几乎不受限制。文中将回顾这些多段压裂完井技术的研发,详细描述以往压裂系统所不具备的独特特征和性能,介绍基于定量对比方法

  • 标签: 水力压裂 经济性 非常规油气资源 RFID标签 完井技术 套筒技术
  • 简介:在达到自己目前状态的道路上,其客观实质使我们能够将其定义为《国际投资合作》(MNC),作为世界经济联系的一种形式,资本超越国界转移业已经过了几个阶段,其中每个阶段都具有各自能反映出发生演变过程中的定量和定性变化的特殊标志。

  • 标签: 世界经济 国际投资 合作 资本 MNC 联系
  • 简介:老油气田占全世界原油和天然气产量的70%以上。勘探和开发工业必须发展经济、创新的技术以便显著提高原油和天然气采收率。必须优化经营和维护效率,同时最大限度地减小环境影响。除了对新技术的探索之外,还必须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新的企业模式,以便控制技术和经济风险。

  • 标签: 阿尔特马克大气田 经营策略 增产措施 经济评价 风险评估
  • 简介:中国石化在涪陵页岩气区块累计开钻79口,完钻46口,完成试气27口,投产27口,日产气303×104m3,建成产能超过11×108m3/年。礁石坝目前产能建设配套60口井,集气站18个,集输站1个,集气干线50km,

  • 标签: 中国石化 页岩气 经济开采 油气前景 产能建设 集气站
  • 简介:根据笔者在该地区近十年的实际工作和研究,简要介绍了堆浸场的基本情况,矿石特征及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详细介绍了该地区金矿石堆浸的工艺流程及技术参数,可为今后同类型金矿石开展堆浸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经济效益 金矿石 堆浸工艺 陕西省 山地 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