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地质遗迹是指在地球演化漫长地质历史时期,由地球内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发展并遗留下来不可再生各种地质体总和。地质遗迹主要类型:重大观赏和重要科学研究价值地质地貌景观;重要价值地质剖面和构造形迹;重要价值古人类遗址、古生物化石遗迹;特殊价值矿物、岩石及其典型产地;特殊意义水体资源;典型地质灾害遗迹等。

  • 标签: 地质遗迹 地质地貌景观 古生物化石 构造形迹 漫长地质历史 地质剖面
  • 简介:保存良好Autuniaconferta.和Dichophyllumflabellifera近来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叠统上部发现,是在塔里木盆地首次记录.这两个种以前曾被归于Callipteris属内,后来Kerp指出属名问题,便与Haubold提出了形态属Callipteris重新划分方案,这方案笔者表示完全同意.A.conferta是欧美植物群中早叠世常见分子,在中欧少数地点亦见于上石炭统上部,在中国则极少发现,仅见报道于河北开平赵各庄群上部和山西太原下石盒子组.D.flabellifera是欧美植物群中叠分子,在西欧和北美的上石炭统上部亦见少数先驱分子,在华夏植物群中从未发现过.本文记载为其在国内首次记录.上述发现在古植物地理上具有定意义.

  • 标签: 早二叠世 新疆 奥通羊齿 二岐羊齿 美羊齿类
  • 简介:安徽境内大别山北麓,发育着套晚侏罗世厚度近2000m巨厚砾岩层--凤凰台组.这是个具有特征结构构造典型冲积扇相沉积.沿山麓呈多个扇体相互叠置状分布.对其砾石成分研究,为大别山抬升时代,提供重要地质证据.

  • 标签: 砾岩组构 冲积扇 空间展布 凤凰台组
  • 简介:西天山阿吾拉勒带晚石炭世伊什基克组为套以钙碱性系列为主、碱性系列次之双峰式火山岩建造,其中玄武岩类以碱性为主.岩石富FeO、Hf、Th、Y、Rb、Ba、Sc、Zr、Cs、V和LREE,贫TiO2、MgO、P2O5、Cr和Nb,岩石组合及地球化学各种参数和图解均证实,其形成于大陆板内裂谷环境.伊什基克组火山岩是证实阿吾拉勒地区晚石炭世演化为大陆板内裂谷环境重要记录。

  • 标签: 西天山 地球化学特征 构造环境 火山岩 伊什基里克组
  • 简介:将分形几何学原理和方法,应用于东准噶尔克拉麦强应变构造带金矿源层分维特征研究,发现在研究标度范围内金矿具有统计相似性,计算了研究区内金矿源层分维值,指出分维值与矿源层中金品位呈正相关。

  • 标签: 东准噶尔 矿源层 分维 金品位 强应变构造带
  • 简介:本文描述伊朗珊瑚(Iranophyllum)是1971和1984区调队在新疆南部昆仑山下叠统黄羊岭群和叶桑岗组采集,共4新种和1未定种,名单是:Iranophyllumxinjiangense(sp.nov).Ir.kunlunense(sp.nov.),Ir.clisiophylloides(sp.nov.),Ir.neoclisio-phylloides(sp.nov.),Ir.sp.A等.与其共生(?)类:Sumatrinaannae,Verbeekinaof.verbeeki,paraverbeekinaof.umbi-lcata,Polydiexodinasp.,Yangchieniasp.,Neo-misellinasp.,parafusulinasp.,Chusenellasp.,Afghanella?sp.,腕足:Neospir-ifersp.,Martiniasp.,Stenoscismasp.,Waagenoconchasp.,四射珊瑚:Amplexo-cariniasp.,Huangophyllumsp.,Lytvolasmasp.,plerophyllumsp.等.因此,含Ira-nophyllom黄羊岭群和叶桑岗组应属同层位,它们与新疆喀喇昆仑地区空喀山口组、西藏阿里地区龙格组及文部组是相当.

  • 标签: 伊朗珊瑚 特提斯海 黄羊岭群 叶桑岗组 早二叠世
  • 简介:对新疆乌恰县塔塔村下侏罗统莎塔什组孢粉植物群研究,共发现孢粉22属26种,植物化石12属15种。根据这些孢粉化石建立了个孢粉组合,命名为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再根据侏罗纪标志植物锥叶蕨(Coniopteris)存在,将莎塔什组时代确定为早侏罗世,为乌恰地区早侏罗世生物地层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乌恰 早侏罗世 莎里塔什组 孢粉 植物
  • 简介:本文介绍在矿业权核查测量过程中,井定向测量方法和误差分析。结果表明,三角形法是种简单可行测量方法。在实际测量过程中分析现场条件,采用适合测量方法,保证测量精度。

  • 标签: 联系测量 一井定向 误差分析 三角形法
  • 简介: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赋存在下石盒子组底部铝土泥岩中;其主要矿物为高岭石,次要矿物软水铝石,另有少量赤铁矿、金红石、锐钛矿等铁钛矿物;化学成分以Al2O3、SiO2为主,Fe2O3+TiO2含量超过2%则不能圈定为矿体。朔煤矿共生硬质高岭土矿共划分四种自然类型:①灰白-浅灰色高岭土矿,②深灰-灰黑色高岭土矿,③花斑状高岭土矿,④灰色含黄铁矿或少量鲕状菱铁矿高岭土矿。

  • 标签: 共生 硬质高岭土 矿石特征 自然类型
  • 简介:就合肥市马鞍山路南段路面基层(灰碎石)施工中,试验路段施工时使用生石灰粉情况,谈谈该类混合料在材料特性、室内试验、施工工艺上特殊性.

  • 标签: 路基 材料试验 生石灰粉 试验路
  • 简介:  1994第14届世界石油大会统计[1,2],全世界剩余可采石油资源约1410×108t,中国截至1996底为50×108t,约占3.5%,自1993起已是石油纯进口国.战略考虑节省资源,利用石油与利用天然气并重,本土采油与进口石油并重,尤其当国际产油配额大战时特低价石油更应进行战略储备.中国东部油区产量占全国产量84%,经30~40超常开采,产量递减2.33%,需要寻找接替新油区.据研究[3,4],新疆油区地质构造复杂,至今未发现超大型世界级大油气田.据张文昭[5],中国东部油区地质年代多为中生代,埋藏浅,平均单井日产油数吨;新疆准噶尔盆地,油储为晚古生代、中生代及古近-新近系,平均单井日产油20~30t,为东部5倍;塔里木盆地油储为古生代、中生代及古近-新近系,平均单井日产油百余吨,为东部近10倍,尽管埋深达3000~7000m,仍然具有极大开采价值.……

  • 标签: 中的作用 勘探中的 原油发现
  • 简介:科克赛铜钼矿位于赛木湖铜铅锌成矿带,西邻环巴尔喀什湖成矿带,该区发现多处中-小型铜钼矿及铅锌矿。科克赛铜钼矿是近年来发现斑岩型铜钼矿,本次工作划分4个矿化带,圈定21条矿(化)体。对该矿床成因研究,初步认为科克赛铜钼矿与晚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关系密切,是典型斑岩型铜钼矿,成矿作用发生于晚石炭—早叠世岩浆活动,成矿物质来源于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

  • 标签: 赛里木湖 科克赛 铜钼矿 地质特征 矿床成因
  • 简介:数值模型对地下水流和溶质运移等问题进行模拟方法以其有效性、灵活性和相对廉价性逐渐成为地下水研究领域种不可缺少重要方法。在地下水浅埋区,蒸发是地下水主要排泄方式之,而地下水埋深是影响蒸发度敏感因子,因此,数值模型中对地下水埋深拟合精度,将直接影响地下水数值模拟模型精度。本文以格尔木河流域为例,通过阿维扬诺夫经验公式线性与非线性模型计算结果对比,来说明如何利用蒸发数学模型提高模拟精度。

  • 标签: 阿维里扬诺夫 数值模型 线性蒸发 非线性蒸发
  • 简介:塔中南部台缘上奥陶统良塔格组主要发育台缘滩和台缘礁储层,储层空间主要为粒内溶孔、铸模孔、粒间溶孔及沿缝合线溶蚀作用形成扩溶缝和溶洞。通过岩心、测井、薄片及阴极发光分析,认为储层主要受沉积相、同生溶蚀作用、埋藏溶蚀作用及构造裂缝叠加控制。同生期大气水溶蚀作用是储层形成主要因素,主要受层序界面和高频层序控制。埋藏溶蚀作用主要由缝合线扩溶作用控制,构造裂缝改善储层储集性能,为埋藏溶蚀作用及新孔隙系统形成创造有利条件。

  • 标签: 台缘礁 台缘滩 同生溶蚀 埋藏溶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