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在北极陆地永久冻土区及沿世界上一些海洋外陆缘海下发现了大型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这一发现激起了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成为一种可能能源强烈关注。然而,在将天然气水合物看作是人们消费得起有生命力天然气源之前,必须攻克重大乃至可能难以解决技术难题。对北极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综合信息表明,在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于地下约130~2000m深处。近海陆缘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主要是根据已绘制海底下大约100~1100m深处异常地震反射层即海底模拟反射层推断。目前对世界海相和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矿藏资源量估算大体一致,约为20,000×109m^3。关于在界定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内所储集天然气资源量以及含水合物地层内天然气水合物含量等根本问题分歧证明了我们对天然气水合物知之甚少。但是,最近有几个国家包括日本、印度和美国已制定了雄心勃勃国家计划以进一步考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这些计划也许可以帮助我们回答诸如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性、生产系统设计以及更重要即天然气水合物生产成本和经济性等关键性问题。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陆缘 储集 北极 海底 海相
  • 简介:北极大陆永久冻土区以及全球大陆边缘外侧海底大型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发现,增强了人们对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可能能源兴趣。但在把天然气水合物视为一种切实可行而且成本可以负担天然气供应源之前,人们必须解决一些重大技术难题。北极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综合信息表明,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埋深可能在130~2000m之间。近海大陆边缘天然气水合物存在主要是根据称作海底模拟反射层异常地震发射层来推断,这些反射层分布深度在海底之下100~1100m之间。目前全球海洋和永久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天然气资源量估计约有2万万亿m^3。在一些根本问题上,例如所圈定天然气水合物聚集天然气数量以及含水合物地层天然气水合物含量,人们观点很不一致。这说明我们对天然气水合物仍知之甚少。最近,日本、印度和美国等国家已经启动了雄心勃勃国家项目,以进一步考察天然气水合物资源潜力。这些项目可能有助于回答一些关键问题,例如天然气水合物储层性质、开采系统设计以及最为重要开采成本和经济性。

  • 标签: 天然气水合物 能源潜力 开采成本 分布环境 含气量
  • 简介:本文探讨依靠PRIZeTM软件,在评价水驱潜力、化学剂水驱潜力,注混合气(CO2、烃和氮气)潜力和热力提高采收率方法(蒸汽驱、SAGD和火烧油层)潜力某方面的经验。文中也对常规油藏生产和提高采收率方法中在水平井中应用选择提出了建议。

  • 标签: 原油 提高采收率 方法 水平井 潜力 经验
  • 简介:产于牧护关岩体西北端401矿区,矿床、矿体定位取决于北东向与北北东向断裂构造规模和组合类型。岩体多期次侵入活动、自生改造作用使岩体中铀活化迁移,在有利构造空间富集成矿,铀资源潜力较大。同时,潜水氧化带成矿作用也不可低估。从控矿构造、破碎带氧化还原性质、成矿深度等方面人手,对401矿区开展新一轮找矿工作,有很好预期效果。

  • 标签: 铀资源潜力 控矿构造 潜水氧化带
  • 简介:对于这一层带和主要经营者考察,突出显示了这一领域重要性。在美国本土48个州中,没有任何一个层带在尚未发现但技术可采巨大油气储量方面能赶上上泥盆统一下密西西比统巴肯组。

  • 标签: 资源潜力 上泥盆统 油气储量 经营者
  • 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石油工业广泛使用地质、测井、地震数据多学科综合方法对储层进行描述,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利用地震勘探技术解决开发问题成为研究热点,但许多正在使用方法未经严格论证,因此,开展开发地震技术基础研究十分必要。提出了几个重要课题:①介质不均质尺度;②地质地球物理模型;③地震数据对层序体分辨能力;④储层目标地震信号频率选择;⑤开发地震高分辨率技术;⑥高分辨率地震解释思路;⑦储层表征与描述局限性。探讨了开发地震技术研究尺度与分辨率关系。讨论了储层目标的检测与拾取方法基础。

  • 标签: 地震技术 层序体 地震信号 分辨率 地震解释 地震开发
  • 简介:中国稠油资源比较丰富,陆上稠油、沥青资源约占石油资源总量20%以上,预测资源量198×10^8吨,其中最终可探明地质资源量为79.5×10^8吨。目前,已经在松辽盆地、二连盆地、渤海湾盆地、南阳盆地、苏北盆地、江汉盆地、四川盆地、珠江口盆地、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地、吐哈盆地等12个盆地中发现了70多个稠油油田,这些稠油油田主要集中在辽河油区、胜利油区、克拉玛依油区及河南油区。

  • 标签: 稠油资源 资源潜力 陆上 中国 特征 松辽盆地
  • 简介:英国Fife油田位于苏格兰海域。1995年开始采油,预计该油田开采期为4年,原油储量为54万m^3。油田初期产量高,并且与油田开发方案指标相符。可是投产不久就开始产水,并且在早期开发井中含水率持续上升。为了扼制这种被动局面,开始实施了一项加强油田地下研究工作计划,补钻了一口关键水平井,使油田在采出620万m^3原油之后日产油量由1193m^3回升到2873m^3,增产原油占目前全油田日产油量57%,效果显著。

  • 标签: 补钻充井 水平井 老油田 生产潜力 油田开采 含水率
  • 简介:从綦江及邻区须家河组地层特征、沉积特征、储层特征及烃源岩特征等方面,分析了须家河组含油气地质条件及勘探潜力.研究表明:①綦江地区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平原沉积,岩性组合具有“砂包泥”特点,整体上辫状河道砂体发育,具备形成规模储层基础;②储层岩石致密-超致密,为特低孔、特低渗储层,裂缝和次生溶孔是储层发育关键;③通过寻找相对低砂地比层系,叠合深大断裂沟通须家河组构造,寻找混合气源构造-岩性油气藏;④有深大断裂沟通深部海相气源须家河组构造是有利勘探目标.

  • 标签: 綦江地区 须家河组 油气地质条件 勘探潜力
  • 简介:层间氧化带型铀矿床只与特定背景条件下形成部分层间氧化带有关,铀元素沉淀富集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及其附近,该区域是地球化学性质完全不同氧化与还原介质相互作用结果;对于铀成矿作用来说,氧化作用效果是十分重要,可以通过采集目的层相同岩性在正常氧化带和正常原生带样品,分析其铀含量比值,间接反映氧化作用使铀从围岩中带出能力;铀是否成矿主要取决于层间氧化带前锋线还原障还原能力。参照岩石原生地球化学类型划分原则,岩石还原能力可划分为:强还原能力C有机>0.3%;中等还原能力C有机=0.05%~0.3%;弱还原能力C有机<0.05%三个等级。以反映岩石还原能力有机质含量为横坐标,以0.05%、0.3%分别作为划分弱中、中强还原能力分界线;以反映氧化作用效果U氧化/U原生为纵坐标,以0.5、1分别作为氧化作用效果好与较好、较好与差分界点;划分层间氧化带边界类型为9类;根据不同层间氧化带前锋线边界类型成矿潜力差异,可作为对目标区进行层间氧化带型铀成矿潜力评价依据。

  • 标签: 层间氧化带 铀矿 成矿潜力 边界类型 评价依据
  • 简介:针对川北地区二、三叠系礁、滩气藏烃源条件,通过烃源对比分析认为,二叠系是该区礁、滩气藏主要烃源层。在川北地区二叠系有形成自源油气藏条件,下三叠统飞仙关组生烃条件较差,其油气主要来自下伏烃源层,但在川北东部地区具有一定生烃能力,对飞仙关组油气藏形成有一定贡献。

  • 标签: 川北地区 二叠系 三叠系 滩气藏 气源对比
  • 简介:砂岩岩心和钻屑中含油流体包裹体代表了隐蔽石油显示。含有此类包裹体石英颗粒数目(GOI数)反映了砂岩储层中曾经历过最大古含油饱和度,而与现今流体相无关。含油饱和度高样品比含油饱和度低样品GOI数至少高一个数量级。因此,在原始油被后期填充气取代井中,可根据这些流体包裹体资料确定古油柱并划分原始油一水界面。此外,若能利用详细GOI图精确确定原始油一水界面的位置,那么就可以确定古油柱高度并估算原始石油地质储量。奥利弗(Oliver)油气田位于澳大利亚蒂汶海(Timor),现在含有一个178.5m油气柱,其中气柱高164m,位于14.5m油柱之上。该油气田已填充至溢出点。奥利弗-1井GOI图显示,在现在气柱内古油柱总高度曾在99-132m之间,原始石油地质储量高达2亿bbl,明显高于现在4500万bbl储量。高达1.55亿bbl油从奥利弗构造转移到其上倾方向倾斜断块,从而大大改善了该断块构造勘探远景。GOI制图法是一种储层描述新方法。它能可靠探测现在被气充填圈闭中古油储。在新井钻探之前,利用这些资料可以定量描述气藏及其附近未测试构造油藏潜力

  • 标签: 气柱 古油藏 流体包裹体 断块 石油地质 圈闭
  • 简介:Mauddud组(阿尔必阶一赛诺曼阶)广泛分布于阿拉伯盆地,包括伊拉克北部。在卡塔尔北部滨海地区与伊拉克东北地区,该组主要由含圆粒虫灰岩组成(原地盆缘厚壳蛤类沉积建造),露头与井下资料显示,它们发生了广泛白云石化作用,但白云石化在结构与程度上有很大不同。侏罗纪一白垩纪深海相沉积可能是伊位克北部Mauddud组中烃源岩,而Mauddud组本身、NahrUmr组页岩和晚侏罗世岩层则可能是阿位伯湾盆地南部地区烃源岩。从该盆地不同油田报道,Mauddud组孔隙度为10%-35%,渗透率为10-110md,其孔隙度取决于白云石化、断裂与溶蚀综合作用。Mauddud组作为一个主要油气产层有两个含油区: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AinZalah,BaiHassan与Jambur油田;南部含油区包括伊拉克南部Ratawi油田、科威特Raudhatain、Sabriya和Aahra油田;巴林巴林油田;阿曼Fahud和Natih油田。Mauddud组在伊拉克南部和东南部地区、卡塔尔和沙特滨海地区具有很高油气潜力

  • 标签: 盆地 油气潜力 地层特征 烃源岩 沉积建造 海相沉积
  • 简介:Marathon公司在安纳波利斯Halifax南部350公里处NovaScotia大陆架上G-24深水初探井中发现了天然气。该井在几个层中钻遇了厚约30.5米纯产气层。根据2377号勘探许可证,该井钻到水深1710米处,将暂时废弃以确保在以后重新返回已钻井眼。

  • 标签: 安纳波利斯 大陆架 油气潜力 油气勘探
  • 简介:孟买高油田下部基底碎屑砂岩来源于花岗质基岩,1987年以前,对非常规储层中基岩和基底碎屑砂岩进行过勘探。然而,在1989年钻了第一口探井之后20年,这些储层并未成为目标储层。基底碎屑砂岩巨大潜力尚未被开发,不过由于广泛进行水力压裂设计优化,使得动用这些资源成为可能。之前,采用酸化增产措施对基底碎屑砂岩储层没有一点效果,因为这些砂岩源自花岗质基岩,含有粘土矿物(高岭石和绿泥石)、重矿物、菱铁矿、黄铁矿、赤铁矿等,由于低滤失性以及联合反应动力学不佳,酸处理难以获得效果。最终,使用支撑剂水力压裂增产措施被证明能提高产能,并且也是一种谨慎替代选择。

  • 标签: 水力压裂技术 碎屑砂岩 基底 天然裂缝 火山岩 非常规储层
  • 简介:利比亚锡尔特(Sitr)、古达米斯(Ghadamis)、巴祖克(Murzuq)和的黎波里塔尼亚(tripolitania)盆地拥有油气田约320个,油气可采储量分别为500亿bbl以上和40万亿ft^3。这些储量中约有80%发现于1970年以前。此后,勘探活动减弱,并且比较保守。在20世纪70和80年代,由于缺乏成熟成像技术、对含油气系统缺乏了解以及高成本和高风险等不利原因,因而很少触及复杂、隐蔽特别是深部远景。因此,利比亚未发现油气资源还是丰富。若能加强地质和地球物理知识了解,并通过技术创新或有效利用新技术,那么这些资源是可以开发。在某种程度上还需要3-D地震采集来进行可靠圈闭确定和地层控制。在正在进行油气开采盆地中,深部广大欠勘探地区将是绝大多数未发现资源之所在。有6个重要未勘探区:锡尔特盆地南爱季达比耶(Ajdabiya)槽地、马拉达(Maradah)地堑中部和南宰莱(Zallah)槽地-图迈耶姆(Tumayam)槽地;古达米斯盆地中部、巴祖克盆地中部和利比亚西部海上东的黎波里塔尼亚盆地。这些很有前景盆地覆盖范围约15万km^2,而深度超过12000ft平均密度为1井/5000km^2。

  • 标签: 利比亚 油气潜力 21世纪 锡尔特 圈闭 槽地
  • 简介:通过对准噶尔盆地侏罗系煤层气新一轮研究,系统总结了该盆地煤层分布范围、地化特征,计算了资源量,指明了勘探层组和有利目标区。研究结果表明,盆地侏罗系含煤地层分布广泛、厚度大,煤岩有机质丰度、成熟度较高,生烃潜能大,资源量较大,勘探前景广阔。西山窑组和东部聚煤带是目前最为现实勘探层组和有利勘探目标区。

  • 标签: 准噶尔盆地 侏罗系 煤层气 有利区
  • 简介:通过研究四川盆地二叠系碳酸盐岩和暗色泥质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指出二叠系烃源岩中有机质丰富,碳酸盐岩有机质类型以腐泥型(Ⅰ、Ⅱ1)为主,暗色泥质烃源岩以Ⅲ型为主,具较强生烃能力,是二叠系主要生烃层。目前多处于高成熟-过成熟阶段,以生气为主;通过烃源岩定量评价及资源潜力分析,预测四川盆地上二叠统生物礁气藏天然气资源潜量为2.0×10^12m^3。资源量以川东高褶带、南充斜坡带及仪陇—平昌坳陷带等评价区带相对较高;资源丰度以大巴山前南带、大巴山前北带及仪陇—平昌坳陷带等评价区带相对较高,渝东坳褶带、川东高褶带及南充斜坡带次之。勘探主要区域为仪陇—平昌坳陷带、川东高褶带和大巴山前南带三个区带,目前应主攻仪陇—平昌坳陷带,继续深化川东高褶带和大巴山前南带,开拓南充斜坡带和渝东坳陷带。

  • 标签: 上二叠统 礁滩气藏 烃源条件 生烃强度 资源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