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初步研究表明新疆哈密头泉地区哈尔欣巴花岗岩为A型花岗岩.该岩体富硅(SiO2=71.87%-76.80%)和碱(K2O+N2O=7.39%-8.94%),贫铁、锰、镁(FeOt0.67%-2.04%;MnO0.03%-0.06%;MgO0.10%-0.61%),具较高FeOt/MgO比值,A/NKC=0.78-1.02,属准铝质花岗岩石.在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组成上,岩石富Zr,Rb,Ce等不相容元素,亏损Ni,Co,Cr等元素.10000×Ga/Al为3.12-4.1,大于A型花岗岩下限值(2.6).在Zr,Ce,Nb,Y与10000×Ga/Al,及(Nb+Zr+Ce+Y)/(FeOt/MgO)、SiO2/(FeOt/MgO)图解中大多数点都落在A型花岗岩区域.在A1-A2构造环境判别图上显示后造山花岗岩特征.对头泉地区哈尔欣巴A型花岗岩的厘定,为研究该区地壳物质组成及构造演化具重要意义.

  • 标签: 哈密 头苏泉 哈尔欣巴 准铝质A型花岗岩 锆石U-Pb年代
  • 简介:通过对里格西部地区上古生界烃源条件、储盖组合及成藏过程、成藏控制因素分析表明:气水分布受烃源岩厚度、生烃强度、运移动力和通道、异常压力等条件的控制。源储剩余压力差是天然气从烃源岩通过输导通道进入圈闭最主要的动力,砂体一孔隙型、微裂缝等为天然气的运移提供了有利的输导通道,异常压力封闭对整个研究区上古生界的天然气聚集和保存起着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上古生界 岩性气藏 成藏条件 苏里格西部
  • 简介:1矿区及矿床地质概况矿区位于冬吐劲弧间盆地与博罗科努岛弧分界的近EW向区域性大断裂的韧性剪切带内[1],产于华力西中期二长花岗岩与中泥盆统拜辛德组中酸性火山碎屑沉积岩的外接触带中,糜棱岩化凝灰质砂岩为主要赋矿围岩.

  • 标签: 金矿床 原生晕 次生晕 地球化学特征 成矿作用 共生组合
  • 简介:新疆阿吾勒山—带大哈军山组火山岩是陆缘弧构造环境,通过研究,测区火山岩具高K、高Al和低碱、低Ti的特点;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组成与典型火山(岛)弧环境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组成一致;稀土总量97.89×10^-6~222.87×10^-6,平均含量为140.71×10^-6,具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特点;各种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表明,大哈军山组火山岩位于靠大陆边缘的岛弧区,大哈军山组火山岩记录了西天山阿吾勒地区在早石炭世处于板块俯冲碰撞环境的重要信息。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陆边缘弧 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 地球化学
  • 简介:在精细解释地震剖面基础上,详细分析了断裂系统特征,划分了早期伸展、中期张扭和晚期反转等三套断裂系统。断裂生长演化控制生储盖、圈闭、运聚等成藏要素,从而控制成藏作用。

  • 标签: 断裂系统 控藏作用 赛汉塔拉凹陷
  • 简介:岩石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早石炭世赛肯都鲁序列和大哈军山组火山岩具有相似性,两者Si02含量平均值分别为62.81%和63.21%,CaO含量较高,Na2O和K2O含量较低,K2O含量〈Na2O含量.碱值平均值分别为0.36和0.44,A/CNK值均小于1.0,属钙碱性次铝质岩石.微量元素的分布特点均表现“先隆后凹”的右倾式,Sr、K、Rb、Ba、Th、Ta、Nb、P、Ce、Hf和Sm选择性富集,富集LREE、亏损HREE和有弱或微弱负Eu异常,两者共同构成了岛弧火成岩组合,表明赛肯都鲁序列和大哈军山组火山岩同源.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大哈拉军山组 赛肯都鲁序列 地球化学
  • 简介:近日,长江三角洲2014年地面沉降防治省际联席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防治规划(2014-2020)》,表明江苏、浙江、上海联防联控长江三角洲地面沉降工作已得到实质性推进。

  • 标签: 长江三角洲 地面沉降 联防联控 控长 加力 防治规划
  • 简介:文章结合工程实践,通过对锚杆张预应力损失进行分析,阐述了预应力损失的原因,提出了避免和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

  • 标签: 预应力锚杆 应力损失 张拉 锁定
  • 简介:研究了嘎金矿体和外围矿体及矿源层金含量的分维特征,指出不同矿床类型、矿体品位变化、不同矿源在分维值上的差异。对矿体进行了评价。认为玄武岩和凝灰岩是本区主要的矿源层,嘎Ⅰ、Ⅴ和色卡Ⅳ号矿体具有相同矿床类型和特征。

  • 标签: 嘎拉金矿 矿源层 分维
  • 简介:塔格南变质核杂岩位于东天山地区中天山古陆中,为大陆边缘型变质核杂岩构造,该核杂岩原为EW长椭圆形,后被断裂破坏现呈半圆形,变质核杂岩由内核、滑脱系、盖层三单元构成,内圈为内核,由喀塔格岩群片麻岩和同构造侵入体组成;中圈为滑脱系,由喀塔格岩群片麻岩、兴地塔格岩组片岩和长城系星星峡岩群变碎屑岩组成,发育叠瓦状剥离正断层,与内核之间为主剥离断裂;外圈为盖层,由下石炭统雅满组组成,喀塔格变质核杂岩构造时代为晚泥盆世—早石炭世。

  • 标签: 喀拉塔格 变质核杂岩 内核 滑脱系 盖层 剥离断裂
  • 简介:本文在对日玛金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构造基本特征研究的基础上,同步运用激光光弹模拟实验、动态重结晶石英、石英位错密度、应变藻球粒等方法与手段,对矿床构造不同变形区段、不同位置的构造能量、古应力(动力)的分布及作用,进行了配套研究。结果表明:成矿元素的活化、成矿流体运移势、矿体定位,固然受构造变形空间的控制,更为重要的是构造动力作用参与了成矿,并受动力作用强、弱的支配。因此,对于金矿床的形成而论,构造动力作用是决定的主因。

  • 标签: 构造动力作用 元素活化迁移 成矿流体运移势 构造能量释放 就位机制
  • 简介:首次应用碎屑锆石LA-ICP-MSU-Pb定年方法,研究塔里木盆地英吉凹陷中生界物源.单颗粒碎屑锆石测年结果表明,侏罗系物源年龄值有3组:350-500Ma、760-970Ma、1400—1600Ma;白垩系物源年龄值有2组:320-380Ma、1400-1800Ma.碎屑锆石测年数据分析表明,阿尔金山是本区侏罗系的主要物源区,奥陶纪末—志留纪的火成岩是侏罗系的主要物源;侏罗系上下层位测年数据有反序特征,是经历再搬运沉积的产物;白垩纪英吉凹陷物源区发生南北反转,物源来自北部库鲁克塔格山;中生界最古老的物源来自中元古代.碎屑锆石年龄的变化反映了本区中生界盆山耦合关系.

  • 标签: 塔里木盆地:碎屑锆石 LA-ICP-MS年龄 阿尔金山 物源区
  • 简介:克艾肯红柱石矿床位于南天山博洛霍坦北坡,南天山古生代裂陷槽之石炭纪野云沟拗槽东部,北与霍山地块相邻,二者之间为霍沟大断裂.区域出露地层为下元古界和下石炭统野云沟组以及中上石炭统塔克组.

  • 标签: 颜色 晶体形态 包体 找矿远景 新疆 红柱石矿床
  • 简介:里格气田是我国典型的致密气储层发育,里格气田东三区储层砂岩较为致密,对盒8-山1段储层特征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者通过岩芯观察、岩心物性分析、铸体薄片、扫描电镜、X衍射分析等分析手段,对东三区盒8-山1段的成岩作用,以及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经分析得出结论,目的层段压实、交代、溶蚀、胶结作用等对研究区储层物性影响较大。

  • 标签: 苏里格气田 成岩作用 储层物性
  • 简介:论述那提山-哈尔克山北坡地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及成矿特征,简述了中亚天山构造-成矿带金矿资源梗概并与区内进行了对比;从研究区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化特征和化探异常资料出发,分析了区内金矿的成矿远景,指出区内是新疆寻找穆龙套型金矿最有远景的地区之一,进而提出5个找矿远景区.

  • 标签: 那拉提山-哈尔克山北坡 穆龙套型金矿 成矿特征 远景分析
  • 简介:西天山阿吾勒一带石炭纪地层单位划分与厘定争议已久,本次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阿吾勒一带发现一套碳酸盐岩、碎屑岩等浅海相沉积,其间采获丰富的珊瑚Gangamophyllumvetiforme,腕足类Gigantopraductussp.和菊石Goniatitessp.等,时代为早石炭世晚期之大塘晚期—德坞期.其上覆与下伏均为火山岩,分布相对稳定,岩石组合特征明显,野外易识别,大区易对比,时代分别为晚石炭世和早石炭世.三者接触关系均为角度不整合,现将其进一步解体并由老到新厘定为大哈军山组、阿克沙克组和伊什基里克组.

  • 标签: 西天山 阿吾拉勒 石炭系 划分与对比
  • 简介:加兹塔格群主要分布在柯岗断裂以东阿喀孜达坂-皮克牙一带,是塔里木南缘铁克里克陆缘地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主体为一套双峰式火山岩夹少量碳酸盐岩、碎屑岩建造,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石英角斑岩、角斑岩组成。采用LA-ICP-MS方法测定锆石U-Pb年龄值(841.6±2.1)Ma,反映其时代为青白口纪,代表塞加兹塔格岩群原岩生成年龄。从火山岩的沉积学、地球化学特征综合分析,火山岩形成于板内张后期近洋壳的陆缘裂谷构造环境。

  • 标签: 西昆仑 塞拉加兹塔格岩群 地质特征 构造环境
  • 简介:岗日裂谷带位于竹龙-西金乌兰-金沙江结合带的中段,该带作为一条重要的大地构造分界线已被地学界所注目.在西金乌兰地区发现了蛇绿混杂岩带,在金沙江、甘孜理塘等地保留有较完整的洋壳残片(蛇绿混杂岩套)和岛弧火山岩建造,其西延的若岗日一带,没有见到这些地质体.基性岩(脉)和少量超基性岩脉是三叠纪热侵位的产物,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不是MORB型基性岩,更多地体现板内裂谷特征:石炭系-下二叠统基性火山岩以碱性系列玄武岩为主,具裂谷型双峰式特征。岩石地球化学等特征表明,它们形成于板内或板内裂谷;酸性花岗岩类侵入岩极不发育,构造岩浆带不发育.

  • 标签: 藏北高原 裂谷带 岩石化学 地球化学
  • 简介:采用野外观察描述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贺兰坳谷北段桌子山剖面奥陶系各组地层沉积相特征,得到了沉积环境的垂向变化和横向迁移规律。以桌子山剖面奥陶系沉积相研究为基础,结合沉积相模式,识别出了典型的碳酸盐等深流沉积,建立了贺兰坳谷北段奥陶系层序地层学模式,从而为验证坳谷的存在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 标签: 桌子山剖面 等深流沉积 沉积相 层序 中奥陶世
  • 简介:对唐古拉山北侧温泉盆地多年冻土区冷泉气体样品的化学分析表明,CH4平均含量为370×10^-6,是青藏铁路沿线(昆仑山口—安多)多年冻土区冷泉气体中CH4平均含量的近113倍,表现出极高的地球化学异常。与国内外多年冻土区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条件相比,温泉盆地地区具有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冻土厚度与温压、烃类气体与水源、流体运移与储集的良好条件,预示该区可能具有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是今后值得重视的天然气水合物调查评价区。

  • 标签: 温泉盆地 天然气水合物 地球化学异常 唐古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