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分析了地震行业信息发布的特点及需求,在地震信息发布中引入了百度云推送技术,论述了百度云推送在地震行业使用的效果,开发了Android应用接收推送信息。通过百度云推送技术及Android的应用有效地提供了地震信息发布的时效性、稳定性受众面。

  • 标签: push云推送 百度云推送 ANDROID 信息发布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前兆数据库中的水温数据,绘制了中国大陆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泉水温度分布图以及井下50-149m150-250m的水温分布图,统计了人工和数字化观测水温中长期趋势性上升或下降的测点,分析了数字化观测水温长期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泉主要分布在川滇、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天山、郯庐断裂带及邻区、北京西北福建沿海等地,这些泉与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空间相关性;其中水温大于25℃的温泉多分布在中强地震多发区;井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北方地区水温低于南方地区、小区域内的温差不显著等特征,其主要受控于气候因素;井下150-250m与50-149m水温相比,符合随深度增加水温升高的地热规律;人工观测水温中10%为客观的长期趋势性变化;数字化观测水温中24%为长期趋势性变化,其中一部分是水温的客观反映,另一部分是水温仪零飘的反映.

  • 标签: 泉井 水温 长期变化 地震 零飘
  • 简介:盈江2014年5月24日30日5.66.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性震兆、滇西实验场(24°-28°N,98°-102°E)地震短临动态跟踪综合预测方案地下流体前兆存在中短临异常现象。根据异常分析,做出了准确的地震短临预测。

  • 标签: 盈江地震 异常特征 地震预测
  • 简介:辽宁是历史地震资料比较缺乏的地区,深入研究历史疑难地震,尤其是确认一些破坏性地震,对补充已有的地震目录开展地震预测及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有重要作用。在历史地震研究中认真考查,论证已有的地震史料是最主要的手段方法。但是若能在此基础上,利用现代地震资料,按"地震重复"发生理论反推一些历史上可能存在的破坏性地震,也可以认为是对历史地震研究方法的一种补充。按照这一思路,本文在进一步分析地震史料的基础上,通过与现代地震活动图像大地震震害现象的对比,确认辽宁地区1509年4月21日的地震是一次破坏性地震,并对1552年10月27日的地震做了讨论。

  • 标签: 历史地震 地震考证 辽东湾 辽阳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