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4 个结果
  • 简介:我台以《提高763地震仪的抗干扰能力》为课题,在基建完成后,对763仪器重新进行安装调试,对仪器的连续线及耦合系统进行了全面的改进处理。投入运行工作两年来,记录效果较好,仪器的抗干扰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 标签: 763地震仪 地震观测 抗干扰
  • 简介:本文以佐署水位八年多的观测资料为基础,研究了水位异常特征,概括出了异常指标;着重总结了八年来异常有震震例;另外还提出了存在的问题;最后,经统计小结了佐署水位的映震能力

  • 标签: 高频振荡 震例 异常指标 映震能力
  • 简介:本文应用EIS2000软件对龙岩台自1989年1月1日至2000年6月30日的地磁资料进行处理分析,寻找地磁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

  • 标签: 软件 地磁异常 对应
  • 简介:本文通过对地震应急的特征、国内外震例的分析,结合莆田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和莆田市地震局震情应急工作方案条文,对政府和各部门的地震应急预案衔接等问题提出具体方法,以提高地震应急工作的效率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

  • 标签: 地震应急 震例分析 应急预案 效能
  • 简介:本文对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介绍了它们的结构形式,抗震性能.并根据相应的规范和标准,对其中一幢民居楼进行了抗震能力分析和鉴定.研究表明,在遭受Ⅶ度小震时,顶层中等破坏;Ⅷ度中震时,顶层严重破坏;Ⅸ度大震时,顶层倒塌.建议尽快进行抗震加固.本文指出了抗震薄弱环节,并给出了抗震加固措施.本文可为天津市典型老旧民居的抗震加固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 标签: 典型老旧民居 抗震加固 抗震薄弱环节 抗震能力
  • 简介:根据地震仪器的性能对山东数字遥测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进行评估,并利用2000年3-10月地震资料进行了检验。其结果为:山东地区12%的面积监测能力为ML≥2.0级,山东中部及渤海、黄河沿海地区监测能力为ML≥2.5级,渤海、黄海近海地区的监测能力为ML≥3.0级。最后指出台网布局的疏密程度、观测条件及台基条件的优劣等是影响台网监控能力的重要因素。

  • 标签: 数字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山东 地震资料 台网布局 观测条件
  • 简介:本文主要在对永安井水位记录的水震波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择出有代表性震例的水震波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一些假设进行讨论

  • 标签: 水震波 震例 断裂 水力联系
  • 简介:根据高层建筑的不同结构类型讨论了高层建筑震害预测方法,分析了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在Ⅵ~X度下抗御震害的能力.东营市城区高层建筑普遍具有抗御Ⅷ度地震作用的能力,在Ⅸ度地震作用下,各建筑仍具有一定的延性,不致被毁坏.框架结构高层建筑的抗震能力相对较弱,在Ⅷ度地震作用下即发生中等破坏,剪力墙和框架-剪力墙结构的高层建筑在本地区设防烈度(Ⅶ度)的地震作用下至多发生轻微破坏,呈现出良好的抗震能力.

  • 标签: 高层建筑 抗震能力 框架结构 剪力墙结构 框架-剪力墙结构
  • 简介:利用台网监测能力通常使用的理论计算法、b值法、面积法等方法对金昌台网监测能力进行初步研究和判定,分析了金昌无线遥测台网的监测能力,给出了台网对不同震级的监测能力和台网监测震级下限,对运用金昌台网资料进行地震分析预报和研究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无线遥测地震台网 监测能力 评定
  • 简介:山东省龙口市地处胶东半岛东部,62万人口,总面积893km^2。由于龙口市处于我国地震灾害多发地区之一——环渤海湾地区,邻近海域有郯庐、燕勃两大强震带交汇通过,历史上曾多次发生过破坏性地震,地震烈度Ⅶ度。随着经济建设快速发展,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大型建设项目日益增多,地震灾害对城市、村镇的潜在威胁也在加大。

  • 标签: 防御工作 震害 环渤海湾地区 大型建设项目 地震灾害 破坏性地震
  • 简介:国内外大量震例表明,地震造成的损失绝大多数是由于建筑物的倒塌引起的。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化大都市的高密度发展,加上人类自身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地震灾害成灾程度将日趋严重。虽然,人类当前还不能阻止地震的发生,也远未达到准确预报地震的水平,但是,为了在地震灾害面前有所作为,人们从地震工程方面着手,开展了大量的研究,采取抗震设防和抗震加固等有效措施,在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方面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 标签: 抗震性能 抗震设防 抗震加固 减轻地震灾害 建筑结构 横墙
  • 简介:本文重点介绍由福建省数字遥测地震台网自编的地震速报操作平台软件中的七个子程序及其主程序对提高地震速报速度的作用,同时也详细阐述实现该软件的几项关键性技术。

  • 标签: 程序 地震速报 操作平台
  • 简介:PHSJ-4型PH计是我局第一台高精确度的PH计,应用到实际观测过程中,遇到许多影响观测质量的具体问题。本文针对PHSJ-4型PH计使用过程中遇到的乱码、测值突跳、电极老化快、合理分辨率的确定、温度干扰因素的控制等问题展开分析,做了大量的条件实验,结合该仪器的工作原理以及PH值所遵循的化学原理,指出要提高和保障观测质量,观测时必须做到如下几点:调节观测参数时用指腹轻按,出现局部黑屏、乱码现象可采用关机后重新开机解决;电极一定要浸泡在KCL保护液中,观测完毕清洗电极后一定要用滤纸把残余的蒸馏水擦干后再授泡在KCL保护液中以免降低电极保护液的保护功效,延长电极的寿命;水样要达到室温时才能进行观测;合理分辨率应设置在0.01PH档。

  • 标签: PF PH值观测 观测质量
  • 简介:十几年的观测实践表明,虽然莆田六中的浅水井不能像深水井那样记录到固体潮和水震波,但是由于它位于地质构造的特殊部位,处在若干条大小断裂带的交汇处或其邻近地区,也必为地应力变化聚合的“敏感部位”。我们通过对该井水位变化的资料进行了分析研究,去伪存真,获取到了井水位震前异常变化的震兆信息,并成功地进行了闽台地区的地震预报的尝试,这说明该井水位的异常变化对闽台地区的地震具有一定的映震能力,本文将对其进行浅析和探讨。

  • 标签: 浅水井 敏感部位 井水位 映震能力 异常变化
  • 简介:针对目前期刊审读要求制度化的现状,探讨了提高地震科技期刊审读实效性的途径。期刊刊前和刊后审读要抓薄弱环节,内部和外部审读要有的放矢;科技期刊的审读内容有别于社科类期刊,不同的审读内容就有不同的审读主体和审读方法。审读效果的好坏与审读者的专业水平、知识结构甚至心理素质等息息相关。

  • 标签: 地震科技期刊 审读 实效性
  • 简介:本文收集、整理了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8.7级地震和2005年印尼的8.5级和巴基斯坦的7.8级地震,我省地下流体数字化监测台网观测到的震时和震后效应。测点以永安-晋江断裂为界线,北边多数表现为水位上升,南边多数为下降。初步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现代构造应力场有关。

  • 标签: 印尼87级地震 震后效应 构造应力场
  • 简介:阐述了微机系统软件抗干扰设计的方法.指出微机系统抗干扰不可能完全依靠硬件解决,在设计软件的过程中只要采取相应的抗干扰措施,就可获得较好的抗干扰效果.软件抗干扰措施以其设计灵活、节省硬件资源、可靠性好越来越受到重视.

  • 标签: 微机系统 软件 抗干扰 可靠性
  • 简介:我国农村民居的抗震能力具有显著的地域特点。本文基于现场调研结果总结了青海东南部黄河流域农村民居的结构特点,并对其抗震能力进行了评估。庄廓院是调研区内的典型农村民居,本文对调研区内庄廓院的木构架房屋进行研究,提出庄廓土墙围护木构架房屋的震害等级分类标准,根据实际震害资料和类比的方法确定了当地上墙围护木构架结构的震害矩阵和震害指数与峰值加速度的关系曲线。与云南鲁甸农村的土木结构房屋比较,青海庄廓院民居具有更高的抗震能力;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比较,这种土墙围护的木构架结构在高烈度区造成人员伤亡的风险更低。

  • 标签: 青海东南部民居 木构架结构 破坏等级 抗震性能 震害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