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研究通过红外光谱(IR)分析和受测混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测定体系稳定性和含水率。制备具有一定矿化度和不同含水率的试样,并用IR检测。还利用混合物水相中不同阳离子评价其相互作用对混合物体系稳定性的影响。此外,还研究了含水率、温度、矿化度、阳离子类型及组成对比重、API重度、运动和动力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影响。研究的含水量范围为0—0.8,温度范围为20—100℃,还评价了矿化度高迭40,000ppIR的影响。对每种混合离子溶液都计算出等效钠离子浓度和混合物的电阻率。提出含水率、大官能团与混合物物理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因此,根据混合物性质就可预测含水率。

  • 标签: 含水率 体系稳定性 官能团 重力 粘度 界面张力
  • 简介:从80年代早期北美就开始采用以液态二氧化碳为基础的压裂液系统泵入油藏进行储层改造,1994年开始采用以液态二氧化碳\氮气为基础的压裂液系统进行压裂。此压裂液已广泛应用于渗透率值在0.1—10达西之间的各种地层中,在1000多口井中进行了应用,其井深超过3000米,井底温度在10°~110°之间。此压裂液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非常有吸引力。以前我们曾做了一些增加液态二氧化碳粘度的尝试,可都没有成功。本文描述了一种即能增加粘度又能保持液态二氧化碳非破坏性的新型压裂液,此压裂液是在液态二氧化碳中形成氮的泡沫。该压裂液使用的是一种不损坏地层的可溶性二氧化碳发泡剂,可以释放在大气中而不会污染环境。此压裂液不包括其它压裂液,如水、乙醇或碳氢化合物。泡沫的形成遵循常规的发泡物理原理。由于只使用数量有限的液态二氧化碳(对于内部质量为75%-80%的泡沫大约占20%-25%的体积),大多数工作能在一天内处理,使该系统比典型液态二氧化碳压裂系统成本效率更高。本文叙述了液态二氧化碳非常规发泡技术在加拿大浅层油气藏应用的实例总结。

  • 标签: 非常规发泡技术 油田 二氧化碳 压裂技术 压裂液 发泡剂
  • 简介:美国中陆地区和其它克拉通地区均存在与产油构造伴生的温度异常,可以有效地用作成熟油气区的勘探钥匙,因此热背斜的概念对油气发现十分关键。通过对过去几十年积累资料的分析,可以了解热背斜问题的实质。Roberts的温度差模型和Walters的流体流动规则可以解释油气运移和圈集的一种机理。如果Roberts模型确实有效,那么浅层较高的温度温度梯度或热流就有可能指示深部的油气聚集。

  • 标签: 背斜 油气聚集 盆地 勘探 伴生 克拉通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