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16 个结果
  • 简介:群主要分布在柯岗断裂以东阿喀孜达坂-苏皮克牙一带,是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陆缘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夹少量碳酸盐、碎屑建造,火山岩主要由玄武、石英角斑岩、角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方法测定锆石U-Pb年龄值(841.6±2.1)Ma,反映其时代为青白口纪,代表生成年龄。从火山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火山岩形成于板内张后期近洋壳的陆缘裂谷构造环境。

  • 标签: 西昆仑 塞拉加兹塔格岩群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南变质核杂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构造,该核杂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片麻岩、兴地组片和长城系星星峡变碎屑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苏组组成,喀变质核杂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尔一带的前震旦纪古老变质系为一系列的变质核杂。其内核由早—中太古代古陆核组成,外核为晚太古代、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变质系构成的多层次构造增生楔,并有多期剥离断层配套。新元古宙代晚期震旦系为盖层。它是地壳多期伸缩构造的产物。变质核杂体是一个有利于成矿的构造体系。辛尔变质核杂构造是一个对有色和贵金属等矿产成矿的有利构造

  • 标签: 辛格尔 变质核杂岩 增生楔 剥离断层 滑脱系 盖层
  • 简介:基于在测区内先后开展的八幅矿调项目,通过对集宁系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和孔系变质原的恢复表明:集宁系原主要为中酸性凝灰岩、泥(或页)、白云质泥灰、砂岩,是一套粒度极细的碎屑沉积。沉积物运距离长、沉积时水动力条件较稳定。说明集宁地区在前寒午纪时一度处于较稳定的还原条件下的克拉通盆地环境。物源区性应为中酸性火山岩(花岗闪长质),且地层厚度较大,说明在元古代早期,集宁附近曾经出露过大量中酸性花岗岩。部分麻粒的原为玄武,表明在元古代时期华北地台西部曾经有过一定规模的基性岩浆侵入事件,间接揭示出华北地台克拉通化痕迹。

  • 标签: 集宁岩群 孔兹岩系 变质岩石学特征 沉积环境
  • 简介:新疆库鲁克阔克苏地区基性岩墙由一系列北西向延伸的辉绿岩墙组成.测得辉绿岩^3He/^4He值为2.03×10^-7.1×10^-7.明显大于放射性成因的^3He/^4He值,远远小于地幔的^3He/^4He值.^40Ar/^36Ar值变化范围为803~1214,表现出明显的相对于空气的^40Ar过剩,^40Ar/^36Ar初始值为507.辉绿岩He、Ar同位素特征是原始地幔和放射性成因源或地壳源的混合结果,它可能与塔里木、天山构造带发育的早二叠世裂谷作用有关.同时也暗示,上述地区的裂谷作用可能受到更深层次的构造活动的控制.

  • 标签: 地壳 地幔 岩石 稀有气体同位素 基性岩墙群
  • 简介:李伍铜锌矿产于江浪变质(核)杂内[1],含矿系(李伍)变质程度较高,已达绿片-角闪岩相,属中压变质相系,原恢复比较困难。分析认为李伍建造应归入火山-沉积建造,产于扬子陆台西缘元古代裂谷系的一个分支裂谷带中(已消亡)。

  • 标签: 穹隆体 变质杂岩 原岩建造 江浪 李伍
  • 简介:中南部台缘上奥陶统良里组主要发育台缘滩和台缘礁储层,储层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沿缝合线溶蚀作用形成的扩溶缝和溶洞。通过岩心、测井、薄片及阴极发光分析,认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叠加控制。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主要因素,主要受层序界面和高频层序控制。埋藏溶蚀作用主要由缝合线扩溶作用控制,构造裂缝改善了储层储集性能,为埋藏溶蚀作用及新孔隙系统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

  • 标签: 台缘礁 台缘滩 同生溶蚀 埋藏溶蚀
  • 简介:却勒一带下石炭统小热泉子组为一套滨浅海相火山岩夹少量正常沉积碎屑建造,上被上石炭统底尔组不整合覆盖,火山岩组合以玄武-安山岩-英安-流纹最为发育.火山岩岩石化学、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小热泉子组火山岩主要属钙碱性系列,一般以富钠为特征,稀土元素和微量元素分布型式与火山岛弧钙碱性火山岩分布型式基本吻合.

  • 标签: 东天山 小热泉子组 火山岩 岛弧
  • 简介:在精细解释地震剖面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断裂系统特征,划分了早期伸展、中期张扭和晚期反转等三套断裂系统。断裂生长演化控制生储盖、圈闭、运聚等成藏要素,从而控制成藏作用。

  • 标签: 断裂系统 控藏作用 赛汉塔拉凹陷
  • 简介:基于以往地质勘查成果报告,采用古地理、古构造含煤建造的沉积相等研究方法,对新疆西地区侏罗系盆地聚煤规律、沉积系的岩石特征等进行研究,揭示康苏组、杨叶组含煤系沉积环境、展布规律、煤层发育的赋存特征。

  • 标签: 塔西地区 杨叶组 康苏组 沉积环境 聚煤规律
  • 简介:通过三塘湖盆地黄土山-克孜勒地区哈尔乌组火山岩类型、成因特点及区域构造背景,探讨其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结果显示火山岩属正常火山岩类型.演化过程为碰撞造山中增厚的岩石圈根部拆沉作用使得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早期陆壳组分熔融引起火山喷发,形成晚古生代后碰撞期火山岩.据生物化石、性特征及同位素数据,推断哈尔乌组为二叠纪火山活动产物.

  • 标签: 三塘湖 哈尔加乌组 火山岩 构造环境 时代判别
  • 简介:系统分析记录库鲁克地块西段青白口系及古元古代基底顶部构造样式,认为其变形组合特征总体反映了NW向顺层拆离滑脱构造机制。青白口系顶部卷入变形流纹及南华系底部未变形流纹测年数据显示,本次滑脱构造变形时代限定在(841.0±1.4)Ma738.9±5.4Ma,表明构造变形可能对应Rodinia超大陆裂解事件,为此次构造事件塔里木东北缘地壳变形记录。更多还原

  • 标签: 库鲁克塔格西段 新元古代 伸展构造
  • 简介:却勒韧变形带位于新疆东天山却勒一带,构造上属哈萨克斯坦-准噶尔板块中的准南陆缘活动带.变形带由下石炭统干墩组组成,为一套糜棱化火山岩、火山碎屑沉积.带内向南陡倾的片理极为发育,片理面上广泛分布方向各异的透入性拉伸线理,形成构造动力变质片.动力变形变质磁化率各向异性度P≥1.10以上,磁面理很发育,F值最高可达1.23,磁化率椭球扁率E>1,磁椭球的形状因子T>0.X光组分析显示:构造的绿泥石和绢云母发生明显的定向,组构对称.根据区域对比,却勒韧性变形带是中天山秋什-黄山巨型韧性挤压带的一部分,属其北部边缘过渡带范围.与邻区小热泉子铜矿和土屋铜矿具有相似的地质构造条件和成矿环境.其作为区域巨型韧性挤压带的一部分,起源于东天山觉罗晚石炭世碰撞期共轴挤压造山作用,属共轴应变韧性挤压带,应变类型属压扁应变.

  • 标签: 东天山 变形带 韧性变形 变形变质 成矿环境 动力变质
  • 简介:通过斜长角闪类岩石学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微量元素、稀土元素数据进行计算与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类型及变质恢复,属于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晓天火山沉积洼地中火山岩、火山碎屑在稀土元素特征曲线的相似性确定火山岩物源来源于基底系卢镇关中基性-中酸性火山岩。根据斜长角闪、火山岩、火山碎屑含金丰度的研究,认为区内金矿床的成矿物质与卢镇关中斜长角闪类岩石存在密切关系,其物源主要为卢镇关中斜长角闪类。

  • 标签: 岩石学特征 岩石地球化学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成因类型 含金丰度
  • 简介:蚌埠地区广泛出露早前寒武纪变质基底,包括新太古代-古元古代五河、凤阳以及少量的钾长花岗(片麻)。五河上、下亚群的形成时间、沉积时限等问题一直存在争议。本文通过对五河上亚群殷家涧组内变晶屑凝灰岩夹层进行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获得成年龄为2140±17Ma,表明五河上亚群形成于古元古代中期。结合区域年代学研究成果,认为在蚌埠地区存在~2.1Ga的构造-岩浆-热事件。

  • 标签: 华北陆块东南缘 早前寒武纪 五河岩群 古元古代 锆石U-PB测年
  • 简介:东天山地区的构造格局一直是地质界争议的问题之一.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于东天山库姆沙垄地区康古尔深大断裂北侧灰中,发现了Streptognathodussuberectus,Idiognathoidessinuata等牙形石,确认其地质时代为晚石炭世达阶,该套地层归属哈尔里克地层小区底坎儿组,具有弧后盆地建造特色.底坎儿组的分布限定了康古尔断裂带的北界,在区域地层划分与对比及大地构造边界确认等研究中意义重大.

  • 标签: 东天山 库姆塔格沙垄 牙形石 晚石炭世达拉阶 底坎儿组 康古尔塔格深大断裂
  • 简介:据国内外近海含煤系层序地层学研究成果,运用基准面正弦式变化和衡定泥炭堆积速率,图解不同可容纳空间条件下泥炭堆积特征,认为可容纳空间与泥炭堆积相互作用决定泥炭堆积和终止时间点、泥炭堆积持续时段及有利时期,理论上,任何体系域都有形成区域广泛分布煤层的可能。气候条件是衡量泥炭生长速率的指标,地下水位决定了泥炭堆积的潜在有效可容纳空间。

  • 标签: 层序地层 可容纳空间 泥炭堆积 基准面 地下水位
  • 简介:尔结拜一带镁铁质杂体位于新疆阿尔泰山东段,由十余个小的镁铁质体组成,岩相分带明显,主要由橄榄辉石、橄榄辉长岩、辉长岩、辉长辉绿岩等组成。岩石具贫钠(Na2O=0.44%~2.14%)、贫钾(K2O=0.05%~0.56%)的特征,属低钾(斑玄武)系列。岩石Mg#值为0.70~0.85;弱的正铕异常(δEu=0.97~1.18),稀土元素总体呈右倾特征;岩石具Ba,Ta富集,Rb,Th,K,Ti亏损特征,具非常发育的分离结晶作用,橄榄辉石、橄榄辉长岩主要由早期结晶相聚集而成。体Ce/Pb在2.61~10.00,说明岩石受一定程度同化混染作用。结合临近库卫体的特征和区域构造演化特征,推测尔结拜侵入杂形成于早—中泥盆世,岩浆来源于亏损型地幔。

  • 标签: 塔尔结拜岩体 岩石地球化学 岩浆源区 岩浆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