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6 个结果
  • 简介:宁夏地震局短信息统计及守护处理软件是基于本局原有短信息平台,利用VisualBasic作为开发工具、采用ADO作为数据库访问接口、结合结构化查询语言及VB的TIMER控件,实现了地震短信息发送、接收情况的统计、打印以及对接收到的地震短信息进行自动检索和分类处理等功能。

  • 标签: 地震 短信息 ADO SQL 自动分类处理
  • 简介:工程选址、防震减灾规划与经济发展规划等均需要地震地质灾害基础数据,但地震地质灾害种类多、信息量大,如何进行有效管理,并实现共享,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基于GIS技术,以ArcGIS为系统平台,建立了面向用户的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首先,基于地震地质灾害的特点及对应的分析评价方法,构建了地震地质灾害信息系统平台的总体架构;对构建地震地质灾害系统存在的数据标准化等关键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解决方案;最后以唐山地震为例,建立了示范性地震地质灾害GIS系统。

  • 标签: GIS 地震地质灾害 面向用户 唐山地震
  • 简介:本文讨论可信的历史地震资料和现代化仪器记录资料的统一使用问题。

  • 标签: 历史地震 检验 b值统计
  • 简介:黄河源区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青海省青南高原内部,地处青海省玛多县黄河沿水文站以西,各式各雅山以东,东昆仑山东延中列布青山南麓和南列巴颜喀拉山中段之北地区,面积约20930km^2,海拔均在4200m以上,属无冰川分布的多年冻土区。冻融地质作用强烈,冻融地质现象普遍发育,土壤和植被被大面积破坏,荒漠化土地扩大、生物多样性减少,脆弱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 标签: 黄河源区 冻融地质作用 生态环境地质
  • 简介:我们从省地震局提供的地震目录出发,首先对闽台地区进行预报对象的分区及确定,再选用方差分析、谐波分析、平稳时间序列三种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预报,最后应用这三种预报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运算,从而得到综合分析的年度地震趋势预报结果。本文是我们五年来制作年度地震趋势预报的总结性报告之一,力求从理论阐述到实践应用上,均能一一加以介绍,望大家多提意见。

  • 标签: 地震 趋势 数理统计 预报
  • 简介:本文通过对西南地区1900年以来5级以上地震发生1个月内强余震资料的统计,得到了主震震级与余震震级、时间间隔与震中距之间的经验关系和统计规律。同时,以汶川主余震为例,进行了对比检验。统计结果表明,本文的统计结果是比较可靠的,对今后西南地区余震的预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标签: 西南地区 强余震 最大余震 最快余震 最近余震
  • 简介:依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前兆数据库中的水温数据,绘制了中国大陆用于地震监测预报的泉水温度分布图以及井下50-149m和150-250m的水温分布图,统计了人工和数字化观测水温中长期趋势性上升或下降的测点,分析了数字化观测水温长期趋势性变化的原因.结果表明,泉主要分布在川滇、青藏高原东北缘、中天山、郯庐断裂带及邻区、北京西北和福建沿海等地,这些泉与断裂构造具有较好的空间相关性;其中水温大于25℃的温泉多分布在中强地震多发区;井水温度的空间分布具有北方地区水温低于南方地区、小区域内的温差不显著等特征,其主要受控于气候因素;井下150-250m与50-149m水温相比,符合随深度增加水温升高的地热规律;人工观测水温中10%为客观的长期趋势性变化;数字化观测水温中24%为长期趋势性变化,其中一部分是水温的客观反映,另一部分是水温仪零飘的反映.

  • 标签: 泉井 水温 长期变化 地震 零飘
  • 简介:运用CUM-AIC方法分析了聊古-井气氡浓度观测资料,发现2006年4月9日山东莘县与河南濮阳交界的濮阳ML4.6级地震前气氡浓度有异常变化,异常持续时间达10天,计算结果中的转折点对应着异常的起止时间.CUM-AIC方法优于传统的一阶、二阶统计量分析方法.

  • 标签: 高阶统计量 气氡浓度 CUM-AIC方法 短临异常
  • 简介:本文探讨莆田市地质构造与地震活动的关系,指出南日岛是本区地震发生最为涉繁的地方,历史上发生过8级地震。

  • 标签: 地质构造 地震活动
  • 简介:本文依据福州———泉州高速公路工程场地所处的地质地震环境、工程地质、现代构造应力场等资料综合研究,探讨在地震活动带内建设场地的工程动力地质效应的力学特点及其产生地质灾害的类型,为工程因地制宜的安全设计,提供一条动力学思路

  • 标签: 地质地震环境 工程地质特征 动力地质效应 地质灾害
  • 简介:本文汇总了湖南省农村房屋的安全性等级情况资料,从房屋的建造年代、结构形式、各年代所建房屋的危房率以及居民的住房质量、安全意识与房屋抗震性能的对比几个方面进行了房屋安全性状况统计分析。结合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了此次调查中房屋的损坏特征,总结了各种结构形式容易出现的问题。根据房屋典型损坏现象分析和安全性等级情况统计,得出了以下结论:湖南省农村生土结构和木结构房屋的安全性现状不容乐观;有关部门应制定一套适合农村的结构设计规范,并通过培训等方法解决农村房屋设计和施工问题;部分存在潜在严重地质灾害的地区和大山深处的房屋已无改造、新建的意义,最好整体搬迁。

  • 标签: 安全性等级 抗震性能 房屋损坏特征 农村房屋
  • 简介:成都平原地震构造环境主要受近场中强地震和外围大地震的影响.成都平原内的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为河流相的砂卵石层夹粘土、粉土层.这种地层在土层地震反应计算时往往会产生一个峰值,具有显著的放大作用.本文共收集了107组土动力学参数的实验资料,统计分析了粉质粘土和粘土两种粘性土的实测土动力学参数,给出了它们在不同深度的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的统计值.然后,选取1个典型钻孔,建立了土层地震反应分析模型,分别运用本文“统计值”、“十五结果”、“规范值”、“推荐值”进行地震土层反应计算,从反应谱形状、地表峰值加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等方面,验证了本文“统计值”的适用性和针对性,结果表明在盆地内使用“规范值”和“推荐值”时应谨慎,不然可能会对工程的抗震设防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的“统计值”比“规范值”和“推荐值”更适用于成都平原地区,对各类工程建设的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 标签: 粉质粘土 粘土 土动力学参数 成都平原 动剪切模量比 阻尼比
  • 简介:对于快速发生沉积和侵蚀的地区,断裂附近的古地震遗迹会很快被掩埋.获取这些地区断裂的位置、上断点的埋深和标志层的断距等方面的数据至关重要.本文利用地质雷达探测技术探测这些被埋藏的古地震遗迹.以北京平原区正断性质的新夏垫断裂和青藏高原东北缘六盘山地区逆冲性质的六盘山东麓断裂为实验区.通过探测发现,对于断裂两侧地表覆盖层主要为粉土或粉质粘土的新夏垫断裂,地质雷达可精确定位断裂通过的位置,指示上断点的埋深,但无法在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对于在T1基座阶地上通过的六盘山东麓断裂,地质雷达不但可以精确定位断裂的位置,而且可以在地质雷达剖面上识别出各套地层,进而求得断裂两侧基座的断距.

  • 标签: 地质雷达 活动断裂 新夏垫断裂 六盘山东麓断裂 探槽选址 断距
  • 简介:本文对中国西南地区的近代破坏性地震资料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的清理,按地震构造环境和震害特点进行了地震区域分区:全面收集不同区域内既有仪器测定震级,又有宏观烈度调查资料的地震;分别统计得到西南地区和四川盆地地区震中烈度与震级、有感半径与震级之间的关系;并与几个已有统计关系进行了对比。本文统计结果可应用于地震安全性评价、震害预测与快速评估的工程实践中。

  • 标签: 西南地区 四川盆地地区 震中烈度 有感半径
  • 简介:本文利用海峡两岸地震系统对台湾花莲、台东等六个地区近几年的地震资料进行震级差异的统计,得出台湾的地震系统记录的震级一般都比福建台网的大。它与福建台网的震级差最大1.2级,最小为0级。平均结果在0.4级左右。(本文利用的是福建台网中心编目室的资料与台湾中央气象局的资料进行统计对比得出结论)。

  • 标签: 震级 差异 统计
  • 简介:本文对1971年以来宁夏南部及邻区4.9级地震前2.3级以上地震的平静、时空特征和同心窗信号震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发生4.9级地震前都存在1年以上的2.3级以上地震平静现象,平静结束后,如果2.3级以上地震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会发生4.9级以上地震;若平静结束后2.3级以上地震未出现活跃现象,且同心窗没有发生信号震,则宁夏南部邻区会发生5级以上地震。以上得到的发震统计规律,可以为宁夏南部及邻区今后的地震中短期预测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震平静 信号震 中强地震 宁夏南部
  • 简介:本文以地震带为统计单元,采用检验历史地震完整性的统计方法、年平均发生率法、比例系数法和史料考证。讨论华南沿海地震带历史地震的可靠性和与现代仪器记录资料统一使用的问题,确定合适的b值,进而较好的估计代表地震活动水平的年平均发生率ν值,为地震危险性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带活动性参数

  • 标签: B值 ν值
  • 简介:本文收集了晋江市大量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针对晋江市区场地工程地质条件,从地震地质背景、历史震害的影响出发,依照相应规范和地质类比等方法,通过对晋江市区地震砂土液化、软土震陷、地震边坡效应、地震断层破坏效应的评判,结合地层、地形地貌分布情况,进行震害效应分区。

  • 标签: 历史震害 砂土液化 软土震陷 震害分区
  • 简介:本文整理了26个渤海海域场地土动力学测试报告,并按埋深分段统计了0至115m深度范围内粉质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即动剪切模量比和阻尼比.然后,将本文统计值与袁晓铭推荐值和施春花统计过的北京地区粉质粘土的动力学参数值进行了比较,发现海域场地土与陆地场地土的动力学参数值存在较大差异.之后,选择渤海海域的两个场地,建立了相应的土动力学模型,分别选取实测值、本文统计值、施春花统计值进行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发现本文统计值与实测值的结果符合的较好.在渤海海域场地地震反应分析工作中,某些粉质粘土层难以获得动力学参数时,可以参考本文的统计值.

  • 标签: 渤海 粉质粘土 土动力学参数 土层地震反应