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9 个结果
  • 简介:简述应用卫星长波辐射资料研究地震前兆与地震预报的方法原理。报道1994年以来共和中强地震的OLR地震前兆及短期地震预报的情况。对OLR地震前兆的特征及短期地震预报进行讨论。

  • 标签: 长波辐射 共和 短期异常
  • 简介:本文通过对1999年9月21日台湾南投76级强震前电磁辐射变化特征的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电磁辐射在短临预报中的作用,同时给出了初步判断震中位置的方法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异常信息 异常特征
  • 简介:本文概述了青海省电磁辐射台网的建设、台网特征、台网管理及映震效能。

  • 标签: 电磁辐射 映震效能 青海
  • 简介:根据本台几年来电磁波观测资料分析表明:电磁辐射信息在地震前有平静—加强—平静然后发震的特征。本文结合观测资料对电磁波理论分析进行初步讨论。

  • 标签: 电磁辐射 前兆 信息异常
  • 简介:应用NOAA、AVHRR资料反演的地气长波辐射值OLR对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进行了追踪研究.结果表明:2001年10月起OLR出现明显的异常带,随时间的变化,异常区域不断向未来的震源聚拢,并且在未来地震震中区持续存在小的OLR高值闭合区,10个月开始OLR出现突出的反常升势.

  • 标签: 长波辐射值 短期异常 NOAA AVHRR 反演 OLR
  • 简介:本文介绍了电磁辐射对共和地震短临预报的映震效果,及时、空、强的判据,认为利用地震电磁辐射现象进行地震短临预报是一项很好的手段。

  • 标签: 电磁辐射 共和地震 短临预报
  • 简介:本文根据莆田地震台近几年来电磁波观资料的分析,震例研究结果表明,电磁辐射信号常在震前存在着起始异常-主异常-衰减异常-平静-临震异常、在平静时地震的特征。本文对闽台地区几次中强地震电磁观测和研究以及对地震的短临预报起到了一定推动作用。

  • 标签: 电磁辐射 信息异常 综合分析
  • 简介:本文通过研究1997年5月31日永安西南M_L=5.1级地震前尤溪电磁辐射异常特征及其与本次地震三要素的关系,探讨利用数字采集仪PP40打印机记录电磁辐射信息,比起模拟记录的优势所在,总结出利用震前电磁辐射异常信息,进行短临地震预报的一些规律。

  • 标签: 电磁辐射 陆地震 异常持续时间 异常特征
  • 简介:为了了解高性能水泥复合砂浆薄层(HighPerformanceFerrocementLaminate,简称HPFL)加固低强度眠墙的抗震性能,本文通过1片未加固眠墙和4片采用HPFL条带加固的眠墙的水平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对比研究了各个墙片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用HPFL条带加固后的眠墙显著提高了其开裂荷载和极限荷载,墙体的脆性性质有所改善。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得出了HPFL条带加固砖墙的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以供加固设计人员参考。HPFL加固方法可应用于广大农村地区的砌体结构抗震加固。

  • 标签: HPFL条带 加固 眠墙 抗剪
  • 简介:利用NOAA卫星长波辐射月值和月距平值资料作为地震监视手段,发现在2005年8月16日巴林左旗-阿鲁科尔沁旗Ms5.9级地震和2003年3月24日东乌珠穆沁旗Ms5.9级地震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气”系统观测到地表有局部增温的热现象,表明孕震地区具有一定热辐射异常信息,说明长波辐射在震情的跟踪与判定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长波辐射 卫星遥感 地震监测 内蒙古
  • 简介:目前国内外不同行业(如建筑、铁路、公路、构筑物、电力、水利等)在抗震设计的场地分类方面,主要考虑各自的应用特色和具体需求,尚无一套所有相关行业统一认可的标准和依据。本文归纳和对比了国内外多种行业规范在场地土和场地类别划分方面的依据和方法,并讨论和分析了各规范之间的主要异同和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我国在抗震设计方面,应制定一种兼顾多行业需求的通用型场地分类规范,以更好地适应各类工程建设的需求。

  • 标签: 抗震设计 场地分类 规范 内在关系
  • 简介:基于"地震区划概率水准确定与地震区划图预编试验研究"的成果,本文广泛收集了湖南省境内核电工程的安全性评价报告等有关资料,从地震活动性、地震构造、地球物理场及地震地质野外考察等室内、外分析工作的层面上,得出了湖南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原则和依据,并对7种划分的方案进行了对比,最后提出了湖南省倒塌地震区划预编原则。这一结果对相类似的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地震区划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湖南 抗倒塌 地震区划 潜在震源区
  • 简介:在对依兰-伊通断裂通河段晚第四纪活动参数获取的基础上,对该断裂的几何学特征和晚第四纪活动特征及有关拟建铁路地震安全的设防参数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依兰-伊通断裂通河段总体走向N30-40°E,由3条断层组成,中支最新活动时代为全新世.该断裂未来发生7级地震时的水平位移量可能达2.2m左右,垂直位错量约为1.1m左右.该断裂全新世以来的活动性质表现为右旋走滑为主,兼具逆冲活动.根据探槽结果和野外地震地质调查得出断裂垂直位错约(1.0±0.2)m,右旋位错量约为(2.7±0.1)m,(1730-30)aB.P.以来的垂直滑动速率和水平滑动速率分别约为(0.57±0.11)mrn/a和(1.57±0.06)mm/a.未来100年内若遭遇地震,其最大水平位错量约2.87m,垂直位错值为1.04m.断层影响带宽度约为8m.该研究结果为拟建哈—佳铁路工程可能遭受的断层影响和抗震设防提供了一定的数据基础,也为地震安评中线状工程的断评价问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地震安评 长距离线状工程 抗断评价
  • 简介:利用华北地震区的地震资料(1000~1977),对地震时间序列进行了周期图分析和极大熵谱分析,提取了隐含在随机噪声中的隐含周期。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很接近,地震应变能√Ei;释放的隐含周期利用周期图分析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5年和305年,极大熵谱分析方法提取的主要周期是30年、240年和300年。这三个主要周期存在“倍30”的关系,240年和300年周期是30年周期的整数倍。30年周期反映了各活跃幕中的幕式活动规律,300年周期同各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的平均值相符,华北自1000年以来的四个活跃期高潮时段之间的时间差平均值是300年。

  • 标签: 周期图分析 极大熵谱分析 隐含周期 谱分析
  • 简介:通过分析研究美国地质调查局和日本气象厅的仪器烈度算法,认为计算仪器烈度要综合考虑幅值、频谱、持时等地震动参数的影响,创新地提出了利用三分向合成加速度、速度计算仪器烈度,并通过汶川8.0级地震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推荐的仪器烈度算法,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可为地震烈度速报提供参考。

  • 标签: 仪器烈度 地震动参数 三分向合成加速度
  • 简介:科里奥利力(Corioli)是一个在旋转系统中运动的物体必然伴随的力,地震是在地球这一旋转系统中相对两断层盘的突然运动过程,因而断层的运动必然要伴随科里奥利力。由于断层错动旋性不同(左旋、右旋等),因而科里奥利力就会表现出使断层错动时两盘压紧或拉张的效应,压紧则主震释放能量不彻底,随后的余震就强,反之余震弱,这样就可从断层错动方向预报余震强度。

  • 标签: 科里奥利力 强余震预报 理论方法
  • 简介:1.概述TIP是近年来由俄罗斯地震学专家提出的一套中期地震预报方法。TIP即分析某个地区的地震序列,找出地震发生概率的增加时段。该方法所用资料是余震分离处理后的主震序列所构成的地震流,每个主震由6个分量组成的矢量表示,即:{t_i、φ_i、λ_i、h_i、M_i、B_i(e)}这里i是主震的序号,t是发震时刻,φ是纬度,λ是经度,h是深度,M是震级,B(e)是主震后

  • 标签: TIP 发震时刻 天山地区 回溯性 乌恰 震源区
  • 简介:报文编辑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其开发主要包括后台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以及前端应用程序的开发两个方面。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因此本人结合报文编辑的要求,对MS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Delphi应用程序设计,Delphi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报文编辑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报文编辑系统可以满足管理员的需要。

  • 标签: 数据库 SQL语言 MS SQL SERVER DELPHI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